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縣千村行(337)|農旅相互借勢 「盆底」成了「聚寶盆」

2020-12-25 瀟湘晨報

四川在線記者 餘如波

「這座山當地叫『打鑼坡』,也是『四川』象形山的一部分,我們現在就走在『四』字下面那一橫上……」12月23日下午,中江縣普興鎮山川村,普興鎮黨委書記鄧和平一邊爬山,一邊介紹。登上坡頂放眼望去,由附近9座山體共同構成的「四川」字形清晰可見。

「四川盆底」景區標誌(餘如波 攝)

這是位於德陽市中江縣、遂寧市大英縣、綿陽市三臺縣交界處的「四川盆底」景區:最低海拔僅有285.8米,屬於四川盆地盆底區域,也是德陽市海拔最低處。郪江、玉江兩河在此匯流,與「四川」象形山共同構成「二水挽三市 一盆裝四川」的大地奇觀。

普興是中江距縣城最遠的鄉鎮之一,2017年,經過一些網絡作家、本土文人大力宣傳推廣,「四川盆底」逐漸為外界知曉。「當年我們就成立了中江盆底映像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長、山川村黨支部書記陳波說,當時按每股1萬元籌資,結果短短一周時間,179名自然人便入股258萬元。「這裡是自然長成的『四川』兩個字,不是人工打造的景點,將來肯定會大受歡迎。」70歲的周先安掏了1萬元入股,加入了合作社。

正在打造的「四川盆底」景區入口(餘如波 攝)

他的判斷很準。2018年和2019年,當地連續兩年舉辦「四川盆底」大地藝術節,每天吸引上萬名遊客坐熱氣球觀「四川」景觀、乘竹筏遊郪江賞菜花、開展沙灘親子活動等。周先安靠撐竹筏,藝術節期間收入達七八千元。陳波還透露,今年,合作社將以每股600元的標準,首次進行分紅。

不過,僅僅依靠節會,對百姓收入拉動有限。「農旅融合,就是要旅遊借勢農業,農業借勢旅遊。」鄧和平說,普興是中江水資源最豐富的鄉鎮之一,過去由於區位劣勢,少有業主關注這裡,青槓村也多年未產生土地流轉。合作社成立以後,按照景區發展規劃,跟前來投資的旅遊開發商、種植大戶洽談,統一安排用地、統一協調建設。

過去在省內各地從事建築工程的楊軍華成為首個「吃螃蟹」的業主,2017年,他在山川村流轉112畝土地、投入200多萬元種植胭脂脆桃。「短短幾年,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山村就變成了人氣景點。」今年,前一批桃樹還沒到豐產期,他又迫不及待流轉了170多畝土地,「擴大規模,一方面看好當地發展前景,一方面也有利於攤薄運輸成本。」

「四川盆底」景區標誌(餘如波 攝)

短短3年時間,青槓村已流轉1287畝土地,吸引了近十位種養業主發展雜柑、羊肚菌種植和跑山雞、泥鰍養殖等。

空中鳥瞰「四川」象形山(肖開豐 攝)

2017年年底,山川村還藉助建設「通用航空應急搶險設施」的契機,建成兩塊直升機停機坪,吸引了西林鳳騰、翔雲航空等通航企業進行飛行展示、開展測繪工作。「今後,停機坪不僅可以為中江、大英、三臺的搶險救援工作提供便利,還為『四川盆底』預留了發展低空旅遊的條件。」鄧和平說。

