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女真族與清朝滿族有何關係?滿族是女真族後裔這說法準確嗎?

2021-02-08 日常趣聞合集

....

...

"

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族各部,建立了一個新政權,那就是「金」,為了方便與之前的「金」區別我們習慣稱其為「後金」。而在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上臺,他改女真為滿族,改國號為清,後金變清。但我們應該清楚,這只是國號變了,由於時間間隔太短,我們可以得知它的性質並沒有改變,所以後金即清。

而一般被我們貫以「後」這個字眼的時候,這就證明了大多數人從某種角度考慮「認同」了它是「金」的一個延續,漢與後漢,唐與後唐都是這麼個理。所以,金與後金是可能是存在某種關係的,進一步延伸開就是金女真族與清朝滿族也存在某種聯繫。而得益於這個結論,也促使了一個觀點的形成,那就是滿族是女真族的後裔。

但是這種說法真的準確嗎?滿族人真的算是女真族人嗎?

一、女真族的形成

如果想要得知女真族與滿族之間的關係,那麼我們首先要來看看最早的女真族民族由來。女真族作為一個位於中國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其最早的歷史得追溯到數千多年前的肅慎一族,當時的它多被人稱作為「東北夷」,不過女真與其聯繫也不過是它龐大體系之中的一個支系。之後逐漸還有邑樓、勿吉、靺鞨等名稱,但其實都是同一個族體在一個不同的時期的名稱流變而已。

女真族的直系先人要是真算起來的話,其實屬於黑水靺鞨諸部(之所以說這個直系是因為此時的女真先祖更加文明一些,無論是制度上,還是文化上,而且距離女真這個名稱出現時間也不遠了)。

說到這裡,為了便於理解我們需要了解一個國家那就是「渤海國」。渤海國的的創立者並非是黑水靺鞨一族,而是粟末靺鞨(當時粟末靺鞨在松花江一帶,而黑水靺鞨在黑龍江一帶)。當初粟末靺鞨與唐聯繫密切,領袖大祚榮甚至主動學習先進的唐朝體系文化,之後建國並逐漸走向強盛。

不過在遼滅渤海國後,原渤海國粟末靺鞨遺被迫民南遷,而此時境外的黑龍江一帶的黑水靺鞨抓住這個空隙乘機崛起了,他們不僅南遷「繼承」了渤海國的原領土,他們曾經的所有制度模式也都仿照了,就像一個全新的渤海國,當然了詳細的民族構造還是不同的。而這個黑水靺鞨也是在這個時間段逐漸改名為「女真」。當然了,之後這個女真也曾有分裂成各部落,直到完顏阿骨打出現統一各部,建立金國。

二、滿族的形成

而在金滅北宋後,金國的統治中心就逐漸轉移到了中原地區,大多數女真人都與當地漢人雜居融合,只留下部分女真族,而在蒙古滅金後,女真族再次元氣大傷,本來就只剩下的部分女真族主動再次與漢人和其他民族融合,這次的融合程度比之前更高,因為這次不單單是有主動,還有被動。這就使得只有相當少的一部分女真人回到他們民族發源地東北。

而回到東北的這部分女真人,經過元明時期兩代變遷,與當地漢族、蒙古族、朝鮮等族再次融合,他們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女真族了,而是一個新的民族,即「滿族」的雛形。對於這個民族我們不能說它是女真族的「進化體」,它其實更是一個獨特的個體的存在。

而從這個歷史變遷中我們可以看出,女真族和滿族其實並沒有直系親屬的關係,但是也不能夠完完全全的說滿族和女真族人沒有關係,他們只是「遠房親屬」,而不是「嫡系親屬」,說滿族人是女真族人的後裔這句話其實也沒有太多的毛病,只能說是沒有那麼的貼切而已。

在金朝滅亡之後,其實女真族就已經是個不復整體的存在,它成為了一盤散沙,在之後的漫長歲月之中已經變成了一個駁雜的體系,很多民族和部落都融入了其中,形成了一個新的個體。

努爾哈赤接班人皇太極曾說的一段話:「我國原有滿洲、哈達.向者無知之人,往往稱之為諸申.」由此可見,滿族人的主體其實是滿洲等,和所謂的女真,尤其是金代女真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三、滿族與女真族的差異

既然說到滿族和女真族的關係並非是「嫡系親屬」,那麼單單從宏觀的歷史變遷來看還是過於籠統了。接下來我們來從微觀角度來看一些推測和證據。

1、文字是文化載體,首先要說的就是女真族和滿族的文字之間的差異。

現在關於金代女真族的文字記載大多是在《華夷譯語》之中,但是這本書的歷史十分悠久,是明朝所出版的,而且這本書中關於女真族文字的記載並不詳細,所以我們可以合理推測,在這個時候,女真族的文字已經不再完整了,更不用說明末的滿人。

