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從看「春晚」到演「村晚」,盛澤人舞出自己的風採

2020-12-24 蘇州新聞網

從看春晚,到演「村晚」,吳江盛澤鎮人福村自發創辦的村民文藝聯歡晚會已經紅紅火火地辦了8年。

對於盛澤鎮人福村的村民們來說,每年國慶假期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日子,因為這期間全村會舉辦文藝聯歡晚會。2020年是人福村舉辦「村晚」的第8個年頭,「村晚」也從全村走向了全鎮,成為了「鎮晚」。

如今,「村晚」是盛澤鎮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也是老百姓展示風採的舞臺。它的背後,有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演出現場

當體育老師遇上舞蹈隊長

2013年夏天,43歲的壇丘中學體育老師錢紅衛因為拆遷,搬到了人福村。喜歡運動的他常常在晚飯後到村民廣場上轉轉。村民廣場上分布著幾支舞蹈隊,近百號人跳著廣場舞,還有許多村民圍在一旁看,十分熱鬧。

熟悉健身知識的錢紅衛發現,有些舞蹈隊跳的動作雖然好看,但做多了反而對肌肉和關節有害,他就偶爾給舞蹈隊出點建議,幫忙改正舞蹈動作。一來二去跟大家都熟了,他還認識了其中一支舞蹈隊的隊長——吳秀梓。

吳秀梓常帶舞蹈隊外出比賽。2013年9月,她和舞蹈隊去嘉興參加了一場廣場舞比賽,奪得了冠軍。

回來後隊員們都很激動,大家還想把精彩的節目表演給全村人看。吳秀梓跟錢紅衛說了這件事,錢紅衛非常支持,他提議索性辦得大一點,多出幾個節目,辦成一個小型的文藝晚會。

「我有個朋友在吳江音協,之前他介紹我進過歌舞團,我主持過很多場演出,也認識挺多人,辦一臺晚會應該沒什麼問題。」錢紅衛說。

8年零經費辦「村晚」

說幹就幹,錢紅衛負責主持和場內外調度,吳秀梓和舞蹈隊負責出節目,一幫人籌備了半個多月,還邀請了壇丘社區文藝隊,以及鎮上的廣場舞協會、武術協會,辦出了一臺精彩的文藝晚會。

國慶假期的最後一天傍晚,人福村第一屆「村晚」在村民廣場上演,活動精彩紛呈,有廣場舞、大合唱、二胡演奏、吉他獨奏等節目。

對於那晚的場景,錢紅衛至今歷歷在目,「那時候條件不像現在,燈光、音響、舞臺都沒有的,就廣場上那幾個大燈。我們扯了塊紅布,寫上『第一屆人福村村晚』,掛在兩棵樹中間,就在紅布前面演起來了。那會兒天氣已經有點涼了,但現場真的是很熱鬧的,大家裡三層外三層的,站滿了小半個廣場。」

「村晚」受到了大家的歡迎,錢紅衛和吳秀梓更有幹勁了。第二年,還是國慶假期的最後一天,第二屆人福村「村晚」如期上演。錢紅衛想辦法借來了音響設備,還聯繫上本地的一家傳媒公司,對方願意為晚會提供燈光和其他設備。此外,人福村村委會還安排了幾名工作人員,給「村晚」提供安全保障。

第二屆「村晚」,報名參加演出的團體更多了,節目也更加豐富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人福村「村晚」被越來越多人知曉。

第三屆觀眾400多人,第四屆觀眾500多人……隨著「村晚」的人氣越來越高,錢紅衛萌生了新的念頭:把「村晚」辦得更上檔次一點——設置幾輪抽獎,這樣既能吸引更多人氣,又能給村民、觀眾發點福利。

可之前的晚會都是大家自發參加的,沒有活動經費。於是,在2017年第五屆「村晚」舉辦之前,錢紅衛又多了一項任務——給晚會拉贊助。「我跟商家說,不要他們出費用,只要能提供一些禮品,就會在晚會上給他們做宣傳。」錢紅衛說,那次他一下子拉來了10多個贊助商。多了抽獎環節後,「村晚」更熱鬧了。

