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張玉中執導,楊均柏、史鑫、楊駿、李君峰、裴興雷、楊軼然、董永等主演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太行之脊》已經在央視一套綜合頻道全部播出。該劇真實的反映了八路軍一二九師在太行地區的抗日歷史。
總的來說,這一部合格的歷史劇,尤其是在重大歷史事件的還原上,相比其他的電視劇,是比較真實而客觀的,並且清晰地將歷史事件的全貌給觀眾呈現了出來,是該劇的一大亮點。
《太行之脊》劇照@電影寮
但在敘事上,該劇卻顯得比較流水帳,缺乏藝術性,人物情感表現沒有張力,生硬,刻板,劇情也比較枯燥乏味,戰場描寫更是敷衍,對於一些經典的戰鬥,大多數只是一筆帶過,讓觀眾大失所望。
當然,該劇也有一些比較激烈的戰鬥,但是戰鬥的畫面卻千篇一律,缺乏觀賞性,尤其是在戰鬥的細節上,顯得十分的不真實不合理甚至違背客觀事實。
舉個例子,劇中關家堖戰鬥中,八路軍通過挖地道的方式對敵人發起攻擊,先不說劇中的地形地勢能不能挖地道,但是最後地道填充炸藥時卻只在我方陣地跟前一陣爆炸,敵人高地毫髮無損,這明顯是不合理的。
《太行之脊》劇照@電影寮
另外,該劇雖然是一部歷史正劇,但是劇中卻出現了很多虛構的人物,而且出場率還相當之高,比如劇中裴勇這一角色,就是虛構的。
這裡岔一點題外話,關於一些觀眾詢問裴勇是否有原型的問題,個人認為這一角色是沒有原型的,他是一個符號式的人物,代表了八路軍那些英勇善戰的將士,起到推動劇情的作用,其實差不多就是一個工具人,考究其原型其實沒有意義。
裴勇雖然是虛構的人物,但是給觀眾留下的印象卻格外深刻,而且稜角分明,算是該劇塑造的比較成功的角色。但是編者每次看到這個人物出場的時候,總有一種在看神劇的感覺。
《太行之脊》劇照@電影寮
首先是表演上,該角色顯得有些浮誇,無論什麼時候都是一個表情,喜歡扭著脖子說話,而且聲音無論什麼時候都特別響亮,缺少感情變化。
在戰鬥過程中,該角色的形象基本沒有變化,背著一把大刀,端著一挺機關槍突突,而且機關槍給人的感覺從來不用換彈夾,無限子彈,任憑角色揮霍。這雖然能體現出裴勇這一角色的英勇,但是明顯不符合現實。要知道,當時八路軍物資極度匱乏,先不說有沒有那麼好的武器,就算有,也不可能如此浪費子彈。
《太行之脊》劇照@電影寮
更有甚者,裴勇每次端起機關槍的時候,都喜歡站在陣地高處,而且是最顯眼的地方,毫不掩蔽,生怕敵人的子彈打不著他似的。而事實上,敵人的子彈真的從來打不到他。比如在一次隊伍遭到日軍飛機襲擊的時候,裴勇和幾個八路軍戰士站在空地朝著飛機射擊,而日軍的飛機也同時射擊。結果是,裴勇左右兩邊的戰士全都倒下了,裴勇卻毫髮無損。
不但子彈打不到,就連炮彈都炸不到他。在劇中很多次戰鬥中,敵人的炮彈幾乎全部落在他的身邊,但是就是炸不傷他,有時候炮彈明明就在身邊爆炸,泥土幾乎要把他埋起來了,然而他除了臉上滿是黑灰之外,依舊沒有受半點傷,甚至連衣服都沒有破。
《太行之脊》劇照@電影寮
再拿關家堖戰鬥來說吧,裴勇抱著機關槍突突,衝在最前面,別人都倒下了,他卻毫髮無損,最後衝上關家堖時,裴勇胸口被刺刀刺中一刀,炮彈又貼著他的後背爆炸,土石飛濺,裴勇不但沒有倒下,卻如同塑像一般站立著,這未免也太神了!
當然,這一次裴勇總算是受傷了,不過看上去卻並沒有什麼大礙,很快就活蹦亂跳了,如果是換做其他人,估計已經完了吧?
另外,裴勇的戰鬥方式也基本上是一個模式,或者說該劇的戰爭畫面就是千篇一律,毫無特色。首先是一陣機槍掃射,然後大喊一聲:"扔手榴彈!"然後再進行射擊,然後又是扔手榴彈,最後發起衝鋒,每次都基本上都是一個模式,毫無新意。
《太行之脊》劇照@電影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