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第一年,這些事當媽的越早知道越好

2020-11-24 騰訊網

做父母最大的快樂,莫過於小天使一樣的寶寶平安來到人間。

可對於沒有多少養娃經驗的新手父母來說,在寶寶出生後的第 1 年裡,往往是欣喜的勁兒還沒享受太久,滿滿的焦慮卻隨之而來。

想要養娃少踩坑,這 4 件事,媽媽越早知道越好。

不要用「茵梔黃」治療黃疸!

新生兒通常在出生 3 天左右得黃疸,很多家長會使用茵梔黃給寶寶去黃。

但使用茵梔黃會導致寶寶出現腹瀉、胃腸道出血等不良反應。早在 2016 年,國家就明令禁止嬰幼兒通過注射茵梔黃來退黃。

堵奶,寶寶才是最好的通乳師

乳房按摩是堵奶後最大的「坑」,如果按摩師沒有精準地控制好力度,很可能損壞乳房組織。

堵奶後,調整寶寶的吸奶姿勢,讓寶寶的下巴對著堵奶的位置,可以幫助快速排出堵在乳房裡的奶水。

在寶寶用這個姿勢吮吸 2~3 天之後,大多數堵奶問題自然而然就會解決。

寶寶第一口輔食

最好是這種米粉

4~6 月齡寶寶,身體儲存的鐵在逐漸減少,為預防和避免缺鐵性貧血的發生,在這時就需要靠添加輔食來保證鐵元素的補充。

鐵強化米粉,是最適合的第一口輔食。普通米粉雖然易消化,但鐵的含量不高,吸收也較差,強化鐵的嬰兒米粉是最佳選擇。

捏鼻梁不會讓寶寶鼻子變挺

寶寶 1 歲後,鼻骨逐漸發育,鼻梁才會慢慢開始長起來,嬰兒期的寶寶都是塌鼻梁,急不得!

