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房中術:多交不瀉何以值得如此汲汲追求?

2021-02-22 國醫國粹講堂

關注我們,每日學點中醫養生知識。

雖然做不了大夫,但是讓你學會不生病的智慧。


中國房中術(性氣功)源遠流長,僅據現已掌握的史料言之,自先秦直至今日,兩千餘年間一脈相傳。從馬王堆漢墓簡書中的《十問》、《合陰陽》、《天下至道談》等早期文獻,經過六朝隋唐時期的《養性延命錄》、《素女經》、《玉房秘訣》、《洞玄子》之類的經典著作,到明代《既濟真經》、《修真演義》、《素女妙論》等晚期作品,其最基本的原則、技巧和訴求始終不變。故房中術者,實為中國文化中最重要、最穩定的傳統成份之一。

中國古代房中術千方百計所追求的直接效果,可一言以蔽之,曰「多交不瀉」,即男子在性交過程中使自己保持不射精,同時卻使女方達到性高潮。歷史上最重要的房中術理論家之一、唐代孫思邈,對此有極為直接了當的論述,見《千金要方》卷二十七:

夫房中術者,其道甚近,而人莫能行其法:一夜御十女,閉固而已,此房中之術畢矣。

這當然是稍帶誇張的說法。不過如撇開「夜御十女」的倫理道德問題(古代中國人並不認為這有什麼倫理道德問題),則孫思邈之語確實直奔主題。「閉固」即保持不射精。自實際效果而言,如能做到在性交時不射精,即所謂「握固不瀉」,自然就能保持一夜之間連續與多個女子性交的能力。因此幾乎所有的房中書都將達到多交不瀉作為最重要的修習技巧。

多交不瀉何以值得如此汲汲追求?主要有三項理論觀念,在背後作為基礎。

其一源出「陰陽天人感應」之說,認為多多性交是一件體天之道而利生利人之美事。最典型的論述,可見公元十世紀日本人丹波康賴《醫心方》卷二十八(這一卷集中國六朝隋唐房中文獻之大成)稱引彭祖之說:

男女相成,猶天地相生也。天地得交會之道,故無終竟之限;人失交接之道,故有夭折之漸。能避漸傷之事,而得陰陽之術,則不死之道也。……宜知交接之法。法之要者,在於多御少女而莫數瀉精,使人身輕,百病消除也。

將天地交會與男女性交類比,再引出多交利於健康之說,這種類比、聯想之法為先民所常用,而且在先民眼中看來也很雄辯。不過其說倒也能夠與現代科學的某些結論吻合。例如用現代性學研究的觀點來看,上述託引彭祖之說的逆命題至少可以成立──缺少性交對健康不利,缺少性生活者之統計壽命也較有正常性生活者為短。

其二是更為著名的所謂「採陰補陽」。相信男性能夠從女性達到性高潮時的陰道分泌液(「女精」)中獲得祛病延年的補益。更有進之者,相信女性的唾液、乳液等也有補益之效。還有較為抽象之說,相信在性交時女性的「陰氣」可以補益男子。這方面的典型論述,可以特舉時間跨度長達一千八百年以上的兩則史料,以見此一觀念之源遠流長:馬王堆漢墓簡書《十問》中云:

待彼合氣,而微動其形。能動其形,以致五聲,乃入其精──虛者可使充盈,壯者可使久榮,老者可使長生。

而明代鄧希賢《紫金光耀大仙修真演義》則說:

凡媾合,會女情奼媚,面赤聲顫,其關始開,氣乃洩,津乃溢。男子……受氣吸精,以益元陽,養精神,此三峰大藥也。惟知道者,對景忘情,在欲無欲,乃能得之。所以白髪再黑,返老還童,長生不老也。

「合氣」指男女交媾,這是漢代常見的用法。「乃入其精」指吸取「女精」。「三峰」指女子舌下、雙乳及(陰))戶),稱為上、中、下三峰。這一學說在現代性學理論中很難得到直接證實,而在倫理道德方面則顯然大有問題──在男性中心的古代社會,女性經常被視為一種工具,「採陰補陽」之說發展到後期,更將女性比作男子修煉「內丹」之「爐鼎」。

