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公司主體擴容至9家 業內建議聚焦運營管理構建護城河

2021-01-18 財經網

原創藍鯨保險 李丹萍

面對不斷變化市場環境,專業養老保險公司需要加強運營管理能力和投資能力,把握機遇,喚醒並深度發掘客戶真實的養老儲備需求。

日前,恆安標準養老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恆安標準養老」)獲批展業,註冊資本金2億元,為國內首家合資壽險公司開設的養老保險公司,也是第9家專業養老保險機構。

從現有市場看,其餘8家專業養老保險公司經營模式各有差異,有專注信託型資產管理業務者,有兼顧資管業務與商業保險業務者,過往的2019年均實現正向收益。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專業養老保險公司也還面臨專業性不夠突出、創新能力有所欠缺的局面,需加以改進。

針對如何鑄就核心競爭力,業內表示,養老保險公司的運營管理能力和投資能力是要點,投資機制更需注重長期性和穩定性,把握市場機遇,構建經營護城河,不斷創新產品,優化服務,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養老和健康保障需求。

獲批開業、高管到位,恆安標準養老借力股東優勢

與核准開業一併批覆的,還有恆安標準養老的董事長和總經理任職資格,銀保監會分別核准萬群、陳韶峰擔任恆安標準養老的董事長和總經理。

據悉,萬群現任恆安標準人壽董事會秘書、恆安標準人壽(亞洲)有限公司董事,歷任恆安標準人壽法律合規部總經理、法務部總經理;陳韶峰現任恆安標準人壽副總經理,歷任恆安標準人壽總經理助理等多個職務。

近兩年來,恆安標準人壽加大業務布局。2018年底,恆安標準人壽完成13億人民幣增資。2020年6月底,恆安標準人壽完成收購標準人壽保險(亞洲)有限公司,將之納為全資子公司。此前,恆安標準人壽總經理對外表示,終身壽險、年金和養老保險業務,是未來中國保險行業的主戰場。恆安標準人壽的系列動作,或也是基於對長期市場的判斷進行的布局。

組建專業養老保險公司,看重的是未來前景。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凸顯和公眾保險保障意識不斷上升,商業養老保險市場的廣闊前景無需贅述,更可配合國家推進養老金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此過程中發揮保險公司的專業優勢。

相關政策支持,也令行業看好養老保險市場。更進一步,監管機構也支持設立養老保險公司、養老金管理公司等專業機構,擴大商業養老保險領域對外開放等。

作為一家具有外資背景的專業養老保險公司,利用好股東優勢,給養老保障市場注入活力,是恆安標準養老的展業後的長期命題。

對於如何將成功的海外養老經驗帶入中國,恆安標準人壽在接受藍鯨保險採訪時表示,外方股東在近200年的養老金管理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管理模式,「恆安標準養老將會結合中國市場特點、客戶特徵,將外方股東的海外經驗本土化後運用於中國市場,圍繞客戶真正的養老財富儲備和養老服務需求,為客戶創造價值。同時密切關注政策的變化和市場環境的變化,探索適合自身的業務發展模式」。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室副主任王向楠分析指出,「恆安標準人壽外方股東擅長資產管理和養老保險產品,這也意味著恆安標準養老具有股東優勢。中國市場發展快、機會多,投資者整體上還不夠成熟理性,主動投資具備超額收益,這為恆安標準養老借鑑股東經驗創造了環境」。在其來看,如何設計長期導向、給付和領取靈活、清晰透明的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產品,英國有很多積極的經驗值得參考,也有某些金融危機時期應對經驗。

內化運營管理能力和投資能力,外化發掘客戶養老儲備需求

近年來,我國養老金市場化運作步伐加快,為養老保險公司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

自2004年12月首家養老保險公司成立以來,目前國內共有8家養老保險公司,分別為人保養老、國壽養老、太平養老、長江養老、泰康養老、平安養老、新華養老和大家養老,均由大中型保險集團發起設立。

養老保險公司核心業務按大類可分為信託型資產管理業務和契約型商業保險業務,信託型資產管理業務主要包括企業年金、職業年金、養老金產品、養老保障管理產品及第三方資產管理業務(發行保險資產管理產品、開展第三方機構專戶資金管理)等;契約型商業保險業務主要包括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和養老年金保險等。

但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各家養老保險公司業務發展路徑有所不同。比如在商業保險方面,儘管各家公司均有相關經營資質,但人保養老、國壽養老、長江養老和新華養老均未開展商業保險業務,主打養老保障產品和企業年金、職業年金投資管理業務等。

僅看保險業務,平安養老保費收入達到236億元,泰康養老、太平養老保費收入分別為90億元、50億元。

淨利潤方面,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除未披露年報的大家養老外,各家專業養老保險公司都實現了正向淨利潤,其中平安養老淨利潤最為可觀,達到13.46億元,國壽養老實現淨利潤6.36億元,其餘養老保險公司淨利潤均在0.5億元至3億元之間。

「從長遠看,監管導向是持續擴大養老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鼓勵養老保險機構堅持專業化發展方向,深耕養老金融業務領域,積極探索長期養老金管理和養老金融服務路徑」,一位壽險公司業務負責人指出,但當前專業養老保險公司的專業性體現得還不夠充分,創新度不強。

