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解讀:辣條一哥衛龍從5毛到500億,成功的營銷秘訣

2020-12-24 我是小舟呀

最新消息顯示,2019年,「辣條界一哥」衛龍全年營收49.09億元,幾乎每天生產辣條三四千萬包,佔全國辣條行業的10%,計劃明年香港IPO,募資10億美元。在這裡要恭喜一下老鄉:劉衛平。可能很多人都以為衛龍是河南企業,但實際上老闆劉衛平是湖南岳陽平江人。在我們當地有一句俗話:嫁個平江佬,辣條吃到飽。毫不誇張的說,全世界80%,不!應該說90%以上的辣條都出自平江人之手,如果產地不是平江,那可能老闆是平江人。從將軍縣到知名的辣條發源地,我覺得,這裡要誠懇地感謝劉衛平劉總(確定這裡不是彩虹屁)。

小時候,即使在我們老家,辣條也是上不了臺面的零食,小孩就算是饞嘴也不敢放肆吃,因為會被大人們罵:天天只知道吃垃圾食品,長不高。如今的辣條儼然變身成了「國民零食」,男女老少都愛吃,連外國人也為紛紛之上癮為之沉淪。

外國人也為辣條痴狂

作為辣條界的槓把子,把自己從不起眼的小作坊做到如今市值600億,還順便帶活了整個辣條行業,他做對了什麼?在分析了衛龍整個發家歷程,我覺得他的成功主要歸結為軟硬實力兩個層面,產品、供應鏈、渠道三個要點,擔心和開心兩顆心。

成就衛龍霸業的秘訣

01夯實硬實力三個要點

第一要點:優化產品,好產品是品牌的根基。

產品是一切的基礎,沒有好產品營銷做得再好,最終也會像沒有牢固地基的大廈轟然傾塌。對於食品來說,好產品得具備兩個條件:好吃,好看。在味道上,衛龍改善了湖南本地辣條:香辣重辣、油多,味精香精味重的問題,將口味改成微甜、微辣、清爽、回味足,利用膨化機讓辣條吃起來蓬鬆又勁道。在顏值上,將原來顯得劣質不衛生的簡包、透明包裝改為簡約、高端有品質感的鋁箔、鋁膜包裝,同步電商頁面也改成日式清新風格。

包裝高端化
日式清新電商落地頁

同時根據人群和場景開發不同產品形態,比如更小的包裝,適合年輕人或者小孩出門攜帶,針對饋贈場景推出禮盒裝。當辣條超級單品不能支持更快速的業績增長時,圍繞辣條開發多元化產品系列:辣條類、素菜類,肉食類,包括抓住網紅爆品推出自嗨鍋。

第二要點:強化供應鏈,全面提高產能效能。

供應鏈強弱決定了企業發展的速度。一方面為了提高產能,另一方面為了解決辣條衛生安全問題。2002-2004年期間,衛龍在供應鏈上投入大量資金,從歐洲引進生產線、進行了包裝機的全自動化改造、增加生產基地,這些在當時辣條甚至地方性零食的生產商中都是相對超前的做法。

工廠改造

為了洗清消費者對衛龍安全衛生的誤解,2014年耗資改造廠房,建成了標準的無菌生產流水線,全自動無菌生產,建立了多個食品生產基地,多條單品成產線。2018年對供應鏈再次升級改造。

第三要點:擴充渠道,線上線下國外全方位銷售。

衛龍發家時主要是通過地推,發傳單獲取客戶,在線下各大超市賣場、小賣部鋪貨,據走訪調研數據顯示,線下商家購進衛龍佔總辣條比例的18%,大的商超會設置衛龍專櫃。根據2019年的銷售額顯示,流通渠道銷售額佔比為總渠道銷售的80%左右,線下流通依然是主力。線下的成功,離不開線上電商得力營銷,2015衛龍開始進駐京東,淘寶天貓,同時開通了亞馬遜國外電商網站,全渠道銷售發力。