其三是也非常著名的「還精補腦」之說。其說謂當性交之時,男子在即將射精的一瞬間,以手指壓迫輸精管,就能使得精液反走上行而直達人腦。由於在房中術理論中男性精液被視為極其珍貴的生命之液,所以認為精液上行到達大腦可以補腦。而任何一次射精都是男性「精氣」的可觀損失,以至於認為只有為了讓女子受精懷孕時,才值得為之射精。「還精補腦」因此還被房中術家視為不可輕易傳人的秘技。典型的論述,可見《醫心方》卷二十八引《仙經》(已經失傳):

還精補腦之道:交接精大動欲出者,急以左手中央兩指卻抑陰囊後,大孔前,壯事抑之,長吐氣,並碌齒數十過,勿閉氣也;便施其精,精亦不得出,但從玉莖復還,上入腦中也。此法仙人口口相授,皆飲血為盟,不得妄傳,(妄傳者)身受其殃。

這樣的「還精補腦」,當然是古人的幻想。事實上,如按上法操作,在會陰處壓迫輸精管後,精液確實可能不再射出,但此時精液是進入膀胱,以後隨小便一起排出,根本不可能上行到達腦中而去「補腦」。有趣的是,在世界不少民族中,上述「還精」之法都被當作一種避孕技術。此種避孕術在現代歐洲人中仍間或可見。大陸六十年代出版的衛生小冊子中也曾推薦此法。

雖然古代中國基本上是一個男性中心的社會,但是在房中術理論中,倒也不乏男女平等甚至「女性中心」的觀念。

與「採陰補陽」相反的觀念是「採陽補陰」──女性在性交過程中竭力促使男方射精,從而吸取「元陽」補益自身,使自己青春長駐,長生不老。這很可能是一種較後起的理論,因為在現今所見房中術文獻的最早源頭,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五種房中書中,未見這類說法的跡象。

「採陽補陰」之說主要以神話傳說的形式流傳。這裡舉較早期的兩則傳說為例:《醫心方》卷二十八引衝和子曰:

非徒陽可養也,陰亦宜然。西王母是養陰得道之者也。一與男交而男立損病,女顏色光澤。

《神仙傳"女丸》則象一篇微型小說:

女丸者,辰市上沽酒婦人也。作酒常美。遇仙人過其家飲酒,以素書五卷為質。丸開視其書,乃養性交接之術。丸私寫其文要。更設房室,納諸年少,飲美酒,與止宿,行文書之法。如此三十年,顏色更如二十時。仙人數歲復來過,笑謂丸曰:「盜道無私,有翅不飛。」遂棄家追仙人去,莫知所之雲。

在這類故事中,男子在性交中都成為奉獻者,女子則得到「補益」而年華永駐。這類傳說後來為明清色情小說提供了重要的創作思路。成為《昭陽趣史》、《株林野史》等小說大肆渲染的主題。

房中術理論中還有一派頗帶男女平等色彩的主張,稱為「男女俱仙之道」。這派主張相信,當男女性交之時,如果同時實施某些氣功、咒語之類,就能使雙方都獲益,同登長生不老之境。下面舉兩則比較重要的論述為例:《養性延命錄》卷下云:

男女俱仙之道:深內勿動精,思臍中赤色大如雞子,乃徐徐出入,精動便退。一旦一夕可數十為之,令人益壽。男女各息意共存之,唯須猛念。

而《雲笈七籤》卷一○五所說更為具體:

於是男女可行長生之道。其法要秘,非賢勿傳。使男女並取生氣,含養精血,此非外法專採陰益陽也。……先須忘形忘物,然後叩齒七通而咒曰:……男子守腎固精……,女子守心養神……。若久久行之,自然成真,長生佳世,不死之道也。

這種玄虛之說,自然沒有多少科學根據。不過由於適度的性生活本是有益無害之事,所以即使相信了這派主張,遵而行之,對男女雙方也無損害;況且它又男女平等,使夫婦在性交時還能展開雙雙成仙的美麗幻想。「男女俱仙之道」多出於道教經典,從時間上說也屬較為後起之說,對後世的影響也不象前述幾種觀念那麼大。

多交不瀉被認為值得用極大的努力去追求,但用何種手段去達到,卻並沒有什麼一學就會、一試就靈的絕招。最主要的途徑是男子運用自身的意念進行控制,例如《紫金光耀大仙修真演義》要求男子在即將射精時「存想夾脊之下、尾閭之穴,有我精氣,為至寶,不可走失。」這種意念控制射精之法,經過適當練習,確實可以有實效。從現代觀念來說,此法也確實有助於提高男子的性交能力和技巧──存想的內容當然可以隨時代而演變。為達到多交不瀉,還可以輔之以一些特殊的動作,如仰頭、張目、閉氣、提肛、「速將腰身一提」等等。此外房中家經常談論的「九淺一深」、「弱入強出」、「死往生還」之類,也都是著眼於多交不瀉的輔助技巧。