事關國計民生,養老保障領域,專業養老保險公司的經營任重道遠,長期穩定持續經營乃第一要義。

對於專業養老保險機構如何把握機遇,打造核心競爭力,恆安標準人壽表示,主要體現在運營管理能力和投資能力兩個方面,「未來公司也會著重打造這兩方面的競爭優勢」。同時,面對處於不斷變化市場環境,把握市場機遇,構建護城河,最重要的是對客戶需求的深刻理解,喚醒並深度發掘客戶真實的養老儲備需求,並在此基礎上從服務客戶、便利客戶、為客戶創造價值的角度去創新,提供客戶真正需要的養老金管理產品和服務。

「最核心的是提升資產管理能力」,王向楠指出,專業養老保險公司在煉就核心競爭力方面,應當思考和明確以下要點。

一是將養老金支出需要的長期性作為資產管理的優勢而非約束。外部評價者、監管者和資產管理機構本身,在評價養老金投資業績時,要關注在滿足了風險約束的情況下,追求投資收益,而不是過度關注降低投資收益的波動性。例如,採用「夏普比率」指標衡量投資收益率時,應當採用更長時間窗口來計算做為分母的投資收益的波動率。二是中國正處於經濟轉型升級時期,「新經濟」在不斷崛起,雖然短期波動較大,但長期的平均回報率較高。養老金投資應當更關注戰略新興產業和科技創新企業。三是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的理念當前不宜作為太重要的標準。因為ESG評級難以有效測量資金委託人/收益人對可持續性的偏好,存在「漂綠」情況,若基於ESG標準進行投資,建議設計專門基金,供個體投資者選擇。

聚焦到保險產品上,前述壽險公司業務負責人表示,專業養老保險公司要不斷創新產品,優化服務,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養老和健康保障需求。譬如,創新養老保險產品,適當增加保障範圍,進一步增強產品靈活性和吸引力;適應老年群體消費特徵的變化,不斷拓展符合老年人個性化需要的產品,提高投保和理賠服務水平,探索保險產品與健康管理服務融合發展等。(藍鯨保險 李丹萍 lidanping@lanjinger.com)

(編輯:倪萍)

關鍵字:

