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顯示,2019年,「辣條界一哥」衛龍全年營收49.09億元,幾乎每天生產辣條三四千萬包,佔全國辣條行業的10%,計劃明年香港IPO,募資10億美元。在這裡要恭喜一下老鄉:劉衛平。可能很多人都以為衛龍是河南企業,但實際上老闆劉衛平是湖南岳陽平江人。在我們當地有一句俗話:嫁個平江佬,辣條吃到飽。毫不誇張的說,全世界80%,不!應該說90%以上的辣條都出自平江人之手,如果產地不是平江,那可能老闆是平江人。從將軍縣到知名的辣條發源地,我覺得,這裡要誠懇地感謝劉衛平劉總(確定這裡不是彩虹屁)。
小時候,即使在我們老家,辣條也是上不了臺面的零食,小孩就算是饞嘴也不敢放肆吃,因為會被大人們罵:天天只知道吃垃圾食品,長不高。如今的辣條儼然變身成了「國民零食」,男女老少都愛吃,連外國人也為紛紛之上癮為之沉淪。
作為辣條界的槓把子,把自己從不起眼的小作坊做到如今市值600億,還順便帶活了整個辣條行業,他做對了什麼?在分析了衛龍整個發家歷程,我覺得他的成功主要歸結為軟硬實力兩個層面,產品、供應鏈、渠道三個要點,擔心和開心兩顆心。
01夯實硬實力三個要點
第一要點:優化產品,好產品是品牌的根基。
產品是一切的基礎,沒有好產品營銷做得再好,最終也會像沒有牢固地基的大廈轟然傾塌。對於食品來說,好產品得具備兩個條件:好吃,好看。在味道上,衛龍改善了湖南本地辣條:香辣重辣、油多,味精香精味重的問題,將口味改成微甜、微辣、清爽、回味足,利用膨化機讓辣條吃起來蓬鬆又勁道。在顏值上,將原來顯得劣質不衛生的簡包、透明包裝改為簡約、高端有品質感的鋁箔、鋁膜包裝,同步電商頁面也改成日式清新風格。
同時根據人群和場景開發不同產品形態,比如更小的包裝,適合年輕人或者小孩出門攜帶,針對饋贈場景推出禮盒裝。當辣條超級單品不能支持更快速的業績增長時,圍繞辣條開發多元化產品系列:辣條類、素菜類,肉食類,包括抓住網紅爆品推出自嗨鍋。
第二要點:強化供應鏈,全面提高產能效能。
供應鏈強弱決定了企業發展的速度。一方面為了提高產能,另一方面為了解決辣條衛生安全問題。2002-2004年期間,衛龍在供應鏈上投入大量資金,從歐洲引進生產線、進行了包裝機的全自動化改造、增加生產基地,這些在當時辣條甚至地方性零食的生產商中都是相對超前的做法。
為了洗清消費者對衛龍安全衛生的誤解,2014年耗資改造廠房,建成了標準的無菌生產流水線,全自動無菌生產,建立了多個食品生產基地,多條單品成產線。2018年對供應鏈再次升級改造。
第三要點:擴充渠道,線上線下國外全方位銷售。
衛龍發家時主要是通過地推,發傳單獲取客戶,在線下各大超市賣場、小賣部鋪貨,據走訪調研數據顯示,線下商家購進衛龍佔總辣條比例的18%,大的商超會設置衛龍專櫃。根據2019年的銷售額顯示,流通渠道銷售額佔比為總渠道銷售的80%左右,線下流通依然是主力。線下的成功,離不開線上電商得力營銷,2015衛龍開始進駐京東,淘寶天貓,同時開通了亞馬遜國外電商網站,全渠道銷售發力。
正式因為衛龍做到了優化產品、強化供應鏈、擴充渠道,把企業的基礎做紮實了,讓企業的「肌肉」更強大,才有了後面花式營銷的厚積薄發。
02打造軟實力兩顆心
第一顆心:解除擔心,在危機中重塑衛生形象,建立信任
因為辣條本身製作門檻低,加之食品安全監管缺位,關於辣條安全衛生隱患的新聞層出不窮。2005年央視曝光在辣條原料中偷放非法添加劑黴剋星,媒體報導吃辣條患病,可以說是辣條行業的至暗時刻。危機危機,危中有機,衛龍趁機投入巨資,建立起辣條自動化生產線,以更加嚴格的食品質量管控和機械化生產改進,讓辣條從原料到成品更加規範而衛生,食品安全得到保障的同時生產效率也顯著提升了。衛龍以身作則,建立了辣條食品安全的標杆,可以說是辣條行業的先驅。