今年,人福村的「村晚」更是變成了全鎮性的文藝晚會,演員陣容更加強大,參與人數更多,綜合商業體鳳凰薈為晚會提供了演出場地。錢紅衛說,今年的「村晚」其實辦了兩場,鳳凰薈那兒先辦了一場,後來應村民的要求,又在老地方村民廣場上辦了一場。

辛苦籌備換來村民快樂

8年「村晚」,9臺晚會,規模越辦越大,要協調的事也越來越多。每辦一臺晚會,錢紅衛和晚會籌備組的工作人員們總會忙得甚至連面都見不上。

「說實話辦晚會真的很累,去年『村晚』辦完,我發了一個禮拜的高燒,可能是過了50歲,上了年紀了吧。」錢紅衛笑著說,近兩年,他萌生了歇一歇的想法,可每到五六月份,村民碰到他,問他「錢老師,今年的『村晚』怎麼樣?有什麼好看的節目」時,他就覺得一定要把「村晚」繼續辦下去。

村民吳建紅是2016年加入籌備組的,一起辦「村晚」,她的感覺跟錢紅衛一樣,累並快樂著。所有的累換來的是村民們的歡聲笑語。

「村民們都熱情得不得了,我們舞臺還沒搭好,他們就已經自己帶好凳子來佔位置了。有一次,晚上9點多晚會結束了,一個阿婆還坐在板凳上遲遲不走。我問她是不是走不動,需不需要幫忙,她說是因為晚會看得太開心了,捨不得走。」吳建紅笑著說。

村民嶽國勇今年78歲,他從第一屆「村晚」看起,一次都沒落下,他說,電視上的聯歡晚會再好看也沒自家的「村晚」來得好看,「每次『村晚』都是我們自己的節目,就有一種親切感和自豪感。」

