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只有店員小方和店長在店內值班。突然走近一高瘦婦女,看起來大約三十多歲。
小方走近問:「你好,要點什麼藥呀?」
「近期有點拉肚子,不知道什麼問題?想買點止瀉藥。」
「是吃錯東西了吧?這情況多久了呀?」小方邊詢問,邊向藥櫃走去。取出藥後,對客人說:「這個效果比較好,是我們賣的最好的。」
「我腹瀉有一段時間了,之前用了其他的藥一直沒好。」
小方好心說了一句:「症狀持續很久的話,還是建議你去看一下醫生哦~」
「好,我再用一段時間看看,實在不行我就去醫院啦~謝謝你,小姑娘。」客人付款後便出了門。
等女客人走遠,店長對小方說:「看她臉色這麼黑,我猜應該是有肝病。」
小方大吃一驚,原來身體情況也能反映在臉色上呀~
近幾年我國癌症的發病率逐年攀升,癌症的出現不僅摧毀一個人的身體,同時高昂的治療費用也讓一個家庭陷入困境,所以癌症的早發現以及早治療就顯得十分的重要了。
癌症早期症狀不明顯且容易被忽視或誤診,不過醫生告訴我們,其實癌症有跡可循,尤其是當身體某些部位發黑就要警惕是癌症的徵兆!
體內有癌,其實身體有4處會變黑
臉色發黑警惕肝癌
肝臟主要負責代謝工作,因此肝臟出問題會導致代謝物無法排出,長期如此便會過度堆積在體內並導致臉色發黑。
甲床變黑警惕甲床色素性鱗狀細胞癌
手指甲異常發黑需且發黑面積會不斷增大需要提高警惕。
大便變黑警惕腸癌
腸癌患者腸道黏膜糜爛或出血,此時血液積蓄在腸道會變黑並和糞便混合,導致排出的大便為黑色。
肺部變黑警惕肺癌
長期吸菸或者長期居住在空氣汙染嚴重地區等人群,一旦檢查出肺部發黑就要高度懷疑存在肺癌的問題。
癌症想要早發現?不同癌症的篩查方法要了解
健康意識的普及促使大家重視健康體檢,特別是癌症高發也讓人們關注癌症的篩查方法,實際上癌症篩查區別於一般的常規體檢且更具專業性和針對性,那麼不同癌症的篩查方法你是否了解?
肺癌:很多患者認為肺癌可以通過X光片確診,實際上對於肺癌來說X光片的解析度不高,一般X光片診斷出肺癌往往說明已經到了癌症中晚期階段了,目前低劑量螺旋CT與X光相比有解析度高的優勢,已經成為早期肺癌篩查手段,即便是0.8cm的微小病灶也無處可逃。
胃癌:胃鏡是目前篩查胃癌的重要檢查手段,很多患者抗拒胃鏡檢查,但是醫生卻可以通過胃鏡觀察到患者胃黏膜的變化,也可以發現病灶或截取病灶並進行活檢操作,這是常規的CT以及彩超很難做到的。
肝癌:臨床上針對肝癌篩查一般建議做血清甲胎蛋白以及肝臟彩超的檢查,尤其是高危人群最好半年篩查一次,如發現異常則需進一步做CT以及核磁共振的檢查。
腸癌:建議先做大便隱血試驗以及糞便DNA檢查,同時要做腸鏡檢查,其中腸鏡利用纖細柔軟且帶有攝像頭的導管觀察患者腸道是否有糜爛、結節等異常情況,是排查腸癌的重要手段。
乳腺癌:目前乳腺癌早期篩查主要通過兩個特定手段,一個是B超,另一個是鉬靶檢查:B超比較適合高緻密乳腺,所以建議35歲以下的女性做;鉬靶X光檢查可以發現早期乳腺癌的鈣化跡象,在這方面它比B超更有效,建議35歲以上的女生優先考慮鉬靶。
宮頸癌:宮頸癌高危女性應當接受HPV檢查以及液基薄層細胞檢測,其中後者可以幫助醫生發現癌前病變等問題且癌症篩查率在90%以上。
所以說大多數癌症早期仍然有跡可循,早期除了身體四處部位會發黑以外,規範化的癌症篩查也是必不可少的,不過要注意選擇合適的篩查項目,避免盲目檢查,尤其是有癌症家族病史以及高危人群更應該積極的做癌症篩查工作。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