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曾是八路軍總部所在地,毛澤東、周恩來從這裡出發轉戰陝北

2021-01-09 光明雪原創圖文

王家坪革命舊址位於延安城西北方向約1公裡處,它坐落在腦畔山、花豹山兩座大山的腳下,隔延河與延安城相望,依山傍水,環境優美。王家坪最初叫牡丹坪,因這裡的老鄉多種植牡丹花而得名。後來因一位王姓的人家將多數地方買去,遂改名為王家坪。當年,這裡是中共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司令部的所在地。

王家坪革命舊址大門。

中共中央軍委禮堂西側牆。

中共中央軍委禮堂東南面全景。

黨中央進駐延安後,中共中央軍委(八路軍總司令部)在這裡領導各敵後根據地軍民堅持了八年抗戰。日寇投降後,又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全面進攻。1947年3月18日,毛澤東、周恩來率部由這裡撤離,轉戰陝北。

中共中央軍委禮堂東南面全景1。

軍委禮堂東側見證革命歷史的蒼天大樹。

王家坪院內的蒼天大樹。

當年這裡的軍委機關有秘書廳(後改為辦公廳)、作戰部、高參室、外事組、作戰研究室、資料室、總務處、通訊處等;總部機關有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等。目前,對外開放的有軍委禮堂,政治部會議室,軍委會議室,毛澤東、朱德、彭德懷舊居等。

中共中央軍委禮堂外一角。

王家坪院內的蒼天大樹1。

請點擊王家坪院內的蒼天大樹2。

大門入口處有七間高大寬敞、四角翹起的大瓦房是軍委禮堂。當年是由三五九旅木工伍積禪設計,於一九四三年建造的。軍委總部的大型會議、晚會等集體活動都在這裡舉行。

一九四三年十二月,為了交流大生產運動的經驗,八路軍總部在這裡舉行了歡迎勞動英雄大會。朱德代表總部向勞動英雄致歡迎詞。他說:世界上真正的英雄是廣大的勞動群眾。在我們解放區,依靠廣大群眾的自力更生,才有今天我們的豐衣足食。一九四五年,部隊還在這裡舉行了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大會。

王家坪革命舊址東南桃林公園露天舞臺上現場表演的陝北腰鼓秧歌。

王家坪革命舊址東南桃林公園露天舞臺上現場表演的陝北腰鼓秧歌1。

王家坪革命舊址東南桃林公園露天舞臺上現場表演的陝北腰鼓秧歌3。

1946年元宵佳節,為了感謝黨中央給邊區人民帶來的幸福生活,邊區勞動英雄楊步浩和當地的群眾特意製作了一塊「人民救星」金字匾,並帶領川口區六鄉的秧歌隊,敲鑼打鼓地來到王家坪,敬獻給毛澤東。

王家坪革命舊址左後山腰處的景色。

王家坪革命舊址北偏東方向景色。

王家坪周恩來舊居。

國民黨胡宗南部隊佔領延安後,這裡被敵軍佔用。一九四八年,胡宗南下達撤退命令時,禮堂內正在演出,眾多演員來不及卸妝,就慌忙跟隨胡宗南駐延安的部隊狼狽逃竄,所幸禮堂建築未被破壞,保存完好。

王家坪革命舊址後山景色。

王家坪革命舊址東北方向一角。

王家坪毛澤東舊居室內原貌。

1947年3月, 蔣介石把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改為重點進攻,在西北地區集結了34個旅25萬多人的兵力,其重點進攻目標首當其衝是陝甘寧邊區。當時,國民黨軍在西北戰場的軍隊,裝備精良,主要是第 1戰區司令長官、蔣介石嫡系將領胡宗南指揮的部隊。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則不到3萬人,而且裝備極差,補給困難。1947年3月13日,胡宗南以整編第1軍、第29軍所屬 6個整編師15個旅共約l4萬人,分別從洛川、宜川出動,矛頭直指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軍總部所在地延安,狂妄叫囂3日內佔領延安。面對敵強我弱的嚴峻形勢,中共中央決定先避其鋒芒,主動撤離延安,計劃誘敵深入,在陝北的山溝溝裡,採用「蘑菇戰術」,先把敵人拖疲拖垮,然後,再預設戰場,採用運動戰和殲滅戰的方法,集中優勢兵力,創造機會各個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對中共中央放棄延安,許多人一時想不通。在這裡,毛澤東向同志們分析了敵強我弱、兵力懸殊的戰爭形勢,告訴大家延安不能不保,但又不能不暫時放棄,今天暫時放棄延安,是為了將來能更好地解放西安,解放南京,解放全中國的道理,並用過去革命戰爭的成功實踐和經驗,反覆向大家闡明了放棄延安的重大意義,以及戰爭的最終勝負不在於一城一池的一時得失,關鍵在於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道理。