而且滿文和女真族文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差別,就是一個是音節文字,而另一個則是音素文字,在記載的方面來說,滿文和女真文就有了一個很重大的差別。換一種方式來說,那就是滿族文字並沒有延續女真族的書寫體系。簡單來說,就是作為近親後代的滿族,並沒有遺傳到女真族的「雙眼皮」,而是呈現「單眼皮」的性狀。

2、判斷一個民族最為直觀的區別其實是在於它的民族服飾與裝扮。

這兩個民族的穿衣風格有著很大的差距,滿人的穿衣風格和中原人很像,都是右衽,這不排除是受到了漢文化的影響,但是女真族人卻是左衽,這種完全相反的服飾文化也能夠證明,女真族人和滿人,是真的沒有什麼直系的關係。

當然了兩民族裝扮也是不同的,雖說都有辮子,但辮子有很大不同,金國女真的髮型一般是將頭頂和兩鬢的頭髮弄後,往腦後梳兩條辮子。而清朝滿族我們都是知道的只有一條長辮。

總結

滿人和女真族人真的沒有關係嗎?其實我們可以說沒有,也可以說有。

說沒有,我們先來舉個例子——這就好比江西湖廣之間關係一樣,江西填湖廣這個大家都清楚,江西祖先遷往湖廣時期是江西人,但在現在在湖廣他們的後代已經成為了當地人,我們還能稱之為是江西人嗎?我相信很多人的回答應該是不能吧。

說有,則是因為歷史之上確實有不少的證據證明,這兩個民族之間還是有一些剪不斷理還亂的微妙聯繫的,因為在歷史變遷中少部分女真族確實成為了滿族的始祖之一。

不過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努爾哈赤自稱為「金」絕對不是認同他與女真之間的微妙聯繫,而是因為當時的他想要「攀親戚」,為自己的鍍一層金——我的祖先曾經就統治過中原,我名正言順。

而到了皇太極,之所以就變為了「朕亦非金之後」,是因為此時的皇太極已經正式站穩的地位了,不再需要「女真族」這一個祖先來為自己鍍金,於是便毫不留情的捨棄,雖然有些無情,但是確確實實能從一個方面看出,清朝統治者實際上對於女真族確實沒有什麼祖先認同感。

其實民族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相當複雜的概念,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由於文化、戰爭等多種因素,民族之間都會逐漸雜居融合,這個融合過程有主動,也不乏被動。所以不僅僅是女真族,就是現在的漢族人也不能算是純粹的漢人了,因為在歷史之中,漢族人也曾無數次與其他民族甚至是其他國家民族相互融合。

"

...

