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銀川12月27日電(記者 許晉豫)寧夏位居西北,和高鐵連線成網的東部發達省份相比,高鐵一直是短板中的短板。26日,690多萬塞上兒女盼望了10年的銀西高鐵正式開通運營,吹響了寧夏全面融入全國高鐵網的號角。寧夏將把高鐵帶來的機遇轉化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為寧夏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開闢合作之路、開放之路、幸福之路。
一條高鐵背後的渴盼與曲折
從10月底銀西高鐵全線拉通開始,到試運行、到具備開通運行條件,銀西高鐵一直是備受寧夏群眾關注的「頭條」。進入12月,越來越多的人向記者詢問「高鐵什麼時候開,速度有多快?」一位銀川市民為了體驗銀西高鐵,甚至退掉早已定好的機票。
26日,讓寧夏群眾盼望了10年的銀西高鐵終於正式開通。在比春運都熱鬧的銀川站,上午9點,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潤兒宣布「銀西高鐵正式開通」後,D4385次「藍暖男」CR300BF型「復興號」動車組列車從銀川站駛出,這也標誌著寧夏正式接入全國高鐵網。
從登上列車那一刻起,來自甘肅省慶陽市的甄輝一家四口非常激動,「以前從銀川回家開車得5個多小時,現在高鐵只要2個小時左右,一天就能往返,家裡老人想孫子了周末就能回家看看。」甄輝說,兩個孩子聽說要坐高鐵,今早激動得五六點鐘就起床了。
銀西高鐵開通那一刻的喜悅化解了多年等待的焦心。說起銀西高鐵的曲折歷程,寧夏發改委副主任馬堅說,2014年9月,國家發改委將項目批覆為客貨兼顧的鐵路幹線,同年12月召開的調整可研報告會原則同意按照客運專線方案重新論證。面對2015年底開工建設的「軍令狀」,寧夏主動承擔三省區用地、環評、水保等前置文件辦理工作,2015年11月獲批調整可研,不到1年完成常規需要兩年半以上的工作。
「前期決策階段,為了最大限度兼顧各省區的訴求,僅我們的各類匯報材料就有一人高。可研報告批覆兩次更是少見。」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銀西高鐵設計總工程師馬文輝說。
銀西高鐵還是一條「生態高鐵」。考慮到沿線生態脆弱,銀西高鐵對所有臨時用地、棄渣場等,在主體工程完工後及時完成復墾綠化。銀西鐵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仲仁說:「銀西高鐵在吳忠至白土崗區段的部分路基區段鋪設『樹枝方格固沙帶』112萬平方米,有效阻滯了風沙上道,也為有砟高鐵穿越荒漠地區的環保綠化提供了科技支撐。」
厚積薄發全面擁抱全國高鐵網
為了儘快融入全國高鐵網,2015年以來,寧夏高鐵建設明顯加速,先後開工建設吳忠至中衛城際鐵路、銀西高鐵、中蘭高鐵、包銀高鐵。4條高鐵同時在建,這在寧夏交通建設史上絕無僅有。
「十三五」期間,寧夏實現高鐵和城鐵「零的突破」。寧夏規劃建設吳忠至中衛城際鐵路,同時將銀西高鐵銀川至吳忠段與城際鐵路統籌推進、同步建設。2019年12月29日銀川至中衛高鐵提前開通運營,寧夏正式邁入「高鐵時代」。
據介紹,銀西高鐵開通運營後,全區鐵路總裡程達到1656公裡,其中高速鐵路317公裡。
目前,寧夏在建鐵路2條,分別是中蘭高鐵、包銀高鐵銀川至惠農段,設計時速均為250公裡,投資總規模約257億元。中蘭高鐵、包銀高鐵銀川至惠農段預計於2022年、2024年建成通車。它們建成通車後,寧夏將建立起向南、向北的快速通道,進一步融入全國高鐵網。
此外,寧夏尚未構建起連通北京的高鐵,馬堅表示,寧夏將列入自治區「十四五」規劃建議「十大工程項目」的銀川至太原高鐵作為重中之重,加快推進前期工作,爭取在「十四五」時期開工建設,新增一條寧夏向東直達北京、雄安新區的高標準高鐵。
「到2025年,寧夏爭取路網總規模達到2000公裡左右,其中高速鐵路達到500公裡,全方位融入全國高鐵網。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寧夏將全面構建起互聯互通、四通八達的高速鐵路網,徹底扭轉在國家高鐵網中的末梢地位。」馬堅說。
駛入經濟發展的「快車道」
銀西高鐵打通了沿黃城市帶和關中城市群之間的快速通道,拉近了寧夏與東南部發達地區的時空距離,對加速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融通,助力寧夏加快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助推寧夏邁入經濟發展新階段具有重要意義。
「銀西高鐵串聯陝甘寧革命老區,是一條黃金旅遊線、革命傳統教育線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小康線。在極大方便群眾出行的同時,它有利於增強區域發展的開放性、協同性和整體性,全面提升區域整體優勢。」馬堅說。
銀西高鐵開通後,沿線群眾及各地政府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在距離吳忠站6.3公裡、佔地5200多畝的牛家坊民俗文化村,新投運的生態觀光農業園溫潤如春,休閒採摘園裡的草莓,正等待著客人前來採摘。29歲的返鄉創業大學生孫凱種植了12座溫棚的草莓、小番茄,藉助鄉村旅遊,僅採摘就為他銷售了60%的農產品,每座溫棚年純利潤在4萬元左右。
「牛家坊村不僅能採摘,還有好吃街、公共沙灘浴場等,夏天時,一天的客流量超過1萬人次。」孫凱說,現在有了銀西高鐵,外地人來吳忠市更加方便,他對未來更有信心。
近年來,吳忠市不斷擦亮「遊在寧夏、吃在吳忠」招牌,從一碗拉麵、一壺八寶茶發展起來的早茶文化更是別具一格。2019年,吳忠市共有餐飲企業7600多家,餐飲從業人員達7萬餘人,今年餐飲行業產值有望達到40億元。
銀西高鐵則為吳忠市發展避暑遊、美食遊開闢旅遊專線。吳忠市餐飲飯店協會秘書長荊紅俊說,高鐵加速人員往來,吳忠不僅能用美食吸引更多遊客,高鐵沿線也能為吳忠輸送部分勞動力,緩解當地服務人員短缺的難題。明年,吳忠市將著力通過提檔升級,推動餐飲行業年產值增加10億元。
銀西高鐵也為人才「回流」開闢了通道。30多年前,丁振師從鹽池縣惠安堡鎮的農村走出,闖蕩了一番事業。2014年開始,他投資600多萬元在惠安堡鎮農村種樹3萬多棵、種草1000多畝,借著銀西高鐵的「東風」,近兩年,他蓋窯洞、建房車營地,探索發展鄉村旅遊。
「小時候家鄉到處是幹山禿嶺,大家沒辦法才外出討生活。現在家鄉通了高鐵,脫了貧,我還希望下一代能夠看到漫山遍野的綠色。我現在長期住在西安,高鐵開通後,西安到惠安堡鎮只要2個多小時,以後我會帶著各地的朋友來家鄉遊玩,讓他們看看家鄉的好光景和好風景。」丁振師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