正式因為衛龍做到了優化產品、強化供應鏈、擴充渠道,把企業的基礎做紮實了,讓企業的「肌肉」更強大,才有了後面花式營銷的厚積薄發。

衛龍發展重要裡程碑事件

02打造軟實力兩顆心

第一顆心:解除擔心,在危機中重塑衛生形象,建立信任

因為辣條本身製作門檻低,加之食品安全監管缺位,關於辣條安全衛生隱患的新聞層出不窮。2005年央視曝光在辣條原料中偷放非法添加劑黴剋星,媒體報導吃辣條患病,可以說是辣條行業的至暗時刻。危機危機,危中有機,衛龍趁機投入巨資,建立起辣條自動化生產線,以更加嚴格的食品質量管控和機械化生產改進,讓辣條從原料到成品更加規範而衛生,食品安全得到保障的同時生產效率也顯著提升了。衛龍以身作則,建立了辣條食品安全的標杆,可以說是辣條行業的先驅。

為了改善消費者對於辣條是垃圾食品的認知,衛龍不僅僅從產品包裝和廠房設備上做優化改善,而且充分利用了網絡傳播。2014年衛龍改建廠房建標準無菌流水線時,邀請專業的攝影團隊進入車間拍攝公司宣傳片,將衛龍辣條生產流程透明化。2016年與暴走漫畫張全蛋合作,現場直播工廠製作辣條的全過程,整潔如新的流水線,穿戴整齊的工人,標準的製作流程,讓大家認識到了辣條的製作過程安全衛生,可以放心大膽吃。2019年315晚會曝光多地辣條製作過程不衛生不安全的問題,此時的衛龍早就倖免於難了。

張全蛋衛龍工廠直播

在衛龍的帶領下,其他品牌的辣條在包裝上也競相模仿,生產品質相應提升,經過十幾年的宣傳教育以及消費者切身的品嘗感受,從前髒亂差的辣條變成了如今人人喜愛的零食,這其中衛龍功不可沒。

第二顆心:傳播開心,有趣內容事件營銷,與年輕人對話

2010-2014年衛龍曾請趙薇、楊冪、文章做過形象代言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品牌形象,但是收效甚微。直到2016年618旗艦店被黑以及暴漫定製合作才打開了新世界新營銷的大門。行業一度傳言在內容營銷上,衛龍可與杜蕾斯比肩,杜蕾斯的內容營銷一直都是環時互動在做,而衛龍的營銷是一群沒有廣告傳媒經驗的年輕資深網民,他們用敏銳的網絡嗅覺,快狠準地蹭熱點,一波又一波的騷操作,吸引著廣大網民的關注,熱議,誇讚,最終成就了衛龍一次又一次的出圈,品牌形象大大提升。下面我盤點了衛龍自2015年到2020年的營銷大事件,主要分為下面四種類型的營銷方式:內容營銷、事件營銷、跨界聯名、病毒視頻。

衛龍營銷負責人曾經說過:營銷預案做好後要開會討論細節,「篩選標準只有一個——有趣,只要有人覺得哪一個細節不夠有趣,我們就會放棄它。」總結衛龍營銷方法論,我覺得主要有以下8點:

1、在戰略上,打破傳統營銷玩法,敢於創新嘗試,不固步自封;

2、深刻洞察目標消費者的需求,建立與年輕對話通道,玩到一起;

3、重視產品包裝對品牌形象的塑造,逗趣文案讓消費者喜愛;

4、抓熱點能力強,通過內容製造事件,激發年輕人的互動分享;

5、將電商平臺做成營銷陣地,每年3月、6月、雙十一、雙十二搞事情;

6、聯名跨界創新玩法,塑造潮而不老的網紅氣質;

7、微博微信公眾號作為常規互動陣地,日常維護髮聲和持續做抽獎活動;