多交不瀉說到底還只是手段,房中技巧的根本目的是要在男子不射精的前提之下,令女性達到性高潮──此時女性的分泌物才能「補益」男子。為此房中術理論又將極大的注意力投向女性的性反應周期表現,以及與此相應的前戲技巧。馬王堆漢墓簡書《合陰陽》中的「五欲之徵」、《天下至道談》中的「八觀」、《醫心方》卷二十八中的「五徵」、「九氣」、「十動」等等,都屬此類。試舉「十動」為例:。

素女曰:十動之效:一曰兩手抱人者,欲體相薄,陰相當也。二曰伸其兩臂者,切磨其上方也。三曰張腹者,欲其淺也。四曰尻動者,快善也。五曰舉兩腳拘人者,欲其深也。六曰交其兩股者,內癢淫淫也。七曰側搖者,欲深切左右也。八曰舉身迫人,淫樂甚也。九曰身布縱者,支體快也。十曰陰液滑者,精已洩也。見其效以知女之快也。

這些記載,以對實際情況的仔細觀察為基礎,具有性行為學上重要的史料價值。對於增進性愛技巧,也確實有幫助。

為了促成男子交而不瀉卻讓女性達到性高潮,另一條途徑是求助於藥物。男性所用,主要是壯陽補腎一路,力求性交能夠持久。施用於女性者,則以催情、興奮為主,這與大量前戲技巧如擁抱、接吻、愛撫等有類似的功能,目的在於使女性儘早進入性興奮狀態,然後男子才開始正式與之性交。這些房中藥可分內服、外敷兩大類。男用較多內服,女用較多外敷(有時男性施藥於陰莖前端,目的仍是令藥作用於女性陰道)。

古代中國是行多妻制的,至少上層社會是如此。如果用人類文化學中功能學派的觀點來看,多妻正是理解中國古代房中術何以蔚為大觀的關鍵。帝王或多妻家庭的男性家主,既然佔有了眾多女性,他同時也就有了義務,要讓她們都獲得適度的性滿足。然而一個男人的性能力畢竟有限,如果按照現代人通常的方式性交,那麼射精之後,由於男性「不應期」(隨年齡而增長,具體時間因人而異,極短者僅幾分鐘,一般人為幾小時,老年人可長達幾天)的存在,他很難經常在同一個晚上與一個以上的女性性交,因而也就很難避免妻妾們獨宿空房之怨。男性家主為了讓妻妾和睦,閨房歡樂,必須尋求儘量使眾多妻妾獲得性滿足的方法──這方法別處沒有,只能求之於房中術。這裡舉明代一個不知名的男性家主的經驗之談為例(荷蘭人高羅佩收集的一種殘頁,錄入《秘書十種》之五):

(妻妾)督米鹽細務,首飾粉妝弦索牙牌以外,所樂只有房事歡心。是以世有賢主,務達其理,每御妻妾,必候彼快。……街東有人,少壯魁岸,而妻妾晨夕橫爭不順也;街西黃髪傴僂一叟,妻妾自竭以奉之,何也?謂此諳房中微旨,而彼不知也。

古代女性幽居深閨,生活圈子和精神天地都很狹小,她們只是男性家主的附庸,因此性愛在她們生活中的重要性,決非一夫一妻制的現代都市女性所容易想像(即使在現代都市女性的生活中,性愛也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可以理解,房中術那些以「夜御十女」、「百戰不殆」為號召的技巧,以及以「採陰補陽」、「還精補腦」、「男女俱仙」為號召的理論,為何會普遍大受多妻男性家主的歡迎了。

但是另一方面,在「採陰補陽」和「採陽補陰」兩種理論同時的威脅和利誘之下,性交在某些房中術理論家看來,又成為一中危險的遊戲,一場兩性之間的戰爭。《醫心方》卷二十八上說:

