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叫突破,這叫耍寶。
臺灣民進黨當局昨天宣布與非洲索馬利蘭互設「代表處」,並視之為一個「重大外交進展」。索馬利蘭少為人知,按照一些臺媒的說法,索馬利蘭與臺灣一樣,都不被國際承認,同為「國際社會邊緣人」。臺灣與索馬利蘭發展關係,突破了什麼?
走投無路之下的飢不擇食
臺當局外事主管部門對在索馬利蘭設處一事,進行了大半年,堪稱低調,但錦衣夜行無人知道,大概心裡耐不住,因此先由「綠委」王定宇在臉書爆料,再由外事主管部門證實,似乎已成民進黨當局的套路。
香港中評社快評說,過去四年,臺灣連續斷掉7個「邦交國」,急需有所謂的「外交突破」來撐局面。不被國際承認、需要經援的索馬利蘭,讓臺灣抓到機會。讓民進黨當局難堪的是,很多人質疑與不被國際承認的所謂國家「建立關係」,這算什麼呢?!
臺灣退休「駐外代表」徐勉生認為,蔡當局過去4年「外交」一敗塗地,走投無路之下,在世界地圖上尋覓不為人知的「國家」相互取暖。臺灣與索馬利蘭既無歷史淵源,又無地緣關係,為了自我安慰而建立關係,這種飢不擇食的做法,不但突兀,萬一引起索馬利亞的反彈,更是得不償失。
「大突破」?自嗨而已
臺灣《中國時報》刊文說,民進黨當局常將「理念」、「價值」掛在嘴上,以此結交友人。自2016年「執政」以來,民進黨當局在對外關係中已失去7個「邦交國」,昨日突宣布與索馬利蘭互設代表處,堪稱是在低迷的「外交」氛圍中獲得進分。但若了解索國環境,「不被國際承認」、「有軍隊、自發護照」、「有主權爭議」,令人不禁想問,這是同為「國際邊緣人」,相濡以沫,相互取暖嗎?民進黨辦「外交」,太心酸了。
據維基百科,索馬利蘭是在索馬利亞內戰後宣布獨立,但不被國際社會承認,迄今被公認為索馬利亞聯邦共和國的自治區之一;現階段,國際社會的立場為支持索馬利亞政府、及該國領土的完整和主權。有報導稱,索馬利蘭貧富差距大、經濟不順遂,有8成青年找不到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索馬利蘭尚未被任何國家承認,她的處境比臺灣更慘,臺灣還有15個「邦交國」,兩個不被聯合國承認的地方相交往,勉強可以民進黨所說的,因「理念相近」,但問題是索馬利蘭能為臺灣在國際上發聲嗎?
對於綠營聲稱的「臺灣『外交』重大突破」,有網友一語道破:「這也叫『外交』突破!是在耍寶!根本是濫竽充數,還再愚民!索馬利蘭,沒有任何國家承認(『外交』困境比臺灣更慘是0邦交國)目前正面臨索馬利亞分離以來最嚴重通貨膨脹,臺灣是否要金援幫助該國解決!」
來源:環球網、香港中評社、臺媒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編輯:黃榮亮
第一時間給你最全臺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