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念已逝的中國搖滾人
幾年前,就一直有這籌劃,做一期紀念已逝中國搖滾人的專題。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即便,僅僅的一顆鋪路石子,在後人前行的路上,如果缺了,也可能就崴了腳。
崴了腳,可能,就影響到自己整個職業生涯,改變人生。
即便,這顆石子微小,微小到似乎可以忽略。可,一個行當,就是由千千萬萬個看似可以忽略的點組成,構成。也正是這些「點」的襯託,才有了一線、主流、奔向主流,才有了那些曾經做死夢也夢不到能掙到那麼多錢的明星、坐檯明星、搖滾明星,才有了拿走一場音樂節絕大部分酬勞仍意猶未盡的大碗、壓軸大碗、搖滾大碗。
我曾經寫過:英雄,可以不問出處。但是,英雄,自己應該永遠記得自己是從哪兒來的!
這很難,一個人江湖、經濟的天差地別,不變,是不可能的,一直記得出處甚至極偶爾還會記起出處的,有幾人?我們也見慣了、聽多了火起來之後,連人格都變了的人和典故,但還佯裝高尚。
這不是錯。
混出來不是錯,想混出來也不是錯。混出來了,又拼命往體制和主流圈擠,自己打自己臉,更不是錯。
錯的,是這個行當千千萬萬聽者、愛樂人,過於相信那些「混出來的人」曾經其實的假裝赤誠。
好吧,那就,即便是這些「英雄」進步階梯上,踩過的視如無物,我,也要記錄。
我記錄了五十位搖滾人、音樂人,雖然,他們的離世各有不同,但,基本都沒到常人意識裡正常的生老病死年紀。
他們離世,有的波瀾不驚,有的蔚為壯闊。但不管怎樣,在親友心中,留下的,都是永遠的痛。
何況,他們,在自己其實相對短暫的職業生涯,都書寫了抒寫著屬於自己、屬於一個時代的輝煌。
限於觸角,本期專題記錄的都是我能夠了解到的業內逝者。肯定,還會有一些我的觸角之不所及,他們,一樣會是思念或懂他們的人內心裡的英雄。除了抱歉,我更希望,這個觸角之不所及的「一些」,越少越好。
並且,每個城市,或許都會有逝去的中國搖滾這個行當曾經的從業者,我非常想把每位逝者都記錄到。但,即便大量繁複工作,也不太現實,也不容易實現,很抱歉。如果哪位朋友有這方面訊息,且樂於提供,請後臺聯繫或加我微信(422725253),留待以後有機會完善。
並且,沒有人能夠把一件事做到完美,只要努力了。
我,足夠努力了。
得知這期專題,回首起多少唏噓往事的洛兵老師專門抽時間創作了鋼筆畫《搖滾時代》,並納入他個人畫作的年代系列。在專題準備過程中,周儉老師多方籌措,提供資料訊息和大量圖片。還有更多師長,通過不同渠道提供了大力支持和幫助。
對逝者的尊重,對生命的企盼,應該,就都是每個人內心裡的吧……
貳:已逝五十位中國搖滾人名錄及簡介(以姓名拼音排序,與江湖無關)
001 阿妹:1987年09月15日-2020年10月16日,原名李嬌,雲南西盟人,佤族。2009年加入「司崗裡」樂隊,2012年在印度尼西亞舉辦的峇里島靈魂世界音樂節擔任特邀表演嘉賓。2015年與雲南資深音樂人普通結婚,在西雙版納創立Seven Bar柒酒吧,執著於推廣原創音樂。2017年與茶艾楠、袁寅及丈夫普通組建「玫洛格」樂隊,在佤族民間音樂的基礎上更多的融入自己,成為雲南少數民族音樂的典型代表之一,2019年6月發行樂隊首張專輯《玫洛格》。
阿妹生長在一個音樂文化氛圍濃厚的家庭,自幼能歌善舞,曾在楊麗萍原創舞蹈《雲南印象》中擔任主舞(哥哥阿傑現任西盟舞蹈團團長)。音樂才華一經施展,就無可阻擋,原創作品《通撒美》更是融合佤族民間音樂的經典之作。
2020年1月阿妹查出罹患癌症,在積極與病魔鬥爭的同時,仍努力於融合阿瓦民間音樂的推廣,直至生命那燭光熄滅……
▲ 阿妹,圖片提供:普通
▲ 玫洛格樂隊,左起:普通、夏文博、阿妹、茶艾楠、安哥拉,圖片提供:普通002 艾勇:1982年05月13日-2017年11月19日,原名陳於勇,雲南西盟人,佤族,「山人」樂隊貝斯手。2014年時,「山人」第二次美國巡演前夕查出身體問題,醫生建議須徹底放下工作休息,不得不離開北京回到昆明休養。那時候,「山人」樂隊境況已開始好轉。所以,網傳艾勇隨「山人」獲得「中國好歌曲第三季」年度總冠軍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回到昆明後,放不下音樂並一直鍾愛佤族民歌的他又與老憨、老黑等朋友一起組建了「Kawa」樂隊,並把在「山人」期間他主唱的「山人」重要作品之一《彝佤》帶到「Kawa」,改名《幹酒醉》、佤語改成佤漢語結合,成為「Kawa」受眾率最高的作品之一。
003 安龍:1967年03月07日-?,出生於黑龍江黑河,祖籍四川瀘州,本名周彤,獨立音樂人、職業設計師、青年企業家。自幼學畫、習武、寫字,大學畢業後獨闖海南成立海南國際廣告公司。1992年底,在西安策劃唐朝、呼吸、指南針、安龍參演的「九十年代新音樂——搖滾群星扶貧演唱會」。1993年組建「地球之子」樂隊,主唱安龍周彤、吉他鍾旭紅、貝斯吳小紅、鍵盤羅林、鼓手賴歡。羅林,就是後來憑那首《2002年的第一場雪》大紅大紫的刀郎。
