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內野夏子和亞瑟·貝諾共度電影、講座和現場音樂之夜
合作夥伴:法國文化中心,法國大使館,2019年中法環境月
時間:2019年11月1日18 - 21時
藝術家:內野夏子
嘉賓:亞瑟·貝諾(音樂人)
音軌:羅道夫·亞歷克西斯(聲音設計師,音響工程師)
地點:北京歌德學院(798)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創意廣場
語言:法語,英語,中文
免費入場
內野夏子是一位跨學科藝術家,同時也是位於法國勒芒的高等藝術與實用設計學院藝術學教授,目前在巴黎和南法兩地生活。她1983年生於日本,2007年畢業於紐約庫伯聯盟學院,2012年在日本北九州當代藝術中心完成研究項目。她的藝術實踐深受農業和手工業經驗的影響,通過選用陶器這一材質,將藝術與生態、營養和交際結合在一起。她的作品涵蓋藝術裝置、電影、表演等多種形式,從而使雕塑、功能對象和生活中的各種元素產生聯繫。
亞瑟·貝諾青年時代就活躍在音樂界。他因為古巴和非洲打擊樂與音樂結緣。立志獻身音樂後,他師從定居馬賽的幾內亞大師卡拉莫克·班古拉,並順利完成學業。此後,他在南法加入了多個音樂團體,嘗試過格瓦納(bambara Groove樂隊)、倫巴、弗拉明戈(Piel Canela樂隊)等多種不同的音樂風格。他曾與傳統曼丁音樂的大師級人物巴·西索克和卡拉莫克·班古拉等人合作,並化名「提多三重奏」,發布了自己的混合風格作品。亞瑟·貝諾還是一位科拉琴演奏者,曾在許多音樂節和音樂廳登臺亮相。
羅道夫·亞歷克西斯作為聲音設計師和音響工程師,羅道夫·亞歷克西斯所從事的實踐形式多樣,與其他藝術領域(裝置,雕塑,表演,廣播)進行跨界對話。他在藝術和音樂學校授課,並為博物館和藝術家協調SoundWays.eu AR音頻平臺的創建。作為Mu collective的策展人,他參與了多個電聲項目。目前,他正在開發一種個人的田野錄音和留聲方法,尤其適用於熱帶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