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部「老少配」都市愛情劇引發了吐槽。
陳建斌、李一桐主演的《愛我就別想太多》在豆瓣獲得3.3的低分,熱門短評寫道:「救命啊,陳建斌好好演《三叉戟》這種劇不行嗎」、「這對CP實在太可怕了,建斌叔實在太爹了!」
生於1970年的陳建斌今年50歲,與他在劇中演情侶的李一桐卻是個90後。此外,由於陳建斌疏於外貌、身材管理,腆著啤酒肚的他皮膚鬆弛,同女主角站在一起視覺年齡差還要更大。豆瓣上一張二人同框的劇照下面,網友設計了這樣的對白:「爸,你少管我!」圖文對照起來,毫不違和。
網友設計對白:「爸,你少管我!」
除了「畫面太美」的老少配,劇情也充滿中老年傑克蘇式意淫。陳建斌飾演的有錢人想尋找不圖錢的真愛,因此扮作包子鋪老闆,與年輕貌美的女主角擦出火花,甚至被對方倒追——此刻觀眾腦海中不禁浮現《都挺好》裡的經典臺詞:「她圖你什麼,圖你歲數大?圖你不洗澡?」
像《愛我就別想太多》這樣,從形到神瀰漫一股「爹味」的愛情劇雖不太多,但每部都很有話題。
2014年的《大丈夫》中,滿臉皺紋的王志文與李小冉扮演老夫少妻,終成眷屬;2017年熱播劇《我的!體育老師》中,年近五十還發福的張嘉譯與88年的王曉晨搭檔,豆瓣熱評寫道:「這部劇最大的bug在於,會有張嘉譯這體型的健身教練嗎?」
而毒眸觀察到,近年隨著性觀眾對「爹味劇」反感情緒的攀升,此類劇集產量已經減少,正在播出的《愛我就別想太多》已經積壓近三年,並不是新拍劇。
不過對於演藝圈來說,發福的「哥哥」們的中年危機,已經來得比女演員遲了太多。
陳建斌在《甄嬛傳》中扮演的皇帝坐擁佳麗三千,比鮮肉果郡王魅力更大;張嘉譯近年的「老少配」作品,還有搭檔王珞丹的《急診科醫生》。這些從不管理身材的40歲+男演員常年佔據著電視螢屏,搭檔一茬又一茬的小花,和他們同齡的女演員卻早已在影視作品中升級當媽,甚至不少人無戲可演。
《甄嬛傳》劇照
「老少配」也要講基本法
用年齡來攻擊一對成年人之間的愛情,似乎是政治不正確的:既然電視劇可以向女性觀眾提供「年下小狼狗」,那麼男性觀眾需要的清純小女友也應該「存在即合理」。
事實上令女性觀眾反感的並不是「老少配」這一設定本身,而是這麼幾種情況——
其一,身材走樣、中年油膩的男演員尬演「魅力大叔」;其二,「老少配」中男性往往成為上位者,對戀人不斷進行陳腐的說教,「爹味」爆棚;其三,當「老少配」與「姐弟戀」並置時,「叔叔」與「姐姐」之間的不平等待遇愈發彰顯。
第一種情況最為直觀,不少觀眾表示難以直視《愛我就別想太多》中,李一桐強吻陳建斌的畫面,這類劇集中,男演員在「魅力大叔」四個字裡往往只佔了一個「叔」字。
讓對比變得更殘忍的,是男性凝視下的幼女審美。
在為「白瘦幼」、「少女感」所統御的女性審美陳規下,女演員們卯足了勁保養、醫美、節食、健身,導致大部分女演員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得多,27歲的李一桐看起來在22歲上下、《大丈夫》拍攝時36歲的李小冉看起來堪堪28,襯託得叔叔們愈發滄桑。
《大丈夫》劇照
能夠被觀眾認可、成為經典的「老少配」,則無一例外需要外形英俊的大叔。名留影史的《洛麗塔》儘管因為倫理問題受到爭議,但幾乎沒有觀眾質疑傑瑞米·艾恩斯的迷人;華語言情界也有《一簾幽夢》中劉德凱飾演的費雲帆、《天若有情》裡車仁表飾演的季東陽。
不過也有例外。中年女性觀眾的「天菜」靳東儘管稱得上保養得宜、五官端正,但從演員本人到角色不斷散發出的「爹味」氣質,讓他難以得到年輕女粉絲的青睞。
戲外的靳東好為人師,曾因為一句「諾貝爾數學獎」導致博學人設翻車;戲裡的他則角色同質化嚴重,熱衷演繹養成菜鳥女主的上位者。《歡樂頌》裡他是劉濤的頂頭上司,《我的前半生》中他養成人妻馬伊琍,《精英律師》裡又訓導著新人律師藍盈瑩。《精英律師》豆瓣評分5.3,豆瓣熱評說他演誰都是賀涵。
