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為冬至節氣,一年當中最冷的時間即將到來。中國古代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動。」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糜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糜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糜感陰氣漸退而解角;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過了冬至以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白天逐漸變長,夜間逐漸變短,所以,有俗話說,「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俗話說「夏養三伏、冬補三九」,冬至在養生學上是個重要的節氣,主要是因為「冬至一陽生」。按八卦學說,此時為地雷復卦,卦象中上面五個陰爻,下面一個陽爻,象徵陽氣初生。陽氣初生時,就像農民育苗,女人懷孕一樣,需小心呵護、精心調養,使其逐漸壯大。人只有體內陽氣充足,才能達到祛病延年益壽之目的。而此時做艾灸,是將這種初生的陽氣堅固在體內,慢慢生長發芽,為體所用。
冬至及冬至以後最適合做艾灸以驅寒氣、補陽氣,女性在冬至節氣艾灸,不僅能夠疏通經絡,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等病症,還能改善宮寒及體寒體質。
冬至艾灸,能夠起到溫陽補氣、溫經散寒的作用,從而提高機體的抗寒和抗病能力,提高人體免疫能力和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
冬至節氣灸,我們重點推薦督灸,督灸,為督脈大灸,是將溫陽補虛的生薑、督灸粉放置在後背督脈上,並將其堆成長蛇狀,其上放置艾柱進行艾灸的治療方法,因其狀似長蛇或火龍,又稱「長蛇灸」、「火龍灸」。因為督灸施術於背部督脈區域,可以覆蓋上中下三焦,貫通陽脈之海,促進體內陽氣的流通,不僅可以峻補元陽,而且因為貫通了三焦,陽氣可以在體內循環往復,而不至於陽氣鬱積,虛火上炎。簡而言之,即可補陽,又可避免上火。督灸不僅對很多寒溼痺證、腎陽虛衰等症效果頗佳,未病之時,可以鼓舞正氣,強壯身體,具有很強的強壯保健作用,達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的作用,臨床應用頗廣。
對於婦科或消化、生殖系統症狀顯著的患者,還可以進行衝任灸或腹灸,以直達病所,或與督灸交替使用,效果更佳。
此外,還可以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臍灸、八髎灸等各種灸法。臍灸可以峻補元陽,調理衝任,對小便功能障礙、婦科、男科,生殖消化系統疾病均有很好的作用,又可扶助一身之正氣,強壯身體,益壽延年。而八髎灸,作用在腰骶部,臨近盆腔臟器,對月經不調、痛經、卵巢早衰、男性功能障礙、腰痛效果非常明顯。
一般而言,陽氣虛衰明顯,又無虛火上炎之慮,且體質尚可耐受治療,可以一周艾灸2-3次。病症較輕,或虛火上炎明顯,或以養生保健為目的,可以一周至十天艾灸一次。總的療程一般也要根據病情輕重及患者反應而定,一般需要進行艾灸5-10次。
冬至節氣灸在12月21日當天以及前後三天為宜。
白田雨
針灸推拿科主任,卵巢早衰多學科診療中心主任,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碩士研究生導師。擅長應用針灸、推拿、艾灸、浮針、筋針、耳穴壓豆、埋線、貼敷等手段治療頸肩腰腿痛、偏癱、面癱、失眠、腹瀉、肥胖、體質虛弱、亞健康、泌尿生殖系等疾病。近年重點研究卵巢早衰、不孕不育症、月經不調的針灸治療,艾灸的防病治病以及小便功能障礙的中西醫治療。
兼任山東省康復醫學會腰背痛委員會委員、中西醫結合委員會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針灸專業委員會委員、山東省針灸學會耳穴委員會副主委、外治分會常委、濟南市針灸學會常務理事,特殊灸法副主委。近年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家級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篇,專利3項。主持省廳級課題4項,參與國家十三五課題1項,以第一主研人獲山東省中醫藥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山東省基層衛生科技創新三等獎1項,山東省藥學會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山東省中醫藥技能大賽一等獎1項。獲「山東省優秀醫師」,齊魯衛生與健康「傑青人才」等榮譽稱號。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