王家坪毛澤東舊居。

王家坪革命舊址院內盛開的波斯菊。

王家坪革命舊址院內盛開的波斯菊1。

一九四六年1月,毛澤東由棗園搬到王家坪居住。在這裡,毛澤東先後寫了《關於目前國際形勢的幾點估計》、《以自衛戰爭粉碎蔣介石的進攻》、《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等著作,收入《毛澤東選集》的有八篇。

王家坪革命舊址院內高大喬木的頂層樹冠景色。

王家坪王稼祥舊居。

王家坪院內燦爛的紅葉。

一九四七年三月,蔣介石向陝甘寧邊區發動重點進攻,派大批飛機在延安上空輪番轟炸,在王家坪也扔下了許多炸彈。那時,毛澤東仍鎮靜地坐在窯洞裡工作。幾個警衛員多次請主席到防空洞裡去,他總是說:不要緊,窯沒事,厚著呢。正說著,警衛員石國瑞從外面撿了一塊彈片拿來給毛澤東看,他接過依然溫熱的彈片在手裡掂了掂,說:這個很好啊!可以打兩把菜刀用。三月十八日黃昏,敵人逼近延安的南大門。當時情況很緊急,彭總和大家都勸毛澤東早點離開延安。他卻笑著說:不要緊,來得及,大路朝天,一人半邊,他走他的,我走我的。他在那個山頭,我在這個山頭,沒有什麼可怕的。吃罷晚飯臨走前,他還在他窯洞的抽屜裡給胡宗南留下了一張親筆書寫的紙條,上寫著:「胡宗南到延安,勢成騎虎。進又不能進,退又退不得。奈何!奈何!」

中共中央軍委禮堂主席臺背景牆上懸掛的毛澤東和朱德畫像。

中共中央軍委禮堂內慶祝抗戰勝利大會會場原貌。

中共中央軍委禮堂內慶祝抗戰勝利大會會場全景原貌。

歡迎朋友們留言討論。您好的每一次轉發、點讚都是我創作的無限動力,不足之處敬請批評指正。我是光明雪,謝謝關注!

