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馬太福音》17:1-8
過了六天,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暗暗地上了高山,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向他們顯現,同耶穌說話。彼得對耶穌說:「主啊,我們在這裡真好!你若願意,我就在這裡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說話之間,忽然有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且有聲音從雲彩裡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門徒聽見,就俯伏在地,極其害怕。耶穌進前來,摸他們,說:「起來,不要害怕。」他們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在那裡。
引論:
天國降臨的情形及天國降臨的榮耀
《馬太福音》論到主耶穌是天國的王,裡面告訴我們許多關於天國的事。所以,馬太福音是天國的福音。每一個基督徒都應該多知道天國降臨的事,使我們多看見天國的榮耀,便知道神的恩召有何等指望,我們今生所受的痛苦,就不足介意了。
《馬太福音》的總題是論到耶穌基督是天國的王——第十七章論到天國的表演。耶穌登山變像——就是天國降臨的表演。
由十六章末了一段我們知道門徒要捨命跟從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此,主覺得必須給門徒看見天國降臨的情形及天國降臨的榮耀,他們才願意背十字架跟從主。
新年的第一個禮拜,讓我們思想:將來進入天堂的榮耀,我們才願意背十字架跟從主,等候天國的降臨。
本論:
一.榮耀國度的三個見證人
過了六天,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暗暗地上了高山。(太17:1)
這是特別行動,過了六天,指從彼得認耶穌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之日起算,西門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 神的兒子」(太16:16),到登上高山的那一天,中間共過了六天。
六天後這一日,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這三位是與耶穌最親密的門徒、最愛的門徒,也是耶穌特別挑選出來的門徒。
耶穌讓這三位門徒在「聖山」目睹天國降臨的異像,顯現給門徒看——登山變像。
這三個人是蒙揀選之人中蒙揀選的,得到眷顧,看到了全世界所有其他人不能看見的事——登山變像。所以主說:「站在這裡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看見人子降臨在祂的國裡。」(太16:28)
有人——就是指這三位見證人:彼得、雅各、約翰。
人子降臨在祂的國裡——這裡不是指耶穌的第二次降臨,這裡所說的事件是:在門徒的有生之年發生,耶穌將在六天之內在榮耀中顯現,也就是指著榮耀國度的異像——天國的表演。
為什麼天國的表演「耶穌變像」要發生在這個時候?
因為主耶穌目的是要堅固這三個首要門徒的信心,使他們認識基督的神性,為了要預備門徒面對往後苦難日子;要向他們這些為得榮耀「跟從」耶穌的人,展示榮耀光輝的典範;要確認耶穌就是那位應驗舊約預言的人。
耶穌為何揀選這三人接受天國表演格外的啟示?
因為這三人被揀選,將要承擔獨特的角色:
彼得——是天國的使者,耶穌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他,五旬節後,成為猶太人和外邦人開啟福音之門的人。
雅各——將成為最初期教會的領袖,在希律王亞基帕一世手下為主殉道。
約翰——將接受神的啟示,寫下聖經最後一卷書《啟示錄》。
這登山變像只發生過一次:我們不是每天都能享受到對基督榮耀特別的看見,我們在地上最大的喜樂就是依靠耶穌。在世上沒有比依靠耶穌更大的福分,只要我們用心靈和誠實敬拜,從心裏面相信耶穌,我們就可以更好承受這極大的福分。阿們
二、榮耀國度的顯現
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太17:2)
耶穌就在三個門徒面前變了形像,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地上漂布的,沒有一個能漂得那樣白。這光是榮耀的光,是從耶穌身上透過衣服發出來。
門徒所熟知的是主肉身的形像,就是聖子道成肉身的樣子;這次他們見到了聖子天上本來的形像。
「登山變像」意思是改變形狀,改變面貌或完全改變的意思。
「登山變像」是一個異像,顯出天國之王的榮耀,同時也是聖父上帝肯定聖子所做的一切事情的記號。
從耶穌身上發出榮耀的光使耶穌的衣服潔白像光,門徒看見祂的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閃耀之光。
主顯示祂的神性,就如舊約以榮耀的雲彩象徵神的同在的榮耀。這景象預先顯示當主耶穌再來建立祂的國時,祂的形像將會如何。祂不再以被宰羔羊的姿態出現,卻以猶大支派的獅子出現。看見祂的人都立刻認出祂就是神兒子,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這就是:榮耀國度的顯現!
