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由上海報業集團·澎湃新聞主辦以「金融科技點亮未來」為主題的2020金融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辦。峰會正式揭曉了2020 TOP金融榜單。平安普惠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普惠)獲得「年度普惠金融」的榮譽。
平安普惠作為平安集團普惠金融踐行者,在普惠信貸領域多年探索創新,聚焦小微企業主的融資需求,「供給側改革,需求側賦能」雙管齊下,形成金融科技企業、金融機構、小微企業主同生共榮的負責任循環生態。
平安普惠深耕小微信貸服務生態 助力普惠金融發展
本著一切為服務小微,為小微負責的原則,依託金融科技,平安普惠在與眾多金融機構、服務機構、社會組織的合作中,推動建立標準的業務規則、技術規範和服務支撐體系,從制度、機制上規範金融科技合作,切實推動整個業務流程真正服務於小微信貸。
針對國內小微經營人群的複雜現狀,平安普惠搭建起了線上線下結合的服務網絡,線上滲透場景,線下走街串巷,高效觸達、服務小微。線下擁有超56000人的服務團隊覆蓋中國超過270個城市。線上擁有超4000人的遠程服務團隊,以及不限於平安生態內的210家三方合作夥伴,共同服務小微人群。
在線上,平安普惠藉助遠程服務團隊為借款人提供全天候、便捷、快速的全線上服務;在線下,通過地面服務團隊向有較大額、中長期資金需求或數位技術應用能力薄弱的人群提供個性化、顧問式的「身邊服務」,為客戶介紹和推薦適合的信貸產品和服務。
一直專注於科技與創新的平安普惠提倡以科技助力,創新運用了包括高準確率的人臉識別技術、微表情、AI面審機器人、智能客服為代表的人工智慧、遠程面談與欺詐電網的業務應用、多維度視角的信用認證體系,以及大數據和反欺詐風控模型等新的金融科技。
平安普惠通過成熟技術的有效整合,達成金融科技在小微信貸領域應用的突破。繼上線全球首個AI視頻面審機器人後,2020年平安普惠實現了首個非銀房抵貸全線上化流程。
平安普惠已累計為超過1350萬的小微為主的客戶提供借款服務,促進普惠金融服務效率的提升。
平安普惠肩負賦能責任 與小微共生共榮
平安普惠在實踐中發現,除了供給側改革,小微信貸消費者的金融素養、經營能力提升才是解決小微信貸供需問題的核心。加強小微信貸消費者賦能,已成為小微信貸供給者不可忽視的責任與使命,也是支持小微信貸供給者可持續經營的必備前提。
平安普惠摸索出「全線上業務流程+線下諮詢服務」的獨特服務方式,突破傳統O2O思維,以科技賦能服務,用服務擴展科技邊界。平安普惠不但能全天候、全渠道觸達小微,保證了便捷的借款服務體驗,更為小微提供個性化定製服務,在金融、經營、觀念、角色四個維度為小微全面賦能。
平安普惠不但為小微提供量身定製的融資諮詢服務,還幫助小微在財務和金融兩個維度,實現知識和意識層面「出圈」, 在融資、財務規劃等關鍵領域實現知識、能力、態度的同步提升。
為了帶動小微企業觀念出圈、角色出圈,從而真正實現經營出圈、金融出圈,平安普惠深入社區、企業,從小微企業主的常見問題入手,普及金融知識乾貨,解答最常見的法律問題,提供綜合性營銷輔助,從觀念上轉變微營家們談借款色變,從根本上提高廣大小微企業主的金融素養、經營能力。
為提高普惠金融人群的金融素養,2018年平安普惠啟動了「維C行動」。通過建立一個「線上+線下」金融消費者素養提升的公益平臺,從中重點提升金融消費者的風險識別能力和處理能力。目前平安普惠已先後聯合公安、教育局、NGO以及公益組織,滲透到不同的場景下做信貸知識的講座;還和新浪、梨視頻、喜馬拉雅等APP合作,推出了多個關於小額信貸的權益保護和應知應會的教育課程,覆蓋超千萬人。
賦能小微之路始於足下。平安普惠正在充分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和市場需求,對開放生態中包括小微企業在內的廣大合作機構提供多渠道獲客、精細化運營、服務體驗優化、經營效率提升等各類賦能支持。通過共建生態、延展服務邊界,有望充分發揮生態內場景、技術、數據等優勢,為行業發展創造中長期價值,引導和帶動更多的小微企業從「抱團取暖」走向「群星閃耀」。
【廣告】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編輯:heping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