當然,不能全賴演員,角色的「爹味」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劇本,根源是編劇乃至整個主創團隊對父權邏輯的習以為常。
豆瓣3.4分的《愛我就別想太多》,儘管在立意上標榜打破物質枷鎖、歌頌真愛,卻出現不少物化女性的「爹味」臺詞:「男人喝酒女人少插嘴」「衝著我的錢來的女的,就好比一塊蛋糕,啪,掉地上了,不能要了」,還有配角對女主說,「純,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愛我就別想太多》劇照
而當 「老少配」與「姐弟戀」被放在一起比較時,觀眾又會發現更明顯的差別:影視劇中,「老少配」往往能獲得圓滿結局,「姐弟戀」卻常常以失敗告終。《大丈夫》中王志文抱得美人歸,劇中另一對年齡差情侶——俞飛鴻與楊玏的姐弟戀,卻被棒打鴛鴦。這一劇情曾引發不少觀眾的憤慨。
2017年偶像劇《人間至味是清歡》中,陳喬恩分別與佟大為、王一博有感情線,女主角放著痴情多金年輕帥氣的年下小狼狗不要,愛上事業弱於自己、性格市儈的離異男,引發觀眾譁然。相比劇集本身的遇冷,劇中姐弟戀部分反而被剪輯成cut,在B站受到了歡迎。
老少配不是不可以,只是在男性凝視慣性下,這類劇集往往存在著性別雙標,讓女觀眾如鯁在喉,難以下咽。
「爹味」式微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爹味愛情劇和不合理的老少配在網絡平臺已經走向了窮途末路。
《愛我就別想太多》殺青於2017年8月,儘管該劇男二是同年憑藉《白夜追兇》熱度攀升的潘粵明,這部劇仍然沒有儘快上線,而是積壓近三年,如果不是受到疫情影響,趕上新劇停拍、積壓劇清庫存的當口,該劇也許至今都未排播。
目前市面上為數不多的「大叔蘿莉」題材劇,也多找到了及格線上的「魅力大叔」,比如《下一站是幸福》中,與虞書欣大談師生戀的張雨劍就頗受歡迎。幾部將播劇的「老少配」陣容也尚算合理:言承旭、沈月搭檔的《我好喜歡你》、林雨申、趙露思合作的《我喜歡你》、張魯一、吳倩的《這個世界不看臉》等。
電視劇《這個世界不看臉》
另據新劇觀察統計,2020年上半年開拍的93部新劇中,絕大部分愛情題材的主演年紀相仿,有少數幾部姐弟戀題材,男主角年齡較女主角明顯年長的只有一部劉威、王鷗主演的都市愛情劇《生活萬歲》。
爹味的式微,其實是漫長的性別平等意識覺醒過程的產物:隨著觀眾越發敏感,貫穿劇裡劇外的性別雙標問題得到了暴露。
曾經在劇外,出演「老少配」、「姐弟戀」的男女演員待遇大不相同。演繹「爺孫戀」、「父女戀」的男演員很少因此受到苛責,畢竟他們還曾主演過不少品質正劇,偶爾「失格」,歸來仍是戲骨。
但35歲以上的女演員出演姐弟戀則會面臨嚴苛的審視:一部《西門無恨》讓楊鈞鈞以「西門大媽」的名字留在網友心中,B站上充斥著這位女演員的鬼畜視頻;2014年的《生活啟示錄》中,閆妮、胡歌的劇中激吻片段在網絡上引發激烈討論,不少聲音表示「心疼胡歌」;「偶像劇女王」陳喬恩也在35歲之後不斷被催促轉型,還曾引發陳喬恩微博懟網友的爭議。
演藝圈性別雙標問題的大面積暴露,繼而引發了女性觀眾對「爹味」的牴觸,觀眾開始意識到,單獨對女演員苛刻是不公平的,男明星似乎過得太輕鬆了。
閆妮正是一個極佳的輿情轉向坐標:在《生活啟示錄》中被罵「老牛吃嫩草」的她,在2019年有一部名為《狗眼看人心》的電影上映。影片中閆妮與黃磊有一場床戲,數年前早已被認為不配演姐弟戀的閆妮依舊身材曼妙,反而是發胖的黃磊,由於裸露上身的畫面太有衝擊性,在網絡引發吐槽。
電影《狗眼看人心》中的黃磊
近年來,男明星的「油膩」「爹味」「身材管理」紛紛得到重視:黃曉明、楊爍、陳思誠、周一圍因為他們油膩的真人秀表現或演技被封「四大油王」;微博上出現了名為「男星爹味發言bot」等人氣帳號,專司批判男藝人的性別歧視言行;男明星的身材話題也更頻繁地衝上熱搜。
《愛我就別想太多》中的男二潘粵明,曾在2017年憑藉《白夜追兇》翻紅,那時他的身材與如今別無二致。但在當下,潘粵明開始遭到責備:網友吐槽他在《龍嶺迷窟》中以「王胖子」的身形飾演矯健的胡八一,並催促他在拍攝下一季《鬼吹燈》之前務必瘦下來。
