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立三院健康速遞」冬至節氣灸,艾灸養生正當時

2020-12-23 齊魯晚報網

12月21日為冬至節氣,一年當中最冷的時間即將到來。中國古代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動。」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糜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糜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糜感陰氣漸退而解角;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過了冬至以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白天逐漸變長,夜間逐漸變短,所以,有俗話說,「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俗話說「夏養三伏、冬補三九」,冬至在養生學上是個重要的節氣,主要是因為「冬至一陽生」。按八卦學說,此時為地雷復卦,卦象中上面五個陰爻,下面一個陽爻,象徵陽氣初生。陽氣初生時,就像農民育苗,女人懷孕一樣,需小心呵護、精心調養,使其逐漸壯大。人只有體內陽氣充足,才能達到祛病延年益壽之目的。而此時做艾灸,是將這種初生的陽氣堅固在體內,慢慢生長發芽,為體所用。

冬至及冬至以後最適合做艾灸以驅寒氣、補陽氣,女性在冬至節氣艾灸,不僅能夠疏通經絡,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等病症,還能改善宮寒及體寒體質。

冬至艾灸,能夠起到溫陽補氣、溫經散寒的作用,從而提高機體的抗寒和抗病能力,提高人體免疫能力和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

冬至節氣灸,我們重點推薦督灸,督灸,為督脈大灸,是將溫陽補虛的生薑、督灸粉放置在後背督脈上,並將其堆成長蛇狀,其上放置艾柱進行艾灸的治療方法,因其狀似長蛇或火龍,又稱「長蛇灸」、「火龍灸」。因為督灸施術於背部督脈區域,可以覆蓋上中下三焦,貫通陽脈之海,促進體內陽氣的流通,不僅可以峻補元陽,而且因為貫通了三焦,陽氣可以在體內循環往復,而不至於陽氣鬱積,虛火上炎。簡而言之,即可補陽,又可避免上火。督灸不僅對很多寒溼痺證、腎陽虛衰等症效果頗佳,未病之時,可以鼓舞正氣,強壯身體,具有很強的強壯保健作用,達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的作用,臨床應用頗廣。

對於婦科或消化、生殖系統症狀顯著的患者,還可以進行衝任灸或腹灸,以直達病所,或與督灸交替使用,效果更佳。

此外,還可以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臍灸、八髎灸等各種灸法。臍灸可以峻補元陽,調理衝任,對小便功能障礙、婦科、男科,生殖消化系統疾病均有很好的作用,又可扶助一身之正氣,強壯身體,益壽延年。而八髎灸,作用在腰骶部,臨近盆腔臟器,對月經不調、痛經、卵巢早衰、男性功能障礙、腰痛效果非常明顯。

一般而言,陽氣虛衰明顯,又無虛火上炎之慮,且體質尚可耐受治療,可以一周艾灸2-3次。病症較輕,或虛火上炎明顯,或以養生保健為目的,可以一周至十天艾灸一次。總的療程一般也要根據病情輕重及患者反應而定,一般需要進行艾灸5-10次。

冬至節氣灸在12月21日當天以及前後三天為宜。

白田雨

針灸推拿科主任,卵巢早衰多學科診療中心主任,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碩士研究生導師。擅長應用針灸、推拿、艾灸、浮針、筋針、耳穴壓豆、埋線、貼敷等手段治療頸肩腰腿痛、偏癱、面癱、失眠、腹瀉、肥胖、體質虛弱、亞健康、泌尿生殖系等疾病。近年重點研究卵巢早衰、不孕不育症、月經不調的針灸治療,艾灸的防病治病以及小便功能障礙的中西醫治療。

兼任山東省康復醫學會腰背痛委員會委員、中西醫結合委員會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針灸專業委員會委員、山東省針灸學會耳穴委員會副主委、外治分會常委、濟南市針灸學會常務理事,特殊灸法副主委。近年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家級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篇,專利3項。主持省廳級課題4項,參與國家十三五課題1項,以第一主研人獲山東省中醫藥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山東省基層衛生科技創新三等獎1項,山東省藥學會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山東省中醫藥技能大賽一等獎1項。獲「山東省優秀醫師」,齊魯衛生與健康「傑青人才」等榮譽稱號。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焦點

