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非常有名的大列巴,別具地域風味,究竟是什麼麵包?

2021-01-18 籬落沉香

在俄羅斯有一種非常有名的麵包,它的名字叫做大列巴,這種麵包在哈爾濱也是非常出名的。這種麵包的形狀大多是圓形的,而且重量能達到5斤以上,無論是厚度還是體型都非常大,味道也具有傳統的歐洲風味。

俄羅斯大列巴

列巴就是俄羅斯語麵包的意思,作家秦牧曾經在作品中描寫過大列巴,他在書中寫到,麵包像鍋蓋。其實說的就是秋林的大列巴,這類的麵包直徑大約在23到26cm之間,而厚度大概在16cm以上,蓬鬆的程度要更厚重一些。拿在手中的感覺沉甸甸的,而且保存的時間是比較長的。在過節的時候經常會被人當作禮物饋贈親朋好友。其實,大列巴的製作方法與普通的麵包製作方法差別並不是很大,今天就與大家分享一下它的家庭製作方法。

大列巴的種類

準備比較好的全麥粉和白麵粉,新鮮的酵母、鹽、植物油和雞蛋。首先將白麵粉和全麥粉充分的混合均勻,加入少量的鹽,再次攪拌均勻。把新鮮的酵母用溫水攪拌後倒入混合後的麵粉中,不斷的用手搓揉均勻,再麵團上方放置一層比較溼的布蓋好。等到麵團慢慢發酵至兩倍大,就可以進行製作了。把麵團放在面板上,輕輕的搓揉5分鐘左右,將麵包生坯擺放在烤盤中,在烤盤的上層塗抹一層油,再讓麵團自然發酵15分鐘左右。烤箱預熱200度,在麵包坯的表面刷一層雞蛋漿,放入烤箱的中層,烤大概15-2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製作好的大列巴是比較大的,吃的時候最好將它切片,用微波爐加熱後塗抹花生醬或者果醬,也可以搭配一些黃油或者奶酪使用。

大列巴

在製作中需要注意,醒發酵母的水要用溫水,太熱的水會讓酵母失去作用。在搓揉麵團的時候力道要控制好,儘量用比較輕柔的方式和面。在烤箱底層塗抹一層食用油或者放一層烤紙,以免麵包黏在烤盤上。在吃的時候也可以將大列巴撕碎,放在湯裡或者牛奶裡,這樣營養均衡,而且容易消化。

