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是未來酒店,不如說FlyZoo Hotel是阿里"智慧門店"的另一種體現。
據飛豬官方微信公號報導,阿里巴巴首家實體酒店"FlyZoo Hotel"已開業,內部代號為"未來酒店"(既然是飛豬官宣,取名"高老莊"豈不是更合適?)。其實早在2016年6月29日,阿里就推出了未來酒店的宣傳視頻【獻給總有麻煩事的你-阿里未來酒店】: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FlyZoo Hotel到底有哪些所謂的黑科技。
1、VR在線選房
客戶在入住前可以通過VR在線選擇自己喜歡的房型,通過VR可以真實還原從房間各個角度觀看的感受,提升客戶體驗。
VR技術目前已經很成熟了,主要應用與遊戲、商業地產、展覽展示等場景。本次阿里爸爸(沒錯,不要懷疑是打錯字了)的VR在線選房,實際上就是利用VR技術重構酒店房間三維空間,將二維的戶型圖以三維的方式展示出來。
2、自動引導機器人+送餐機器人
實際上這款自動導引機器人是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Ali A.I.Labs)的一款商用機器人。今年阿里巴巴在雲棲大會舉辦的"機器革命·人工智慧峰會"上就展示過智慧化服務、智慧型自動駕駛方面的機器人,分別是天貓精靈太空蛋、天貓精靈太空梭,以及一款顛覆性的自動駕駛智慧物流車。
本次阿里未來酒店採用的應該就是天貓精靈太空蛋,它是一款服務型機器人,其未來最主要的應用場景之一就是每一位商旅人士都不會陌生的酒店。除了有視覺導航技術、多模態交互能力、可變艙體空間以及雙嚮往復的行進能力,還具備了天貓精靈的基本功能,像語音、視覺,甚至加上了手勢的交互。
天貓精靈太空蛋可以實現自我交定和自我標註,意味著它在整個樓宇或者是社區當中行走的時候可以做到非常高精度的定位和導航。早在2016年我就看過一個視頻,菜鳥網絡內部測試物流機器人小G:
所以結合室內定位技術和計算機視覺實現室內導航,天貓精靈太空蛋可謂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實際上還可以在服務端構建IBM的建築模型,給與後期類似三維立體空間的應用更加強大的技術加持。至於天貓精靈更多的技術細節,可能需要再過一段時間才有更多的披露。
3、人臉識別check in
人臉識別技術相信大家都很了解了,國家的"雪亮工程"盤活了國內一大批做人臉識別技術的廠家,像商湯、Face++、雲從等企業紛紛推出了自己的人臉識別產品。
2016年1月,中國《反恐法》實施,對短租、民宿、客棧、酒店等"住宿服務商"提出了"1人1證,人證合一"規定,而酒店的人臉識別check in是隨著公安部推行的可信身份認證平臺後後,各大人臉識別廠家推出的人證對比商業化產品。通過與公安部互通互聯,公安部提供簡項公民身份信息人證,各大廠商推出的人證對比終端並提供 "人臉識別+人證合一"的解決方案,讓酒店經營更加合規,提升用戶體驗。
人臉識別除了1:1,還有就是1:N的應用,其實目前人臉識別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方向的轉型,大部分企業還是處於公安行業,除了酒店Check in,未來肯定會有更多的商業BI應用面試。插播一條之前的文章:【Sensenets宣傳片】,一部有溫度的AI+安防宣傳片。
4、人臉識別梯控+人臉識別門禁+人臉識別門鎖
在飛豬的官宣中描述到:"客人到達電梯門口,電梯通過無感體控系統,識別客人份,判斷乘坐電梯的意圖後,自動開啟,並調到了即將入住的樓層 "。
這個就比較簡單,通過前面check in後,聯動酒店的梯控按下對應樓層。其實我在最近給公司做的一個公寓智能化方案中就已經提到過這樣的智能化場景(見下圖PPT截圖):
通過打通CRM系統與梯控系統,就能夠實現這樣貌似黑科技的功能,實際上給人體驗還是很不錯的,想想雙手都是行李的你,進入電梯後自動按下對應樓層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甚至還可以通過人臉識別在電梯內精準推送廣告業務:
http://iot.lh1992.cn/wp-content/uploads/2018/11/精準廣告推送.mp4
客人到達房門時,門鎖使用人臉識別替代傳統的刷卡,除了提升逼格的同時,也解決了部分安全性的問題,畢竟房卡是很好被模擬和盜用。而為數不多的智能家居廠家早兩年都瞄準了指紋密碼鎖的酒店業務,相信也賺了不少。隨著安防等級的提高,人臉門鎖看來是一發不可收拾。具體業務流程應該就是對接CRM系統,Check in留下的前端註冊照片,根據所分配安排的客房,系統自動把已註冊的客人數據和人臉數據下發到所分配房間的人臉識別門鎖,客人到該房間即可"刷臉"開門。