8、堅持逗比蠢萌有趣惡搞的戲精品牌風格,打造品牌形象積累品牌資產。

衛龍的營銷自成一體,重點是營銷做得好,據了解衛龍在淘寶自然搜索率達到40%及以上,重點是花費少,正如網上所言,衛龍每個月的市場費大概就是每個員工發3萬跟辣條吧,當然這是刁侃。但是衛龍幾乎從來沒有鋪天蓋地的廣告投放,通過內容引起話題共鳴,形成病毒式傳播,達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這才是我們每一個做品牌營銷的人應該學習的。

營銷環境日異月殊,當下內容形式從圖文轉移到視頻,衛龍在短視頻和直播營銷上目前還沒有特別出圈的動作。隨著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等在辣條零食方面的大力布局以及其他辣條新品的出現,對衛龍造成不小的外部競爭壓力。另外,Z世代逐漸成為消費市場的主力軍,在品牌年輕化的強主張下,衛龍如何讓營銷更加走心而不僅僅是口語化的好玩逗趣,從討好年輕人、平等對話到用價值觀吸引他們甚至影響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這些都是值得衛龍深入思考的。

最後,祝願衛龍上市順順利利的~

相關焦點

  • 衛龍衝擊IPO,「辣條一哥」的營銷秘史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營銷看克(ID:yingxiaokanke),作者:加一,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還記得童年5毛錢一包的衛龍辣條嗎?最近,有消息傳出,這個不少網友從小吃到大的辣條品牌計劃在港上市,擬募資10億美元。
  • 衛龍要上市?從小作坊到年營收超49億,揭秘「辣條一哥」網紅之路
    衛龍,從幾毛錢一袋的辣條產品成長為如今的年營收超49億元,風靡全國的辣條品牌,成為「辣條一哥」。走過20多年的風風雨雨,衛龍是如何讓一包辣條甩掉「垃圾食品」標籤,變成網紅產品、地方名片,乃至開啟資本之路的?坐上行業龍頭寶座的衛龍,在辣條之外還有下一張王牌嗎?01面對上市傳言,衛龍始終沉默聽說,做辣條的衛龍要上市了?
  • 衛龍上市,湖南辣條企業怎麼看
    近日,「辣條一哥」衛龍衝擊IPO的消息有了新動向。據媒體報導稱,目前衛龍正與中金公司、摩根史坦利和瑞銀合作,計劃於2021年在香港IPO,擬募資10億美元。目前,衛龍官方對此事尚未回應。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此次衛龍食品的上市勢在必行,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 衛龍即將上市市值300億?五毛錢的辣條為什麼如此值錢
    衛龍即將上市?從5毛到300億,辣條春天到底是如何做起來的?轉眼2020就要過去了,基本上大家都覺得太難了。很多企業都做不下去,做的好的更是寥寥無幾。誰能想到,「辣條龍頭老大」衛龍居然崛起了。不過2018年衛龍就在研究這件事了,去年會計事務所已進入審計程序,公司也已經按照上市公司的標準在運營管理。現如今看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那麼從5毛到300億,衛龍是如何讓辣條迎來春天的呢?
  • 衛龍是如何讓一包辣條開啟資本之路的?