非常罕見地,潘粵明成為了一名為身材公開道歉的男明星:「我知道胖八一會影響燈絲們看這部作品的帶入感,向大伙兒道歉!我會在後面的工作中嚴格注意對自身飲食及身材的管控!我也非常想把一個有意思的可看性很高的角色留在你們的心目中!我會為此努力。」
「姐姐」「弟弟」夾擊叔圈
潘粵明的道歉是否足以成為一種信號還未可知,但在小鮮肉和「姐姐」們的兩面夾擊下,「叔圈「的確越來越不好混了。
2014年,《古劍奇譚》帶火了李易峰、陳偉霆等一眾「小鮮肉」,男色消費興盛,催生一批年輕流量。與此同時,愛情劇也開始出現題材轉向的趨勢,到2016、2017年左右,以一線女明星搭配鮮肉模式打造的「大女主IP劇」井噴,《錦繡未央》《羋月傳》《那年花開月正圓》《楚喬傳》等劇十分賣座。
2018年又迎來了甜寵劇風潮。這一題材轉向也受到了日韓影視創作的影響:嗅覺敏銳的日劇、韓劇率先發掘了更滿足女性需求的姐弟戀題材,2016年的《賢者之愛》、2018年的《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都在中文網際網路空間引發巨大的討論。
《賢者之愛》劇照
有了更好的選擇,中年發福男藝人更難入女觀眾的眼:肌肉型男有彭于晏、韓東君、李現;年下小狼狗則有劉昊然、宋威龍、易烊千璽這些鮮嫩的95後、00後;就連一向被油膩男星佔領的霸道總裁市場,也有娃娃臉的任嘉倫來接班。
但2020以來,男色消費似乎也到了一個平臺期:男團選秀不如女團選秀熱鬧紅火,頂級流量很久沒有換代,甜寵劇中走紅的男演員,紅利期日漸縮短。從鄧倫這樣的「年度男友「,到李現這樣的」季拋男友「,再到許光漢、宋威龍、張新成、丁禹兮等「月拋男友」,甜寵劇男星走馬燈似地霸屏一陣,就又沒了聲量。
相應的,女明星們開始獲得更多關注和機會。
從「淑女的品格」到《乘風破浪的姐姐》,熟女明星們顯然比同齡男星散發出了更多值得欣賞的特質:50歲的伊能靜堅持健身,40歲的寧靜完成高強度唱跳,37歲的金莎隨身攜帶小秤,以保證自己一天攝入不超過1000卡路裡。
《乘風破浪的姐姐》寧靜跳舞
隨著《浪姐》刷屏社交網絡,孫紅雷突然發了一條微博問:「怎麼沒有乘風破浪的哥哥們?瞧不起人嗎?」熟悉孫紅雷畫風的觀眾尚能會心一笑,但更多女性觀眾被這條微博激怒了:「問這話之前,想想怎麼沒有『極限女人幫』?」
圍繞《浪姐》男版翻拍的一系列話題,面臨了空前的牴觸情緒。比如《天天向上》推出特別節目《追逐夢想的哥哥》,結果被女觀眾們迅速開始挑剔,指責「哥哥」們跳不動舞、減不動肥,從顏值、身材、表達到意志力全面落於姐姐下風。
芒果TV招商會上公開的項目《披荊斬棘的哥哥》號稱要召集「30位有男團夢的哥哥」,立刻被微博網友吐槽:「別說有男團夢想的哥哥了,30個沒罵過男團娘炮的哥哥都很難湊齊。」更有網友進言獻策,要求看「哥哥」改造類真人秀,讓中年發福男明星減肥、去油、學男德。
網友評論
輿論對「爹味」遲來的審判,正是男明星們早該降臨的中年危機——女明星戲外保養戲裡當媽,男明星頂著臃腫的身材和足可以當女兒的後輩演情侶的「好日子」正在遠去。
所謂「厭男是情緒,厭女是文化」,當下中年男星所面臨的「高要求」,不及過去幾十年中女明星承受的十分之一。遲來的審判或許看上去過於猛烈,但這種情緒或許的確有長期存在的必要:因為「爹味」審美仍然有市場。
目前來看,爹味劇在網絡口碑走低並未影響電視觀眾對它的追捧。
正如靳東至今仍是家中女性長輩的理想型一樣,對「爹味劇」的反感情緒還未傳遞到更大年齡的受眾群當中:據廣電收視大數據顯示,《愛我就別想太多》雙臺總收視率破1,市場份額超過5%,位列同時段第二;而雲合數據顯示,該劇受眾年齡為31.7歲,高出電視劇受眾年齡平均值4.2歲。
「爹味」開始消散了,但它的霧靄仍然繚繞在廣袤的內陸,在此之前,不妨讓「姐姐」的風浪颳得再猛烈一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