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記憶中農村孩子的樂趣

2021-02-22 趣溢思

這是十年前在天涯上寫的東西,看來我對童年的懷念,一直都在:

人為什麼會這麼戀舊,很不經意的幾句話,或者一些舊物都能勾起一長串的回憶,或許正是因了逝者永不再來的緣故。

那種停留在記憶深處的東西也永遠都不會消失,這也許是出現很多懷舊情結的原因吧,我亦不能免俗。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出生在有山有水的農村,記憶中家鄉的大山、汶河以及東嶺都給了我無窮無盡的歡樂。

中秋時節正是山上的酸棗變紅的時候,我們土話講的「七月十五白鼻,八月十五紅鼻」,其中的「紅鼻」就是專指中秋前後的紅紅的酸棗。

小時侯基本沒錢買水果吃,於是小孩子們就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跑到山上去摘酸棗吃。一般情況下,都是三五成群,約在周六放學後,每人帶一塑膠袋,趟過汶河,來到山腳。

酸棗樹的生命力是極強的,從山腳一直到山頂都有。

酸棗顆上面長滿了針刺,同時會掛著紅的或者半紅的酸棗。即使有針有刺,甚至有那種蟄人的毛毛蟲(我們叫拴木架子,很多人叫它糖寶),也擋不住那酸酸甜甜的誘惑。

山上還有一種棠梨樹,上面會結那種很小很小的,豆粒般大,但樣子跟黑皮的梨子差不多的小棠梨,一般來說沒有經過霜打的棠梨是很澀的,但我們也摘,摘回來煮熟了吃,只記得很香。

