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仨》有聲書 | 用溫暖的聲音,讀一個尋尋覓覓的萬裡長夢

2021-02-19 三聯生活周刊

本文轉自「三聯書店三聯書情」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一個尋尋覓覓的萬裡長夢

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

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品

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曹雷演播

1998年,錢鍾書逝世,而他和楊絳唯一的女兒錢瑗已於1997年先他們而去。在人生的伴侶離去4年後,楊絳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特殊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

當時已92歲高齡的楊絳在書中以溫潤平和的筆調記錄了她與錢鍾書及女兒錢媛相守的人生經歷,讓讀者與她一同沉浸於苦難與幸福、快樂與憂傷交織的人生實境中;不僅如夢似幻地道出摯情難斷的依戀,也在清麗幽默的文字中濃縮了近半個世紀以來中國讀書人深邃厚重的人情及正直清朗的操持。

在《我們仨》的第一部和第二部中,作者以獨特的筆法,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第三部,則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至1998年間,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

2016年5月25日,楊絳逝世,享年105歲。天壤之間,先生百年人生玉成的善良、智慧和正氣將永遠開悟與潤澤後人,先生的生命將在她的著作中延續。

作  者


楊絳(1911—2016),原名楊季康,著名作家、翻譯家和學者,江蘇無錫人。畢業於東吳大學,清華大學研究生院肄業。

1935 年與錢鍾書結婚後共赴英國、法國留學。1938 年秋回國,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清華大學外語系教授。1952 年後,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主要作品有劇本《稱心如意》《弄真成假》,長篇小說《洗澡》,散文及隨筆集《幹校六記》《將飲茶》《雜憶與雜寫》《我們仨》《走在人生邊上——自問自答》等,譯作《堂吉訶德》《吉爾·布拉斯》《小癩子》《斐多》等。

演播者


曹雷,上海人,祖籍浙江,1940年生於江西,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上海電影譯製廠一級配音演員兼譯製導演。

1962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留校任教。1965年入上海電影製片廠任演員。1982年起任上海電影譯製廠配音演員兼導演,為《非凡的愛瑪》《愛德華大夫》《國家利益》《總統軼事》《最後一班地鐵》《蒲田進行曲》《姐妹坡》《鷹冠莊園》等譯製片中女主角配音;並擔任《斯巴達克斯》《戰爭與和平》《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柏林之戀》等譯製片的導演。還錄製過多部音樂廣播故事,曾獲廣電部頒發的優秀女演員獎。

我沒有聽過楊絳說話的聲音,錄音時,我只想著怎麼走進她心裡去,把書裡的話作為自己的心裡話說出來。楊絳不在了,也沒法找她聊聊,聽她怎麼說話的。以前跟她熟悉的編輯認可這錄音了,我也就放心一點了。

——曹雷

有聲書分集大綱

*第三部各節音頻小標題為編者所加,原文僅有小節序號。

第一部 :我們倆老了

有一晚,我做了一個夢。我和鍾書一同散步,說說笑笑,走到了不知什麼地方。太陽已經下山,黃昏薄暮,蒼蒼茫茫中,忽然鍾書不見了。我四顧尋找,不見他的影蹤。我喊他,沒人應。只我一人,站在荒郊野地裡,鍾書不知到哪裡去了。我大聲呼喊,連名帶姓地喊。喊聲落在曠野裡,好像給吞吃了似的,沒留下一點依稀仿佛的音響。……


一九八九年冬與錢鍾書在北京三裡河宿舍院中散步

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

這是一個「萬裡長夢」。夢境歷歷如真,醒來還如在夢中。但夢畢竟是夢,徹頭徹尾完全是夢。

一 走上古驛道

二 古驛道上相聚

三 古驛道上相失

1950年清華校慶日,攝於清華大學新林院宿舍,我家住這宅房子的西側,小門內是我們三人的臥室,窗內是客廳。我抱的是小貓「花花兒」,剛滿月不久。陽臺下是大片空地。

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第三部各節音頻小標題為編者所加,原文僅有小節序號。

現在我們三個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引子: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

