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臉針、玻尿酸等「微整形」醫美產品輕易走入居民樓、寫字樓、美甲店和無證小診所,在醫療美容行業看似「低門檻」的背後,一些不法分子鋌而走險,違法經營醫療美容藥品、醫療器械,非法開展醫療美容服務,醫療美容的失敗案例時有發生。
今年4月,上海警方會同市市場監管、藥監、衛健等部門和醫療美容行業協會,針對醫美行業違法違規現象開展了深度排查,梳理出了一批違法犯罪線索,並於近日開展了集中打擊行動,一舉搗毀2個非法經營走私入境醫美產品的犯罪團夥,查獲未經國家批准進口的肉毒素、玻尿酸等醫療美容類藥品和醫療器械14.7萬支(瓶),查處了60餘家無證醫療美容診所,抓獲犯罪嫌疑人40餘名,涉案金額6400餘萬元。
走私醫美產品以三倍價格銷往全國
2019年1月,經營著一家美容館的錢某偶然結識了一些醫美產品賣家,這些賣家一部分來自廣東、河北等地,還有一部分來自國外。他們都聲稱能提供大量走私入境的玻尿酸、肉毒素、水光針等醫美產品。
在看到醫美行業的巨大商機後,錢某便與這些賣家聯繫,大量購買對方走私入境的貨品,隨後在自己經營的美容護膚品網店上大肆對外進行銷售。
以某品牌玻尿酸產品為例,錢某以830元的價格購入後,以2400元的價格銷往全國。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內,錢某和其同夥就通過這種方式非法經營了涉及40餘個品種的20餘萬支(瓶)醫療美容產品,涉案金額3400餘萬元。
此外,另一個以吳某為首的犯罪團夥,則用上述同樣的方式非法經營各類醫美產品3000餘萬元。
三甲醫院護士辭職開整形作坊
警方調查發現,錢某、吳某團夥所售出的這些醫美產品大部分都流向了全國各地的無證醫美診所和美容美甲店。
例如,本次行動中抓獲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曾是本市某知名三甲醫院的一名護士。在看到醫美行業的高需求、高利潤後,王某辭去了工作,經營起了一家美甲店。據王某到案後交代,美甲店只是門面招牌,真正能夠給她每月帶來巨額利潤的是隱藏在美甲店內的微整形業務。
王某的微整形場所就隱藏在美甲店二樓的一間小屋內,房間裡僅有一張普通按摩用床,地上零亂堆放著數十種醫美產品。從玻尿酸填充隆鼻、隆額、隆下巴,到注射肉毒素瘦臉、瘦腿,以及水光針美膚,王某承接的業務有十多種。低廉的價格和「說打就打」的便利,成為了很多客戶選擇她的原因。
據王某交代,來店找她注射美容針劑的顧客幾乎都無法分清醫美注射與日常肌肉注射的本質區別,因此對於護士出身的她格外信任,有一些老客戶甚至會自己攜帶各類美容針劑交給她進行注射。
美容「速成班」幾天變「資深」醫師
警方調查發現,在非法醫療美容活動中,有許多失敗的案例,有的顧客就曾因在無證診所為下巴注射生長因子後,下巴越來越長並感到面部強烈不適而前往正規醫院就醫。經檢查後才發現體內竟已滋生出肉芽組織,無法逆轉。
不僅如此,許多非法醫療美容診所還大張旗鼓地開辦起了醫療美容業務「速成班」,由一些完全未經專業培訓的所謂講師開展現場教學培訓。短短幾天後,學員便可搖身一變成為「資深」醫師為客戶進行醫美注射。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美容針劑注射需具備三項最基本條件:一是必須由具備醫生執業資質的整形外科醫生或皮膚美容科醫生進行注射操作;二是必須在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注射;三是必須使用國家藥監部門許可認證的醫美產品。
本案中犯罪嫌疑人非法經營的這些所謂「走私好貨」不僅真實來源無從考證,其運輸、存儲和保管也不符合全程低溫冷鏈等要求,由此產生的不可控因素可能導致產品汙染、失效甚至變質,對患者安全產生危害。
目前,警方已對上述40餘名犯罪嫌疑人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其餘違法人員已由行政部門依法處理。警方表示,對走私醫美產品入境的犯罪分子,警方將會同有關部門持續開展深入打擊。
【來源:周到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