姐六猴和知了也是我們的盤中美味。

夏天大雨過後,姐溜猴大量破土而出,當然不下雨的時候,每天晚上也有相當數量的姐溜猴會破土而出,但下雨的時候,我們白天去就抓了。

趁著下雨的時候,披上白塑料薄膜做成的雨衣,帶著鬥笠,就往樹林子跑去,怕跑慢了,就被別人佔得先機。

一般是先在地上找洞,因為地是沙土地,所以很好摳,也有些已經被雨水灌進窩裡,不得不趕緊出來,爬到樹上。

印象中我們滿樹林子裡跑,看到樹上的姐溜猴異常興奮,有時候會同時看見多個,於是嘴上邊喊「我的」,邊跑來跑去。

小時候粘知了我也毫不示弱。用麵粉洗出麵筋來,找個長竹竿,竹竿頭上要細,上面纏幾圈線,便於麵筋牢固的粘在上面。

中午天熱的時候是最好的時機,知了怕熱,有些還會從樹幹上往下退。這種正在往下退的知了,最好粘。

看準知了的翅膀,手不要抖,直接將竹竿戳到知了翅膀上,知了就粘在麵筋上了,撲稜撲稜在那裡直叫,碰到個啞巴,只會亂撲楞,而不會叫。

這些戰利品都是美味,不管是剁碎煎著吃,還是直接油烹了吃。

還有一種叫山山牛,黑色帶甲殼,會飛,有兩個鉗子般的大牙齒,一般都是雨後在嶺上的草地上可以找到,小的時候跟著父親去撿過。

吃法和知了姐六猴類似,母山山牛肚子裡有籽。

還有瞎闖子,之所以叫它瞎闖子就是因為它到處亂飛,感覺像沒長眼睛一樣。

夏天麥子成熟的時候,打麥場裡會嗡嗡飛著黑黑的瞎闖子,它們會落在麥秸稈垛上。菜園的籬笆上也可以發現,有時單個出現,有時是成串出現。

晚上我們會拿了酒瓶子,從麥垛或者籬笆上擼下裝進瓶子,拿回家或者餵雞或者油熥了來吃,香得很。

螞蚱我們也會去逮了來吃。

撲螞蚱是一項高難度動作,要悄悄的,別驚動它,它們頭頂可是長著一對大眼睛呢,估計前後都能看見,靠近後,迅速奮力一撲,有可能在手底下,也有可能就飛了。

還有些人吃螳螂,秋後的螳螂肚子裡全是籽。

我們還戳過蜂窩,吃過蜂蛹。


再說說豆地裡的豆蟲,那也是美味。

它們是專趴在豆科上吃豆葉的,看哪塊地的豆葉最不好,哪地裡的豆蟲肯定就多。

抓回去,把頭揪開,用筷子從屁股往上頂,就能把豆蟲內臟翻出來,洗淨,跺碎煎著吃,香啊。


小時侯還釣過魚,不是用魚杆,而是用罐頭瓶,栓根繩提留著,裡面放上些麥麩,有骨頭的放根骨頭,把瓶子放到池塘裡,一會的工夫裡面就有小魚進瓶。

如果想多抓,就用盆子,上面蒙上塑料紙,開個口,繩子紮好,然後放上麥麩和骨頭,撐到池塘裡,留繩子在水外面,過一會拉出盆子,會有很多小魚在裡面。


除了這些,俺還掀過蠍子,就在嶺上的石頭堆裡。

工具自製鑷子,就是把筷子的一頭劈成兩半,中間塞個小細木頭棍,用線固定好,就成一副鑷子了,再配個玻璃瓶子。

石頭裡的蠍子一旦被發現,就可能快速逃走,速度非常快,但是我們有個絕招,就對著蠍子吹,因為蠍子怕風。

趁它不動的時候,趕緊用「鑷子」夾起,放入瓶中。

不過蠍子自己不吃,都賣給小賣部換成錢了,大的青膀蠍子能賣兩毛,小的一毛,對孩子來說也算是不小的一筆收入。

對那時的我們來說,除了收穫後把它們變成美味的樂趣外,更多的是在於抓它們的過程之樂。

童年總是趣味無窮,長大後,童年的樂趣就只存在於記憶中了,但可以不時地把這些記憶調出來看看,因為它們會生成一種會心的微笑,這微笑會掛在嘴角,還能進入內心深處,滋養著乾枯的靈魂。

