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和我國的貿易在前段時間受到了一些影響,澳洲的煤炭,牛肉,葡萄酒等產品均受到了出口制裁。然而澳大利亞不僅沒有反思自身問題,反而一而再再而三的污衊中國,甚至要告上世貿組織,指責中國違反了貿易規則。
澳洲用鐵礦石報復中國是昏招
實際上,自中澳關係惡化以來,中國就一直為澳大利亞保留了改善關係的途徑,只不過澳大利亞沒有接受。而很多分析人士都認為,澳大利亞之所以敢同中國叫板,是因為他們擁有鐵礦石這一殺手鐧,有鐵礦石作為支撐,澳大利亞就可以對中國提出要求。據數據顯示,我國每年要進口大量的鐵礦石,其中有50%來自澳大利亞,一些政客就想要把鐵礦石當作王牌,甚至希望通過提高鐵礦石價格來挽回澳洲在貿易戰中所遭受的損失。
還有一些分析人士也為澳大利亞指明了用鐵礦石對抗中國的辦法,一是減少產量提高價格,二是利用稅率來使得中國付出代價。如果中國持續對澳洲制裁,澳大利亞可以不斷徵收稅費,這樣會讓中國感受到壓力。乍一看這樣的方法能夠有效的制裁中國,可實際上也會損害澳大利亞的利益,還會將中澳雙邊關係越推越遠。
印度鋼鐵出口暴增,中國已成其最大買家
據媒體報導,加拿大煤礦廠商趁著中澳關係緊張的時候,已經開始搶佔中國市場,蒙古和印尼也早就和中國籤訂了合作協議,有一些學者警告澳大利亞鐵礦石雖然可以讓中國遭受損失,但他也是一把雙刃劍。目前中國已經在非洲大陸發現了新鐵礦,投入數10億元建造開採基地,也許未來中國會徹底擺脫對澳洲的依賴,澳大利亞減少產量,增加稅費,只是會損人不利己。
而逐漸被拋棄的澳市場已經被新興力量所代替,其中印度鋼材資源就是澳大利亞的一大有力的競爭對手,據悉,僅在今年上半年印度的粗鋼產品出口量暴增,對華出口更是達到了190萬噸,中國也隨之成為了其最大的買家。可以看出,當前莫裡森其實也意識到了同中國進行貿易戰,最後損失更大的永遠是澳大利亞。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愁合作對象,如果莫裡森政府足夠明智,應該儘快彌補同中國雙邊關係,否則澳洲只會作繭自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