果仁大列巴

大列巴的製作還是簡單容易製作的,如果您感興趣,可以在家做一做,在家中也能品嘗到地域特色的麵包。

相關焦點

  • 10個國家的麵包大比拼,俄羅斯大列巴名列前茅,中國的看了讓人想笑
    每個國家、地區都有自己的獨特的飲食文化,就算是同一種食物,在不同的國家、地域,它的製作方法、口感、味道都有所不同,麵食中的經典——麵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幾種簡單原料的烹飪組合,不同的國家做出來的卻是大不相同。盤點10個國家的代表麵包,其中俄羅斯大列巴受歡迎程度名列前茅,中國的卻讓很多人看了想笑。
  • 沒有什麼能硬的過大列巴,咬一口就知道外國人為啥要發明麵包刀
    很多北方人都會被南方人追著詢問,你們那邊有什麼南方沒有的東西嗎?這時候很多黑龍江人會神秘一笑,掏出一種來自俄羅斯的神奇物品大列巴,可以說沒有什麼東西硬得過大列巴,只要鼓起勇氣咬一口,就能知道外國人為啥要發明切麵包刀。
  • 世界各國5大最好吃的麵包排行,俄羅斯大列巴上榜
    世界各國5大最好吃的麵包排行:第5名:荷蘭老虎麵包第4名:丹麥黑麵包第3名:義大利夏巴塔麵包第2名:法國法棍麵包>第1名:俄羅斯大列巴大列巴是以前是俄羅斯人的傳統主食,「列巴」是俄羅斯語麵包的意思,據說當時俄羅斯一個農莊只有一個麵包爐子,所以他們會把麵包烤得特別的大,吃的時候切下來幾片就行,一個大列巴的重量就可以達到5斤重。
  • 力壓俄羅斯,不讓烏克蘭:啤酒味新疆大列巴,到底有什麼奧妙?
    力壓俄羅斯,不讓烏克蘭:啤酒味新疆大列巴,到底有什麼奧妙?大家好,我是琦哥說美食,祝大家開心每一天。俄羅斯大列巴,就是俄羅斯麵包,以個頭大、耐儲存、口味好聞名世界。大列巴是俄羅斯人傳統的主食,以其特殊的技藝和風情,聞名於世界。當年每個農莊只有一個麵包爐,每家每戶定期烤麵包,平常吃存儲的麵包,因此製作的麵包比較大,有半個籃球大小,吃的時候切下一片。在清代隨著大量俄羅斯人進入伊犁,由此把諸多俄羅斯食品帶進中國,俄羅斯師傅手把手地把麵包製作工藝教給了中國新疆師傅,並流傳至今。
  • 沒有什麼能硬得過一塊俄羅斯大列巴
    卻根本沒有意識到,一個機械大國專門為切麵包發明了一種機器,究竟意味著什麼。切麵包如同切磚。最知名的就是來自哈爾濱的俄羅斯特產(?)——大列巴。幹透了能當頭盔,按扁了能防彈,掄起來比磚頭殺傷力還大。即使在全麥麵包圈子裡,它也算是非常粗獷的一位成員。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是:大列巴和法棍打架誰能贏?
  • 我的家在東北,吃過7種大列巴:最好吃的那種,到底是什麼味的?
    我的家在東北,吃過7種大列巴:最好吃的那種,到底是什麼味的?大家好,我是琦哥說美食,祝大家開心每一天。現在為了追求健康,流行輕食材,其中有4種健康食品跟大家分享一下。①法式麵包:以棍狀麵包為代表,也就是指發「法棍」,皮脆心軟,嚼起來韌性十足。
  • 徐崢專門從俄羅斯給王一博帶回個大列巴!是我們新疆的不好吃嗎?
    雖然那裡是大列巴的原產地,但俄羅斯人民「戰鬥民族」的稱號也不是白給的,除了民風彪悍,吃的也是不逞多讓,徐崢拿的還算是比較秀氣的大列巴,俄羅斯人民的大列巴長這樣:明明我們新疆產的大列巴酥軟好吃,而且營養只多不少啊,我幹嘛還要受罪選俄羅斯的吃!
  • 什麼?在東北還能吃正宗西餐?來哈爾濱,嘗嘗東北味的俄羅斯菜是什麼味
    哈爾濱是東北地區黑龍江省的省會,黑龍江省和俄羅斯相鄰,所以哈爾濱也是一座非常有異國情調的城市。哈爾濱極具俄羅斯風格,在飲食方面,哈爾濱的很多美食都是俄羅斯菜餚經過本土化形成的,既有俄羅斯特色,又有東北菜的風格。那在哈爾濱吃俄羅斯菜是什麼體驗呢?
  • 俄羅斯「大列巴」真的一絕?新疆表示不服:那是你還沒吃過我們的
    我們都知道俄羅斯人都是非常高大壯實的,這一點從他們平時的飲食結構都是可以看出問題的,他們喜歡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去過俄羅斯或者哈爾濱的朋友,應該都會買他們當地的特產,也就是戰鬥民族每天都離不開的食物「大列巴」。
  • 徐崢專門從俄羅斯買大列巴!新疆表示:定沒我們的好吃,不服來戰
    雖然那裡是大列巴的原產地,但俄羅斯人民「戰鬥民族」的稱號也不是白給的,除了民風彪悍,吃的也是不逞多讓,徐崢拿的還算是比較秀氣的大列巴,俄羅斯人民的大列巴長這樣:明明我們新疆產的大列巴酥軟好吃,而且營養只多不少啊,我幹嘛還要受罪選俄羅斯的吃!
  • 來自新疆的大列巴,奶香濃鬱揉面不加水,超多果仁讓你吃到過癮