相關焦點

  • 懷舊 記憶中的鐵皮玩具
    在張洋的玩具收藏館裡有2000餘件玩具,許多50後、60後的人們來到這裡,尋找兒時的記憶。當他們拿著全新包裝的鐵皮玩具和張洋聊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張洋知道,即使兒女成群,即使頭髮花白,在他們內心深處,依然是個孩子,是和張洋一樣,喜歡鐵皮玩具的孩子。那麼後來,鐵皮玩具為啥消失了捏?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鐵皮玩具慢慢退出了歷史舞臺,原因有二。
  • 嘉禾良庫 | 經典遊園+懷舊放映+神秘驚喜,等你再孩子一次!
    5月30日-6月1日 16:00-20:00嘉禾良庫邀你再孩子一次!(前方高能:內含大量福利)免費參與方式見文末80後、90後記憶中的兒童節,少不了的就是學校組織的遊園會。這個六一,我們將記憶中的「遊園會」搬到了園區,免費請大家來玩,再孩子一次!
  • 京都麵包物語:記憶中揮之不去的味道
    還有一個原因是小朋友吃飯愛新奇,很快容易吃膩,「コッペパン」製造的意想不到的樂趣讓孩子們欲罷不能。 前幾天看電視,藝人松子也提起了這個屬於昭和味道的麵包,他說好像就真沒吃到過多麼驚豔的「コッペパン」,但是看到有賣還是會一邊打自己的手一邊伸出手,永遠忍不住要買。可以說這個味道是屬於日本人記憶裡揮之不去的味道吧。
  • 農村孩子的童年小吃,土豆餅和綠豆冰棍,是來自夏天的記憶
    暑假的日子實在快樂,因此一直留存在腦海中許多年。農村孩子的童年小吃,應該都少不了土豆餅和綠豆冰棍吧。這兩種小吃做法比較簡單,味道很好吃,和街頭售賣的賣相與口感幾乎相差無幾。落地風扇飛快地轉動扇葉,母親拿出冰凍好的綠豆冰棍,一群小孩就圍在小桌子上吃,這個場景幾乎今年不忘, 是來自夏天的記憶。
  • 魔獸世界:不參團不打本,懷舊服孤狼玩家的樂趣在哪?
    #遊戲圈中的春節#魔獸世界懷舊服孤狼可以玩兒啊,沒那麼絕對,這個版本沒事兒玩兒玩兒單刷,做做任務攢點錢,開跨度戰場了刷一下戰場豬頭錘和鐵皮。練個奶或者t,我當年戰士就是這麼練的,做做任務,頻道組人下副本,不愁沒隊伍。愁的是打怪痛苦,不過死習慣了就好了。
  • 糖果行業的懷舊經濟學:消費記憶可行嗎?
    近年來,大白兔在品牌活化策略中,主打情感營銷牌,早在2011年,大白兔微電影《倒視鏡》在網絡上贏得了幾百萬的點擊量,通過微電影的方式傳遞,為品牌年輕化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2014年8月,北京康貝爾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推出單品「牛軋1991」,主打懷舊風,年銷售額超2個億,企業通過重新包裝牛軋糖,將經典、懷舊的感覺融入產品名中,再次喚醒消費者的懷舊情結。
  • 新苗幼兒園「憶童年,親子懷舊」主題活動
    讓我們放下工作中和生活中的各種煩心瑣事,坐上時光機,去尋找童年的樂趣回味我們的青春!      記憶中的踢毽子、跳繩、跳皮筋、滾鐵環……這些久違的遊戲,是否讓你想起了記憶中的童年?這些簡單而久遠的遊戲,承載了多少人的童年樂趣和放飛的青春。
  • 網友盤點24種懷舊老玩具 70後80後說很懷舊很回憶
    原標題:揚州網友盤點24種老玩具,引發「70、80後」熱議 鐵環、橡皮筋、、翻手繩、泡泡膠、陀螺……這些老玩具,有沒有喚醒你的童年記憶? 導讀:懷舊老玩具都怎麼玩呢?以鐵環為例,這名網友寫道,「滾鐵環,好幾代人童年時的遊戲,流行於全國各地,孩子們手捏頂頭是V字形的鐵把或鐵絲,推著黑鐵環向前跑。」
  • 以前農村的孩子都玩什麼?有哪些樂趣?一
    以前農村的孩子多,每家都有幾個,3個以下算少的,4-7個很正常,有的還有10個以上的。一個生產小組,幾十戶人家,可每年都要添生7-10個小孩。那時的小孩從不孤獨,在村裡有許多同齡的玩伴,每天在外面玩得不想回家,在家裡也是兄弟姐妹眾多,瘋趕打鬧一刻也不停留。
  • 讓人記憶深刻的農村趣事
    老家是丹東農村的,在那生活了20多年,許多人、許多事讓人記憶深刻,可能一輩子也忘不掉。小時候,就是一個野孩子。夏天,下河洗澡,捉魚摸蝦。那時候,一天洗澡兩三次,有印象的是,有兩次誤入深水區,差點淹死,幸虧同行的大孩子及時發現,把我拉上去了。洗完澡,就去摸魚,我們沿著小河溝一直摸到很遠,每每都收穫滿滿。我們把魚用水草穿成一串,然後帶著戰利品回家向父母交差,晚上就可以享用一頓鮮美的晚餐,那時的河溝沒有一點汙染,現在可沒有小夥伴這麼幹了。