一   求學牛津

二   「料量柴米學當家」

三   「這是我的女兒,我喜歡的」

四   巴黎大學

五   回國「做媳婦」

六   「圓圓頭」

七   圓圓和爸爸最「哥們」

八   勝利之前最艱苦的日子

九   不願去父母之邦

十   我們都洗乾淨了

十一  中關園裡「容安館」

十二  「借屍還魂」

十三  流亡師大小紅樓

十四  「嚶其鳴兮,求其友聲」

十五  遷居三裡河寓所

十六   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全書完)


長按上方二維碼,聆聽《我們仨》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獲取《我們仨》電子書。

—END—

相關焦點

  • 《我們仨》:品讀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楊絳與錢鍾書的愛情
    其實她的一生著作頗多,文學造詣也很高,但是最為人所熟知的還是傳記《我們仨》一書。而這本書講述了這個單純溫馨的家庭幾十年平淡無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經歷。作者楊絳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了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
  • 《我們仨》:一本溫暖的書
    對《我們仨》的關注,不是對一個名人家庭的私生活的興趣,而是讀者對一個時代的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態、生存空間有深切感念;是這個學者家庭的溫暖情感,將讀者和書聯繫在一起。◇ 編輯記憶的《我們仨》 ◇「我和楊絳先生的往來,大都是為工作。
  • 【誦】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
    望天空,但見一行行大雁掠過,回想起過去在寄給丈夫趙誠明的詞中,曾設想雁足傳書,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書信無人可寄,故見北雁南來,聯想起詞中的話,雁已是老相識了,更感到傷心。  地上到處是零落的黃花,憔悴枯損,如今有誰能與我共摘啊!整天守著窗子邊,孤孤單單的,怎麼容易挨到天黑!到黃昏時,又下起了綿綿細雨,一點點,一滴滴灑落在梧桐葉上,發出令人心碎的聲音。
  • 20210204 點評示例:《聲聲慢(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 小紡薦書 | 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
    》《我們仨》講述了一個單純溫馨的家庭幾十年平淡無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經歷。下面跟隨小紡來品味一下《我們仨》的節選,來感受一下楊絳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吧。這一部分講述了楊絳老年時的一個夢境,以「鍾書大概是記著『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個長達萬裡的夢」拉開全文序幕。1.有一晚,我做了一個夢。我和鍾書一同散步,說說笑笑,走到了不知什麼地方。太陽已經下山,黃昏薄幕,蒼蒼茫茫中,忽然鍾書不見了。我四顧尋找,不見他的影蹤。
  • 【音樂推薦】尋尋覓覓-Christine Welch(古風)
    尋尋覓覓你在找什麼一點點 一滴滴此刻已過了爭分奪秒 畢竟人生如夢挺身跟我一起乘風沒什麼不可能 早春帶來暖度 溪急流波紋中一步步 水滲透已喝乾的酒壺 遠漂遊乍見早已涉渡 繼續走啊~~~啊~~~ 問你 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
  • 我們家,很樸素;我們仨,很單純
    一個尋尋覓覓的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一開篇就是「我們都老了」,然後就是預示著死亡的「萬裡長夢」,從踏上古道客棧,到古道相聚,最後相失於客棧,一步一步,楊絳送走了女兒,次年送走了錢鍾書。而這段奇怪的老人夢,其實就是楊絳陪伴錢鍾書和女兒錢媛走過生命最後日子的寫照。
  • 用聲音追逐光明 90後盲人女孩率團錄有聲書創業
    馬寅青在工作中馬寅青的團隊成員在工作如果你是有聲書的愛好者,或許聽過她的作品。從中華愛國人物故事《馳騁疆場名震詞壇的辛棄疾》到世界名著《約翰·克裡斯朵夫》,還有各類流行網文。我們在被娓娓道來的故事、溫暖的聲音所打動時有沒有想過:這個聲音的背後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 楊絳《我們仨》走心的10句話: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讀來淚流滿面