  • 「節氣養生」冬至這樣過,教你健康過冬
    #百色中醫健康養生俗話說,「數九寒天好養生」、「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今年冬令補,明年可打虎」。從冬至開始,直到立春,共有45天,這段時間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養生:(一)適當進補,養腎為主冬至至立春,有以下三類人尤其需要進補。
  • 2020節氣艾灸方案及原理一覽表,你值得擁有!
    二十四節氣養生的精髓是順應四季的變化,順時養生是「天人合一」整體觀在中醫養生學中的具體體現,強調養生保健要順應自然界的氣候變化,與天地陰陽保持協調平衡,使人體內外環境和諧統一。二十四節氣就是這樣一套「陰陽合曆」。由於我國古代的農業生產完全是靠天吃飯,需要嚴格掌握氣候變化的年周期,因此,聰明古人依靠觀察和總結,制定了用於指導農事,讓生活更順利美好的二十四節氣。
  • 艾艾貼:冬至到,三九至,你艾灸了嗎?
    數九寒天冬至始,三九養生補一冬。冬至拉開了「三九灸」的序幕。三九灸是一種利用艾灸在三九天調節身體、改善體質的養生方法。通過艾灸對機體的溫熱刺激,有溫通經脈、驅散寒邪的作用,其適用範圍非常廣泛,不僅包括防病健身,更涵蓋慢病調理、節氣養生、兒童保健等多個方面。三九灸是中國千百年傳統文化的養生智慧,對人體的保健作用經過時間與實踐的檢驗。
  • 「節氣養生」今日冬至:數九寒天重藏養,養陽秘精益脾腎
    冬至這一日為「一九」的頭一天,直至「九九」數盡,共八十一日(其中三九最冷)。這個寒冷的季節叫做「數九」或「九九」,也稱為「數九寒天」。中醫認為,冬主收藏。冬季是人體吸取營養,養精蓄銳的最佳時段,故極為重視冬至養生。冬至養生,須特別注重以下五個方面。
  • 「節氣養生」冬至養生知多少
    太陽運行至黃經270°冬至2020.12.21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是冬季寒氣最重的時候,屬於最需要封藏陽氣的時刻,另外又是陰極生陽的時間點,所以冬至養生護陰防寒的同時需昇陽。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內分泌科主治醫師裴文麗給您講講冬至養生的那些事。
  • 今日冬至:陰極之至陽始生,按摩艾灸助養生
    此時,如果大家保健養生比較科學,有利於健康過冬,甚至能為來年春天的健康貯備能量。為此,中醫為您推薦幾種適合於冬至的養生方法。    二、冬至選艾灸 灸出健康好身體 俗話說「夏養三伏,冬補三九」,冬至保健的方法多種多樣,比如艾灸就是不錯的選擇。
  • 建院70周年系列訪談馬月珍:27年護理工作守正出新 見證省立三院高...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黃勇 吳宗昊 通訊員 曹坤 劉學鳴 濟南報導值此山東省立第三醫院建院70周年之際,大眾網·海報新聞、山東省立第三醫院聯合推出「我與省立三院的故事」系列視頻訪談節目,本期節目邀請到山東省立三院護理部主任、建院70周年突出貢獻獎獲得者馬月珍。
  • 山東省立三院成功舉辦「中醫內病外治技術在痺症中的應用學習班」
    12月10日至12日,由山東省醫養健康產業協會醫養健康專家委員會主辦、山東省立三院承辦的山東省中醫藥繼續教育項目「中醫內病外治技術在痺症中的應用學習班」在省立三院住院二部五樓學術報告廳成功舉辦。
  • 艾灸養生||伸舌一看氣虛體質就能判斷,艾灸調理立竿見影
    內外兼修,平衡養生,讓艾走進千家萬戶。有的人在早上醒來的時候,會發現舌頭上出現有齒痕的現象。這是為什麼呢?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嗎?中醫上稱這類身體情況叫做齒痕舌。當時頭上出現了齒痕舌,就表明身體出現了問題,那麼造成齒痕舌是為什麼呢?《傷寒論》中有記載:若舌質淡白而溼潤,所為脾虛而寒溼壅盛。
  • 山東省立三院新血透室正式啟用
    隨著血液透析患者的不斷增加,為更好的提升醫療環境和血液透析患者治療期間的舒適度和滿意度,確保醫療安全與質量,山東省立三院對血透室進行全面改造升級。12月5日,新血透室順利完成搬遷工作並正式啟用,目前位於住院一部一樓西區。
  • 北吃餃子南湯圓,冬至之日咋進補?此時養腎正當時!
    一、冬至進補,開春打虎隨著冬至到來,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也由此拉開序幕。冬至日為一年之中陰氣最旺的時候,而後一陽初生,陽氣產生並逐漸旺盛,這也正是「陰極陽生」道理的體現。諺語云:今年冬至進補,明年開春打虎。冬至前後是進補的好時節。此時,人體內陽氣逐漸開始蓬勃升發,易吸收補充進來的營養。