1995年,發行第一張個人專輯《新中國新人類的新音樂 安龍 孔子說》。1996年,發行第二張個人專輯《另類中的另類人物 周彤 與佛對話》。2006年,在第三張個人專輯《請勿吸菸》所有工作已完成、只待全國發行的當口,失蹤至今,《請勿吸菸》成為絕唱。
我還記得,很多年前,和阿B做中國第一本純華語獨立音樂有聲雜誌《碑》時,在創刊號的特別策劃,我寫到了久未有音信的安龍。之後一段時間,安龍QQ聯繫了我,還約定有機會見面喝酒。但可能也就是那段時間或那幾年,2007年2月份和家人最後一次聯繫,之後就徹底失去音信。
和安龍家人也偶爾聊起過,包括準備這期紀念專題,我一直在猶豫是否寫安龍、怎麼寫。我一直認為,安龍是看破了紅塵,就如有的朋友一樣,皈依佛門不問世事。但安龍家人說,按安龍的性格,即便出家,也不會十幾年都沒有音信。而我,一直寧願相信,安龍是在哪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笑看凡塵……
連結:他是中國朦朧搖滾詩人、另類先鋒,恍然間失蹤十年,絕版作品獨家發布
▲ 安龍,圖片提供:周禕
004 博朗:1983年03月19日出生,原名郝晨光,內蒙呼市人,「進化吞噬」樂隊隊長&吉他手。曾組建鈾、上等兵、門徒、沉澱、燚等樂隊,任貝斯手、吉他手,一直活躍在呼市搖滾舞臺。2019年08月30日突發腦溢血,治療無效,於2019年10月15日在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去世。
「病成了這樣,怎麼排練啊,過幾天還要演出呢……」,是他留給人間的最後一句話。
博朗去世後,「進化吞噬」樂隊成員東島、二剛、喬三、西貝及生前好友超樂萌等牽頭,集結幾乎所有呼市同代搖滾人及一些前輩,共同演唱了一首專門寫給博朗的歌《再見,博朗先生》。他們說:希望能有一首歌,讓你想起曾經的兄弟……
至於,這首作品發布後,圍繞著一些可能變了味道的兄弟情感、人多嘴雜等,就算了。大家能走到一起,懷著對兄弟、對逝者的尊重,就沒有任何理由懷疑每位參與者的彼此赤誠。
▲ 博朗,圖片提供:東島
005 超子:1987年04月11日出生,原名車言超,山東萊陽人,因參軍留在濰坊,雕刻時光樂隊貝斯手、靠譜先生樂隊和DELAY樂隊鼓手。
他同時是一名優秀的製作人,擁有自己的錄音棚,參與了大量音樂作品的製作和編曲工作。因突發心肌梗塞,2018年4月16日上午11時去世。
▲ 超子,圖片提供:劉曉國
▲ 超子,圖片提供:劉曉國
006 陳琳:1970年01月31日-2009年10月31日,出生於重慶奉節,歌手,畢業於四川省舞蹈學院。1993年專輯的主打歌《你的柔情我永遠不懂》(作詞洛兵、丁原,作曲周笛、丁原),讓她站在了行當巔峰。雖然,後來的作品我再沒有印象,但這一首已經足夠。
10月31日,對於陳琳,應該是個特殊的日子,所以,她選擇了在這天離開。
圍繞著《你的柔情我永遠不懂》專輯及這首歌,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在當年的搖滾、流行、將要出道的從業者間,在現今的搖滾明星、流行明星、綜藝節目間,那些史實和謊言,就都算了吧。但,真相,一直有人記得……
007 陳汝佳:1964年出生於廣州,中國流行歌壇第一位出訪歐洲的歌手,演員。1984年憑對徐小鳳惟妙惟肖的模仿,被稱為「男版徐小鳳」。1988年獲「第三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業餘組通俗唱法第一名,同年發行兩盤個人專輯,並在20集電視劇《情魔》中飾男主角孫約翰,這也是大陸首次由流行歌手主演的電視連續劇。1989年獲「全國十大歌星」稱號,1990年獲「全國影視十佳歌星」稱號。
大概1993年後,陳汝佳淡出這個行當,直至2000年在央視「同一首歌」演唱個人經典作品《故園之戀》、在「二十世紀廣東歌壇流行音樂經典金曲紀念演唱會」演唱原唱歌曲《彎彎的月亮》復出歌壇,並發行專輯《新歌+成名金曲》,包括也是他原唱的《晚秋》、《心中的安妮》。只是,這幾首他原唱並真的膾炙人口的作品,被多位歌手翻唱後已少有他的痕跡。也是復出後,陳汝佳還獲得了「2000年度十大金曲」獎,並與同年復出的楊鈺瑩分別獲得由廣東電臺音樂之聲等廣東省50家電臺聯合主辦的「廣東廣播新歌榜」年度最受歡迎男女歌手獎。那個時候,一向超前的廣東已經有了媒體評審團現場投票的玩法。
這之後,陳汝佳依然遊刃有餘於這個行當。直至2004年1月12日因心肌梗塞離世。那天,也是他喜歡的香港歌手梅豔芳的出殯日。
陳汝佳性格內向而憂鬱,但除此,更有豪爽。按一些說法,如果陳汝佳當年不出國,在大陸歌壇的地位可能已無人能及,包括後來叱吒風雲的劉歡、毛寧都翻唱過他的歌並大紅大紫,而他們的聲線,或許都不如陳汝佳好。但是,只是但是,沒有如果。
▲ 陳汝佳1988年專輯《風靡88》封面,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008 程鑫:1982年09月25日出生於河南鄭州,天分稟賦的優秀吉他手。
