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歷史來源是什麼?為何會有女真是通古斯人的說法呢?

2021-02-13 歷史小愛好者

 「歷史小愛好者」這個公眾號一直專注於給大家分享各種有趣的歷史知識,小編也是一位歷史小愛好者,就希望每天能把更多的歷史知識分享給更多的歷史小愛好者們,各位看官朋友如果覺得這個公眾號有意思的話可以點個關注哦,各種有趣的歷史知識都是小編精選的喲。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網上開始流傳了滿族是通古斯人的說法。但實際上,現在根本就沒有通古斯人和通古斯族的說法,通古斯只是作為一個語系出現。而這也正是滿族和通古斯的關係,因為,滿族語屬於滿-通古斯語族的南部分支,而滿-通古斯語族則屬於是屬於阿爾泰語系。

通古斯人(鄂溫克人)

當然,最早通古斯的確是指的是民族,但卻與後金國建立者女真人關係並不大。通古斯人是俄羅斯人對遊牧於西伯利亞地區鄂溫克人的稱呼。當然,鄂溫克人與女真人也是有關係的,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祖先,那就是中國東北最早見於歷史記載的居民之一——肅慎人。

滿族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古籍中的肅慎人。在傳說之中,肅慎人甚至能追溯到舜禹時代。據說,大禹定九州時,來朝貢的周邊各族就包括居住於東北地區的肅慎人。當時,「肅慎」被稱為「息慎」。《國語》中更是記載了肅慎人向周武王貢獻「楛矢石砮」的經過。可見早在周朝之時,肅慎人就已臣服中原王朝。

肅慎人

到劉邦建立漢朝之後,肅慎人開始被稱為挹婁,此時的挹婁依然處於部落時代,被活躍於松花江中遊一帶的夫餘奴隸主的壓迫和剝削。到了南北朝及隋唐時期,史書對挹婁的後裔,開始用「勿吉」和「靺鞨」來稱呼。但實際上,這兩個名字實際上是同一個詞語。

在北魏太和年間,推翻了夫餘奴隸主的統治之後,靺鞨,或者說勿吉開始發展壯大,在松花江、黑龍江等流域形成了七部,分別為慄末、白山、伯咄、安車骨、拂涅、號室、黑水。唐朝期間,靺鞨族的首領大祚榮被唐玄宗封為了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的官銜。從此,靺鞨開始以渤海為號。

渤海國遺址

從建國開始,渤海國存在了200多年,它也始終臣服於唐朝,成為唐朝在東北地區忠心耿耿的藩屬國。最鼎盛時,渤海國疆域從如今的遼寧開原市至丹東市以北,一直到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向東則抵達大海和朝鮮半島,幾乎佔據了大半個東北。最鼎盛時,渤海國境內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經濟、文化都十分發達,被稱為「海東盛國」。

正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唐朝末年,同樣活躍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契丹族開始崛起,並最終滅亡了享國200餘年的渤海國,曾經強盛一時的靺鞨族開始四散各地,許多人也因此逐漸被漢族或其他民族同化。當然,也有一部分人仍保持著靺鞨的生活方式。

曾經的靺鞨七大部之一黑水靺鞨,在唐朝時就曾被唐朝皇帝封為勃利州刺史。渤海國滅亡之後,黑水靺鞨開始向南遷移。遼國的建立者契丹人,則將這一支靺鞨人稱之為為「女真」,為了避諱,有時候也稱其為「女直」。

滿族

遼國將女真分為了兩部分,分別為熟女真和生女真。熟女真指的是女真人中經濟、文化較為發達的一部分。他們居住於松花江以南較為溫暖、同時經濟較為發達,開發較為完善的地區。而生女真則分布於松花江以北黑龍江流域。生女真的發展十分落後,他們甚至仍處於奴隸時代。

然而在冷兵器時代,處於野蠻原始時代的民族,反而武力更為強大。北宋初年,生女真中的完顏靠著強大的武力開始逐步發展起來。尤其在獲得鐵器,掌握煉鐵技術之後,完顏部的實力開始迅速擴張,並逐步統一生女真。公元1115年,以完顏部為核心,在首領阿骨打的率領下,女真人起兵反抗遼國,並最終覆滅了遼國,建立起來女真人的第一個政權——金。

金國

女真人在與北宋聯合滅遼之後,隨即又推翻北宋,佔領了最繁華的中原地區。隨後,大量女真人開始遷入中原定居。隨著大量進入中原的女真人,不可避免的,這些女真人被漢族同化,女真人的民族特點基本消失。在金國被蒙古滅亡之後,中原地區的女真人已經與漢族無異。

金朝滅亡之後,仍居住於東北地區的女真人,依然保留著女真人傳統的漁獵生活方式,也因此,這部分人仍然保持著女真的民族特點。在《元史》中,就多次記載了元朝徵調女真人出徵的記錄。除此之外,當時的女真人在元朝的統治之下,被要求捕捉海東青,以供元朝統治者玩樂。