三、天上來客的顯現
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向他們顯現,同耶穌說話。(太17:3)
門徒見到耶穌屬天形像已經是出乎意外了,還沒有等他們回過意來,舊約兩個重量級的人物又同時出現:代表律法的摩西和代表先知的以利亞。
就這樣,律法和先知,「摩西和以利亞」,與我們主相交,「同祂說話」;和他們的主親密交談。
已經離去甚久的聖徒是依然活著,是親自活著,保留著他們的名字,可以享受親密來到基督面前。對聖徒來說,能與耶穌同在,這是極大的喜樂:能與耶穌說話的地方就是天堂。
就在這一天,主在山上表演天國降臨,就是天堂,在那裡有兩班人:一班是彼得、約翰、雅各;另一班是摩西、以利亞。這兩班人代表天國降臨時的兩部份,一部份是屬地的,一部份是屬天的。那時候,地球上有了很大的改變,所有汙穢的事情都潔淨了,人民過著極快樂的生活,當時彼得、約翰、雅各是代表屬地的那一部分。
摩西、以利亞是天上的來客!
摩西、以利亞的顯現,也向門徒揭示了聖經舊約的真實性。
耶穌正與他們談論那些將要發生,以成就救恩的事,耶穌在想很多關於祂的死和復活的事。
耶穌是那位成全摩西律法的人!
耶穌也是應驗眾先知預言的人!
以利亞一直沒有死;摩西的屍首被上帝復原了。這兩個屬靈偉人不但是確有其人,而且他們確實在天國。
摩西、以利亞向他們顯現,代表律法和先知都曾預表、預言,為基督作見證。同時也代表死後復活和活著被提的兩種信徒,都一同在國度的榮耀裡顯現。給了我們榮耀的盼望:告訴我們將來天堂是何等真實可信!
四、門徒天堂的經歷
彼得對耶穌說:「主啊,我們在這裡真好!你若願意,我就在這裡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太17:4)
天堂就是神住的地方,神住在人不能接近的光中,人無法舉目觀看。門徒清楚、強烈地經歷神的同在,經歷榮耀的國度。
彼得心直口快、反應敏銳,因為榮耀的國度,這樣的情景實在是太奇妙、太美好了,彼得對耶穌說:「主啊,我們在這裡真好!你若願意,我就在這裡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太17:4)
彼得脫口而出!
彼得對主說:「我們在這裡真好。」
「真好」的意思,就是說主國降臨在地上的時候,地上再無戰爭痛苦,人們可以過快樂美滿的生活。彼得多想一直就這樣下去,彼得希望這種榮耀的經歷能長久持續,他們也可以多了解摩西、以利亞,多有機會與兩位偉人交流。
彼得向耶穌提出建議:「你若願意」。這是彼得一時衝動之下的建議——要為這三位聖者計劃,搭三座棚:一座為耶穌,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
棚——就是「帳篷」——是用樹枝搭起的臨時遮蔽處所,就是建造聖所。彼得十分戀慕天國榮光的生活,希望長住在那裡敬拜。但主耶穌的意思不是為他們享受屬靈的喜樂。主耶穌需要門徒繼續學習,榮耀閃現只是鼓勵,平常生活仍得繼續。為將來可以更堅定的為基督作見證——傳福音。因為這個時候,耶穌還沒有奔赴耶路撒冷受難,這個時候,神的拯救計劃還沒有成就。
彼得對於與摩西和以利亞會面深感興奮,甚至過於與耶穌在一起,繼續這樣下去就拜聖徒、拜偶像了。然而,父神糾正了彼得:「你們要聽祂」
弟兄姊妹,這節經文我們看到:摩西和以利亞雖然是不同時代的人,但是在登山變像的時候一同顯現,彼此認識,門徒也認識他們。
親愛的弟兄姊妹,基督再來天國降臨的時候,你我在聖城中居住,我們也彼此認識,我們的身體是變化了的靈體,是榮耀的身體,是永不衰殘永不敗壞的身體,不受空間限制。那時,我們所穿的衣服是神的榮光,好像主登山變像時全身發光一樣。親愛的弟兄啊,我們現在是 神的兒女,將來如何,還未顯明;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祂,因為必得見祂的真體。我們卻是天上的國民,並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穌基督從天上降臨。祂要按著那能叫萬有歸服自己的大能,將我們這卑賤的身體改變形狀,和祂自己榮耀的身體相似。(約壹3:2;腓3:20-21)
弟兄姊妹,這些經文都清楚告訴我們:將來天國降臨時,凡住在屬天聖城中的信徒,都有榮耀發光的身體,大家彼此認識。但願主開我們的心眼,叫我們能看見天國的榮耀!