御女當如朽索御奔馬,如臨深坑,下有刃,恐墮其中。

因為誰先達到高潮,誰就將成為戰敗的一方,他(或她)的「精氣」就被對方獲得,自己就成為作出奉獻的一方。雙方都力求損人利己。

正是出於這種觀念,房中術著作中非常喜歡使用戰爭術語,將「御女」稱為「禦敵」,有時乾脆將女性稱為「敵人」,女性先達到性高潮被稱為「投降」或「賓服」。最突出的是明代房中術著作《純陽演正孚佑帝君既濟真經》,通篇全以軍事術語寫成,不知者初見會誤認為是一篇兵書。

人們很自然會問:如此臨深履薄、危險萬狀的性交,還有什麼樂趣可言呢?房中術理論家似乎早已料到人們會有此一問,預先準備好了一番說辭,《醫心方》卷二十八引《玉房秘訣》云:

採女問曰:交接以瀉精為樂,今閉而不瀉,將何以為樂乎?彭祖答曰:夫精出則身體怠倦,耳苦嘈嘈,目苦欲眠,喉咽乾枯,骨節解墮。雖復暫快,終於不樂也。若乃動不瀉,氣力有餘,身體能便,耳目聰明。雖自抑靜,意愛更重,恆若不足,何以不樂耶?

對於中國古代多妻的男性家主來說,上面這番說辭也許並不是毫無說服力的,但是得不到現代性學的支持。現代性學認為在性交時強忍不射精是有害的,而正常的性生活則有利於健康。

追求長生不老,或退而求其次,追求延年益壽,這方面的理論與實踐,在中國數千年承傳不絕。古代長生之術有四大流派:一曰行氣(即今之氣功),二曰導引(大體相當於今之體操鍛鍊),三曰服食(服用各種補藥,也包括煉「外丹」、辟穀等術),四曰房中。四派之間互有聯繫。例如在房中術理論中,可以同時服食補藥、在性交時輔之以氣功、性交本身又採用一些特殊的體位姿勢,這樣實際上就形成四術並用,四派並舉。

房中術作為長生術之一,除前述「採補」、「男女俱仙」等理論外,還被認為具有更為「實在」的健身去病功效。房中術家相信,許多疾病可以通過特定形式的性交活動得到治癒。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是所謂的「七損八益」之說。此說淵源久遠,早在馬王堆漢墓簡書《天下至道談》中就被特別強調:

故善用八益、去七損,五病者不作。

故善用八益、去七損,耳目聰明,身體輕利,陰氣益強,延年益壽,居處樂長。

在稍後的房中術文獻中,對何為「七損」、何為「八益」,有更為詳細的論述:

所謂「八益」,指用八種不同的體位姿勢進行性交(男性當然不射精),而且這種性交要每天進行多次,若干天為一個「療程」,據說可使男性身體強健,並可治療女性一些與生殖系統有關的病症。

所謂「七損」,指在七種不宜性交的狀況下性交而導致的男性身體不適和性功能障礙。治療這些不適和障礙的方法,仍是類似「八益」那樣的多次進行不同體位姿勢的不射精性交。

這種「性交所致之病,仍以性交治之」的思想,確實非常有趣。這裡將「八益」和「七損」各舉一例,俱見《醫心方》卷二十八:

六益曰畜血。男正偃臥,令女戴尻跪其上,極內之,令女行七九數,數畢止。令人力強,又治女子月經不利。日七行,十日愈。

六損曰百閉。百閉者,淫逸於女,自用不節,數交失度,竭其精氣,用力強瀉,精盡不出,百病並生,消渴,目冥冥。治之法:令男正臥,女跨其上,前伏據席,令女內玉莖,自搖,精出止,男勿快。日九行,十日愈。

這類聽起來很玄、甚至有點荒唐的性治療法,其中科學成份之高,卻大大出於現代人想像之外!

例如,「畜血」是一種女上位性交,而這正是現代性醫學在治療女性性慾高潮障礙時建議採取的方法之一。又如「七損」的治療方法,都要求男女雙方採用特定的姿勢多次性交,「日九行,十日愈」,這種多次「操練」的方法,夜正是現代性醫學家向男性有性功能障礙的夫婦推薦的重要療法之一。