最重要的是,盲目給寶寶捏鼻梁,不僅可能導致局部皮膚破損感染,還有可能導致鼻黏膜損傷。

來源:丁香媽媽

相關焦點

  • 寶寶的這些證件千萬不要拖,越早辦越好!
    很多新手寶爸寶媽在寶寶出生後,都忙著怎麼照顧寶寶,而忽略了給寶寶辦證件。其實現在的社會,別說大人,連剛出生的寶寶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證件!比如,寶寶看病、坐飛機、坐高鐵等,這些都是需要的!身為過來人真的提醒一下各位寶爸寶媽,下面的這些證件千萬不要拖,越早辦越好!今天我就跟各位寶爸寶媽,和即將為人父母的準爸爸媽媽們分享,我從懷孕到生孩子辦理的這些證件。(具體以各地地方政策為準,本文僅供參考。)
  • 「歪脖子」寶寶是怎麼回事?醫生: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這位寶媽發來的照片,是一個典型的「小兒斜頸」。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一周歲以內的嬰兒,俗稱「歪脖子」,是小兒頗為常見的外科疾病。但讓人欣慰的是,大部分寶寶,在得到有效矯正後,都可以恢復正常。其中,大多數新生兒斜頸都被發現在出生後的3個月內,而在這些嬰兒當中,大約有五分之一是暫時性的「姿勢性斜頸」。寶寶出現斜頸的原因1、姿勢性斜頸胎兒在媽媽子宮內的最後兩三個月,因為體態較大,活動受限,會長期固定為一個姿勢。
  • 寶寶剛出生,首先要做好這些事
    一、重視寶寶的第一口奶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對於想母乳餵養的媽媽來說,知道怎麼給寶寶吃到第一口奶是非常重要的。 1、寶寶和媽媽的身體接觸 在寶寶出生後,儘早讓寶寶和媽媽開始身體接觸,比如把寶寶放在媽媽的肚子上,接觸30分鐘左右;順產媽媽在產房裡就可以開始了,而剖腹產媽媽回到病房就可以開始了,但注意不要碰到媽媽的傷口。
  • 產後別偷懶,這3件事越早做越好,比坐月子更有好處
    一個少女怎麼變成大媽,生一個孩子,你就知道了。很多沒有生孩子之前都是A4腰,大長腿,都是花季般的少女。但是懷孕之後,慢慢的腰沒有了,脂肪越來越多,全身都腫起來。從90斤變成了140斤。看著很多明星生完孩子,出院的時候,就和沒有生完一樣,就幻想著自己是不是也會一樣。
  • 產後瘦身越早越好嗎? 正確的瘦身計劃才是王道!
    成為媽媽,是件幸福又苦惱的事,孕育一個新生命給媽媽身體帶來的變化,讓很多媽媽產生了煩惱。由於個人體質的差異,有些媽媽產前產後身材沒差別,但大部分媽媽生完寶寶後,孕期長的贅肉很難減。產後的身材恢復是辣媽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了,產後瘦身真的越早越好嗎?對於很多新媽媽來說,產後瘦身可是天大的事。懷孕時增加了那麼多體重,這要是在產後減不下來,那還不是得臃腫的過日子啊!
  • 寶寶出生前後要辦理的7種證件,新手爸媽別總拖,小心錯過福利
    提到黃宏,我們都知道他是國家一級演員、著名表演藝術家,曾連續24年登上春晚,給我們帶來無數歡聲笑語。」沒錯,人的一生中有不少證件,這些證件可能在我們剛出世時就要辦理,一旦辦理晚了,不僅很麻煩,還會影響到部分福利!各位寶媽、奶爸,你們知道寶寶出生前後要辦理什麼證件嗎?這些證件都怎麼辦辦理?各自有何用處?暈了吧?別慌,往下看!
  • 產後的第一年,你們還好嗎?知乎千萬熱帖,細數當媽背後的辛酸淚
    01產後第一年,這些事情讓寶媽辛酸,早知道寧可不生孩子山東的周小姐在生完孩子一年後,把自己的親身經歷整理出來,放在了知乎上,本是為了抒發自己一年的辛酸,沒想到卻引起大量網友的共鳴,原來產後第一年寶媽們竟然這麼難!
  • 關於「祛眼袋」手術,這幾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2020-12-24 10:25:25 來源: 周末生活那些事 舉報
  • 只想讓你付出的人,越早絕交越好
    點擊上方藍色字加關注  |  將微信置頂只想讓你付出的人,越早絕交越好
  • 為什麼越早存錢越好?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了
    它也讓我豁然開朗,明白為什麼越早存錢越好。1.什麼是複利思維簡單說說什麼叫複利。如果年利率是10%,定期儲蓄為5000元。第一年,無論時單利還是複利,利息都是以5000元的本金計算。3.關於收益率關於收益率,最穩妥的就是放在銀行,現在存一年的利率是1.75%,雖然很低,也不知道能不能跑贏通脹。高收益率意味著高風險,儘量還是不要去碰我們不懂的投資方式,或是只小部分試水。作家亨利·沃德·比徹說:「財富不是生活的目標,而是生活的手段。」