【來源:四川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百縣千村行|新村「新」人 不笑都不行啊,30萬元的債馬上要還完啦!
    掃碼看「百縣千村行」更多報導。四川在線記者 唐澤文 侯衝12月12日,鹽源縣青天鋪村,看到記者一行,村民馬長生不住地推銷自家蜂蜜。「質量好得很,才從蜂箱裡摘出來的,顏色都沒變。」「一共借了30萬元的外債,修了養牲畜的圈舍、採購了養蜂設備、種植了30畝花椒,還將家裡空地重新整修成了售賣農特產品的店鋪……」30萬元,這對於一個省、州、縣重點建檔立卡貧困村的人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開始心裡也有點慌,但看著他的幹勁,就知道攔不住,那我們就一起幹吧。」馬長生妻子如今身體已康復,大小事務兩人都是一起在做。
  • 四川「百縣千村行」大型採訪活動出發
    7月23日,在南充市南部縣八爾湖鎮純陽山村,隨著脫貧戶姚素瓊在平板電腦上按下啟動鍵,將採訪隊旗從「雲端」授給在全省各地整裝待發的記者,四川日報全媒體「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大型報導的「百縣千村行」採訪活動正式出發。點擊視頻 一起感受「雲授旗」↓↓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
  • 百縣千村行(272)丨老謝的「蜂」迴路轉
    2018年,不僅自家脫了貧,還成了村集體產業的技術總監,帶動鄉親們致富奔康。近日,四川日報全媒體「百縣千村行」採訪組來到歡喜坪村,會了會這位老謝。我們從他「蜂」迴路轉的經歷中,探尋致富密碼。「沒技術肯定一事無成!」見到記者的謝壽虎,剛從半山腰的蜂場趕來。
  • 百縣千村行(324)| 走進工業大縣 一顆無花果開出「致富花」
    唐廣攝四川在線記者 鄭志浩一縣一策12月18日,內江市威遠縣新店鎮鳳翔村,果農邱安權來到自家地裡,修剪無花果枝,為來年結果做準備。邱安權種無花果已達10年,今年種了4畝地,掙了2.6萬餘元。作為工業大縣,威遠在特色農業發展上一度「瘸腿」。「以鄰近縣為例,資中有血橙,安嶽有檸檬。威遠的農業此前一直缺乏一個支撐性的特色品牌。」威遠縣無花果研究所所長李金平介紹,經過摸索,威遠找到破題特色農業發展的「鑰匙」——無花果。目前,威遠縣無花果種植面積已佔全國種植面積的23.2%,為全國三大主產區之首,83個品種的無花果樹在向義鎮、界牌鎮、新店鎮等地紮根,推動無花果全產業鏈發展。
  • 百縣千村行(288)|讓村民搬得來、穩得住 有好點子更有好產業
    郝飛 攝四川在線記者 袁城霖 徐莉莎一棟棟紅牆黛瓦的樓房沿地勢鋪展,平坦整潔的柏油路連到樓道單元門口,庭前屋後微田園生機勃勃……日前,四川日報全媒體「百縣千村行」採訪組,走進達州市大竹縣月華鎮九銀村,眼前的易地扶貧搬遷聚居點儼然是一個乾淨利落的小城鎮。「水電氣三通,壩子的衛生有專人打掃,住著很舒服,很方便,還可以種自己愛吃的蔬菜。」
  • 「詩畫浙江·百縣千碗」餘杭至味美食之旅正式舉行
    豐富的自然資源讓世代生活在餘杭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獲得了諸多自然的饋贈,在匠人的精心烹調下,又變成一道道美食引人垂涎……」12月23日,由余杭區人民政府主辦,餘杭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承辦的「詩畫浙江·百縣千碗」餘杭至味美食之旅推介活動在餘杭區臨平大酒店舉行。
  • 百縣千村行(335)|中江響灘村:新村建設「送上馬」 產業發展「送一...
    幾年前,鄧洪金準備回家翻修土坯房,沒想到在醫院查出結腸癌,從那以後,藥就成了他每天生活的必需品。漫長的治療花光了家裡的積蓄,還欠下不少外債,鄧洪金一家因病致貧,翻修一事只好擱置。2018年9月,「白寨人家」在響灘村開工建設,共有住戶41戶,新建31戶住房,原房屋風貌打造10戶。鄧洪金從村幹部那裡了解到危房改造政策後,決定搬遷到「白寨人家」。
  • 瓊海1號錢莊「村行」啟動大會暨瓊海錢莊授牌儀式
    ,來自瓊海市各鎮、村近600餘名農戶及知名媒體參加了本次大會,在大會上,1號錢莊CEO郭緒鋒發表了主題演講,全面詮釋1號錢莊這次品牌升級跟「村行」試點的意義,此外,1號錢莊CEO郭緒鋒向瓊海1號錢莊CEO蘇柏樂授予「村行首批試點」牌匾,隨後還和瓊海1號錢莊鄉鎮掌柜代表陳高雷與成功貸到款的農戶代表潘星霖面對面交流與在座嘉賓分享。
  • 「百縣千碗」場館美食讓人流連忘返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文博會在1號館「百縣千碗」場館齊聚各地小吃,30多家美食商家、幾百種美食讓參館市民直呼吃得過癮。  重拾傳統風味 師傅免費開課教做包子如果你愛吃溫州糯米飯,你一定嘗過三姐妹糯米飯,那軟糯的糯米、酥脆的油條,再淋上高湯熬製的肉末香菇湯,一口下去是滿滿幸福感。
  • 廿八都道成鋒味飯店成功入選浙江省第二批「詩畫浙江·百縣千碗」美食體驗店
    近期,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浙江省商務廳聯合發布了《關於公布第二批「詩畫浙江·百縣千碗」美食體驗店名單的通知》,《通知》公布了第二批「詩畫浙江·百縣千碗」美食體驗店名單,廿八都道成鋒味飯店成功入選。廿八都道成鋒味飯店,坐落於浙閩贛交界廿八都鎮,佔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擁有大小包廂7個,餐位數400餘個。
