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在大家看來,就是難登大雅之堂的身體代謝廢物,對機體沒有任何幫助!沒錯,大便的確就是代謝廢物,當機體將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完全吸收後,這些殘渣就會在大腸內堆積,並被腸道黏膜再次吸收水分。當堆積到一定數量後,便意就會到來。
但是,大便也並不是毫無作用,在排出之後還能為人體做最後的「貢獻」!通過觀察大便的顏色、形狀等,可初步判斷身體健康與否。正常人排出的大便,應該是成形、軟硬適中,並呈現出黃褐色、枯黃色、金黃色等狀態。
有部分朋友發現,大便雖然非常成形,但顏色卻顯得特別詭異,甚至是呈現出了「黑色」,這是否就是疾病到來的信號呢?
糞便的顏色主要受到了兩方面影響,第一是飲食,第二則是疾病:
1、食物影響
很多食物中都含有天然色素、鐵元素等成分,某些天然色素並不能被身體分解和吸收,反而是隨著食物殘渣排出了體外,所以就改變了大便顏色。比如在大量進食紅心火龍果、甜菜根之後,就會導致大便呈現出異常的紅色,小便也可出現紅色;
另外,在進食動物血液之後,比如豬血、羊血等食物,其中含有大量的鐵紅蛋白,這些物質也不能完全被身體吸收,反而是在身體內不斷停留,最終被氧化變成硫化鐵,隨著糞便排出,從而呈現出黑色。另外,在服用含鐵劑的保健品、藥物之後,大便也可能出現發黑狀態;
不過,需注意的是,無論是藥物、食物導致的顏色改變,都是偶然出現的情況,且持續時間並不長,當這些物質被消化或代謝完全後,糞便顏色也會逐漸恢復正常,這個時間最多持續7-10天!
2、疾病影響
如果近期沒有吃含鐵或帶有色素的食物,但大便就是呈現出了異常的黑色,且糞便表面油光發亮,看起來就像是柏油一般,這往往就是消化道出血的表現。由於出血部位距離肛周較遠,或者是出血量比較少,這些血液就會在腸道內發生氧化和分解,最終就形成了硫化鐵;
有很多疾病都會造成消化道出血,比如常見的胃潰瘍、胃穿孔等。除此外,如果肝癌發展到一定階段,合併胃底靜脈曲張後,同樣也會有消化道出血表現。而當結腸內出現了癌腫,患者早期也可出現黑便,後期可出現黏液樣血便、膿液樣血便等。
在排出黑便之後,大家要做的並不是緊張,而是積極查找黑便出現的原因,並觀察之後的大便顏色。如果在一次黑便之後,大便顏色逐漸恢復了正常,這就是飲食因素影響導致的。在平時可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的食物,以保持腸道能順暢通行;
而相反的,如果持續有黑便存在,且黑便還飄出了類似腐爛肉類一樣的腥臭味,同時還有其他症狀表現,比如腹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這就可能是疾病發出的求救信號。應當及時就醫進行檢查,直到找到便血的真正原因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