先後在鄭州汝河路小學、第二中學、第二十四中學讀書,2000年左右到北京開始職業音樂生涯,並曾就讀於迷笛音樂學校。先後擔任「子曰」樂隊、蘇陽樂隊、老狼、樸樹等專職吉他手,與汪峰、許巍、李志輝、馬條等音樂人有過錄音、現場演出及和聲等方面的合作,並曾為李宇春、譚維維、尚雯婕、何潔等超女伴奏。
2013年底查出胰腺癌,在樸樹等朋友的幫助下接受中醫治療,2014年02月06日凌晨在成都去世。
連結:他曾是樸樹、老狼、子曰等專職吉他手,卻英年早逝,絕版個人作品發布
009 程子龍:1964年08月08日-2019年06月08日,北京人,「紅色戰車」樂隊主唱&吉他,以翻唱崔健著稱於江湖,曾攜樂隊登上多個省級衛視綜藝節目。而其實,他的主業是一名救危助困的消防隊員。
江湖上,口口相傳著他的義氣和熱心,及與哥們兒打招呼時真的發自內心的口頭語「親人呢」,及朋友遇到困難時的隨叫隨到,包括他離世前一周。
▲ 程子龍,圖片選自程子龍微博
▲ 程子龍名片,圖片提供:周儉
▲ 程子龍與老友,圖片提供:川子
010 高楓:1968年07月24日-2002年09月19日,原名曾焰赤,出生於湖北武漢,資深音樂人、歌手,畢業於中央工藝美院。1994年憑單曲《大中國》紅遍全國,並登上1996年央視春晚。流行紅星的路逐漸寬闊後,還曾為劉德華等著名華語歌手創作作品。2002年,發行最後一張專輯《美麗新世界》。
在上述百度百科隨手查詢的內容以外,百度百科「1993年,與普安公司解約,成為自由音樂人」一句帶過的史實是這樣的:
1993年,主唱&吉他周鳳嶺、貝斯王磊、鼓手單曉帆、鍵盤蘇慶衛組建了一支樂隊,在錄合輯《搖滾北京II》前,老哥推薦高楓做主唱與樂隊合作錄一首作品,大家協商後樂隊定名「紅桃五」,並發表唯一正式發行作品《把門打開》。錄完後不久高楓離隊做個人發展,周鳳嶺繼續做主唱兼吉他,期間鍵盤蘇慶衛離隊臧鴻飛入替、吉他李碩豐加入。
▲ 音樂作品版權提供:紅桃五樂隊
▲ 紅桃五樂隊,左起周鳳嶺、蘇慶衛、單曉帆、高楓、王磊,圖片提供:周鳳嶺
▲ 《大中國》期間的高楓,圖片提供:周儉
▲ 英國留學期間的高楓,圖片提供:周儉
011 高松:1966年出生於陝西西安,西北搖滾先行者,資深音樂人&製作人、吉他演奏家。
1992年組建「飛」樂隊,是陝西搖滾史第一支開專場的樂隊,並參加過多場在西北地區引起巨大轟動的搖滾演出。1994年8月,因主唱許巍赴京發展樂隊解散(據傳許巍大紅大紫後與原樂隊成員極少來往)。但也就是在那段時間,高松沉澱下一批優秀作品,1995年5月樂隊重組。1998年,在合輯《摩登天空一》發表重組後的首支單曲《西邊太陽》。
之後,高松專注於幕後,在京多年,並與畢曉笛有過長時間的深度合作。當年火遍天的《兩隻蝴蝶》的編曲,就出自高松之手。只是,在音樂上生性執拗的高松,對類似這些純粹謀生的工作,鮮有提及。《回到夢裡》、《西邊太陽》、《夸父》等經典作品,才是他的最愛。這些作品,顯現了「飛」樂隊一貫細膩而敏感的迷幻和躁動,在不安或許還有的惶恐中,抒發著甚至更接近於朋克本質的搖滾情緒。
2017年12月27日,高松因病辭世。他的過往好友紛紛表達了極度哀思和悼念,許巍通過朋友向高松家人表達了深度關切,眾多喜歡他及「飛」樂隊音樂的人們,也通過各種渠道表達著哀思和惋惜之情。
連結:路漫漫斯人逝、長安遙樂永傳——念西北搖滾先驅、飛樂隊靈魂高松
▲ 早期飛樂隊,圖片提供:童童
▲ 許巍離隊後重組的飛樂隊,左起鼓手張文、主唱毛毛、貝斯童童、吉他高松,圖片提供:童童
▲ 高松,圖片提供:童童
012 勾子:1971年04月26日-2013年08月26日,原名吳徵,北京人,中國搖滾最優秀的調音師之一,崔健御用調音師。
勾子熟悉老崔的每一首歌,包括每一次演出前排練的不同處理,幾乎不用老崔提醒任何東西,每次演出都能保證幾乎百分之百的樂隊排練效果。他的這種職業素養及靈活爽快的性格,是使他在業內廣受歡迎的主要原因。與他合作,不僅樂隊放心,演唱會導演更省心,基本上不用擔心勾子的音響部分會出任何問題,可以騰出精力專注於裝臺、演出、拆臺等工作流程和演出流程。
從業期間,除與中國搖滾幾乎所有大咖合作,還為多位大陸和港臺一線明星北京個唱、國家部委綜藝晚會、青島啤酒節調音,尤其為央視《同一首歌》節目現場調音近七十場。
▲ 勾子,攝影:銳意
▲ 勾子,圖片選自勾子微博
013 黃曉寧:1944年05月29日-2018年08月28日,祖籍湖南安化,四歲時隨家人到臺灣,高三時與同學組建「幸運的六月」合唱團開始演出,1968年在臺中美軍俱樂部駐唱,以獨特的嗓音演唱剛剛進入臺灣的西洋流行歌曲、輔以帥氣的墨鏡和中性裝扮,風靡臺灣六七十年代,與金祖齡、羅勃蔡等同為當時臺灣西洋音樂的代表人物。並因對貓王作品的獨特演繹,被譽為「臺灣女貓王」。1978年先後推出《海洋的呼喚》(黑膠發行年份是1981年)、《時光列車》兩張專輯。
