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作者//習慣了相思
「謝謝劉靜老師的《父母愛情》,給我別樣的表演體驗,這種感受和我的生活相呼應,特別是在經歷了結婚生子之後,才能明白如涓涓流水的感情如此珍貴。」
——《父母愛情》主演 郭濤
看過《父母愛情》的人,一定不止看了一遍,劇中以江德福和安傑的愛情為主線,開啟了戰爭年代的一部父母愛情。
不同於普通的家庭劇,編劇將細節處理的十分到位,人物形象格外飽滿,讓觀眾忍不住看了一遍又一遍。
年代感加上久遠的愛情,讓這部劇成為經典之作,豆瓣評分9.5分,好評如潮。
作為這部劇的忠實粉絲,忍不住去看了原著,卻看到了劉靜筆下真實的父母愛情。
那個年代,哪有什麼歲月靜好?
原著中的《父母愛情》顯得更加真實,真實還原了軍官江德福和落魄資本家安傑的故事,卻沒有劇中的那般美好。
編劇極力的體現原著,但也有力不從心之處,畢竟憶苦思甜,也很難真正的體會到所謂的苦。
承認編劇的成功,但也尊重原著。讀原著的時候,必須有一種直面真相的勇氣,才能夠接受那些不美好。
有很多網友表示不贊同,認為原著毀了電視劇,但就像不美好在現實之中存在一樣,原著才是真正的現實。
我們相信美好,卻也別忘了不如意才是人間常態。
就像穿越劇不允許再播一樣,有些美好,會讓人忘了現實的殘酷,只有直面真相,才能在現實與美好之間,把握好度。
江德福,是一個忠厚老實的存在,他看重家庭遠超過自己的事業。這樣的男人,是很多女人的白馬王子。
對待子女,江德福也是極其寬厚的,即使安傑對待子女總是不耐煩的,可是江德福卻不一樣。
劇中,江德福唯一一次打孩子,就是因為自家兒子欺負烈士子女。
在這裡,編劇美化了江德福的形象。因為原著當中,兒子欺負的烈士子女,他的父親是因為江德福而死。
江德福是善良的,但是善良之人的內疚,往往會成為一種心結,更是生活的包袱。
這種包袱,不像壞人的心安理得,要做好人,就要一直做下去,千萬不要有什麼內疚之事,因為自己在心裡就會罵自己千萬遍。
這個世界,最難做的不是好人,也不是壞人,而是處在中間之人。可我們大多數人,都活在中間。
江德福也是如此,他本是一個厚重之人,卻因為判斷失誤,葬送了一條人命。
那是一顆廢棄的水雷,江德福信了小兵說的無事,任由其敲打。對於下屬的話,江德福並沒有放在心上,無奈之下,他只能讓江德福先回,自己待在現場。
卻不料江德福還沒有坐到椅子上,就已經出事了。
他死了,卻還在最後救了江德福一命,對於江德福這樣的好人來說,這樣的內疚比死亡更可怕。
所以,在自家兒子欺負他留下的孩子的時候,他氣極了,將兒子右耳打的失聰,一輩子再也聽不見了。
這樣的方式,或許是對江德福最好的救贖。
江德福與安傑,共有三子四女,那個年代,多子多福,是福氣。
可是在教育子女方面,卻不如現在的重視。
安傑何其強勢,對於大兒子領回來的兒媳婦,沒有好感,因為沒有做好做婆婆的準備,將兒子氣走,更直言不會再回這個家。
但安傑又是何其聰慧,在調整狀態以後,迅速加入了子女的婚事大戰之中,更是在子女的婚事上,找到了成就感。
對於安傑來說,看著子女順著自己的心意嫁人娶妻,是一種享受。
若是子女和父母想的一樣,便是萬事大吉,若是不一樣,便是倚天劍大屠龍刀。
安傑順心如意的安排了前幾個子女的終身大事,卻不料在最聽話的三女兒這裡碰了釘子。
劇中的孟主任,就是安傑為三女兒安排的結婚對象,本以為三女兒聽話乖巧,會比前幾個省心,結果卻恰恰相反。
這個聽話懂事的三女兒,已經和隔壁的王海洋談起了戀愛。
安傑並不是輕易放棄的人,面對女兒的堅決,她採取了軟磨硬泡的策略,最終小女兒耐不住壓力,選擇了吞安眠藥自殺。
而這一情節,被編劇戲劇的刻畫在江亞菲的身上,這也解釋了劇中這一情節的無釐頭。
編劇挖空心思,也是為了體現原著。只是現實,來的更慘烈一些。
看了原著以後,我並沒有太多的牴觸,相反,感受到了那個年代的真實。
當然,對於改編的劇版,也表示贊同。生活太苦,需要美好的東西來做調味品,只是凡事都有對立面,相信美好,卻也要時刻用現實來讓自己清醒。
不成熟的人,才會一直活在童話當中。
「我怎麼看,怎麼覺得他倆不般配,我就想,這月下老人也有辦糊塗事的時候。」
作者劉靜,寫了父母愛情,卻又沒有用大篇幅的筆墨去寫父母之間的情愛,才顯得足夠真實。
原著中的父母愛情,是吵架之後的和解,是相互看不慣卻又互相容忍,是由最初的不愛,到最後的潛移默化的朝著對方去改變。
這讓我想起了我的父母,母親常常抱怨父親不愛乾淨,嘴裡儘是嫌棄,恨不得立刻跟父親分家。
而父親對於母親,總是容忍的多一點,面對伶牙俐齒的母親,父親的沉默就是最好的武器。
起初,我也以為母親是不愛父親的,可是在長時間的觀察之後,我才發現,母親對於父親的愛,不僅深重而且慘烈。
只有說起父親,她才能肆無忌憚,其他人,即使子女,她也要留有三分餘地。
人生能有這樣一個,任母親去罵,卻還不會記仇的,大概只有父親了。
這樣的父母愛情,才是現實。
《父母愛情》改編的成功,離不開演員的精彩表現,梅婷的舉手投足,像極了平常夫妻的撒嬌耍賴,而江德福的大度包容,也是多少女人的夢想。
江德福與安傑的愛情,活出了多少夫妻想要的模樣,更是多少情侶幻想的歲月靜好。
可是希望太高,就容易不幸福。當理想與現實出現了偏差,必定有一方要受到傷害。
別人有的永遠的都是最好的,可是哪有什麼十全十美,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辛酸與無奈。
江德福與安傑也一樣,不過是一次次的與生活和解,一次次的向命運低頭。
看懂了《父母愛情》的電視劇和原著,也就明白了幻想的美好和現實的距離。
活在當下,立足現實,才是生命裡的美好瞬間。
我是小Q,一個熱愛文字的90後
微風不燥,遇見你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