    「聽說了衛龍要上市,我們也不知道真假,但是我們希望企業上市,希望企業越做越好,這也是漯河人的驕傲。」在衛龍的老家——河南省漯河市,提起衛龍,當地幾乎無人不曉。這裡是一個有著「中國食品名城」之稱的地方,各類食品企業不計其數。衛龍,從幾毛錢一袋的辣條產品成長為如今的年營收超49億元,風靡全國的辣條品牌,成為「辣條一哥」。
  • 辣條被歸為不健康食品,衛生問題頻頻被曝光,衛龍卻要上市了?
    有消息顯示,11月19日,據路透社旗下媒體IFR報導,衛龍食品計劃明年在香港IPO,募資10億美元。這個消息應該很多人都想到吧,一包小小的辣條,竟然能被國民吃到「上市」?要知道一包辣條的成本也就才幾毛錢,就算是售價也只有幾塊錢。
  • 衛龍要上市?揭秘一包辣條的網紅之路
    在衛龍的老家——河南省漯河市,提起衛龍,當地幾乎無人不曉。這裡是一個有著「中國食品名城」之稱的地方,各類食品企業不計其數。衛龍,從幾毛錢一袋的辣條產品成長為如今的年營收超49億元,風靡全國的辣條品牌,成為「辣條一哥」。走過20多年的風風雨雨,衛龍是如何讓一包辣條甩掉「垃圾食品」標籤,變成網紅產品、地方名片,乃至開啟資本之路的?
  • 日本成辣條最大進口國!中國小吃成海外消費者新寵 衛龍辣條在國外...
    日本從中國進口的辣條,在日本年輕人中很受歡迎,不僅因為辣條好吃,還因為價格不貴。在他們眼裡,當地的壽司不如辣條好吃   500日元在衛龍辣條, 相當於30多元!   一包30元,價格會比中國高很多,但在日本, 500日元可以在便利店買到肉或魚的午餐,所以辣條在同價位商品中,沒有競爭力,但是,架不住好吃呀。   衛龍辣條在國外很熱!
  • 「辣條一哥」要上市?闖蕩河南20年,這位高中生是如何逆襲的
    衛龍創始人劉衛平是湖南平江人,他將自己的創業基地放在了河南漯河。最快到明年,衛龍將成為漯河繼雙匯之後又一個超百億的食品企業。多年來,最先把辣條推向全國市場的衛龍,通過靈活的網際網路營銷,沒有給競爭對手留下太多空間,一直引領著辣條潮流。劉衛平接受大河報採訪時解釋了各種清奇腦洞的來源:「我們在杭州專門建了一個營銷設計公司,那裡有網際網路文化發展的土壤與人才,這些點子都是他們想出來的。他們都是年輕人,更懂得當下消費者更喜歡什麼。這也是我們將傳統產品娛樂化、親民化的一種方式。」
  • 不是所有的辣條都叫衛龍,衛龍成功入駐,它會帶來什麼效益?
    不是所有的辣條都叫衛龍,衛龍成功入駐,它會帶來什麼效益?「不是所有的辣條都叫衛龍」這是衛龍官網首頁,也是這個品牌的宣傳語,它到底憑什麼這麼拽?提及辣條這個話題,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衛龍。即使是辣條這麼深受大眾歡迎的小零食,也會因為質量問題被捨棄,可見人們對食品質量的看重。辣條中的王者——衛龍,在辣條界掀起一波風浪,成為家喻戶曉的零食品牌。在當時的影響很大。衛龍剛開始和很多初次創業的企業一樣,不僅土還被貼上了負面標籤,在這樣的情況下它將其他土味同伴甩出了幾條街。成為了網紅潮流食品,引起整個行業的震驚。
  • 辣條一哥上市難
    在2017年劉衛平就動念上市,但直到臨近2021年衛龍也未實現這個夢想,而三隻松鼠則在2019年成功IPO。而只有最關心劉衛平和衛龍的弟子們才會告訴你另一個隱秘細節:衛龍的百億元目標(銷售額)不斷延後著兌現期限,從最早的2020年延後到了如今官方宣稱的2022年。
  • 衛龍辣條逆襲背後:品種單一 與垃圾食品難以擺脫關係
    就在1998年,他的家鄉發生特大洪水,大豆從7毛多一斤,飛漲到1.5元,醬幹行業哀鴻遍野。為了降低成本,醬幹作坊的三位老師傅,用麵筋替代豆乾,做出了味道與醬幹相仿,價格卻便宜很多的替代品,這就是辣條的雛形。此後99%的醬幹小作坊轉向了辣條生產,劉衛平也發現了其中的商機。