八零年代初隨家人移民美國,淡出音樂圈。2009年4月,在美國舉辦了首場個人演唱會,反響熱烈。期間,也曾參加美國華人春節聯歡晚會。2014年受邀回到臺灣,2015年11月27日在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辦「女貓王黃曉寧的搖滾世界——2015懷念金曲演唱會」。2015年底、2016年初分別參加浙江衛視《中國夢想秀》、央視《中國好歌曲》。
2018年8月初在臺灣做了腦內腫瘤手術,但之後病情惡化,8月28日5時50分離世。
連結:在這習慣了告別的年代,「臺灣女貓王」黃曉寧也已離開……
▲ 黃曉寧專輯《海洋的呼喚》黑膠版封面,圖片提供:臺灣六禾音樂故事館▲ 黃曉寧演出海報,圖片選自黃曉寧Facebook
014 筠子:1973年01月24日-2000年09月10日,原名武雅筠,出生於新疆,流行歌手,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
網上有這樣一段話:這位極具才華的女孩僅出版了《春分·立秋·冬至》一張唱片,就在千禧年為情所困永遠離開了我們。她走的很悽冽,令人唏噓。也有很多關於她和他、他的傳說,就不必說了,自有良知。
他、他,呵呵。這句話真好,自有良知……
▲ 筠子,圖片提供:周儉
▲ 筠子,圖片提供:@noisivh
▲ 筠子EP·非賣品,圖片提供:周儉
015 老鴨:1973年10月28日-2017年12月22日,原名趙錦鋒,山東淄博人,曾組建「暗示」、「自助餐」等樂隊。
在豆瓣聽他的歌,總有種淡淡的憂傷纏繞,他的歌詞像詩,憂鬱,又迷茫。他有足夠的作品做一張專輯,但直到那個冬天離開,也未能有正式作品發布。他聲譽度最高的作品,是同鄉謝天笑翻唱並改了歌名的《醉了》和《我最珍愛的人》,他原唱的歌名是《完美的夢》、《來新蕾》。很多年,斷斷續續,他和謝天笑、王磊等同是淄博工人家庭出身的同鄉一起,拼爭在那個名叫北京的城市,很多年。
「黃昏中那微弱的希望,像碎片一樣從心裡滑落,寄托在春天的希望裡的幻想,你卻像秋天的樹葉慢慢的凋零……」
016 雷駿:1975年06月22日-2015年05月06日,北京人,「蜜三刀」樂隊主唱,北京朋克音樂節創辦人、中國Skinhead文化推動者。
與更多待人接物時動不動髒字髒話掛嘴邊的表象朋克不同,雷駿是真的精神朋克,即便,他的這個內心嚴重影響著「蜜三刀」的受眾和傳播率。並與武漢朋克樂隊「SMZB」一起,一南一北,撐起中國朋克大旗。
我依然記得,我們在微博私信說有空喝酒好好聊聊,做個深度訪談。可沒幾天,就接到他心臟病突發離世的消息。如果,這對於他是永恆,那麼,對於親友,對於喜歡「蜜三刀」音樂的人,就是無法忘卻的痛。
我也一直記得,傳唱於北京國安足球隊球迷間的《最後的勝利》。如果,「蜜三刀」表現的是雷駿骨子裡的生來叛逆和不妥協,這首歌,就是他內心裡的柔軟,即便激勵。
017 李愛:1982年-2013年06月08日,受父親影響6歲開始學習古典吉他,高中時開始組建樂隊,才華橫溢的天才製作人、音樂人、吉他手。
曾與莫文蔚、蔡健雅、汪峰、李健、譚維維、楊坤等多位華語流行一線歌手合作,作曲、編曲、製作、錄音。為多部電影、紀錄片創作配樂,為多個世界品牌創作廣告音樂。作為一名樂手,與鄭鈞、莫文蔚、張亞東、沙寶亮、湯潮、鄭智化、艾敬、那英等合作過數場大型演出。
018 李萌:1982年11月11日出生,曾用名孟晨,北京人,貝斯手,國際知名品牌Ernie Ball代言人,曾加入或合作的樂隊、音樂人有自由部落、索瑪TNT、霜凍前夜、脈搏、霾晦、夢靈、歇斯等,參與自由部落樂隊單曲《夢》&《無政府主義》&《沉澱》、索瑪TNT樂隊單曲《丘壑之夢》、霾晦樂隊EP《天霾地晦》和專輯《塵世繁華》、夢靈樂隊專輯《江山》、歇斯個人吉他彈奏專輯《響琴山》等錄製。
2015年05月23日,因心臟手術失敗搶救無效離世。
▲ 李萌,圖片選自李萌微博
019 李小文:1963年-1996年,北京人,大陸八九十年代典型翻唱歌手之一,在圈內被譽為「痞子歌星」。
李小文紅火的年代,正是大陸盛行改編流行紅歌歌詞的年代,並且改的俏皮、辛辣,既有對社會現象的嘲諷,又帶有些許黃色味道,廣泛流傳於市井街頭。那時候,李小文的代表作有《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大老爺們兒愛唱歌》、《獻給老婆的歌》等,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
李小文也演唱過一些影視插曲,最著名的是九十年代家喻戶曉的電視連續劇《籬笆女人和狗》插曲《過三關》(張藜作詞、徐沛東作曲)。迪斯科、搖滾也是李小文演唱的重點,曾與謝津合作發行《衝擊迪斯科》,與竇鵬、劉崢嶸、何靜合作發行《俺的搖滾》等。
1996年在天津的一場演出中磕傷了腳,過量服用止痛藥後搶救無效離世。
020 劉敬安:1955年04月09日-2006年12月21日,遼寧鞍山人,原遼寧歌劇院交響樂團小號首席,1988年因妻子丁麗君(遼寧省著名歌手)到北京參加第三屆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而共同赴京發展,後加入「螢火蟲」樂隊任吉他手。「螢火蟲」樂隊成員幾經變更,錢平、秦偉、孫維亮、龔鳴、劉敬安、曲非這個陣容是參加北京大型演出最多的。