為了改善消費者對於辣條是垃圾食品的認知,衛龍不僅僅從產品包裝和廠房設備上做優化改善,而且充分利用了網絡傳播。2014年衛龍改建廠房建標準無菌流水線時,邀請專業的攝影團隊進入車間拍攝公司宣傳片,將衛龍辣條生產流程透明化。2016年與暴走漫畫張全蛋合作,現場直播工廠製作辣條的全過程,整潔如新的流水線,穿戴整齊的工人,標準的製作流程,讓大家認識到了辣條的製作過程安全衛生,可以放心大膽吃。2019年315晚會曝光多地辣條製作過程不衛生不安全的問題,此時的衛龍早就倖免於難了。
在衛龍的帶領下,其他品牌的辣條在包裝上也競相模仿,生產品質相應提升,經過十幾年的宣傳教育以及消費者切身的品嘗感受,從前髒亂差的辣條變成了如今人人喜愛的零食,這其中衛龍功不可沒。
第二顆心:傳播開心,有趣內容事件營銷,與年輕人對話
2010-2014年衛龍曾請趙薇、楊冪、文章做過形象代言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品牌形象,但是收效甚微。直到2016年618旗艦店被黑以及暴漫定製合作才打開了新世界新營銷的大門。行業一度傳言在內容營銷上,衛龍可與杜蕾斯比肩,杜蕾斯的內容營銷一直都是環時互動在做,而衛龍的營銷是一群沒有廣告傳媒經驗的年輕資深網民,他們用敏銳的網絡嗅覺,快狠準地蹭熱點,一波又一波的騷操作,吸引著廣大網民的關注,熱議,誇讚,最終成就了衛龍一次又一次的出圈,品牌形象大大提升。下面我盤點了衛龍自2015年到2020年的營銷大事件,主要分為下面四種類型的營銷方式:內容營銷、事件營銷、跨界聯名、病毒視頻。
衛龍營銷負責人曾經說過:營銷預案做好後要開會討論細節,「篩選標準只有一個——有趣,只要有人覺得哪一個細節不夠有趣,我們就會放棄它。」總結衛龍營銷方法論,我覺得主要有以下8點:
1、在戰略上,打破傳統營銷玩法,敢於創新嘗試,不固步自封;
2、深刻洞察目標消費者的需求,建立與年輕對話通道,玩到一起;
3、重視產品包裝對品牌形象的塑造,逗趣文案讓消費者喜愛;
4、抓熱點能力強,通過內容製造事件,激發年輕人的互動分享;
5、將電商平臺做成營銷陣地,每年3月、6月、雙十一、雙十二搞事情;
6、聯名跨界創新玩法,塑造潮而不老的網紅氣質;
7、微博微信公眾號作為常規互動陣地,日常維護髮聲和持續做抽獎活動;
8、堅持逗比蠢萌有趣惡搞的戲精品牌風格,打造品牌形象積累品牌資產。
衛龍的營銷自成一體,重點是營銷做得好,據了解衛龍在淘寶自然搜索率達到40%及以上,重點是花費少,正如網上所言,衛龍每個月的市場費大概就是每個員工發3萬跟辣條吧,當然這是刁侃。但是衛龍幾乎從來沒有鋪天蓋地的廣告投放,通過內容引起話題共鳴,形成病毒式傳播,達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這才是我們每一個做品牌營銷的人應該學習的。
營銷環境日異月殊,當下內容形式從圖文轉移到視頻,衛龍在短視頻和直播營銷上目前還沒有特別出圈的動作。隨著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等在辣條零食方面的大力布局以及其他辣條新品的出現,對衛龍造成不小的外部競爭壓力。另外,Z世代逐漸成為消費市場的主力軍,在品牌年輕化的強主張下,衛龍如何讓營銷更加走心而不僅僅是口語化的好玩逗趣,從討好年輕人、平等對話到用價值觀吸引他們甚至影響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這些都是值得衛龍深入思考的。
最後,祝願衛龍上市順順利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