  • 衛龍的差異化創新,一根辣條是怎麼火的?
    在衛龍做辣條之前,年輕人對辣條的印象還是停留在那種擺在學校門口的幾毛錢的三無產品上,對於辣條這個品類想做很多文章似乎也不太可能,然而衛龍利用差異化創新使品牌上升到新的臺階。在食品安全方面,衛龍辣條讓暴走漫畫的紅人張全蛋網絡直播衛龍產品生產的整個過程,不僅使「衛龍辣條是小作坊」的不實傳言不攻自破,也成功解決了用戶對於辣條食品安全的擔憂。很多餐飲品牌現在都通過自媒體甚至監控視頻讓顧客看到後廚的情況,這種透明化本身就是品牌流量進步最直接的表現。
  • 那麼多辣條公司,為什麼只有衛龍做到了500億市值?
    歡迎觀看十萬個品牌故事之衛龍。說到辣條,就離不開湖南省平江縣這個辣條聖地。如今湖南平江甚至開辦了辣條培訓班。在辣條界湖。西南的玉峰與河南的衛龍,也早已有了南玉峰、北衛龍的稱號。今天我們要說的衛龍雖然紮根於河南漯河,但是也與平江這個辣條的搖籃密不可分。辣條就是平江人發明的,而他的面試卻與一場嚴重的天災密切相關。
  • 衛龍計劃在香港IPO,小小辣條是如何做大做強?
    兄弟們,你們手裡的辣條要上市啦。 作為80、90後的童年回憶食品,就不得不提辣條,而辣條一哥,就不得不提衛龍。 據報導,路透IFR消息,衛龍食品計劃明年在香港IPO,募資10億美元。
  • 衛龍擬赴港上市:辣條撐起50億營收 20年發展難撕「垃圾食品」標籤
    來源:中國網中國網財經12月3日訊(記者 郭帥)日前,「衛龍辣條」母公司漯河市平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衛龍食品」)傳出擬於2021年赴港IPO的消息,據稱,衛龍食品擬募資10億美元。天眼查顯示,衛龍食品經過多次股權變更,已由自然人控股公司變更為外資控股公司,疑為赴港上市鋪路。記者致電衛龍食品欲就上市傳聞進行求證,未獲回復。
  • 600億大生意,衛龍被傳進入港股,難擺脫垃圾食品標籤
    11月25日最新消息,衛龍正與中金公司、摩根史坦利和瑞銀合作,計劃於2021年在香港IPO,擬募資10億美元。自2018年起,衛龍就傳出過要上市的消息,跟以往一樣,衛龍方面不予置評。據衛龍方面披露的2019年財報,該公司營收49.09億元,同比增長約43%,其中,終端直售收入25.5億元,流通渠道18億元,電商渠道收入5.59億元。
  • 衛龍逆襲上市?江疏影、林更新免費打廣告,創年銷30億營銷神話!
    相較而言,最便宜的原材料就是麵粉,且市場供應量也比較充裕。為降低生產成本,當地醬幹作坊的老師傅,聯合研發一種麵筋小食品。最初,這類麵筋食品口味與醬幹相仿,只有鹹味與辣味,慢慢地又加上了甜味,辣條就此誕生。正因為製作簡單,沒什麼技術壁壘,早期的辣條生產門檻極低,大量小作坊式的「地下產商」聚集,市面上產品的質量也參差不齊。
  • 還記得衛龍辣條嗎?如今要上市!辣條如何走上中高端路線
    辣條的種類繁多,口味豐富,龐大的市場讓各類辣條品牌質量良莠不齊,但衛龍辣條是辣條行業的標杆品牌,開闢出了中國的辣條的新道路,甚至在明年,衛龍食品計劃在香港上市,靠辣條做成了一家上市企業
  • 若辣條不自由,則吃貨無意義:便宜貨裡藏著500億的大生意
    放眼望去,衛龍辣條已問世20年。當有些人對它的印象還停留在「5毛錢的垃圾食品」時,高中畢業的創始人劉衛平,早就為辣條完成了華麗轉身。就在過去的10年裡,衛龍狂賺500億。去年營收增速近43%,2020年目標衝擊1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