在「螢火蟲」期間,劉敬安與吉他手龔鳴結下深厚友誼,去世前幾天彌留之際,一直喊著龔鳴的名字。龔鳴接到劉敬安妻子電話時,聽著電話裡老友的呼喊,淚流滿面。但當時他正忙於國家芭蕾舞團交響樂團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緊張排練和首演工作,無法去拜祭,就代表谷建芬老師和「螢火蟲」樂隊全體發電報往遼歌大院致哀。
2017年劉敬安女兒結婚,龔鳴和劉敬安臨終前託付龔鳴好好照顧的得意門生崔磊一起,去瀋陽祝賀,劉敬安的老同事都唏噓不已,沒想到這麼多年北京的老朋友還沒有忘記他……
▲ 夫妻同臺,劉敬安(右)、丁麗君(中),圖片提供:龔鳴▲ 螢火蟲樂隊,左起錢平、秦偉、孫維亮、龔鳴、劉敬安、曲非,圖片提供:龔鳴021 陸費漢強:1962年03月08日-2014年12月25日,鼓手、經紀人、電視製片人,「中國流行歌壇十年成就獎」獲得者。很多人知道他是一名鼓手,包括1990年-1992年在出產了高曉松、老狼、蔣濤等叱吒於行當的風雲人物的「青銅器」樂隊任鼓手。1991年前後,還組建過一支名為「原始社會」的樂隊,並曾參加過一些活動。
但行業內更深刻他的,是經紀人身份。而他這個經紀人,其實,更多時候是管苦哈哈搞搖滾的弟兄們飯的飯轍。
陸費去世後,他任職經紀人的第一支樂隊(新諦樂隊)主唱驊梓在微博哀悼「痛失摯友」,並配發了前一天還到醫院探望的照片。黃燎原則感慨:百度上居然搜不到他的照片,但他的善良和誠懇,我沒法忘記……
▲ 陸費漢強,圖片提供:驊梓
022 陸勳:1971年-2018年01月23日,出生於江蘇阜寧,5歲習鼓、少年時隨父習笛。職業鼓手、爵士鼓教育家,中國鼓手聯合會全國鼓手大賽發起人、中國鼓手聯合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
作為一名職業鼓手,與業內多支樂隊、音樂人有過密切合作。2003年隨「子曰」樂隊參加「華語歌壇音樂風雲榜頒獎典禮」,獲「華語歌壇年度最佳搖滾樂隊」獎,同年獲「金號獎」最佳樂隊。作為一名爵士鼓教育家,著有《中國音樂學院爵士鼓考級教材》、《鼓手手冊》等教材。
陸勳去世後,據傳有一位同行在微信朋友圈提起陳年舊帳和斥罵。人死不結仇,但到底是有被害妄想症,還是真的應著「沒經歷過別人的苦就不要勸別人大度」這句話,就只有當事人自己清楚吧。
▲ 子曰樂隊,左起陸勳、秋野、汶麟,圖片提供:周儉
▲ 陸勳,圖片提供:周儉
023 呂念祖:1957年出生,山東人,幼時隨父母從遼寧大連到廣州,2012年10月2日因病去世。曾有「廣州劉文正」之稱,是80年代廣州最大的兩個輕音樂團之一廣東省中國旅行社輕音樂團首席男歌手,中國唱片公司廣州分公司藝術團歌唱演員。因翻唱《霍元甲》主題曲《萬裡長城永不倒》及第一張個人專輯《大號是中華》,風靡一時。
1985年,呂念祖應香港《新晚報》之邀赴港演出獲圓滿成功,同年參加央視春晚,並在「紅棉杯」歌唱大賽上獲「羊城十大歌星」稱號。1986年,被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評為「全國最受歡迎的歌唱演員」之一。1988年,獲「全國十大歌星」稱號。1990年起,擔任廣州電視臺主持人,並擔任過不少大型晚會的策劃和主持。2007年,在廣東珠江經濟電臺舉辦的「兔年金曲擂臺賽」上,呂念祖演唱的《噢,足球》獲獎。
呂念祖對話劇表演藝術也有著濃厚興趣,並在電視劇《雪城》中扮演男主角。離開娛樂圈從政後,曾擔任廣州市白雲區文化局局長、黨委書記。
▲ 呂念祖,圖片選自網絡,向原作者致謝
024 馬寧:1981年出生於河北唐山,搖滾樂的痴迷者,父母均為聾啞人。但困苦且屢遭波折的家庭生活並未讓他活的卑微,相反,一直用自己的質樸方式,表述著對這個世界、對朋友的愛。結婚前夕,2008年6月15日晚他到位於唐山抗震紀念碑廣場附近的中國銀行24小時室內自助櫃員機取款,被兩名持刀歹徒殺害,案件至今未破。
連結:一個底層搖滾青年的悲劇一生,那是一面鏡子,裡面是他,也映襯你我
▲ 馬寧肖像,作者:趙君軍
▲ 油畫作品:薛方明
025 馬萬裡:1992年04月01日-2015年10月31日,寧夏固原人,回族。刺鼠樂隊創始人、主創、主唱兼吉他手,有代表作《風景》、《揭開黑暗》、《抑》等。
「自由啊請你慢些,我們怎麼永遠都跟不上你的節奏」、「刺鼠是一枚勳章,是我們至高的榮譽」、「當你死了看看有多少人為你上墳」是他經常說到的幾句話之三。而最後一句,卻似他始終做好了為自由、為情義、為夢想、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向死而生無所畏懼的準備,是他向活著的人說的至上機語。
他是上蒼派來的,帶著「生命之寬厚」的內心,之後,便會到下一個地方繼續完成播撒光明的使命。他的朋友們說:我們極之有幸與他相識一場,此緣非易。我們不悲傷,他離開了,卻正是他與我們新的啟程的開端……