  • 端午節,農曆第一個九毒日來了,艾灸養生正當時!
    關於艾灸調理疾病。機會難得,邀請了好久才排期出來!唉五月真是虐心,好消息是:這種熱毒的頂點反而是治癒它的最好時期哦~~就像熱到頂點的三伏天,是排出寒氣冬病夏治的最好時間;至陰的冬至日,是扶植陽氣的最好時間一樣。「熱毒」既然能發出來,說明也是最容易被清理的時期,借天力排熱毒,最好就在五毒月。
  • 冬至到!最好的養生時間到了,關鍵就3個字
    冬至日,北方有宰羊、吃餃子的習俗;南方有吃冬至米糰、長線面的習慣。冬至後,陽氣緩緩回升,白天慢慢變長,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時機。冬至同時意味著一年中最冷的季節到來,是「數九寒天」開始,從冬至到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段。
  • 冬至已至,接下來的14天宜「養藏節慾」
    今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1月4日。《二十四節氣集解》:「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至,故曰冬至。」冬至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冬至後北半球的白天漸增,冬至夜是一年中最安靜的長夜。古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古代冬至日百官放假,因冬至是一個安靜的節氣,此時陽氣初萌,要注意養「藏」,靜神少慮,節慾保暖,減少精神和體力的消耗。
  • 冬病夏灸正當時!超方便的迷你艾灸神器!
    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近幾年來「養生」已經有了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
  • 73歲「老藥罐」再發心臟病 山東省立三院心臟不停跳下成功手術
    然而4月11日,山東省立三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常忠路團隊,歷經4個小時,成功為一名患有多種基礎病的古稀老人,在其人生「坎」年,「心臟不停跳」下進行了冠脈搭橋手術。術後患者恢復良好,已於4月23日順利出院。山東省立三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常忠路介紹。因為老人的基礎病較多,身體機能差,血管條件不好,所以手術的風險性較高。經過認真討論,手術決定施行心臟不停跳冠狀動脈搭橋術。
  • 艾灸到底是養生還是傷身?艾灸可能會遇到的坑,望你別瞎踩
    不管是在各種電視節目中,還是平時的生活中,人們都是能接觸到艾灸這種養生方式。很多人都說艾灸能治病,可以改善身體的健康,由內而外的調理好自己的身體。
  • 「二十四節氣」白露話養生
    #百色中醫健康養生經絡養生節令交替時,也是能量大量流失時,使身體免疫功能降低,此時運用艾灸可獲得良好的養生保健作用。前賢總結,艾灸能「壯固根蒂,燻蒸本原,卻除百病,蠲五臟之痛患,保一身之康寧」,也就是說,生病時可用艾灸治病,未病時可用艾灸防範於未然。常用的灸法有雷火灸和長蛇灸。
  • 「節氣養生」冬至除了吃餃子,還有哪些適合進補
    如果是患者,特別是一直服藥的患者,那麼,冬至前後這幾天,更應注意規律作息,早臥晚起,避免受寒。我們知道,中藥之所以能治病,是利用藥物的偏性調整人體陰陽的平衡。在冬至前後,與平時相比,人體內的氣血對外界的幹擾更加敏感,所以儘量不要幹擾到陽氣的初生。關於冬至的養生,自古以來便有著諸多記載。
  • 節氣養生:冬至的養生要訣
    從冬至12月22日起,就進入了數九寒天,一年中最冷的時候。而此時開始也是陽氣初生之時,護好陽氣,人體陽氣充足,才能祛病延年。民諺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今年冬令補,明年可打虎。」《易經》中就有冬至養生的說法,此時人體內陽氣蓬勃生發,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那麼在冬至節氣養生,需要掌握哪些要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