相關焦點

  • 金國的女真族和清朝的滿族有什麼關係?他們算是一個民族嗎?
    清朝滿族就是明末後期的女真族,但他們是金國殘餘的女真族重新建立起來的一個民族,他們還是有一點點的血緣關係,但不算一個民族。金國滅亡後純種女真人跑的跑、逃的逃,因為先前佔據中原,所以有許多女真人受到漢文化影響,不想走的就直接被元朝劃分到漢人。而那些原本留在東北那邊的,想自力更新復國的,被定為純粹「女真人」。
  • 清朝的滿族就是金國時的女真族嗎?原來兩者有這樣關係
    這樣後來的女真比金國時的女真更牛。問題來了,兩個這麼厲害的女真是同一個民族嗎?我們分析下,先看看金國時的女真。女真最早源於3000年前的肅慎,漢朝時期稱挹婁,南北朝改名勿吉,到了隋唐叫黑水靺鞨,遼時才叫「女真」。
  • 滿族和女真族是什麼關係?金朝和清朝有什麼關係?
    從宋遼對峙的時候,就有女真族從東北崛起橫掃了遼、宋建立了當時最為強大的金朝。一直有滿族就是建立了金朝的女真族的說法,但實際上滿族和宋朝的女真並沒有太大血緣關係,女真起源於三千多年前的肅慎,漢至晉時期稱挹婁,南北朝時期稱勿吉,隋至唐時期稱黑水靺鞨;而到了遼金時代才改為女直,這裡為什麼是女直而不是女真呢,是因為這時候的遼興宗叫耶律宗真,女真人為了避諱,所以叫了女直。
  • 歷史上的滿族、女真族以及通古斯人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
    很多人對於歷史上的滿族與女真族的關係弄不清楚,竟然還有說滿族是通古斯人,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梳理一下歷史上滿族、女真族以及通古斯人的那些關係。
  • 建立金國的女真族和建立清朝的滿族是同一個民族嗎?有什麼淵源?
    金國的女真 當然女真族一開始也不叫女真,最早的關於這個種族的記載在秦朝,當時被稱為肅慎,主要生活在東北地區,依靠狩獵生存,擁有了原始的農業。 到了漢代,肅慎被稱為悒婁,到了唐代,才出現了「女貞」的稱謂,隨後慢慢的演變,才成為了遼宋時期的女真。
  • 如果你認識的人有這些姓氏,說不定是滿族後裔,那英是滿族正黃旗
    清朝滅亡,滿族人民退位後,滿族後裔改姓,以避免濫用職權。所以現在我們很少再看到滿族的姓氏了。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通過一些史料來了解滿族的姓氏。順便說一下,我們也可以看到滿族的姓氏到底變了什麼。如果我們認識的人有這些姓氏,也許他們是滿族的後裔。雖然滿族只是55個少數民族中的一個,但他們仍然給人一種「特殊身份」的感覺。
  • 滿族來自哪裡?滿族的族源來歷略考,滿族的確是女真人
    滿族在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曾產生過巨大的影響,但是關於滿族的族源一直都是爭論的焦點,一些人說,滿族人並非是金代女真人的後裔,同時說,滿族人和通古斯一詞有何某種關聯。那麼,什麼是女真人?什麼又是通古斯,本文追溯滿族的源流,最初發布於天涯論壇。
  • 女真族建立的第三個強大國家——大清國
    斡朵裡部是建州女真的一支,其酋長猛哥帖木耳的六世孫努爾哈赤,於1583年以報父、祖仇為名,以十三副舊甲起兵,經歷11年的徵戰,統一了女真各部,結束了女真族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面。1616年,努爾哈赤稱汗,國號「大金」, 建都赫圖阿拉城,史稱後金。這是女真族建立的第三個強國。面對明朝政府的滅絕政策,努爾哈赤擊退了明軍的多次圍剿。
  • 滿族八大姓氏都改成了什麼漢姓?其後裔很多成為了明星
    關於滿族八大姓有很多種說法,根據專家對文獻資料的統計,目前最少有十個版本,每個版本都不盡相同。為了避免篇幅過長,下面內容就只說當代人比較公認的版本,也就是當代人公認的滿洲八大姓:那拉氏、赫舍裡氏、鈕祜祿氏、佟佳氏、瓜爾佳氏、富察氏、馬佳氏以及索綽羅氏,那麼他們的後人現在都改成了什麼漢姓呢?
  • 滿族八大姓都改了什麼漢姓?我們身邊就有很多,那英是滿族正黃旗
    眾所周知,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王朝,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同年隆裕太后頒布了《退位詔書》,延續了267年的清朝正式宣布滅亡。昔日滿清八大姓氏的榮光也不復存在,甚至淪為了眾矢之的。很多滿清後裔為了更好地融入到新民國都紛紛選擇了改名換姓。那麼這些姓氏都改為了什麼漢姓呢?
  • 清朝滅亡後消失的滿清十大貴族姓氏,你都知道哪些?