▲ 馬萬裡,圖片提供:馮煜
026 馬兆駿:1959年05月06日-2007年02月23日,臺灣人,江湖人稱馬爺,資深音樂製作人、創作歌手。臺灣民歌時期(1977年)出道,為劉文正、黃鶯鶯等許多曾叱吒於華語歌壇的港臺一線流行巨星製作過專輯、歌曲及創作歌曲。馬兆駿作曲、洪光達作詞、王夢麟原唱的《木棉道》是臺灣民歌時期的主要代表作之一,1987年發行的專輯《我要的不多》及同名單曲是馬兆駿在大陸聲譽度最高的個人作品。
在大陸,在當年擁擠的港臺一線流行巨星光環下,馬兆駿並不太知名,或者說並不知名。但馬兆駿屬於那種典型的捧紅太多藝人的幕後經典人物,可能沒有享受過萬人演唱會現場的萬人聚焦,但比萬人更多的人或許永遠沒有機會看到,他們所聚焦明星的目光卻只停留在一個人身上,馬兆駿。
這就如麥可·喬丹NBA職業生涯最後一次全明星賽,當太多新生代球迷聚焦於新生代球星、聲嘶力竭高喊著科比、艾弗森等名字時,他們看不到,他們心目中偶像巨星的目光卻只停留在一個人身上,麥可·喬丹。
這,就是底蘊。
馬兆駿去世後,由妹妹馬毓芬(臺灣資深音樂製作人)及李宗盛、巫啟賢、周華健、趙傳等生前好友策劃的「發光如星」紀念演唱會,於2007年3月25日在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行。那足夠豪華、龐大的陣容,遠不是在大陸擁有極高知名度、因車禍去世的張雨生紀念演唱會所能比擬。這,就是底蘊。但,這種底蘊的比擬,我們都希望,越少越好。
2007年6月16日,馬兆駿獲第18屆金曲獎文化傳播獎章,由妻子郭美珒代領。
▲ 馬兆駿,圖片提供:周儉
027 民謠道長老衲:1986年03月21日-2015年08月16日,原名楊松,陝西渭南人,因原創內省批判作品《師太你就從了老衲吧》而得此藝名。
老衲自幼體弱,出生時僅三斤,後據醫院診斷患有先天性血管疾病,11歲時母親離家出走。1999年初中畢業後離開渭南,在西安胡家廟商場做保安時接觸搖滾樂並學習吉他,2002年開始流浪,在大理等地待過近十年,創作音樂和酒吧駐唱、街頭賣唱。期間腿部患有靜脈血栓並逐步惡化,2013年回到渭南老家醫治時又發現患有心肌梗塞,2014年接受心臟支架手術,負債纍纍。
迫於生計,也為了繼續追尋音樂夢想,2014年11月再次離開渭南老家到西寧「心鑰匙」酒吧駐唱,2015年6月籤約寧夏「夏音樂」獨立唱片公司,開始積極籌備第一張個人專輯。在音樂之路看似開始看到光亮的時候,2015年7月查出肺結核,8月15日半夜腿部動脈血栓發作,雙腿無法動彈。考慮到沒錢醫治,也不願過多麻煩朋友、拖累家人,他忍受著常人無法體會的劇痛和絕望,爬至廚房用刀割喉、手腕、心臟、大腿11刀……8月16日凌晨3時離世。
搶救期間,老衲說了這樣一句話:不能沒有尊嚴的活著,寧願有尊嚴的死去。
028 石其峰:1986年05月08日-2020年07月26日,北京人,因名字諧音大家都叫他17,優秀的音樂製作人、詞曲作者,先後組建或加入金屬球樂隊、樂團雙魚座、大主宰樂團、4U樂隊等。
17心地善良、性格開朗,樂於助人,總是給身邊朋友帶來歡樂,唯一夢想就是彈好吉他做好音樂,隨樂隊先後發行多張專輯。他個人作品總是與人向上,在自己勤奮努力的同時,更激勵他人堅持夢想。
2020年7月24日在通州一餐館外因肢體衝突導致受傷昏迷,7月26日搶救無效離世。
▲ 石其峰(右)、阿威(左),圖片選自Tone阿威微博029 孫澍:1977年08月13日-2003年02月06日,北京人,貝斯手,1995年加入「鐵風箏」,共同創作了樂隊經典之作《這個夏天》,2002年發行樂隊首張專輯《這是我們的秘密》。同年加入「周先生」樂隊,錄製完成樂隊首張專輯《夢裡舞蹈的人》。
作為一名喜愛裝扮且性格樂天的職業貝斯手,孫澍參與過驊梓、樸樹、周迅、姜昕等專輯的錄製,最多時曾同時參與八支樂隊的排練和演出。2003年2月6日因突發心臟病意外辭世後,吉他手葉琳也離開樂隊,主唱虞笙(虞洋)倍受打擊並因此低迷消沉,隨即「鐵風箏」樂隊解散,直至2013年才重組。
▲ 音樂作品版權提供:鐵風箏樂隊
▲ 鐵風箏樂隊早期陣容之一,前虞笙、中左徐寧&中右陳卓櫻、後孫澍,圖片提供:周儉
▲ 孫澍,圖片提供:虞笙
030 陶金:1961年03月08日-1997年08月25日,原名陶京三,出生於南京,祖籍河北新樂,舞蹈演員、歌手。
1985年作家劉毅然根據陶金個人經歷創作小說《搖滾青年》,1988年由田壯壯執導、陶金編舞並任男主角的電影《搖滾青年》上映,在全國青年中獲得了極大反響,票房甚至達到300萬。由此,陶金被譽為「中國的麥可·傑克遜」、「霹靂王子」。乘此東風,陶金攜原創舞蹈《跳起來》登陸1989年央視春晚,走進千家萬戶。這之後,1993年央視春晚與阿內、阿兵合作表演舞蹈《聞雞起舞》,1995年央視春晚與謝津合作演唱歌曲《你想看什麼》。
1996年12月,陶金準備赴法國、美國演出事宜,並開始籌劃錄製三首MV和歌曲專輯。1997年8月25日,因肝內膽管癌去世。陶金去世後,大陸現代舞的代表人物才變成學成歸來的現今的娛樂大咖金星。
