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7時,班組交接班前,川慶70120隊鑽一班司鑽於立憲準時出現在井場,帶領班組員工進行各崗位例行巡檢。不論春夏秋冬,他都會在這個時間點提前走進井場,落實當天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數。
1994年參加工作的於立憲,一身牛仔藍,第一次鑽進山溝溝裡,這一鑽就是二十六年。從「門外漢」到「老師傅」,二十六年的刻苦學習和腳踏實地地工作,讓他積累了豐富的安全生產和班組管理經驗。「做一件事,就要做好!」這是他對自己工作最簡單樸實的要求。
2019年,於立憲獲得全隊投票選舉產生的優秀班組長稱號(左一)
為了班組整體水平提升,下班後,於立憲會在寢室開小課堂,給新工和不熟練的員工講解操作要領。「這是我十幾年前就開始記的筆記本,你們看看,不懂就記下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鑽井是精細活,容不得半點馬虎,規定多,細節尤為重要。」他從抽屜裡拿出自己的「秘籍」,遞給今天來聽課的兩位新員工,筆記本背後是兩雙閃著光彩的眼睛,仿佛說著:「師父,你放心,我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翻開他的筆記本,裡面記著初到井場時最先熟悉的設備,也記著每次鑽井中遇到的困難和如何化解困難的操作要領,這讓前來學習的徒弟們受益匪淺。
好的管理方式和貼心的培養計劃為鑽一班帶來的是更加優異的成績,以7000米的井深為例,通過技術幹部進行數據分析,今年以來,於立憲帶的班每趟起下鑽對比其他班組節約2-3小時,全井次共節約50-70小時,減少了時效損耗。而該班組除司鑽外,僅有1名公司內部員工,能夠達到這樣好的效果,於立憲的嚴苛為班組員工的執行力打下堅實基礎。
「 從身邊小事做起,工作中不僅自己嚴格執行操作規程,也要以同樣的標準要求班組員工,要求他們提前準備、精心操作,從源頭上杜絕安全隱患,在工作環節上注意把控細節。」面對取得的成效,於立憲自信自己的嚴要求是有用的。雖然有時候班上的年輕人們被他的嚴格「折騰」得夠嗆,卻不得不承認,他的嚴格管理讓員工們得到了極大的鍛鍊和成長。
在幾十年的工作中,於立憲帶出來一個又一個徒弟,在徒弟們的眼裡,於立憲嚴格、較真,不光對班組員工嚴要求,對自己更是一絲不苟。多年來,他保持著每天第一個走進井場,也最後一個下班走出井場大門的習慣。為保障工作順利開展,他每天認真聆聽班前會上安排的工作任務,會後精心琢磨完成工作的方法。
今年初,奪取「雙勝利」戰役剛剛打響時,為實現提質增效,完成川慶70120隊生產經營目標,於立憲認真學習了「戰嚴冬、轉觀念、勇擔當、上臺階」主題教育,認清提質增效與個人利益關係,嚴格執行該隊制定的提速提效、節流降本、修舊利廢等相關措施。
長達十餘年司鑽崗位的工作經驗與不斷摸索,令他在生產過程中做到了節約一張紙、一滴水、一度電、一滴油,挖潛增效,降低維修成本目標,減少複雜、降低事故損失,成功實現了既與時間賽跑,又可安全提速提效的生產目標。
文圖 | 朱琳 舒慶
編輯 | 黃茹霖
責編 | 黃茹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