明朝女真各部

到明朝時期,散布於整個東北地區的女真部落開始被分為了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和東海女真。最終,建州女真在努爾哈赤的率領下,逐步崛起,並最終統一女真各部,確立了八旗制度和後金政權。隨後,將國號改為「清」的女真政權,更是入關佔領天下,建立起來中國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清朝。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滿族、女真族以及通古斯人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
    很多人對於歷史上的滿族與女真族的關係弄不清楚,竟然還有說滿族是通古斯人,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梳理一下歷史上滿族、女真族以及通古斯人的那些關係。
  • 滿萬不可敵的女真人最後去哪了?他們和滿族又是什麼關係?
    就如今來看,從宋遼開始,到明清這幾個朝代,寫網絡小說的都會體現一下女真人的勇武,可實際上這個種族究竟有沒有那麼厲害,他們最後的下場又是什麼呢? 我們有必要先解釋一下,什麼是女真? 從歷史來講,這個名族起源於三千多年前的肅慎,漢至晉時期稱挹婁,南北朝時期稱勿吉,隋至唐時期稱黑水靺鞨;而到了遼金時代才改為女直,這裡為什麼是女直而不是女真呢,是因為這時候的遼興宗叫耶律宗真,女真人為了避諱,所以叫了女直。 在宋遼二代的女真有生熟之分,到了明朝的時候才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個部分。
  • 滿族和女真族是什麼關係?金朝和清朝有什麼關係?
    從宋遼對峙的時候,就有女真族從東北崛起橫掃了遼、宋建立了當時最為強大的金朝。一直有滿族就是建立了金朝的女真族的說法,但實際上滿族和宋朝的女真並沒有太大血緣關係,女真起源於三千多年前的肅慎,漢至晉時期稱挹婁,南北朝時期稱勿吉,隋至唐時期稱黑水靺鞨;而到了遼金時代才改為女直,這裡為什麼是女直而不是女真呢,是因為這時候的遼興宗叫耶律宗真,女真人為了避諱,所以叫了女直。
  • 什麼是「八旗」——對滿族誤讀的一點說法
    二、額娘幾乎所有的影視作品都把滿語的「母親,媽媽」讀做「額娘」(e,niang)了。如電視劇《康熙王朝》就是這麼讀的。那麼「額娘」在滿語的讀音中到底對不對?我們的回答,讀成「額娘」肯定是不對的。滿語根本無「e niang」這個讀音的詞。但卻有個和它相近的讀音的滿語詞「e nien」(是一種動物!)。
  • 滿族來自哪裡?滿族的族源來歷略考,滿族的確是女真人
    滿族在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曾產生過巨大的影響,但是關於滿族的族源一直都是爭論的焦點,一些人說,滿族人並非是金代女真人的後裔,同時說,滿族人和通古斯一詞有何某種關聯。那麼,什麼是女真人?什麼又是通古斯,本文追溯滿族的源流,最初發布於天涯論壇。
  • 金國女真族與清朝滿族有何關係?滿族是女真族後裔這說法準確嗎?
    所以,金與後金是可能是存在某種關係的,進一步延伸開就是金女真族與清朝滿族也存在某種聯繫。而得益於這個結論,也促使了一個觀點的形成,那就是滿族是女真族的後裔。但是這種說法真的準確嗎?滿族人真的算是女真族人嗎?一、女真族的形成如果想要得知女真族與滿族之間的關係,那麼我們首先要來看看最早的女真族民族由來。
  • 貂蟬在歷史上並不存在,為何民間會有關公「月下斬貂蟬」的說法?
    所以現在的人們如果想要研究幾千年前的人們的生活歷史的話,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只能根據前人留下的歷史典籍去了解和知曉。如果有些連歷史典籍都沒有記載下來的話,我們就只能根據文物和僅有的一些隻言片語去推測。就像有些在歷史傳說中很神秘的縱橫家,究竟是否存在,到現在仍然是一個謎。而今天我們要討論的這個人物,她是否真實地在歷史洪流中出現過,其實我們也很難得知。
  • 滿族的後裔現在都改姓什麼啦呢?
