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讓人們意識到了運動對增強體質的重要性。在鍾南山院士看來,運動就像吃飯一樣,是生活的一部分。「運動對整個生活、工作等各方面質量提高都有益處,只要真正認識到這點,就會覺得運動和吃飯、睡覺一樣重要。」
白天工作,晚上只想癱在沙發上,或和朋友聚餐、刷手機成了很多中青年人的生活常態。這種生活模式使得人們運動時間大幅減少,甚至不做運動。說到生活中缺乏運動的壞處,大多數人想到的就是肥胖。其實除了變胖之外,長期不運動的危害還有很多。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運動不足是造成全球過早死亡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那麼,長期缺乏運動,可能會對我們的身體帶來哪些不利?記者採訪了寧夏醫療急救中心副主任、自治區人民醫院骨科中心副主任、運動醫學專家趙飛。
大腹便便,前來困擾
有些人明明飲食上已經很控制了,為啥肚子上的肉還是越來越厚?
這是因為,很多上班族在工作中久坐,四肢缺乏活動,長此以往會導致腹部脂肪大量堆積。尤其是一些中年男性,很多是大腹便便的樣子。
有些人四肢並不胖,但卻有圓滾滾的肚子,很多是內臟脂肪過多導致的,常被稱為腹型肥胖。「腹部肥胖更易使人罹患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膽石症、高尿酸血症等疾病,危害可能比全身肥胖更加嚴重。」趙飛主任介紹。
活動兩下,氣喘不消
爬幾層樓梯,就感覺不接下氣;拎東西走一小會,也會氣喘籲籲。難道是「老了」沒力氣動了?非也!長期不運動,即便你還是年紀輕輕,也別指望能有多「矯健」。
趙飛主任認為,有規律的鍛鍊可以幫助人們改善心血管健康和肺部健康。鍛鍊的時候,你的身體會更有效地吸收氧氣。如果長期不運動,四肢的活動能力就會逐漸下降,心肺功能也會慢慢變差,爬樓、做家務等簡單的動作都可能讓你氣喘籲籲。
受傷機率變大
如果你的生活習慣是久坐不動的,那麼身體的柔韌性、力量和靈活性都會下降。因此,你可能更容易受傷。比如你試圖撿起重物,在這個過程中極易扭傷脖子或腰部。
肌肉鬆弛也會導致慢性腰痛。如果你在早上醒來時發現身體過於僵硬和有疼痛感,可能是身體在提醒你需要鍛鍊了。
消化不好,便秘來擾
久坐、久臥,不愛運動的人消化系統的功能會漸漸地減弱,胃腸運動力不足,常會引起便秘問題。長期的不運動,胃腸蠕動減慢,影響消化,也易造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脹等一系列消化問題。
免疫力下降,更易生病
我們常說,免疫力是世上最好的醫生。研究表明表示,運動能夠提升體溫,不僅刺激血液循環、改善心肺功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免疫細胞對病菌的吞噬。因此,不運動不但降低心肺功能及血液循環速度,也會降低免疫力。
TIPS
懶得運動怎麼辦?
長期不運動的人會產生「懶惰」心理,不僅心理上排斥鍛鍊,身體也會跟著吃不消,可以試試通過以下方式進行調整。
■循序漸進
平時不運動的人如果強迫自己跑步過程很辛苦,很多人會中途放棄,甚至都難以開始,因此,建議前期從散步、瑜伽等柔和運動來做起,逐漸改為快步走、慢跑,最後到打球等運動。
■從喜歡的運動開始
不要強迫自己做一些不喜歡的運動,比如不喜歡跑步,可以選擇打羽毛球、踢毽子、練太極等,總之,以自己喜歡的運動來慢慢加強鍛鍊。
■能走路儘量不開車
實在是沒時間運動的人,可以午飯後散步半小時,或者上下班提前幾站下車,步行到目的地,能走路時儘量不要開車,也可以用爬樓梯代替坐電梯,達到微喘、稍微冒汗的程度即可。
記者劉威
【來源:塞上清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