相關焦點

  • 養老周刊丨國常會鼓勵保險公司提供養老服務;京東推出首款老年5G...
    強化商業養老保險保障功能,支持開發投保簡便、交費靈活、收益穩健的養老保險,積極發展年金化領取的保險產品。鼓勵保險公司提供老齡照護、養老社區等服務。鼓勵保險業參與長期護理保險試點。三要提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防止保險資金運用投機化,強化資產負債管理。對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設置差異化監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總資產的45%。
  • 海保人壽2019保費攀升虧損擴大,聚焦網銷主動權業內建議廣撒網
    由於成立時間較短,海保人壽保費收入快速攀升的同時,虧損進一步放大,2019年保費收入11.74億,遠超2018年的2.82億,全年淨虧損增加至0.98億元。藍鯨保險注意到,展業初期,海保人壽表示要將結合海南當地獨特的旅遊、養老、醫療等資源優勢,聚焦「醫養結合」以及「大健康」服務產業等,但從發展布局來看,軌跡並未完全吻合。
  • 新華保險總裁李全:未來三至五年內將打造統一財富管理平臺
    未來三至五年內,公司將依託保險主業,服務整體「1+2+1」發展戰略,調整資金來源結構,打造統一財富管理平臺。在持續做大做強保險業務的同時,以養老金、第三方資金作為突破口,以科技賦能加強渠道獲客能力,進一步豐富產品體系,形成雙輪驅動效應,帶動負債業務再上新臺階。
  • 構建新生態,保險中介如何到達「理想國」?
    另外在疫情、車險綜改等因素的影響下,保險中介市場兩極化發展趨勢更加明顯,同樣加速了一些保險中介機構的衰敗。以同昌保險為例,成立於2016年、作為國內首家登陸資本市場的保險經紀公司,同昌保險最近陷入了瘋狂註銷子公司、分公司的風暴中。9月,在相隔十幾天的時間裡,同昌保險先後擬註銷22家分公司、12家分公司和1家子公司。
  • 姚關法庭向6家保險公司發出司法建議
    姚關法庭向6家保險公司發出司法建議 2020-11-26 21: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保險新格局|黃洪:發展商業養老保險 加快「第三支柱」建設
    編者按《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中,有4處15次提及「保險」。其中包括,要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
  • 國常會:鼓勵保險公司提供老齡照護、養老社區等服務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月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的措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會議指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推進完善金融服務,促進人身保險發展,有利於更好服務民生保障和經濟社會發展。近年來我國人身保險平穩較快發展,目前商業人身保險已在全國達到一定覆蓋面,但也存在保險產品供給不足、保障水平不高等問題。
  • 財聯社保險周報(11月9日)
    文 | 財聯社 記者潘婷政策方向「十四五」規劃建議中的保險框架 發展農業保險和巨災保險金融控股公司監管試行辦法於11月1日起施行銀保監會:加快構建銀保機構支持實體經濟機制股轉公司:推動存量公募基金、社保、保險等長期資金入市
  • 養老金融與資產配置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
    2020年10月30日,養老金融與資產配置論壇在北京友誼賓館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民生加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聯合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共同舉辦,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提供學術支持。來自保險公司、保險資管、商業銀行、銀行理財子公司、證券公司、信託公司、財務公司、基金公司的管理人員、知名專家學者等200多名嘉賓共聚一堂,共商養老金融行業發展大計。
  • 強化養老保險「三支柱」,實現養老金入市「多贏」
    2020年8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郭樹清在《求是》發表文章,再次強調要「加快養老保險第二和第三支柱建設,推動養老基金在資本市場上的佔比達到世界平均水平」。養老保險「三支柱」仍需強化當前我國正處在快速老齡化的過程中,為積極應對老齡化的挑戰,中國政府一直積極探索構建更加合理的養老保險體系:1997年統一基本養老保險政策,建立第一支柱;2004和2015年分別出臺了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制度,樹立第二支柱;2018年頒布出臺了個人養老金政策,構建第三支柱。
  • 國華興益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籌)招聘
    國華興益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籌)由國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新理益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公司已獲得中國銀行(601988,股吧)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籌建批覆,註冊資本金人民幣5億元,註冊地上海市。
  • ...下的養老金融展望暨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成立五周年年會在京召開
    、董事長蘇罡,建信養老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首任總裁馮麗英,中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竇玉明,建信養老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總裁曹偉,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首席經濟學家姚餘棟,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熊軍,中國社會保險學會養老保險專委會主任委員周紅,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李珍,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胡繼曄,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浙江大學教授米紅等,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政府部門代表
  • 財聯社保險周報(11月2日)
    9、螞蟻集團黃浩:平臺促成保費及分攤金額達518億元 約9%由國泰保險承保10月27日,螞蟻集團數字金融事業群總裁黃浩公開表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12個月期間,公司平臺促成的保費及分攤金額達518億元,其中約9%由國泰保險承保。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與約90家保險機構進行合作。
  • 大病保險發展被寄予厚望
    業內專家表示,在大病保險中引入保險公司進行承保、管理,一方面是保險公司優化保險保障、更好地為居民提供服務的方法;另一方面是構建我國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體系的必由之路,未來仍需要穩步推進大病保險市場的發展,滿足人民多層次醫療保障需求。事實上,地方監管部門也一直在努力,其中以地方監管部門對保險公司的引導最引人關注。
  • 金融科技「監管沙箱」一周年:擴容風控進行時
    在分析人士看來,「監管沙箱」後續仍有望繼續擴容,重點是對試點項目進行分類總結,形成可推廣的標準。 持續擴容金融科技「監管沙箱」持續擴容中。在主要應用場景上,信貸場景佔比47%,運營管理佔比23%,支付為13%,多場景為12%。此外身份識別、溯源、保險理賠3個場景佔比均為2%。而應用渠道類型上,線上應用佔比為65%,線上+線下相結合佔比為33%,線下為2%。
  • 王劍深度解析網際網路保險:混沌有道
    在美國,龍頭的商業健康險企業擁有極深的護城河,是初創企業難以在短時間內迅速超越的。例如美國聯合健康集團(United Health Group)已經構建了大型的醫療網絡,覆蓋了130萬專職醫護人員以及6000多家醫院和其他專業機構,實現了規模效應以及網絡價值,可以更高效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 聚焦風險管理,期貨公司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第16屆國際期貨大會...
    他指出,今年隨著企業風險管理需求的增加,期貨經營機構服務開始變得多元化,整個期貨市場規模和客戶資產規模都快速增長。他從六個方面闡述了期貨經營機構如何進一步發揮風險管理職能為產業客戶服務。對標當前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的需求,期貨市場的發展潛力仍然巨大。今年期貨市場擴容速度快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產業鏈價格的波動需要流動性良好的期貨市場提供定價和風險對衝服務。
  • 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 | 「科技保險服務科技產業發展及科技創新分...
    今天上午的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上,省委和武漢市委主要領導、銀保監會梁濤副主席發表了重要講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各保險公司負責同志發表了主題演講,強調了保險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意義,提出了一系列深化保險創新的思路和建議,我聽後深受啟發,收穫頗多。
  • 貳丨保險巨頭風雲2019:國壽王蘇新政
    隨後一曲「重振」燃動整個保險市場,兩大巨頭亮相國壽大舞臺。   2018年9月初,攜三年再造太平光環的王濱空降國壽,掌舵這家曾經中國最大的保險集團;一周後,科班出身、一線經驗豐富的蘇恆軒接棒國壽股份總裁。
  • 西安雁塔區創新著力構建「3+N」養老體系
    雁塔區積極培育扶持N個養老市場主體,建立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大力扶持社會組織和養老機構發展,支持日間照料中心建設,在審批、解決機構困難上主動作為,把建設和運營補貼及時發放到機構手中。目前,在雁塔區註冊和服務的社會組織有30餘家,完成備案的養老機構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