  • 這件事越早開始越好,以後死貴的英語培訓班都省了
    在孩子教育這件事上,10個媽媽有9個想給孩子做英文啟蒙,9個媽媽裡又有8個不知道怎麼給孩子做啟蒙。一方面覺得孩子還小,不用學英語?所以,寶寶的外語啟蒙越早開始越好!另一方面自己英語不好,不知道怎麼做啟蒙。我一個超級有錢的同事給孩子報了國際學校託班,一年學費15萬。她的孩子才兩歲,一些日常的英語都能說了。
  • 剛出生的寶寶,為啥身上青一塊紫一塊?
    朋友在孕期很喜歡重口味的食物,比如酸菜魚,榨菜,醃的酸缸豆,麻辣小龍蝦燒烤什麼的,擔心是不是自己飲食不注意,寶寶的皮膚才這樣的?其實小編經常被這樣問,許多媽艱難想像中新生兒的皮膚應該是白白嫩嫩的,生下來,卻「失望」的發現,孩子要麼全身通紅,要麼背上、屁股上青一塊兒。大多數媽媽會關於這種情況算不算正常,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 這一種人,越早絕交越好
    前段時間,我在娘家住了幾天,有一天小姑姑把我們所有人都召集起來,義憤填膺的向我們控訴她得到的不公正待遇,要我們評評理。事情很簡單,十幾年前,小姑姑認識了一位貴人,從此事業飛黃騰達,直到今天。小姑姑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特別注重家族關係和鄰裡關係,優點就是人來人往的好不熱鬧,缺點就是很多事情往往就扯不清擺不平。
  • 這3件事,只有當上老闆後才會明白,越早知道越好
    這3件事,只有當上老闆後才會明白,越早知道越好老闆和普通職員的區別是什麼?其實他們的差距特別大,特別是在某種層面上,當上了老闆,你思考的事情就和普通職員思考的事情不一樣了。飯局上,親戚問我工資多少,剛想說1w,我媽卻說:只有3k
  • 寶寶出生後,該什麼時間上戶口才最好?晚了這筆費用就報不了啦
    很多新晉家長朋友都不知道,給自己寶寶上戶口也是要趁早的。沒有經驗的寶爸寶媽都不知道現在上戶口的一些情況,如需要什麼證件材料?新生兒上戶口有沒有起迄時間?今年上戶口有沒有什麼新變化新規定?這裡特地為大家整理出上戶口需要做好的準備工作,供大家參考。第一點,起名。
  • 還不知道牙齒不齊的危害?矯正牙齒越早越好?
    矯正牙齒是不是越早越好?每個年齡階段牙齒發育程度不同,矯正牙齒的時機很關鍵。①對於錯頜畸形,尤其是「地包天」「奶瓶嘴」,如果在4~5歲乳牙牙根發育完全但尚未吸收時進行早期幹預,不但容易,還能避免「地包天」「奶瓶嘴」帶來的臉型影響。
  • 腦中風,康復治療越早越好
    劉主任:中風的後遺症主要就是偏癱,是指人體某一部分隨意運動的機能減弱或者喪失,還有言語不利或不語,近事遺忘、反應遲鈍,口角歪斜。它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健康生活和生活質量。主持人:得了這樣一種疾病,其實對他自己的心理壓力也非常的大,劉主任,是不是所有的中風患者都會有偏癱的後遺症嗎?中風後偏癱是不是很難恢復呢?
  • 寶寶37周和40周出生差別大嗎?醫生:這幾點很明顯,孕媽得知道!
    但是呢,按照醫生的說法,雖然寶寶37周後就算足月了,但寶寶在37周出生和40周出生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主要體現在以下3點,孕媽一定要知道。胎兒發育不同按照醫學上的說法,寶寶在37周之後就算足月了,身體各項發育基本完成,但這也只是理想狀態下的理論,畢竟每個胎寶寶在孕媽肚子裡的發育情況不同,如果過早出生,很可能會導致器官發育不良,尤其是肺部。
  • 孕媽生下四胞胎,第四個寶寶出生後護士道喜:是個「天寵寶寶」
    而之前在網上有一位孕媽媽一口氣生下了四胞胎,這位媽媽表示,在一開始懷孕的時候就做過產檢,所以知道自己懷的是多胞胎。她和丈夫也曾猶豫過,畢竟生育4個小孩要面對的壓力是非常大的,所以他們曾想過減胎。不過四個寶寶都是自己親生的,不管舍掉哪一個都不太忍心,最終全家人決定咬牙堅持,不管生下的是女兒還是兒子,都要好好撫養。
  • 奶水不足別著急,寶媽做到「4保證」,讓寶寶喝到充足母乳
    有些女性認為寶寶出生後,自己就能夠輕鬆一些了,不用像孕期那樣各種注意,但是當寶寶出生後,寶媽會發現「挑戰」才剛剛開始。對於一些新手寶媽來說,照顧寶寶的時候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奶水不足」就是其中一個,看到寶寶餓得哇哇直哭,自己卻沒有足夠的母乳,寶媽會特別著急。其實奶水不足並不是大問題,找對方法就能夠讓寶寶喝到充足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