"想去餐廳、健身房轉轉?沒問題。一切刷臉就行,整個酒店的智能身份系統啟動,電梯、餐廳、健身房,全部刷臉自動開啟。"
除了上文說的門鎖,大家見得最多的就是人臉識別閘機,此場景一般適用於單人識別(每次只識別一人),如機場,寫字樓等。
5、智能家居+天貓精靈
"Hi 天貓精靈,我想看電視"。電視機打開,首屏是酷喵界面。直接默認優酷VIP模式,所有節目都可免費觀看。"Hi 天貓精靈,請將窗簾打開""Hi 天貓精靈,請將燈光調到浪漫模式"。
老生常談,以前都是用手機控制,現在注入了新的活力:語音識別。其實在14年我所在的公司就已經試過拾音器+語音識別的方案,只是技術不成熟,拾音效果不好,經常要很大的聲音才能識別特定的命令。現在有了AI之後能對語義進行智能分析,邏輯處理等交互,體驗效果更好,不過有時候還是免不了成為智障家居的命。("小愛同學,把燈調到月光模式"。 "對不起,沒有這個設備"。)
現在平臺型的產品還有蘋果的HomeKit,iOS系統的最佳選擇。動手能力強的同學可以試試自建homebridge-homeassistant伺服器,項目地址:https://github.com/home-assistant/homebridge-homeassistant
15年做的一個智能家居樣板間視頻:http://iot.lh1992.cn/archives/643
如果大家要買智能家居產品,推薦小米全套,方便省心還便宜。上次ABB來公司推廣他們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把無線產品一頓痛懟,我就問了一個問題:如果我要在後期加個設備怎麼辦?然後大家都以一個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作為結束。
所以,並不是無線不穩定,而是前兩年野雞友商的無線技術過於垃圾(包括剛畢業的我做過的那些無線產品),給智能家居的首選技術ZigBee抹了黑。現在市面上支持HA的產品比比皆是,購買大廠的產品,還是可以放心使用的。
而依託阿里系生態圈的建設,再想實現內容、設備等互動體驗,簡直就是小菜一碟。(插播一條廣告:預計騰訊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推出騰訊版未來酒店)
6、人臉識別消費
"當客人走進餐廳那一刻,人臉識別系統,就識別出它們的身份和房間號,所點的餐品將自動被記錄在消費清單。客人不需要再結帳或籤單,用完餐就可以瀟灑離去。"
人臉識別及支付系統主要是以支付寶的無感支付為核心,結合線上CRM管理系統的一套未來支付手段。話不多說,直接看視頻:
大家還記得16年的羅森無人超市麼(內附視頻),http://iot.lh1992.cn/archives/2031
總的來說,通過RFID標籤、計算機視覺等技術,判斷是誰,拿了什麼商品,將二者關聯,最終通過支付寶結算(當然沒有微信支付什麼事兒)。
但是這裡也有一些業務上的風險點,識別結果和人臉的角度,距離都有關係,還包括光線,人臉遮擋都會對識別結果造成影響。
現有的人臉識別廠家做智慧商超概念,也只能停留在商業BI的願景上,要和支付綁定也只有支付寶自己才敢做吧。
7、線上退房
與傳統酒店退房流程需要等待查房不同,在未來酒店,客人收拾好行李,只需要打開酒店APP,點擊退房。系統就會彈出客人在店期間的所有消費,"您在店期間消費,房費XXX元,餐費XXX元,合計XXXX元,請您確認。"客人點擊確認,愉快離店。
畢竟,能住得起這麼高端酒店的客人,也不會偷拿房間的泡麵而不給錢吧。革命靠自覺。
結束語
如果把這套體系說成是一套智慧門店的體系,格局似乎小了些。通過全渠道整合,智慧化升級、個性化服務、數位化分析,阿里打造的無人酒店到底能不能把飛豬塑造一個有溫度的品牌形象?靠冰冷的硬體做營銷,所謂的消費升級和體驗升級是否真的戳到了用戶的痛點尚未可知,並且我個人認為,科技帶來的未來體驗,不應該是簡簡單單做成「無人」的概念,而是一種自然的融入。就像一開始打造的智能家居概念一樣,不小心就會成為智障家居。
或許這次刷屏的「未來酒店」的概念,本身就只是一場資本的戰略性燈光秀!
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無人酒店,而是更人性化的酒店。
如果覺得不錯,長按讚賞我,一分也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