    作為「戰鬥民族」俄羅斯人的主食,在我們的印象裡,大列巴應該是在東北一帶比較出名的食品。很多人都知道,大列巴是哈爾濱的特產,這種來自西伯利亞的麵包沒有普通麵包那麼鬆軟,拎在手裡沉甸甸的,仿佛隨時都能拎起來踐行一下「戰鬥民族」的為人風格……個頭大,就是大列巴最大的特點。
  • 冬季來哈爾濱旅遊,選擇這些特產帶回家送人,獨有的特色風味美食
    冬季來哈爾濱旅遊,回家總要帶些地方特產回家送家人或者朋友,那麼,既然說到了哈爾濱美食,咱就聊聊哈爾濱都有什麼美食特產可以帶回家。也為讓更多的人了解一下哈爾濱這美麗的城市特產美食。因俄國人吃早點時常食用牛奶、麵包和此腸而得名。 茶腸以優質豬瘦肉為主要原料,添加多種調味料精製而成。 外觀呈淺玫瑰紅色,腸體乾爽,腸餡結合緊密, 切面整齊有彈性,白色脂肪丁分布均勻,滋味鮮香、肉嫩爽口。【大列巴】大列巴是哈爾濱特產。
  • 1款吐司,5個麵包分類,關於歐洲麵包的知識點在這裡
    01歐洲麵包發展史說起歐洲文化,麵包是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歐洲文明進程中的各個階段,它始終作為一種見證而存在。在古埃及人偶然間發現「發酵」的麵包後,麵包逐漸傳到古希臘和古羅馬等地,經過改良後又傳播到歐洲全土。公元前300年,古希臘人就已經掌握了70種麵包的製作方法。
  • 吃大列巴能瘦身?因為它骨子裡就是全麥麵包啊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最近挺火的「瘦身聖品」——大列巴吧?這玩意真的能瘦身嗎?我們就來聊一聊!其實所謂的大列巴,就是俄語麵包的意思,而且絕大多數的大列巴都是全麥麵包。所以在咱國家,一說起大列巴就默認它是全麥麵包了。
  • 買全麥麵包時,不管什麼牌子,配料表上若這樣,多半是假的
    因為你買的全麥麵包是假的!很多愛美的女生或者要瘦身的人都知道全麥麵包。因為具有了無糖無油、低卡路裡、高飽腹感等等優點,很多人會選擇全麥麵包當成營養代餐。但是市面上99%的全麥麵包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麥」!因為真正的全麥麵包,口感非常糟糕,甚至沒辦法下咽。
  • 買麵包時,最好避開這4種麵包,隱患多,以後別再亂吃了
    很多檢查表明,絕大部分的麵包在製作的時候會使用「麵包改良劑」,而有些是國家已經禁用的,還有一些成分非常複雜,而這些添加劑在包裝上都沒有標識。現在很多麵包,為了口感和賣相,亂用麵包改良劑和食品添加劑,所以我們在挑選的時候一定要慎重才行。有這麼幾種麵包,它的隱患比較多,建議大家少吃,最好不吃。多選擇一些比較營養,品質比較高的麵包才好。
  • 《黃金時代》的麵包和《心花路放》的橘子
    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三個小時《黃金時代》裡,出現了半分鐘蕭紅與蕭軍分食麵包的畫面,用紙包著的1/4塊硬質的大黑麵包邊上還撒著把鹽,他們兩吃一口麵包配一點鹽,讓人覺得這難以下咽的麵包似乎能夠接受了。三個小時裡的半分鐘,一大塊麵包邊上的一把鹽,這也像是生活與愛的比例。
  • 金正恩專列20多小時赴俄路:女學生捧鮮花,大列巴迎接
    據朝中社24日消息,朝鮮勞動黨委員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務委員會委員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武裝力量最高司令官金正恩4月24日凌晨乘專列啟程出訪俄羅斯聯邦。這是時隔8年之後,朝鮮最高領導人首次訪問俄羅斯,也是金正恩擔任朝鮮最高領導人後首次訪問俄羅斯。
  • 「麵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這句話誰說的?答案太意外
    「麵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這句話,其實,最初是俄國人說的。俄國人管麵包叫「大列巴」,他們傳統的大列巴特別誇張,個頭差不多有籃球那麼大,一個就有一兩公斤重。100年前,那時蘇聯人平均每天要食用1公斤麵包,特別到了冬天,當地寒冷的氣候讓人們對熱量有了更迫切的需求,於是,大列巴就成了最受歡迎的食品。在電影《列寧在1918》裡有一句臺詞:「麵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這似乎是這句被廣為引用名言的最早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