這幾年大家去電影院看電影,可能感覺最明顯的就是3D電影增多了,其實除了3D技術,這幾年電影放映技術還有很多其它的突破,不過由於目前很多放映廳的硬體達不到頂級水平,因此很多人不知道放映領域已經有了這麼多的改變。
亮度增加
其實電影顯示依靠的是投影機,因此投影機的變化,對於放映效果的影響最直接。首先影響的就是亮度,過去投影放映機使用的燈泡光源,因此亮度衰減速度快。在剛購置投影機的時候,亮度表現還是合格的,但是隨著使用幾百小時之後,衰減就比較明顯了。很多人在看電影的時候,都覺得畫面的亮度不太夠。
現在雷射投影機出現,光源壽命更長,亮度更高,因此在畫面的亮度提升上有很大的優勢。電影的放映亮度可以用單位福特朗伯(fL)來表示。國內公認的2D放映的亮度標準是14fL,3D的亮度標準為4.5fL。雷射投影機對於實現這樣的標準,具有更加長效的保障。相信未來隨著雷射放映機的不斷更新,亮度的問題會逐漸解決。
色域增加
色彩的問題,很多觀影人士不是太關注,實際上傳統的燈泡光源,由於光線表現比較雜亂,因此很難提升的色域的表現。而雷射光源,特別是放映機使用的RGB三色雷射光源,由於三原色非常的純淨,所以在色域的提升上非常的明顯。
色域提升之後,畫面的色彩層次就可以更加分明。因此色域高,表示整個色彩系統有能力表現更多樣的色彩,不會出現用青綠色代替淺綠色這種情況。如果色域不高的話,色彩系統就只能使用替代色來顯示一些無法表示的顏色了。因此色域的提高,加上亮度的提升,綜合起來會讓觀影人看到更驚豔的畫面。
3D和4K技術
3D顯示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目前看電影3D版本非常的多。就3D顯示技術來說,這些年的變化不大,基本都還是被動式的3D顯示技術,唯一需要注意的還是亮度問題,因為3D顯示會降低亮度的表現,因此只有亮度夠才可以真正實現好的3D效果。
4K技術但前屬於硬體超前的階段。很多電影的母版並沒有這麼高的解析度,尤其是分發到各個院線的版本,基本都是2K的水平,即便是大城市的電影放映廳,想要找一個真4K放映機也非常的難,這在全世界都是這樣的情況。目前基本是我們看到的電影還都是2K解析度的水平。
HDR技術
HDR技術需要技術和內容同步,有了採用HDR技術拍攝的電影內容,然後再配合具有HDR技術的放映機才可以真正實現HDR效果的輸出。不過目前HDR的內容還是比較少的,因此在電影院我們還是很難見到這種技術的出現。在未來的一年裡,這種技術也不會有大規模的發展,畢竟其改善的是對比度,很多人不是特別了解。
HDR技術是一種改善動態對比度的技術,HDR就是高動態範圍技術,這種技術在增加了亮度範圍,同時提升最亮和最暗畫面的對比度,從而獲得更廣泛的色彩範圍,除了明顯改善灰階,也帶來了更黑或更白的顏色效果。HDR技術使得圖像看上去效果更好,圖像充滿活力,而不是洗白或偏色的圖像,使得整體畫質表現力有較大的提升。
120H幀技術
120幀是2016年比較熱門的放映技術,主要是《比例·楊恩的中場戰事》電影的推出,從而宣傳了這種技術。其實這種高幀率技術倒不是多麼的新鮮,但是應用在電影領域確是比較罕見的。傳統電影的幀率是每秒24幀畫面,這個幀率的畫面在2D時還遊刃有餘,但在3D放映時卻顯得捉襟見肘,特別在高速移動的場景中,物體顯得非常模糊,這導致人眼根本無從判斷物體邊緣,大規模出現這樣的畫面會造成眩暈及不適。因此一些動作片採用高幀率的拍攝技術是合適的,當然播放的時候也需要高幀率的設備。
上面的提到的技術,就是近幾年比較前衛的電影放映技術了。不過可以看出的是,雖然技術標準都形成了,但是內容還是比較少的。除了亮度和色彩可以應用在所有電影的放映過程中,其它諸如高解析度以及HDR技術等等,都需要專門的內容來配合,並且需要專門的設備來播放。這個普及的過程是需要時間的,因此短時間內可能很多人還是無法享受這些前衛放映技術的。(中關村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