從嚴格意義,陶金不是一位歌手。但真的我幼年記憶裡的這個名字,及在那個聞「搖滾」色變年代的他的《搖滾青年》,記述在這裡,也就是我自己的一個情結吧。
▲ 陶金主演的《搖滾青年》海報,圖片選自網絡,向原作者致謝▲ 陶金與妻子趙麗萍同臺,圖片選自網絡,向原作者致謝▲ 趙麗萍著作《陶金 我的至愛》,圖片選自網絡,向原作者致謝031 田建華:1966年05月18日-2018年10月06日,北京土著,江湖人稱田老五、老五、五哥,資深音樂人、吉他手、川子樂隊貝斯手。
網上有這樣一段話:以前家人總是埋怨老五,每天忙忙碌碌卻掙錢不多,可他突發心梗走後這幾天,每天人來人往,各種朋友千裡迢迢從四面八方到家裡弔唁,每個人都傷心欲絕,不舍他離開。家人說,現在好像明白你了。
「千山遠水我始終追隨著你的背影,我相信你燃放生命的傳奇」,在專門寫給他的《背影》裡,老友川子、老皮泣血歌唱……
▲ 《背影》MV,版權提供:川子
▲ 川子樂隊,左起老皮、老七、川子、老五、華子,圖片提供:川子
▲ 老五(右)與老濃(左),圖片提供:老濃
▲ 老五,圖片提供:川子
032 萬謙:1972年出生,江西南昌人,八十年代末接觸音樂,幾年後成為南昌最好的鼓手,1997年加入「紫雨」樂隊,完成《紫雨》專輯錄製。
萬謙好交友,做人張揚、豪放、仗義,但過於戀酒,2017年底發現肝癌已是晚期,且病情發展迅猛,2018年元月離世。當年介紹萬謙加入「紫雨」的凌凌專門改編、翻唱了樂隊同名經典作品《紫雨》,以紀念曾經的兄弟、友情。「紫雨」樂隊隊長&吉他國子專門寫長文悼念。
我還聽說過這樣一個溫暖故事:一位網友找到老磁帶藏家鐵塔,問有沒有紫雨樂隊專輯,有人要買。鐵塔說自己只有兩盤,而且沒拆封,還要留著收藏,不賣。那位網友說是紫雨樂隊吉他手要買,因為鼓手得了癌症,時間可能不多了,想送一盤當年的專輯給鼓手留念。鐵塔一聽,就說,如果是這種情況我就送給他。
雖過程稍有出入,但這件事,國子是知道的。
▲ 1998年發行的紫雨專輯彩頁,左起貝斯孫向榮、鍵盤惠鵬、主唱錢皓、吉他國子、鼓手萬謙,圖片提供:曙光
033 王贛:1974年出生,四川樂山人,吉他手出身的優秀鼓手,「聲音碎片」樂隊組建者之一,「廢墟」樂隊、「簡約情人」樂隊鼓手。隨廢墟參加2002年第一屆雪山音樂節,參與「廢墟」重要代表作品《一朵人花》創作,參與「聲音碎片」第一、二張專輯創作及錄音。2010年5月19日因胸腺癌去世。
2010年5月22日,「廢墟」樂隊主唱周雲山主持,在北京121酒吧舉辦紀念王贛專場音樂會,參與的都是在北京的他的朋友,廢墟、聲音碎片、重塑雕像的權利,「舌頭」樂隊吳吞,曹操、劉小寧、孫志強、周老二等。
關於這場紀念演出,網上有這樣一句話:大家想告訴王贛,即便在天堂,我們也會是有夢想的人……
▲ 音樂作品非商用,已徵得廢墟樂隊同意
▲ 廢墟樂隊,左起王贛、周老二、陳昆、曹操、周雲山,攝影:蔡鳴
▲ 聲音碎片樂隊,左起王贛、劉光蕊、馬玉龍、李偉,圖片提供:劉光蕊
▲ 廢墟樂隊,前左起周雲山、陳昆,後左起王贛、曹操、周老二,攝影:蔡鳴
034 王建業:1960年10月13日-2014年03月18日,廣東人,1983年加入音樂茶座樂隊,在「紅牡丹」開始職業歌手生涯,當年廣州樂壇「四大天王」之一(另三位是廖百威、陳汝佳、李達成),1987年至1993年籤約太平洋藝術團。曾為《女人街》、《張保仔》等多部影視劇演唱插曲,發行多張個人專輯,演唱過《雨夜的別離》、《我不是不愛你》等多首粵語原創作品。
1988年通過參加「88雀巢歌手大賽」,被廣東電視臺選送參加在香港舉行的「亞太地區十二大城市歌手大賽」。1989年4月13日,代表內地赴日本福岡參加「亞洲藝術節」,與當時日本最紅的中森明菜和樂壇最佳新人酒井法子、韓國最紅的男子三人組合「消防車」等同場競技,演唱廣東資深音樂人吳國才的作品《父親的愛》,獲「最佳演繹獎」(另一位獲獎的華語歌手是張學友)。
這之後,王建業曾出國闖蕩,直到1997年回國。到2001年又從生意場回到娛樂圈,擔任廣州一製作公司的造星高手,後又與廖百威有過深度合作。
▲ 左起潘邦鎏、王建業、範維、陳浚、陳毓暉,圖片提供:範維▲ 左起李達成、王建業、熊啟涵、周兵、廖百威,在廣州廖百威錄音棚進行廣東原創作品錄音,圖片提供:周兵035 王昆:1925年-2014年11月21日,河北唐縣人,中國第一搖滾老太婆、歌劇表演藝術家、東方歌舞團原團長,第五、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其他履歷,請網絡隨手搜索。
我要說的,1986年,由東方歌舞團策劃、在中國音樂史舉足輕重的「讓世界充滿愛」百名歌星演唱會,王昆力排眾議把崔健和《一無所有》推上歷史舞臺。很多年後的一次採訪中,先生說:「崔健唱『難道你愛我一無所有』時,我看到有同志退席了,也有人指責我說民歌就是這麼唱的嗎……我是把《一無所有》當成愛情歌來聽,這首歌的音樂非常好,很能打動人……所以,我就批准他唱了」。
唱完《一無所有》後,樂隊哥兒幾個在現場觀眾的歡呼聲中回到後臺,王迪激動的趴在地板上開始流淚,崔健則感嘆:「真想管王昆叫一聲媽啊」!