  • 流淌在記憶中的河流
    「這麼多年我竟然一直在尋找,找那條流淌在心中的河流,我知道也許它不在任何地方,或是就在我心底最疼痛的故鄉……」歌曲《河流》又迴響在耳畔,一首歌曲,牽出了記憶中的故鄉,牽出了記憶中的童年,牽出了記憶中的歷歷往事,猶如一條河流在記憶中緩緩流淌……
  • 盤點被遺忘的童年記憶:捏泥巴、吹肥皂泡
    「沒有電腦,沒有網絡,沒有手機,這是屬於一個時代人的記憶!捏泥巴、吹肥皂泡、捉昆蟲、摺紙飛機……」網絡上對童年的回憶帖總能勾起忙碌的人們許多被遺忘的童年記憶。  最全鐵皮發條玩具組合、童年經典懷舊零食大禮包、懷舊玩具大禮包……六一兒童節到了,一些網店推出了送給伴侶、同事、朋友的兒時記憶套餐,價錢從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得到了很多網友的追捧。
  • 超懷舊!90後兒時記憶中的零食,你吃過幾樣?
    有些人走在走在就散了,有些零食賣著賣著就消失了,今天就來帶著大家回到童年時期,再次品嘗一下記憶中那些難忘的零食吧!超懷舊!90後兒時記憶中的零食,你吃過幾樣?重拾兒時味道,記憶中的零食回憶殺,看看你都吃過嗎。
  • 農村路邊的這些野生花草,是否能勾起你孩提時代滿滿的記憶?
    時光荏苒,飛逝如梭,不知不覺中,80後的孩子們已經進入中年,90後的孩子們也已成年。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條件的提高,如今的孩子們都養尊處優,猶如嬌貴的金絲雀,失去了很多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在80,90後的記憶中,小夥伴們成群結隊去上學,鄉間小路,嬉戲打鬧,而路邊的野花野草是我們娛樂的「常規武器」。昨夜下了一場雨,早上空氣特別好,於是我決定出去走走,呼吸大自然的氣息。繞著村邊小路悠閒的往海邊走,農村的氣息特別舒緩,走走停停看看,處處可見成群成簇的野生花草,思緒頓時回到20多年前,孩提時代的畫面活生生地浮現在眼前。
  • 某活動現場,美女表演霹靂舞,經典懷舊,記憶我們的青春
    某活動現場,美女表演霹靂舞,經典懷舊,記憶我們的青春 2020-12-09 00:
  • 攝影大神分享懷舊攝影集:70年代農村放電影的日子,你還記得嗎?
    對於生活在農村裡的70後來說,定期來村裡放映的電影算是兒時一項最有趣的娛樂活動,放映機、不算很大的幕布、零零散散的小凳子和熱鬧的流動攤販......這些元素構成了70後、80後的童年回憶。
  • 孩子學習沒動力?不如試試體驗式教學,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鄰居家的孩子一年前朗朗上口的《詠柳》,一年後再讓他表現一下時,背的已經是磕磕巴巴了。斯賓塞說過"硬塞知識的辦法經常引起人對書籍的厭惡;這樣就無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養的那種自學能力,反而會使這種能力不斷地退步。"可見死記硬背的記憶時效是短暫的並且知識是沒有被真正消化的。
  • 【海珠攻略】記憶中的味道:帶爸媽還有小夥伴們去懷懷舊吧
    的確,這是一家主打懷舊的餐廳,店裡播放著熟悉的粵語歌,從上個世紀70、80、90年代走過的人,應該都會對這裡的一切懷有好感的。你看看牆壁上張貼的舊唱片、卡帶,是不是想起了曾經痴迷某個歌手,瘋狂搜集他的卡帶的年月?
  • 魔獸世界:懷舊服的樂趣從來不是打團本,而是來自升級的路上?
    #遊戲中的口罩英雄#魔獸世界懷舊服持續火爆,說明了現在的玩家並不是都喜歡快餐遊戲。娛樂產業的發展趨勢(遊戲也是娛樂產業的一種)以綜藝節目為例,前幾年都是快節奏的真人秀,這幾年推崇的都是《中餐廳》、《嚮往的生活》這種慢節奏的節目,相應的慢節奏的遊戲也自然回到視野中,畢竟生活已經很忙了,不想再玩遊戲也像換了個地方上班一樣。
  • 重點高校中,農村生源比重不足兩成,更多農村孩子正淪為二代民工
    可是,據數據統計,重點高校中,農村生源比重普遍不足兩成。即便今年清華大學的農村生源比重,上漲至20.2%,但就其它重點高校而言,從1990年左右開始,農村生源的比重便呈現出「斷崖式」下跌。其實,我們看到,農民工一直幹著最髒、最累的工作,而他們之所以毫無怨言,歸根結底是為了支撐家庭開支和孩子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