    而讀過她的《我們仨》的人,才知道她的字裡行間流淌著一種柔軟平和,樸實靜好。正如她本人一般,與世無爭,與人不搶,淡泊之中埋藏著一種豁達,平靜之中透露著一種力量。寫這本書時,楊絳先生已經92歲高齡,女兒和丈夫已相繼離世,她用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了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溫暖與悲愴、愛與痛的時光。
  • 楊絳《我們仨》:從今以後,咱們只有死別,不再生離
    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不要投入地讀第二部,否則你會像我一樣泣不成聲。第二部是夢,卻也是現實,先是失去至親女兒,一年後相伴一生的摯愛也離她而去。為什麼用夢來寫現實?因為面對一生摯愛的先後逝去,人往往更願意那都是夢而已。夢能讓人不這麼沉重,而且夢魘可以隨時醒來。
  • 周星馳《功夫》的悲傷與溫暖: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功夫》裡面殺手排行榜第二位的殺手——「天殘」和「地缺」,這一句頗具高手風範的臺詞,強烈地凸顯出了他們有些做作的低調中,透出的那份狂傲與自負。只不過,這句臺詞的妙處卻不僅僅於此,事實上周星馳讓這句臺詞在整部電影裡,幾乎承接了所有故事情節裡的悲傷、辛酸、無奈和溫暖。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 周星馳《功夫》的悲傷與溫暖: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所以他在「一曲肝腸斷」之後,最初「天涯覓知音」,覓的卻是能讓他加入斧頭幫的知音。可是俞伯牙卻對妻子的關心嗤之以鼻,並且還極其痛心失望地覺得,與他同床共枕幾十年的妻子,怎麼還不及一個才見幾面的樵夫鍾子期理解他呢?這是俞伯牙對於「知音」的一個近乎痴狂的執念,他因為鍾子期這個知音的難得,而沉浸在那份悲傷的思念中,完全沒有去在乎、在意他的妻子,所以當然不會發現誰才是他真正的知音。
  • 《我們仨》:我們仨,還是失散
    《我們仨》是楊絳先生寫的散文集,回憶了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書籍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我們老了,第二部分為我們仨失散了,第二部分為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 山人夜讀 ‖ 一、悔教夫婿覓封侯
    山人夜讀一、悔教夫婿覓封侯
  • 小米生態鏈dreame追覓吹風機怎麼樣?追覓吹風機使用體驗
    以前我一直都是用一百多塊錢的吹風機,造型看起來十分笨重,產品的需求僅僅是吹乾頭髮而已,而且頭髮吹乾後還非常毛糙,於是時長「倦態」的金毛獅王形象頻頻展現在朋友們面前。直到有一天,我在經常光顧的理髮店裡體驗到了千元級別的追覓博物館定製款吹風機,我才知道原來我的頭髮能夠幹的這麼快,而且吹完後還能這麼順滑。
  • 煙雨夜讀 | 悔教夫婿覓封侯
    這時的相逢,往往會有很多故事,一個微笑、一次回眸,或許也會註定一世的情緣,也許是去年今日此門中永恆的惆悵。見到楊柳泛青,不少深閨的夫人,也開始想念自己的夫君。我認為,寫閨怨出類拔萃的是王昌齡。 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 尹清瑤:因為也覓,所以美麗
    尹清瑤,創業20年,也覓創始人,現在專業從事也覓健康兩性私密品牌事業。 尹清瑤曾經在豆蔻年華的年齡,因為家庭貧困輟學走出校門,從16歲開始背井離鄉,外出打工多年。在一陌生城市,通過自己努力,省吃儉用積攢資金,奮發圖強,一年內開出當地最有影響力的酒店。後又因擴張投資失敗,負債300多萬,陷入人生低谷。
  • 《剩女覓愛記》2020聖誕溫暖上映
    電影《剩女覓愛記》作為2020甜蜜愛情新片,生動詮釋對於愛情的憧憬與嚮往。講述了該片主要講述剩女應小樂(秦雅思飾演)在一個據說非常靈驗的許願樹上偷了幾條許願紅絲帶。沒想到古老的傳說竟然顯靈,被應小樂所偷的紅絲帶的主人紛紛向她瘋狂求愛,焦頭爛額的應小樂在面臨各種類型的男人們求愛時不知所措。最後應小樂得出結論,女人只有獨立自主,事業強愛情才會強。為人們呈現出一部趣味十足的暖心大戲。
  • 《覓長生》丹方有哪些 全丹方清單一覽
    導 讀   覓長生全丹方清單一覽       覓長生中的丹藥都需要配方來調製,但是遊戲中的丹方眾多,玩家難免有些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