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醫療:即使比國內高3倍費用,很多患者依舊「前赴後繼」

2020-12-27 騰訊網

看似體魄健碩的王石,其實他的心臟裡裝了6個支架。他早年間在日本看病的經歷,對於國內醫療和患者的啟發良多,發人深思。

眾所周知,我國普遍存在「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雖然醫改在不斷進步,但由於人口基數大,不少有條件的人轉而把希望放到了我們的鄰國——日本。

有關機構的數據顯示,2015年日本給予中國人醫療籤證人數為829人,2018年增加到1390人。有關人士預測,國內去日本看病的人數可能遠遠不止於此,無法統計的還有用旅遊或者投資籤證來到日本就醫的人。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喜歡去日本看病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來看看日本的人均壽命和癌症治癒率。

2019年,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報告顯示,2018年日本人均預期壽命創新高,女性為87.32歲,男性為81.25歲。

不過,隨著年齡的增大,身體的各項機能也在衰退,很多疾病也就找上門來了,讓老年人成為醫院的「常客」。我國的癌症統計數據顯示,40歲之後,癌症發病率會快速上升,80歲達到高峰,預期壽命85歲時,累計患癌風險為36%。也就是說,年齡越大,患癌風險越高。

但是,日本卻完全不擔心這個。因為在10年前,日本的整體癌症5年生存率就達到了65.8%,遠遠超過了很多歐美國家,在亞洲更是出眾。正因如此,「用事實說話」的日本,贏得了一部分國人的心。有條件的人,都想去日本治病。

日本看病貴,為什麼中國人還趨之若鶩?

為什麼強調「有條件」呢?因為如果是日本人或者在日本居住滿一年且購買了醫保的國外人,只需要承擔30%的醫藥費。如果是臨時過去看病,情況則不同。根據相關機構的調查,中國人去日本看病所花的醫療費大概是國內的3倍。

為什麼去日本看病這麼貴,國人還趨之若鶩?很簡單,最重要的兩個原因,一是日本的醫療技術高,二是日本服務人性化。

2015年,在WHO對各個國家醫療水平的排名中,日本位列第一。尤其是重離子放療治療癌症、再生醫學研究應用等,日本均位於世界前列。此外,日本的尖端醫療設備擁有量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醫療硬體的尖端代表重粒子癌放療設備目前只有日本三菱重工和德國西門子生產,日本住友、三菱、日立則是另一個代表質子束放療加速器的主要生產和建設商。日本的每一個中心都配有很多先進的健康檢查儀器,如核磁共振、CT、超音波、體成分分析機等,覆蓋全面。

而且,日本採取國立、公立、私立三類醫療體制。日本人除了可以到各地政府設立綜合性的國立大醫院看病,還可以選擇各種私人醫院和專科診所。雖然不是國立大醫院,但這些私人醫院和專科診所也是要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才能成立的,所以不用擔心醫療水平。這種醫療體制的設立,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國立醫院的負擔,避免產生「看病難」的問題。

在我國,去醫院看一次病,有可能三分之二的時間花在排隊掛號和去繳納各種費用的路上。在日本,看病不需要先交押金,也不需要在醫院跑來跑去地繳費。在完成所有檢查和治療後,醫院會向病人出具一張完整的收費單,上面包括掛號費、檢查費、治療費等,一次性付清即可。

此外,與我國存在的「用藥難、吃藥貴」問題不同。日本嚴格實行醫藥分離制度,藥品價格更合理。也就是說,日本的醫院不設藥房,你可以拿著醫生的處方去全國任何一家醫院買藥,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還有,日本人的服務態度是出了名的好。不管是商場的售貨員、車站的工作人員、餐廳的服務員,還是醫院的醫生和護士,都會用心服務顧客。

在日本的醫院,醫生點頭哈腰地為病人耐心細緻講解病情和病因是常見的現象。護士也不只是負責打針換藥,還會照顧病人,甚至將一日三餐送到病人的面前,非常貼心。正因如此,日本的醫生和護士非常受病人的信賴,醫患關係良好,很少會出現「醫鬧」事件。

俗話說,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日本的醫療水平區域我國前列,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想方設法到日本看病的原因。在深刻思考我國醫療與人口關係的同時,我們還要學會前進,提高醫療水平,完善醫療制度。

參考資料:

[1]《日本醫療水平和人均壽命雙雙全球第一,不服不行!》.騰訊網 .2019-12-23

[2]《日本醫療又是世界第一?每一個細節都是中國人的痛》 .世界華人網.2019-03-0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愛博醫療:比肩3年7倍的愛爾眼科、歐普康視的國內龍頭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家眼科領域的龍頭,並非大家耳熟能詳的、4年7倍的愛爾眼科(300015)、3年7倍的歐普康視(300595),它是資本市場的新秀:愛博醫療(688050)。公司以研發創新為本,目標開發眼科全系列醫療產品,成為國內眼科醫療領域的創新型領軍企業。 公司是國內首家實現高端屈光性人工晶狀體產業化的廠家,也是國內產銷量最大的可摺疊人工晶狀體製造商之一。
  • 出國去日本體檢,費用算高嗎?普通人值得去嗎?
    日本體檢成了很多人出行的新選擇,並且有不少人想嘗試一下去日本體檢,只是猶豫體檢價格會不會很貴。其實日本體檢的價格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誇張,大多數人的經濟條件都是負擔得起的。那麼日本體檢的費用到底要多少?貴嗎?值得去嘗試一下嗎?
  • 日本人年薪是中國人的4倍?年收入多少才能算得是有錢人?
    中國農民和城鎮人口是分開統計的,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76401元,全國農民工人均月收入3962元, 中國人的平均年收入4萬人民幣左右。這樣算下來,日本人的平均年收入是我們的7倍還多,是我們高收入人群收入的4倍,是我們農民工收入的10倍。。
  • 繼馬雲之後,吳京也去了日本!日本醫療體檢真的值得體驗嗎?
    有真愛粉就出來鳴不平:吳京是武打出身,身上不免會有傷,日本醫療水平比較高,這次去日本就是治療腿傷的。說到日本醫療,可能大家馬上就會聯想到「技術尖端」,「設備先進」,「服務一流」等等。不過,除此以外,近年來與日本醫療相伴相隨的還有另一個名稱,它就是:「全球第一」世界衛生組織(WHO)在最新的報告《World HealthReport》中,從「醫療水平」,「接受醫療服務的難度」,「醫藥費負擔公平性」等方面對世界各國的醫療體系進行了綜合比較。日本因為「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和「醫療負擔的平等程度」,「國民平均壽命高」等原因,再次蟬聯第一位。
  • 如何處理新冠肺炎患者使用過的寢具讓日本醫院很頭疼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的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大的3個月(3至5月)期間,多地出現清潔公司拒絕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醫療機構進行清洗被褥、打掃衛生等服務的情況。相關的委託業務如果停滯,醫療第一線的負擔將會不斷加重。
  • 鼻咽癌治療費用高,有哪些保險可以報銷?
    因此,鼻咽癌的死亡率非常高。 同時,雖然如今的醫學技術已經非常發達,但要想治癒鼻咽癌還比較困難,而且費用較貴。 鼻咽癌治療的目的是有效提高鼻咽原發灶和頸淋巴結轉移灶控制率,減少局部腫瘤的復發率和降低遠處轉移率,並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因此綜合治療的原則是以放射治療為主,輔以化學治療、手術治療。
  • 反艦飛彈研發費用猛增11.4倍,日本軍費再刷新高
    據日本時事通信社今日(12月21日)報導 ,日本內閣會議12月21日正式決定2021年度政府預算案。其中,軍費預算同比增長0.5%,達到5.3422萬億日元(約3400億人民幣)。日益膨脹的軍費中,對於飛彈的研發改造、新型戰鬥機的研發投入大幅增加。12式陸基反艦飛彈的研發費用,更是比防衛省申請時增長11.4倍,引起關注。
  • 漳平中山醫院為貧困患者減免醫療費用
    10月2日,現年69歲,家住永福鎮西山村的貧困戶林炳江在務農過程中不慎跌倒,導致右腿股骨頸骨折,同時由於家中貧困,長期營養跟不上,患者的身體狀況很差漳平中山醫院的骨科醫生不懼風險,迎難而上,為患者進行右腿股骨頸骨折微創手術
  • 醫療丨國家醫保局:職工大病患者符合條件將納入救助範圍
    將健全救助對象及時精準識別機制在完善職工醫療保障相關制度體系方面,目前,職工醫保在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在80%左右,封頂線達到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的6倍左右。各地根據醫保基金收支情況,健全門診慢性病、特殊疾病保障機制,把一些病期長、醫療費用高的慢性病、特殊疾病門診醫療費用納入統籌基金支付範圍。同時,職工大額醫療費用補助也在各地普遍建立。國家醫保局明確,企業為員工支付的補充醫療保險費,在不超過工資總額5%標準內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
  • 31個項目IPO,總體市值翻3倍,上半年有哪些醫療領域標的值得關注?