    自從滿清入關後,用了短短幾百年時間,從三十萬人口直接演變了上千萬的滿族,可是當大清滅亡後,一夜之間所有滿人銷聲匿跡。其實只是改名換姓而已,哪麼滿族的後裔現在都改姓什麼啦呢?很多人都認為這些滿清的後裔可能跟我們現代人的生活相差太遠,卻不知他們就生活在我們當中,只是很少有人了解而己。
  • 「滿族」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
    拋開這套邏輯的內在矛盾不說,它把中國的歷史,嫁接於歐洲近代史邏輯,即把族與國對接,把歷史說成是「文明種族」與「蠻族」的爭奪史。其革命目的,雖然在於推翻清政府,但早期動員手段,卻宣揚以種族革命驅除作為「韃虜」的「滿族」。
  • 滿族八大姓都改了什麼漢姓?我們身邊就有很多,那英是滿族正黃旗
    那麼這些姓氏都改為了什麼漢姓呢?第一,佟佳氏。在滿清中算是比較盛名的了其氏族甚繁,支系眾多,各旗滿洲旗分均有分布。實際上佟佳氏屬於漢人,原本姓佟,後來滿人入關後,將這個姓氏納入到漢八旗當中,後來佟就被改為了佟佳氏,在歷史上佟佳氏出過很多的名人,比如說清太祖元妃,順治帝孝康章皇后,還有康熙孝懿仁皇后、愨惠皇貴妃等等。後來佟佳氏改為了佟、童、仝等漢姓。第二,馬佳氏。
  • 滿清皇族秘史——滿族為什麼不吃狗肉?
    但是滿族人為什麼這麼尊重狗呢?  1感恩說  一種說法是努爾哈赤腳上有紅痣,被明遼東總兵李成梁所忌,欲殺之。努爾哈赤在李成梁小妾的幫助下騎青馬帶犬逃出,明兵隨後追來,先射殺青馬,努爾哈赤逃人河邊蘆葦中,因過度疲勞而睡去。明兵找不到努爾哈赤,就放火燒荒,那那狗見罕王不醒,就跳到河中浸透全身,再跑到到他身邊,把葦草淋溼。
  • 清軍入關後,滿族文化對北京城有什麼不可逆轉的改變?
    此後的300年間,從遼入金,再從金入蒙,北京這座城市都有著曾經在中國歷史上叱吒一時的少數民族的文化烙印。但文化卻會隨著民族的消亡,逐漸變得稀薄,也會隨著政權的不同,而迸發出不同的複合文化。明朝建立後,蒙古人從放棄了大都跑回了草原,又由於多年的戰亂,北京地區人口稀少,出現了大量荒田,為了恢復北平經濟,從外地大批移民。
  • 滿族的美食主要有哪些?
    愛吃的人,永遠不會對滿族厭倦!今天我們聊聊滿族,不談歷史上的金戈鐵馬,只談美食。薩其馬、蘇葉餑餑、粘耗子、飯包、奶酪、奶茶、白肉、血腸、酸湯子……萬種美食,沒有一個256g的胃千萬別來!|| 魚肉- 至味江魚滿族故鄉江河密布有不少至味魚類。吉林城中的清蒸白魚,松花江的三花一島,嘗一口,此生無憾!
  • 《甄嬛傳》中的旗頭等級有什麼說法?
    旗頭主要指滿族婦女的髮式。滿族已婚婦女的髮式多是綰髻。旗頭是由"兩把頭"發展而來的,由於是進關以後才流行起來的,所以,人們也把它叫"大京樣"。 看完了旗頭的釋義之後,大家可能還是覺得一切正常,似乎看不出什麼呀!那大家可就得接著往下看了。
  • 努爾哈赤是什麼民族?蒙古人、韓國人、印第安、穆斯林都有可能
    猛哥帖木兒原來就有歸明的打算,服從明廷號令,更有利於他確保政治地位和經濟利益,這次又見到朝鮮陪臣與明使一起前來,就打消了侍奉明朝會受朝鮮猜忌的疑慮。九月,猛哥帖木兒隨明使王教化等啟程赴京,年底到達明都北京,覲見了永樂皇帝,受封為建州衛指揮使,並賜印信和財物。公元1411年(永樂九年),因與朝鮮關係惡化,又不斷受到兀狄哈人的侵襲,猛哥帖木兒遷往鳳州(今吉林省海龍縣境),與阿哈出同住。
  • 烏鴉被人說成「不祥之兆」,滿族奉為神鳥,為何有這麼大差異?
    但是在清朝,滿族人卻將烏鴉看作是神鳥,在清朝的祭奠儀式當中都會有烏鴉的存在,為什麼被人們看作是不祥之兆的烏鴉會成為清朝滿族神鳥?努爾哈赤畫像其實在很早之前,烏鴉並不是現如今人們腦海當中的印象,在上古時期它所代表的是太陽,因為有烏鴉反哺的說法,所以歷代的文人墨客認為烏鴉是代表著孝順的鳥。
  • 關曉彤是滿族,她的祖上是哪一旗?和瓜爾佳氏有何關係?
    很多熟悉關曉彤的朋友都知道,關曉彤是滿族,說到這裡,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想必很好奇:關曉彤的祖上是滿族哪一旗呢?上三旗之外的各旗,統稱為下五旗,下五旗的每一旗都有旗主和領主,但上三旗只有旗主,沒有領主,因為它是由皇帝直接掌管,旗主就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