我們在這些經文中看到:身體復活,死後有生命的無可辯駁的證據。
我們被告知:摩西和以利亞可見地在榮耀中顯現,與基督在一起。
人看見他們在身體之內出現。
人聽見他們在與我們的主交談。
自從摩西死了,被埋葬了之後,一千四百八十年已經過去。自從以利亞「乘旋風升天」後,時間已經過去超過九百年。然而在此,彼得、雅各和約翰看見他們還活著。
讓我們緊緊抓住異象的這部分,它配得我們密切關注。如果我們真是想過,就必然要感受到,死人所處的光景是一個奇妙和神秘的話題。
一個接一個人,我們把他們下葬,我們不再見他們。我們把他們安置在他們窄窄的床上,不再見他們了,他們的身體變成塵土。
但他們真會復活嗎?
我們真的要再見到他們嗎?
墳墓到了末日真的要交回死人嗎?
聖經裡面有神話語講得清清楚楚!
今天的禮拜證道經文我們看到:兩個人在身體之內出現在這地上,他們之前已經與活人之地分離很久——在他們身上,我們得著所有人都要復活的憑據。
所有曾在地上生活過的人,都要再次被傳召活過來,並要交帳。沒有一個人會被遺漏。耶穌說:你們不要把這事看作希奇。時候要到,凡在墳墓裡的,都要聽見他的聲音,就出來。行善的,復活得生;作惡的,復活定罪。(約5:28-29)
不存在「人死如燈滅」這樣的事情,「人死如燈滅」是無神論最大的謊言和無知。
不管活人死人,他們的靈魂活著!
無神論的人不管或生或死,靈魂活著!
蒙恩得救的聖徒或活或死,靈魂活著!
這和我們靈魂活著一樣確定,後來要在得榮耀的身體之內顯現,就像摩西和以利亞在山上顯現一樣確定。想起這些復活這件事,像保羅那樣的人要大大歡喜。
請問各位,你已經得救嗎?
你的名字已經記在生命冊上嗎?
得救的人就可以進入榮耀天堂!
我們天天盼望主再來,就是希望到天上更美的家鄉去。
摩西——代表經過死亡而復活的信徒。
以利亞——代表沒有經過死亡而被接上天的信徒。
那時所有信徒與主一同住在空中的新聖城裡面,何等快樂!
五、天父上帝的聲音
說話之間,忽然有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且有聲音從雲彩裡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太17:5)
門徒屬天的經歷,這樣的體驗是短暫的,重要的不是摩西和以利亞,而是那位救主耶穌。那從天上來的聲音確認了耶穌的身份(「我的愛子」)和祂所做的工作,祂是父所喜悅的人,並將要成為以賽亞所預言的受苦的僕人。
那朵雲彩彰顯著神的同在(正如舊約中神的顯現一樣),人子也將駕著雲彩來得著祂的國。
主耶穌在登山變像的時候,有聲音從雲彩時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這是父神第二次見證耶穌是衪愛子。「你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當耶穌受洗的時候,這句話出現過(太3:17;可1:11;路3:22);
主耶穌在登山變像的時候,是第二次記載神對耶穌的見證,真正聽見這句話的只有三個人——彼得、雅各、約翰。
這裡比上次的見證多了一句話:「你們要聽祂!」
「你們要聽祂!」——是天父上帝親自對祂兒子門徒的教導,而且是最愛的三門徒。彼得想要留住二位偉人,耶穌沒有說話,現在是神親自的出現並且講話,神對門徒的提醒就是要告訴他們應該注目的是耶穌,而不是二位偉人。耶穌才是救恩和人生的主角,是神的兒子,是世人的救主;摩西、以利亞再偉大,只是蒙恩者。他們不能與神的兒子相提並論,更不能取代神的兒子。
詩篇二篇一至六節說:「神已經立了主耶穌在錫安聖山上作王了。」可見在登山變像那天,耶穌基督是一切的中心,神設立祂作天國的王。因此,全世界的人,無論屬天或是屬地的,都要聽祂的話。只有祂才配作王,祂坐在至高的寶座上,要作王直到永遠。
基督再來的時候,設立祂的國度直到永遠,屬祂的信徒也與祂同坐在寶座上。
可是,今天,撒但魔鬼不甘心,我們沒有信時,牠千方百計攔阻我們相信;我們相信了,牠威迫利誘攔阻信徒得著屬天的榮耀,和得著與主永遠作王的福氣。
弟兄姊妹,我們為什麼不好好儆醒呢?