相關焦點

  • 周錫瑞:毛澤東陝北行軍照究竟是在哪裡拍攝的
    拍攝日期定在1947年春天不可信這張照片也曾出現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逄先知和金衝及編纂的官方毛澤東傳記中,在這部傳記中,這張照片的題目是「1947年春在轉戰陝北的徵途上」[《毛澤東傳》,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第2卷,808頁]。
  • 錢信忠和八路軍衛生部在左權
    紅軍時期的錢信忠 國家衛生部原部長錢信忠曾是八路軍的名醫,為抗日根據地的群眾服務,與老百姓結下了血肉深情。他用高明的醫術治癒了當地很多村民,受到了大家極大的尊崇,被讚譽為太行山上「八路軍活神仙」。 錢部長是根據地有名的「大紅人」「大忙人」 1940年11月上旬,八路軍總部野戰衛生部進駐遼縣(今左權縣)東隘口村,錢信忠部長帶領衛生部所屬科、股、政治處及警衛連同時到達。衛生部機關駐紮在東隘口村中央皇甫演家,錢信忠就住在大北房,此房既是辦公室又是臥室。
  • 八路軍的紅色特工之家
    1939年4月,申伯伯離開鹿部到第十八集團軍(既八路軍)總部工作,任總部高級參議,1940年任八路軍總部秘書長,1941年任八路軍第129師情報處處長,並當選為晉冀魯豫邊區參議會議長,1943年任八路軍總部情報處副處長兼豫北辦事處主任。在此期間,他在團結友軍和各界愛國人士,開展統戰、情報,建設晉冀魯豫抗日民主政權方面,做出了顯著成績。
  • 1936年丁玲到陝北,毛澤東見到她的第一句話:聽說你和開慧是同學
    在丁玲複雜而激蕩的一生中,對她影響最大的,就是她最崇拜的毛澤東。雖然在家鄉上學時,她就知道毛澤東的大名,但真正見面,卻是她來到延安後。談到與毛澤東的第一次見面,丁玲曾在1948年和兒子蔣祖林回憶:「1936年11月,我到了保安。
  • 重慶珍檔 | 周恩來怎樣做衛生戰線統戰工作
    尤其是第23醫療隊貢獻突出,在陝北工作的800天中,完成各類大小手術3000餘例,無一死亡病例,得到了邊區政府的普遍讚揚。當該隊奉命調往第五戰區時,周恩來、朱德等中共領導人親自前往送行。1938年初,林可勝又派齊清心率兩個醫療隊、一個醫護隊和一個X光隊到延安,為八路軍開展戰地救護服務。
  • 紅二十五軍、紅一方面軍陝甘支隊先後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會師
    中央被迫在毛兒蓋再次召開政治局會議,對張國燾作了一定的讓步,決定分左右兩路軍過草地北上,右路軍由紅一方面軍的一、三軍團和紅四方面軍的四軍、三十軍組成,由徐向前、陳昌浩指揮,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等中央主要領導組成的黨中央隨右路軍行動。左路軍由紅四方面軍的九軍、三十一軍、三十三軍和紅一方面軍的五、九軍團組成,由朱德、張國燾、劉伯承等紅軍總部領導直接指揮。
  • 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如何讀《共產黨宣言》
    毛澤東:遇到問題,我就翻閱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毛澤東1920年第一次讀《共產黨宣言》。這一年,毛澤東27歲。同一年,他在湖南創建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第二年在上海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共產黨宣言》是毛澤東常讀、精讀、細讀的一本書。讀了多少遍?無法統計。
  • 毛澤東曾定「六不」規矩:不做壽、不送禮、少敬酒
    就這樣,毛澤東提出了「六不」規矩,要求「不要把中國同志同馬恩列斯平列」。這些規矩雖然沒有寫進會議決議,但經毛澤東和黨中央的大力提倡和堅持,已經成為共產黨人日常的行為準則。毛澤東對自己也立下不少規矩。他曾說自己的「親情規矩」有三原則: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1946年初,毛岸英從蘇聯回到延安。
  • 周恩來養女:孫維世
    1937年,隨兄長孫泱到武漢八路軍辦事處。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上海戲劇界救亡演劇隊,後赴延安,在抗日軍政大學、馬列主義學院學習。1949年4月,孫維世在北京西郊萬安公墓買了一塊墓地,安葬了生母任銳,並請周恩來題寫了墓碑。同時,她又在母親墓的東側買下生父墓地,準備把生父孫炳文的遺骸從上海移來北京,與母親任銳合墓。
  • 今天,一起緬懷偉人毛澤東
    1936年,陝北保安,毛澤東指揮紅軍。 1946年11月19日,毛澤東、朱德與周恩來。
  • 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南海指揮朝鮮空戰
    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等偉人的目光,都關注著朝鮮的天空。不可一世的美國空軍,是美國威懾他國的王牌。當美國總統杜魯門問侵朝美軍總司令麥克阿瑟中國會不會派兵入朝作戰時,麥克阿瑟毫不遲疑地回答道:中國不會出兵,他們沒有空軍。如果他們出兵,美國空軍將使鴨綠江血流成河。
  • 七一黨史|幸福回憶:在陝北窯洞為毛主席唱京劇|郝安專欄
    題記: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在陝北米脂縣楊家溝召開擴大會議,史稱「十二月會議」。毛澤東在《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報告中指出:人民解放軍已轉入了全國規模的進攻,「這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這是蔣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這是一百多年以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
  • 毛澤東為何只在白天睡覺,晚上工作?
    毛澤東為什麼要這樣逆著人類「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這個生活規律去做呢?其實,這不是他故意所為,而是工作所需形成的。一次,毛澤東的一個友人獲悉毛澤東夜間工作,白天睡覺,曾想勸他改改這個習慣: 「主席,您晚上通夜工作的習慣是不是對身體有妨害,是不是可以考慮改變?」
  • 毛澤東衛士長李銀橋回憶:怎樣來到最高統帥身邊
    為了避免同蔣介石部署在西北戰場的胡宗南進犯延安的主力敵軍正面交戰,貫徹「牽制敵軍主力,在運動中殲敵」的戰略方針,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彭德懷等領導同志撤離了中央所在地,率主力軍轉戰陝北,以一比六的懸殊軍事力量,與氣焰囂張、一心想置共產黨於死地的蔣介石的得力親信胡宗南部隊展開了你死我活的運動戰。
  • 重回抗戰現場,答案在這裡
    70多年前,這裡是太行抗日根據地的腹地,距離武鄉八路軍總部磚壁村僅十多裡路。1940年,這裡見證過一次堪稱慘烈的戰鬥。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8月,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接著,南方八省的紅軍遊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均成為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