  • 華容砂山村:好生態成了「聚寶盆」
    3年來,砂山村堅持「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工則工」的產業扶貧工作思路,堅持「特、優」戰略,打造生態「聚寶盆」,走上脫貧致富路。華容縣禹山鎮砂山村農居。生態農業助增收金秋十月,正值水稻收穫的季節,砂山村1500畝優質水稻陸續進入成熟收割期,稻浪起伏,稻穀飄香,稻農們又迎來一個金燦燦的豐收季。伴隨著陣陣馬達的轟鳴聲,收割機在農田裡來回穿梭,一排排金黃色的水稻迅速,切割、脫粒一氣呵成。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天津寧河:保衛「京津綠肺」 共謀綠色發展
    原來,由於過去長期由承包大戶生產經營,七裏海溼地核心區被人為分割成若干塊,多數承包戶從事漁業生產,大量投放餌料,對水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汙染;有些承包戶為了擴大養殖水面,私自毀葦問題也時有發生。   培育綠色農旅產業 扶持本土特色品牌     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方式密切相關,為了協調
  • 快手啟動「百城千縣計劃」 助力地方政府打造區域自有流量生態
    12月25日上午,快手科技與山東省菏澤市戰略合作儀式暨快手科技「百城千縣計劃—菏澤站」發布會正式舉行。快手宣布,將努力為中國100座城市和下轄區縣打造「區域自有快手流量生態」,形成以區域內容生產、傳播和區域短視頻經濟自我增長為核心的良性生態。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溪口鎮黨委書記劉洪剛介紹,共享食堂不僅是鎮政府的員工食堂,居民、遊客都可以進來就餐;一旁由招待所改建而成的「聯創公社」,則是青年創客、新業態群體聯合創業和辦公的空間……「這不僅加強了政府工作人員和居民、遊客的零距離接觸,也吸引有活力的群體來駐留。開園至今3個多月時間裡,『聯創公社』已吸引6家創客入駐。」
  • 百縣千村行(345)丨花田又有喜事 雲華社區要搞「兩個經濟」
    去年通過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實現人均年收入3.5萬元,集體年收入突破200萬元。關於社區的未來,社區已經有了新打算。從「不願意」到「很滿意」村民上樓變居民從停車場出來,經過一條彎曲的水泥路,不到一分鐘就到了雲華社區的遊客服務中心。白色的瓷磚,灰色的裝飾,和社區的民居風格一致。
  • 重慶老漢挖出神秘魚泉,如聚寶盆不斷湧出百斤魚
    引言由於聚寶盆傳說中可以使其中的財寶不斷倍增的美好寓意,而被用作「招財進寶」,「滋生財富「的家居風水擺設。夢醒之後,李常權便趕緊動員其自己的家人,開始了挖坑之旅。這一挖就是好幾個月,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李老漢一家終於挖出來一個十多米的深坑。就在挖好坑之後,坑裡面突然咕嚕咕嚕地往外面冒水,就像是被擰開的水龍頭一樣,水源源不斷地湧出來,不過好再並不是無止境的往外面冒水,等到水位達到了一定的深度之後,李老漢發現水裡面竟然有很多的魚兒正在遊來遊去,而且數量也是越來越多。
  • 「詩畫浙江·百縣千碗」奉化十碗製作質量標準體系廚師培訓班順利...
    11月9日至10日,為進一步做實做強奉化十碗,打響「食在奉化的金名片」,奉化區文廣旅體局舉辦「詩畫浙江·百縣千碗」奉化十碗製作質量標準體系廚師培訓班。有來自我區的農村家宴(村服務中心)廚師、社會餐飲廚師(星級飯店、旅遊飯店、民宿(帶餐飲))共150人參加了本次培訓。
  • 百縣千碗 |樂享秘境詩情畫意,繾綣山水美食攻略麻根華大師在蓮城教你「百縣千碗」助你浙裡過大年
    「詩畫浙江·百縣千碗」的民間美味,是在浙江過年的好口福!我們為大家精心整理了浙江充滿特色的年味年俗,燒頭香、迎廟會、鬧元宵、打年糕……        浙江省餐飲行業協會名廚委的浙菜大師們,將通過「百縣千碗」的手藝,宅家學浙菜不出家門盡享美味,和大家一起過一個傳統的中國年,其樂融融在「浙」裡過大年。
  • 鄉村振興/快樂農旅:小區樓下趕大集
    12 月 24 日,由貴州省農村綜合經濟信息中心、貴州農經網和貴陽晚報聯手主辦的 "2020-2021 鄉村振興 快樂農旅 " 進社區活動第二場活動如期開展。本場活動設置在未來方舟——三省郡 H1 組團進行。
  • 助力《百星幫百縣》曹雲金解鎖明星帶貨新姿勢
    8月14晚,由中國國家品牌網、粉絲網、脈粒優選聯合打造的全新直播綜藝《百星幫百縣》迎來了首期節目的順利播出。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受疫情影響,不少農產品銷售渠道受阻嚴重,能夠作為「星力推薦官」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為脫貧地區特色產品帶貨,推介貧困地區農產品及文化故事,推動農產品復甦和助農增收,曹雲金表示十分榮幸,同時也將持續關注扶貧助農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