從施洗約翰的時候到如今,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太11:12)
求主加添我們的力量,使我們努力進入天國。原來得救是白白的恩典,但要與主同作王是要付代價的,所以我們現在要努力追求;撒但是不甘心我們作主的,我們要努力打勝仗,打破撒但的攔阻,向著榮耀的標竿直跑。阿們
我們要聽天父的話——父神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祂。」(太17:5)
我們要聽基督!
我們要聽基督!
請大家說三次:
我要聽基督!
我要聽基督!
我要聽基督!
六、三位門徒的反應
門徒聽見,就俯伏在地,極其害怕。(太17:6)
三位門徒是直接在神面前,聽到天父的聲音:他們是應該俯伏顫抖。神清晰的顯現,這三位門徒不再說什麼搭棚,而是三個就像一個人一樣,「俯伏在地」。
門徒聽到神的聲音,產生真實的謙卑、真正的敬畏。
俯伏在地——表示真實的謙卑
極其害怕——表示真正的敬畏
極其害怕——這是指著在面對神和祂的威榮的時候,所產生出來的敬畏。因為罪人不能見神,罪人聽見神的聲音必然害怕。
七、不見一人只見耶穌
耶穌進前來,摸他們,說:「起來,不要害怕。」他們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在那裡。(太17:7-8)
這三個門徒的經歷多麼奇妙啊,當門徒們聽到天上的聲音,他們就俯伏在地,極其害怕,但耶穌不想讓他們如此懼怕神,祂進前來摸他們,說:「起來,不要害怕!」。
耶穌那溫柔觸摸有何等甜美的安慰!
耶穌說:「起來,不要害怕!」,喚醒,安慰了祂自己的門徒的驚奇,顫抖。
耶穌說:「起來,不要害怕!」,賜給祂自己的門徒的力量。
從天上來的聲音讓人俯伏,但從耶穌來的話是「起來」。
父的聲音讓他們大大害怕,但耶穌說,「不要害怕」。
榮耀的神,為著這位中保我們是多麼感謝你!
異像過去之後,等他們戰戰兢兢的爬起來的時候,他們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在那裡。摩西,以利亞,以及那極大的光都消失了,門徒回到和耶穌一起生活的普通地方。
閃光消失,但他們因此得益,因為他們看耶穌看得更好,他們的注意力不會受到幹擾。
看見他變像,這讓他們眼睛盲目,讓他們驚呆了;但是「只見耶穌」,他們這就回到實際的生活中來,仍然有留給他們一切所見中最好的。
「他們不見一人」,但他們不是什麼都沒有,因為耶穌還在。耶穌登山變像,表明了祂就是彌賽亞。
願我們心思的眼睛也如此集中在主身上,作為我們的目標,讓祂充滿我們一切的視野,使我們「只見耶穌」!
我們細看周遭一切,不見一人,只見耶穌。
願我們只見耶穌,不見別的。好不好?
願我們只見耶穌,不看環境。好不好?
願我們只見耶穌,不看人。好不好?
我們對一切事的信心都只連繫於耶穌基督以及祂在十字架上所已經「成了」的救贖工作。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