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12月12日,2020氣候雄心峰會以視頻方式舉行。氣候雄心峰會由聯合國及有關國家倡議舉辦,旨在紀念《巴黎協定》達成五周年,進一步動員國際社會強化氣候行動,推進多邊進程。
以此次峰會為契機,中英兩國氣候變化專家——英國氣候變化委員會主席德本勳爵和中國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周大地教授聯名發表了公開信。信中指出,中英兩國均已制定雄心勃勃的碳排放目標,並存在很多共同之處。兩國可通過開展獨特的合作,引領全球抗擊氣候變化。
12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題為《繼往開來,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的重要講話,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
12月12日,在英國倫敦,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講話。
作者簡介
德本勳爵 Lord Deben 英國氣候變化委員主席
周大地 中國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
回顧中英兩國這一年來各自在氣候領域取得的進展,有理由讓我們對於中英的氣候合作抱有信心。這一年裡,中英兩國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碳排放目標,在未來幾個月的重要氣候談判之前,我們相信中英可以在氣候領域開展獨特的合作。
2019年6月,英國成為首個以法律形式確定淨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的主要經濟體。2020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作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國將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但是近期目標也非常重要。若要實現《巴黎協定》規定的目標,就必須在2030年前提高溫室氣體減排速度。2030年目標非常清晰,向企業和投資者釋放了強有力的信號,並將促進低碳經濟發展。
作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COP26)的輪值主席國,英國宣布將加速推進脫碳時間表,並承諾2030年前將溫室氣體至少減排68%,成為氣候雄心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中國在12月12日的氣候雄心峰會上宣布了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的一系列新舉措: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我們必須為全球氣候進一步不可避免的變化做好準備。隨著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氣候風險也在不斷增加。過去十多年來,中英兩國的科學家和政策研究人員開展了密切而富有成果的合作,致力於加深國際、國家和地方層面對氣候風險的認識。如今,中英兩國繼續攜手合作,共同應對氣候風險,尋找氣候解決方案。我們通過開展研究,對氣候變化的必然後果未雨綢繆,並推動政府制定更具雄心的氣候減緩政策。未來,在所有排放情景下,直接風險和系統性風險將不斷上升,決策者應對此做好準備。
日益頻繁和嚴重的氣候影響對人類系統的穩定構成威脅。氣候風險是指氣候危害的嚴重性、人類對氣候危害的暴露度、脆弱性或韌性缺失之間的相互作用。正如新冠肺炎疫情所表現的那樣,氣候破壞可通過「風險級聯」中複雜的經濟社會系統進行傳播。這種情況難以預料,但會對人類造成嚴重後果。
當前全球能源體系正在進行低碳轉型,但目前進展緩慢,這一現象必須改變。太陽能和風能等清潔能源具有天然且不斷擴大的經濟優勢,目前成本優勢已超過化石燃料,對此我們要充分加以利用。
在此次能源革命中,中英兩國可相互借鑑對方經驗,包括在應對低碳工業挑戰的同時,通過碳捕集和發展綠色氫能等低碳燃料,關停燃煤電站、發展可再生能源、發展電氣化交通、供熱和製冷等。例如,中國無與倫比的陸上風電產能和設施規模,以及世界領先的海上風電產業,都為合作開發新一代風力渦輪機提供了重要機遇。
2021年,中國和英國在氣候領域進行合作具備得天獨厚的條件,包括雙邊合作(通過像我們這樣的項目,分享對氣候變化相關風險的科學分析和理解),以及在格拉斯哥氣候峰會和中國生物多樣性峰會等多邊活動中的合作。本著這種精神,中英兩國的科學家和政策分析人員將密切合作,以提高我們對氣候變化、其後果和補救措施的集體認識,並鼓勵就氣候義務採取進一步行動。在歷史性的《巴黎協定》籤署五周年之際,我們可以鞏固日益增長的共識,即我們現在必須採取決定性的步驟來應對氣候變化。
2020年註定令人難忘——全球遭遇疫情悲劇,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因疫情遭到根本性破壞——但這段經歷也可以孕育出積極行動。
當前,全球領導者紛紛思考如何刺激疫情後經濟復甦,為加速低碳轉型帶來了機遇。對於政府而言,後疫情經濟復甦需要投資,而投資將產生就業,綠色基礎設施應成為投資重點。全球正從風險重重的化石燃料驅動型基礎設施向更加清潔、更可持續的能源系統轉型,在此背景下,綠色基礎設施是安全的投資。清潔能源技術每年將拉動1萬億至2萬億綠色基礎設施投資,在全球創造1500萬至2000萬個就業。清潔能源基礎設施引領的綠色復甦將助力政府實現包容性和可持續增長。
2020年讓我們感受到世界全球化程度之深、人類面臨威脅和危害的風險之大——這些威脅和危害是不分國界的。今年,我們面臨的威脅是新冠病毒,但氣候變化帶來的一系列危害將更令人擔憂。我們必須從疫情中吸取教訓,更加胸有成竹地迎接將對全球產生複雜連鎖風險的氣候危害。承認氣候威脅的嚴重性,並為之做好準備——這將是我們從新冠肺炎疫情經歷中可以獲得的持久而積極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