人福村黨總支書記陳志強告訴記者,在「村晚」的影響下,村民們的文化生活更豐富了,打麻將的人少了,集體跳舞、鍛鍊的人多了;扯皮吵架的人少了,相互幫助的人多了。「村晚」也為村委宣傳「331」專項整治、「掃黑除惡」、垃圾分類等提供了有效的平臺。(吳江日報)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登封朝陽溝「村晚」將在2021年全國「村晚」展示
    映象網記者 劉少利 實習生 趙萌萌 通訊員 宋躍偉 閆松濤 文/圖「清凌凌一股水春夏不斷,往上看通到跌水巖,好象是珍珠倒捲簾, 滿坡的野花一片又一片,梯田層層把山腰纏 ……」上世紀六十年代,以登封朝陽溝村創作編排的豫劇《朝陽溝》,紅遍大江南北,幾十年來常演不衰。
  • 【回顧篇】70臺蓮都特色鄉村村晚帶您領略文化盛宴!
    所有的節目都由村民自編、自導、自演。村民們用原汁原味、充滿鄉土氣息的表演,妝點節日,尋覓鄉愁。村晚就是他們展示才華、聯絡感情的舞臺。直播盛況空前!最高一場總觀看量超過十萬次!山水田野、美麗高溪》村晚故事:畬漢融合舞出靚麗☆村晚特色:畲家舞蹈隊村晚時間:2017年1月28日農曆正月初一村晚主題:《龍飛鳳舞、和諧上趙村》村晚故事:在我們村的外地打工妹,也來參加了我們村的春晚節目,她們感到很快樂,很溫暖 。
  • 中國電影:越來越好之村晚
    這個小山村人才輩出的小山村在外打工的人們聽說了村裡要辦一場熱熱鬧鬧的村晚,懷著合家團圓的心情紛紛從外地趕了回來。被騙財的作家耿直意外的被鄉親們認為成了文學獎的獲得者,風光的被邀請回鄉負責村晚的 文案策劃,獲獎的誤會越傳越大,可面對望子成龍的父親,耿直更是無從澄清。在城裡打工的包工頭德發偶遇了因為自己的賭癮而離婚的前妻淑芬,花樣百出挽救婚姻後,二人一起回鄉負責春晚的舞蹈節目。
  • 輕鬆一刻——《越來越好之村晚》
    ,於是各自動用自己的力量,無所不用其極,把各種能工巧匠聚集一堂,引發出一連串令人倍感歡樂與溫馨的故事。《越來越好之村晚》是一部適合全家在春節合家歡的電影。影片將鄉村題材、底層時尚、大明星等元素融合,打造出了一個極其底層範兒又充滿央視氣質的春節亂拼會,質素一般,但有一種雜糅的美感。而《越來越好之村晚》的最大價值也正在此,它檔期應景,提供笑果,以一種誇張、略帶戲謔的風格,拓展了人們在春節間春晚之外的影視娛樂。
  • 大學生回鄉辦「村晚」傳孝道文化 看哭鄉親(圖)
    當他得知我省農村一些家庭也存在不孝敬老人問題後,便萌生了回鄉組織策劃「村晚」的想法,帶領村民自編自演文藝節目,傳播孝道文化。如今,他們村子已連續兩年上演「村晚」了,他集策劃、導演、演員、文稿、主持與一身,充分展現了當代大學生勇於擔當社會責任的精神風貌,受到當地政府的肯定。
  • 黃安批金馬獎是地方文化,嘲笑:春晚辦成了村晚,得獎的認識幾個
    ▲黃安評論金馬獎「從春晚辦成村晚」。黃安22日曬出金馬獎得獎人照片,包括影帝莫子儀、影后陳淑芳及《消失的情人節》劇組等,公開問大陸網友:「昨晚結束的臺灣金馬獎,得獎的你們認識幾個?」他特別提到獲頒最佳劇情長片的《消失的情人節》票房:「目前據說賣座不錯,大約600萬人民幣吧。」
  • 今年,我要上村晚——山鄉麗水開啟全民排練模式
    此時,在麗水的大山裡,587臺村晚陸續開演,文化禮堂、大會堂中,祠堂裡、廣場前,人們載歌載舞。一臺臺充滿正能量的村晚,猶如黑夜裡一道道微光,燦爛的鋒芒吸引了散落在各處的遊子,他們心心念念一路逶迤歸家,參與這一場精神生活的盛宴。
  • 武義「村晚」上演親情鄉情大團圓 鼓樂聲代替爆竹聲
    從外地回家過年的武義縣柳城畲族鎮周處村人潘有慧驚訝地發現,往年元宵震天響的鞭炮聲雖然聽不到了,但村裡大辦「村晚」:鼓樂合奏,代替了爆竹聲聲;闔家團圓看節目,代替了搞攀比、講排場、大吃大喝。這樣的景象在武義各村上演。  近年來,該縣積極推進春節期間移風易俗工作,引導各村開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鼓勵廣大農民群眾文明過年。
  • 月山春晚節目《一個村的集體記憶》在北京開演啦