    二價HPV疫苗的熱度退去後,短期的體外診斷試劑銷售費用控制,長期的創新產品開發,或許都是萬泰生物的投資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國產醫療器械高端化趨勢進入資本化階段 5月中旬,國內4家臨床階段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產品開發商之一的沛嘉醫療登陸港交所。
  • 水滴籌,為更多病患家庭提供解決醫療費用方案
    在醫療技術不發達的年代,得了重大疾病就算是有錢卻也不一定能挽回生命。現在醫療技術雖然發達,但是對不少大病患者來說,昂貴的醫療費用成為他們的負擔。目前,重大疾病醫療費用動輒花費數十萬元,一場大病就能讓一個普通家庭陷入困境。水滴籌的出現,給只能向親戚朋友尋求幫助的大病患者提供了一個求助渠道。
  • 日本多地進入緊急狀態 人員外出不減 居家隔離患者超3萬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統計,16日日本國內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7014例,累計確診病例327485例。當天新增死亡病例56例。 16日是日本緊急事態範圍擴至11個都府縣後的首個周末。
  • 修水縣中醫院多收患者費用《問政江西》介入 縣衛健委督促院方嚴處...
    因為父親痛風的老毛病又犯了,九江修水的劉先生將父親送到了修水縣中醫院,經過數天治療後,劉先生給父親辦理出院手續,但他發現費用比預想的要高,劉先生質疑是否存在多收費的情況,遭醫護人員否認,但劉先生打出詳單後,找出了3項多收費,共計270元。
  • 醫療器械行業深度報告:強勁增長依舊,技術與渠道定成敗
    2012 年發布的《關於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在基本醫保 基礎上,對大病患者發生的高額醫療費用給予進一步保障。職工醫保、城鎮居民 醫保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基本都達到 75%以上和 70%左右,支付限額 大體都達到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 6 倍。
  • 日本「傲視全球」的大醫療產業
    ,經常展開交流互動,因為,很多先進的儀器都是由醫生和醫療設備企業、或醫院自主研發出的。無論是日本本地人,還是生活在日本的外國人,甚至剛剛來到日本的留學生,只要參加了日本的醫保體系,在日本的醫院就診,無論患有什麼病,個人只承擔30%的費用。日本歷史上曾實施過70歲老人免費醫療制度,由於醫保負擔加重,而修改為70歲到74歲範圍內,但醫療的費用個人仍然只承擔20%。而且一旦超過75歲,個人只承擔10%。
  • 胖爸爸:俄羅斯生命線試管嬰兒醫院 費用多少 成功率高不高
    2.擁有先進的醫療技術:不論是在第一代、第二代還是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上,都有著很高的造詣,並且在第四代試管嬰兒技術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3.是國際知名的綜合生殖中心:在生殖醫學,男性和女性不孕不育的治療,植入前遺傳和孕前篩查領域都具有領先地位。  4.獨立實驗室:擁有獨立的IVF實驗室以及胚胎實驗室。
  • 【3·15曝光完整名單】日本「核汙染區」食品流入國內,很多媽媽都給孩子吃過…
    昨天最嚇人的就是日本「核汙染區」食品流入中國    2011年的3月11日,日本遭遇海嘯襲擊,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嚴重核洩漏。如今,六年過去了,產自核汙染地區的日本食品卻已經在國內市場上悄悄出現了。深圳市有棵樹旗下的深圳海豚跨境科技有限公司,號稱是中國進口母嬰用品最大的供應鏈平臺,為國內眾多的電商提供貨源。
  • 全日本從不失敗的超級外科醫Doctor-X,直指日本醫療崩潰現實
    日本社會醫療保險全覆蓋,民眾對醫療抱有更高的期待,可由於日本社會老齡化、少子化,醫生的缺口越來越大。很多醫生護士不得不超負荷工作,女醫生又因為結婚生小孩,無法在醫療行業繼續工作,很多人離開了醫療行業。那麼日本的醫療行業究竟是個什麼狀態呢?下面我將從日本醫務工作者的加班狀態、醫生的成長壓力、日本醫療報酬制度三個方面為你分析日本的醫療現狀。
  • 周口治療外陰白斑的費用需多少_患者更滿意
    一、首先是看病情  外陰白斑治療的費用價格一般與外陰白斑患者的病情好壞有著直接的關係,因為外陰白斑病情的輕重決定著治療方案的制定、治療方法的選擇,同樣也影響著治療的費用。不同類型的外陰白斑採用的治療方式不一樣,費用因此也不一樣。
  • 辛龍恐需負擔劉真上千萬醫療開銷 醫生曝費用明細
    來源:新浪娛樂劉真辛龍新浪娛樂訊 據臺媒,國標舞女王劉真[微博]2月因心臟主動脈瓣膜狹窄住院開刀,發生嚴重併發症,經過45天搶救後,仍不幸於3月22日離世。而劉真在搶救期間動用不少醫療資源,幾乎花光丈夫所有積蓄,據傳自費部分,辛龍可能要給付的費用將近破千萬。而根據心臟權威蘇上豪醫師受訪時表示,心室輔助器一個約數百萬再加上其他花費,對一般人來說確實是筆不小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