    清朝滅亡後,愛新覺羅後裔多改為漢姓「金」,現在全國「愛新覺羅氏」大約有30~40萬人。 二、瓜爾佳氏 瓜爾佳氏源於女真族,出自古代建州女真瓜爾佳部,以部族名稱為氏。其按不同的地區有蘇完瓜爾佳氏、安圖瓜爾佳氏、葉赫瓜爾佳氏、烏喇瓜爾佳氏等分支,如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生母就是蘇完瓜爾佳人。
  • 關之琳滿族皇家血統美若天仙 臺灣的她們也都是真格格!
    )滿族門戶網站、中國滿學專委會滿文書法研習會門戶網站——吉祥滿族,2002-2017年大美人關之琳是滿族皇家出身,而臺灣主播黃千惠則是滿洲鑲黃旗馬佳氏格格。當年在《黃飛鴻》電影中扮演十三姨讓人驚豔的港星關之琳,本月24日將滿55歲,人緣好的她,生日趴已開始,蔡卓研、周汶錡等女星早一步為她設宴慶祝,從合照中可以發現年過半百的關之琳凍齡有方,且美得相當有特色,原來關大美人有滿族血統,祖上原姓瓜爾佳氏,且是清朝八大貴族之一的鑲藍旗出身,竟然是標準的滿州格格!
  • 滿族歷史來源是什麼?為何會有女真是通古斯人的說法呢?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網上開始流傳了滿族是通古斯人的說法。但實際上,現在根本就沒有通古斯人和通古斯族的說法,通古斯只是作為一個語系出現。而這也正是滿族和通古斯的關係,因為,滿族語屬於滿-通古斯語族的南部分支,而滿-通古斯語族則屬於是屬於阿爾泰語系。
  • 清朝滅亡後,九大貴族姓氏都改成了什么姓氏?
    隨著時代的演變,姓氏也越來越豐富多彩,很多的姓氏在不同的產生、發展亦或沉寂,這都是與時代的掌控者息息相關。每個朝代都會有幾個特別的姓氏,代表著權利和地位。 大清朝也不例外。當時有九大貴姓氏的說法,只是後來隨著大清的滅亡就漸漸地沉寂了,有些為了活命,更是將姓氏改為了漢姓。那麼,隨著大清朝的滅亡,那些貴族姓氏的人都將姓氏改成什麼了呢?
  • 清朝前身是後金,皇太極是女真族人,他為何要把國號與族名改了?
    作為清朝的前身,後金在1616年由努爾哈赤建立。本來金這個國號是沿襲了宋朝時北方的金國,對於女真各部來說,沒有什麼不妥。但皇太極卻在後來將國號改成了「清」,將女真的族號改成了「滿洲」,為何他要做出這樣改名稱的措施呢?這涉及到女真族的起源發展。
  • 關曉彤說自己是在逃格格 關曉彤確實是滿族瓜爾佳氏後人
    延伸閱讀:關於瓜爾佳氏的那些事兒~瓜爾佳氏(滿文:ᡤᡡᠸᠠᠯᡤᡳᠶᠠ ᡥᠠᠯᠠ,轉寫:gvwalgiya hala),滿族姓氏  ,人口眾多,為滿族八大姓氏之一。瓜爾佳氏按不同的地區有蘇完瓜爾佳氏(蘇完尼瓜爾佳氏)、安圖瓜爾佳氏、葉赫瓜爾佳氏、烏喇瓜爾佳氏等分支,入關後又有鳳城瓜爾佳氏、金州瓜爾佳氏等分支。
  • 清朝如何分辨滿族和漢族?方法很簡單,直接看這一隱私部位
    在此期間,甚至有許多漢族人死在了滿族人手裡。在社會地位上,滿族人明顯要比漢族的地位高好幾個等級。在電視劇中,經常會看到滿人對於皇帝自稱為奴才,而漢人看到皇帝時,只能自稱臣。在現代人看來,奴才具有罵人的意思,但其實在清王朝時期,奴才只是一個稱呼,而且這個稱呼並不是一般人能叫的,只有加入了滿族籍貫的人,才可以自稱為奴才。
  • 這幾個瓜爾佳氏女明星,關曉彤「墊底」,關之琳第二,第一美若天仙!附瓜爾佳氏名臣錄
    )中國滿學會、滿文書法研習會門戶網站——吉祥滿族,2002-2020年     很多人不知道,在娛樂圈裡有很多美女明星都是滿族大姓瓜爾佳氏的後裔。瓜爾佳氏改的最多的漢姓就是「關」,所以娛樂圈裡比較出名的瓜爾佳後裔裡面,姓關的女明星就有三個。     大家都知道關曉彤的外號是「格格」,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她是瓜爾佳氏的後裔。關曉彤還在很小的時候就出道了,而且名氣不小,因為打破了「童星長大基本上都殘了」的魔咒,現在也繼續在娛樂圈發展。
  • 瓜爾佳氏是皇族嗎?關曉彤是滿族哪個旗
    溥傑自傳裡的說法:「時常聽說滿族到處受排斥,皇族改姓金。瓜爾佳氏改關姓,不然就找不到職業。」清朝滅亡後,滿清貴族改成13個普通的漢姓,您是皇族血統嗎?愛新覺羅氏改金姓/啟姓愛新覺羅世居東北一帶,以地為氏,是清朝皇室姓氏,後皇族中有不少人都改姓金,也有改漢姓為趙、肇、羅、艾、姜等氏。據滿洲語之音與譯義,愛新一詞為金,此族應始興於金國。
  • 他們和滿族又是什麼關係?
    就如今來看,從宋遼開始,到明清這幾個朝代,寫網絡小說的都會體現一下女真人的勇武,可實際上這個種族究竟有沒有那麼厲害,他們最後的下場又是什麼呢? 我們有必要先解釋一下,什麼是女真?▲完顏阿骨打(1068年8月1日—1123年9月19日),漢名旻,女真族為什麼遼太祖會稱讚女真人厲害?這要從他整合契丹各部,建立遼國後的東徵渤海開始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