最令人驚異的例子之一,是上引「七損」中的「百閉」及其療法:指明這是引性交過度而引起的射精不能,推薦的療法是女上位性交,並要求女方來完成插入動作;而現代西方權威的性醫學家R. Koolodny等人在其著作《性醫學》中,對治療射精不能推薦了完全相同的療法!古代中國與現代西方,地域相隔萬裡,時間相去又在一千數百年之久,竟對同一病症推薦了同一療法,且在細節上又如此吻合,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除了作為治療方法的某些特殊性交方式之外,就整體而言,適度而和諧甜美的性生活,不僅確實有利於男女雙方之身心健康,而且大有助於提高婚姻生活之質量。因此將房中術視為祛病延年的養身之道,確有相當程度的真實性。這與古代中國人高度重視「男女大欲」及其滿足的傳統是完全一致的,應視為房中術的又一重要功能。



相關焦點

  • 古代房中術:多交不瀉何以值得如此汲汲追求?
    一、房中術的基本訴求與理論基礎  中國古代房中術千方百計所追求的直接效果,可一言以蔽之,曰「多交不瀉」,即男子在性交過程中使自己保持不射精,同時卻使女方達到性高潮。  多交不瀉何以值得如此汲汲追求?二、性愛技巧:取悅女性和戰勝女性  多交不瀉被認為值得用極大的努力去追求,但用何種手段去達到,卻並沒有什麼一學就會、一試就靈的絕招。最主要的途徑是男子運用自身的意念進行控制,例如《紫金光耀大仙修真演義》要求男子在即將射精時「存想夾脊之下、尾閭之穴,有我精氣,為至寶,不可走失。」這種意念控制射精之法,經過適當練習,確實可以有實效。
  • 道家房中術
    我們說當兩性覺醒徹底後  有一種人會徹底放棄女人  走向出家開慧的道路 叫做米格道  比如中國的道士就是如此道教認為人禁慾後  即使不遺精  還是不能長生  因為精好比是水  當你用巧法固藏後  水就臭了  所以道教內丹有一種煉精化氣的方法  把精血轉化成另一種叫做氣的能量  當然這種方法很多人都在論述  沒有一個講對的  因為這個方法在道教是不傳之秘
  • 古代性教育:「房中術」「春宮圖」「豔情小說」
    我們的刻板印象裡古代人總是保守或是封建,但其實我們真的想多了,古代的性文化其實比起我們今天反而更為開放。今天桃桃想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古代的性教育。但是那些一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閨格小姐又怎麼會懂這些呢,性生活需要的是兩個人的努力,因此他們就想出了將春宮圖當作女子嫁妝。其實我們來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出嫁的時候,你爸媽為你準備嫁妝,還鄭重其事地拿上一個256g的優盤告訴你一定要看完,這是為人婦之道,隨後再附贈你一本各種體位各種姿勢的小h書,叮囑你仔細學習,你是不是有種五雷轟頂的感覺?因此這麼想想,古人的確開放。
  • 古文故事: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古文故事: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本文出自魏晉詩人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7)會意:指對書中的意義有所領會。會,體會、領會。意:書中的旨意。 (8)性:生性,生來就。 (9)嗜:特別喜歡,酷愛。 (10)親舊:親戚朋友。親,親戚。舊,這裡指舊交、舊友,老朋友。 (11)如此:這樣。指上文所說的「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 (12)或:有時。 (13)置酒:置辦酒席。 (14)招之:招待他。 (15)造飲輒盡:去喝酒就喝個盡興。造,往,到。輒,就;盡,指喝完。
  • 「真氣」是如何從房中術變成氣功的? | 短史記
    圖:朱清時教授作「真氣」講座一、回溯歷史,「真氣」在古代本是房中術。東漢人鄭玄,為《周禮》中「奄人」一詞作註:「奄,真氣藏者。」故此,中國古代最聞名的「真氣高手」,多是鍾離權、呂洞賓這樣著名的道家人物;「真氣」的用途,也往往在壯陽術與房中術。
  • 古代「性教育」三巨頭:房中術、春宮圖、情色小說
    老子精闢地提出了養生的根本就是節慾保精,這一觀點成為幾千年來中國「養生」理論的源泉,不管是醫家、道家、還是儒家都以此為根本。 古代對「房中術」研究最多的是道家,為傳播與發展房中術的主力。基本理論的依據是「採陰補陽」、「還精補腦」,提倡男性在房事活動中應採取「多交少洩」的基本方針,還形成了一套所謂「採戰之術」,並將行氣、存思的方法引入其中。 此外,還涉及「種子之術」及一些性事活動的衛生常識、性事疾病的防治等內容。 東漢的三綱五常到了至東晉時已沒什麼實施性用。