    演出現場12月30日,「歡樂過大年 邁向新徵程」2021年全國「村晚」示範展示活動啟動儀式在北京開幕。麗水市慶元縣月山村的村民受邀參加了啟動儀式,表演了月山春晚節目——朗誦表演《一個村的集體記憶》。61歲的參演人員吳立成內心感慨萬分,如今月山春晚實現了從鄉到縣到市到省到中央的跨越,他感到十分自豪。「月山春晚」北京之行,不僅有助於提升慶元的知名度,對慶元的文旅融合也是一種促進。慶元縣文化館館長陳偉紅說,「月山春晚」的品牌效應,全方位帶動了月山村文旅融合,提高了村民的經濟效益。
  • 70臺鄉村春晚,蓮都邀你領年味兒~
    看蓮都村晚,尋濃濃年味。鄉村春節聯歡晚會一直是麗水鄉民迎新春、鬧新春的文化大戲。
  • 深度解讀丨馬郢用一場村晚告訴所有人來年怎麼幹!
    他們在三千名現場觀眾和幾十萬名直播觀眾的面前,說出了自己的夢想,並得到了現場嘉賓和所有觀眾的助力祝福。蝦哥為村晚專門創作了歌曲《為夢想打拼》,在發布會上首唱。村裡的創客們紛紛把自己最好的產品拿出來贊助作為獎品,海波的果乾,老梅的稻蝦米 ,老董的瓜蔞子,老蔣的花生,情圓的有機米和蔬菜。
  • 【新春走基層】建德市第六屆「我們的村晚」——下涯鎮春秋村文化禮堂
    2020年1月17日由中共建德市委宣傳部建德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和下涯鎮人民政府主辦的「文化禮堂、精神家園」——建德市第六屆「我們的村晚今天的村晚,也是我們下涯人自己的春晚自己的舞臺自己做主用歡呼聲祝福聲和豬年告個別,向鼠年問聲好!
  • 寧波「雲上村晚」精彩紛呈,等你來選最佳人氣節目!
    昨晚,2021年寧波市(慈谿)農村文化禮堂「我們的村晚」 雲直播在各大平臺熱鬧開演,村歌、村舞、村運、村秀,戲曲、小品、朗誦
  • 吳江人看過來,歷史上的吳江太醫知多少
    今天不說這些小說影視劇裡的太醫,說的是我們吳江走出去的太醫。溫實初說到吳江太醫,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就是盛寅和徐靈胎了,其實吳江的太醫還是蠻多的。朱儒,字宗魯,宋代吳江人。秀才,寓居浙江秀水。他主動把家產讓給弟弟,自己從醫謀生。中年後,他到都城開封行醫,正碰到流行瘟疫,醫人無數。
  • 廣東清遠:打造鄉村春晚佛岡模式 譜寫文化惠民發展新篇
    據了解,鄉村村晚佛岡模式,以復興民間傳統文藝為主線,以繁榮群眾文化活動為基礎,以培育農村文化人才為目標,通過舉辦獅王爭霸賽、組織鎮村客家山歌擂臺賽等活動,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增強了人民的幸福感。為凝聚鄉賢力量、發揮鄉賢作用創造了機會和平臺,鄉村村晚佛岡模式,正在書寫「幸福惠民」鄉風文明新篇章。研討會上,佛岡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劉翔飛致開幕致辭。
  • 「我們的村晚」仕陽鎮溪東村迎新春晚會
    一場仕陽鎮政府主辦,溪東村村兩委承辦「我們的村晚」仕陽鎮溪東村迎春晚會,在鎮文化站組織下,由村民和社會團體組成的文化志願者們自發自編自導自演,以抗洪救災中的感人事跡、日常生活中的樂事和近年特色產業發展為題材精心打造的新年喜樂會,於1月22日晚19點在仕陽鎮溪東村文化禮堂精彩上演。
  • @有童心的你,中國第一位動畫家在吳江?
    楊左匋(原名楊錫冶,照片攝於1924年)看《鄭逸梅筆下的書畫名人》中有《同學顏文樑》一文,裡面提到幾個吳江人。有一節,寫楊左匋、楊錫鏐昆仲,與顏文樑一起到同裡表演電光魔術,轟動一時。鄭逸梅說,他們是同裡人。查資料,原來是同裡楊家,楊敦頤之子,也就是「楊柳松柏」的楊千裡、費孝通母親楊紉蘭的弟弟。
  • 《我要上春晚》選手風採
    打造百姓舞臺,全民參與,讓普通百姓走上春晚,為撫州市2021年春節聯歡晚會甄選和輸送優秀節目。「我要上春晚」初賽正在為下一輪的複賽進行緊張地排練中下面跟隨小編一起去欣賞選手風採吧
  • 央視直播了昌圖長發鎮網絡春晚
    今年的除夕夜,昌圖縣長發鎮長發村憑藉網絡「村晚」的獨特魅力,在《一年又一年》節目中火了一把:8分鐘的直播連線裡,村民們透過鏡頭,向億萬電視觀眾展示遼北鄉村文化、歌頌村裡喜人變化,用鄉音鄉情傳祝福、送溫暖。雲端「村晚」解鄉愁精緻的窗花、火紅的燈籠、大大的福字,將「村晚」「舞臺」裝扮得喜氣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