  • 陶淵明: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 探秘道家房中術 雙修之路
    起碼是唐宋以下,當修行的道路,由外丹轉向內丹之後,沿著「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返虛,煉虛合道」的漫長道路摸索的真人們,就已經與房中術劃清了界限。雖然雙修與房中術的活動中,都要將男性的精液視作至寶,以「不洩」為目標,但房中術的目的,顯然是為了久戰不懈,讓不倒的金槍,在女性的身體裡,停留更長的時間,或者是進入更多女性的身體,以此得到超出常理的快樂。
  • 《西南聯大》蒼天何以如此對中國也
    第二集講到,日軍佔領北平時,85歲的陳三立大放悲聲:「蒼天何以如此對中國也!」遂絕食以死明志,看到這段,聽到那沉痛的呼喚,我的眼淚撲簌簌掉個不停。中國,中國,多少前輩曾因你的沉淪和不幸而終生痛苦!他們中有學者之英,儒者之秀,他們生斯長斯,愛家愛國,他們給歷史留下了正義,對這些充滿愛國精神的前輩,我永遠感激,永遠追慕,永遠懷念。
  • 從艾灸補瀉,談艾灸誤區
    8.綜上所述, 第一:希望大家艾灸過程中,不要一味追求高溫,大火力,心情焦躁,想要馬上見效,往往事與願違,且行且珍惜。 第二:艾灸有補瀉之法,大家知道就可以了,不要求必須做到。
  • 房中術之傳說中的「九淺一深」
    不就是愛愛時,來九下淺的,再來一下深的。so easy。這個問題不能單獨用深淺來判斷,前輩留給我們的是16字,而不是4個字!「九淺一深,右三左三,擺若鰻行,進若蛭步。」所謂鰻行,就是指鰻魚遊動時是左右擺動。而蛭步,水蛭遊動時是上下拱動。
  • 孫瑾|「鬼交」與異類婚姻譚之關係
    首先來看《醫心方》卷廿一的「治婦人鬼交方第卅」對《玉房秘訣》的引用:《玉房秘訣》云:採女曰:何以有鬼交之病。彭祖曰:由於陰陽不交,情慾深重,即鬼魅假像與之交通。與之交通之道,其有勝於人,久則迷惑,諱而隠之,不肯告人,自以為佳,故至獨死,而莫之知也。
  • 陶淵明《五柳先生傳》--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 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 古代的酒與現代的酒一樣嗎?淺談國人對酒為何如此迷戀
    正因如此,西晉江統的《酒誥》中曾寫道:「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雲儀狄,一日杜康。有飯不委之空桑,積鬱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據記載,古代的五石散其實成分和硫磺差不多,因此人喝完以後極容易燥熱不堪,甚至產生一些迷幻現象。但是將五石散和酒混合,其實有可能會造成中毒現象。到了魏晉時期的文人追求癲狂,而且將這種特殊的酒冷卻以後,還是可以進行服用。
  • 中國古代的十大禁書
    中國十大禁書是中國民間長期流傳,最具神秘色彩的十部屢遭禁毀的小說,這十部小說既大名鼎鼎,又諱莫如深,既精彩恣肆,又良莠不齊,正補傳統經典文學作品之遺,屬「民間珍品」之林。這些書本,對世俗有著強大的腐蝕力,不理統治者進行統治,所以被禁。1.《剪燈新話》明·正德年間禁 遭禁原因:扭曲的情慾表現。
  • 艾灸之補瀉與注意事項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已明確指出灸療補瀉。如《靈樞•背腧》篇說:「氣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洩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古代醫家不僅從理論上進行闡述,而且也積累了這方面相當的經驗。例舉如下。補法:《類經圖翼》介紹灸中脘,氣海以治「脫血色白,脈濡細,手足厥冷……其效如神。」」
  • 長生不老,應該多XXOO還是吃小藥丸?
    本文授權轉載自壹讀(yiduiread)文丨王青欣人類可能是地球上唯一意識到自己會死的生物
  • 神秘的中國古代十大禁書
    中國十大禁書是中國民間長期流傳,最具神秘色彩的十部屢遭禁毀的小說,這十部小說既大名鼎鼎,又諱莫如深,既精彩恣肆,又良莠不齊,正補傳統經典文學作品之遺
  • 「前浪」陪你寫作文——⑦管鮑齊桓公之交,何以傳頌...
    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司馬遷說:「天下不多(稱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