我不知道,「沒有王昆就沒有後來的崔健、沒有王昆就沒有後來的中國搖滾樂」的說法,有多少人贊同。但在那個依然足夠的赤色年代,是王昆給了崔健和中國搖滾樂機會,登上迄今為止中國最重要的音樂舞臺。崔健是否喊了或喊過先生那聲媽,我不知道,但就此,崔健成了「爹」。
很多年後,崔健說:她是把中國搖滾樂推到臺前的重要人物,她的支持和幫助我永遠不會忘記……
▲ 王昆在北京電視臺「文化之約」欄目談崔健,2014年10月11日,圖片提供:周儉036 王磊:1969年-2003年,湖南長沙人,1990年加入「現代人」樂隊任主唱,參加了1992年潘美辰大陸巡演、海口電視臺春晚、侯牧人《我愛你中國》專輯錄音等樂隊大事件。
退出樂隊後,本就是流行歌手出身的他再回流行圈,並於1994年,以「現代人」樂隊吉他手孟軍創作的《異鄉的走廊》為主打歌發行同名專輯,與他自己作曲的《團支部書記》一起,風靡於那個年代。
▲ 王磊1994年專輯《異鄉的走廊》封面,圖片提供:夢醒唐朝
▲ 現代人樂隊,左起彭措晉美、王焱、王磊、孟軍、張軍,圖片提供:孟軍
▲ 現代人樂隊助陣潘美辰個唱,左起王焱、王磊、田建華(經紀人)、張軍、潘美辰、胡之良(薩克斯)、孟軍、彭措晉美,1992年,圖片提供:孟軍
037 王曉京:1957年-2015年05月23日,中國樂壇重要代表人物,曾一手捧紅多位華語歌手,把民族音樂推向世界,幫助、提攜過很多人,不管是個人抑或組合、搖滾抑或流行。著名的《搖滾北京》合輯系列,也出自他手。
只是,多年以後,尤其那些經他之手真的大紅大紫過的人,還有誰,能夠記起他的存在?
所以,我把我曾經寫過的這段話也放在這裡吧:英雄,可以不問出處。但是,英雄,自己應該永遠記得自己是從哪兒來的!
▲ 王曉京,圖片提供:周儉
038 吳珂:1974年-1996年09月07日,北京人,才華橫溢的天才吉他手。他最深刻的搖滾痕跡,是1991年組建的「做夢」樂隊,主唱竇唯、吉他吳珂、貝斯陳勁、鍵盤陳小虎&白方林、鼓手餘偉民。
只是,後因竇唯要籤個人約,陳小虎在幫竇唯籤完合同之後退出,錄製專輯《黑夢》時,吳珂、陳勁也退出,其實,也就是「做夢」的解散,或者,至少是老「做夢」的解散。而這,直接傷害了吳珂,也包括樂隊其他成員,作品是大家一起磨出來的,最後,卻只成就了一個人。
吳珂父親是錄音師,並曾參與崔健第一張專輯錄製,對吳珂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走上搖滾這條路。吳珂深受Billy Idol吉他手Steve Stevens影響,如今留下的,卻只剩下他彈琴充滿靈性的傳說和典故。其中一件往事,當年「石頭」樂隊經典作品《童話夢》的《搖滾94》版,為保證錄音效果,特邀吳珂彈的吉他,那年,他20歲。
▲ 吳珂,圖片提供:老狼
▲ 做夢吳珂(右)、陳勁(左),圖片提供:周儉
▲ 吳珂,攝影:巖熔黑
▲ 做夢吳珂(左)、陳勁(右),圖片提供:周儉
▲ 表情樂隊,左起翁金海、李傑、餘偉民、佐藤誠野、吳珂,1994年,攝影:玄番小雪
▲ 做夢吳珂(右)、竇唯(左),圖片提供:周儉
039 西安老錢:1970年04月18日-2019年12月28日,陝西西安人,參加過央視「中國好歌曲」的獨立音樂人,代表作《今天我瘋了》將陝西方言與藍調布魯斯完美結合,形成獨具個人特色的方言布魯斯風格。
在個人音樂事業的上升期,2019年12月29日與妻子一起服藥自殺,留下獨生女欲哭無淚。但老錢的離開,並未如他遺言所希望的「悄悄地走」,相反,在一定範圍內引發了關於生命、藝術、逃離……的爭論。
▲ 西安老錢獲得的2017年度「陝西文化傳播影響力貢獻獎」獎盃,圖片選自西安老錢微博040 小索:1970年-2004年10月30日,原名索文俊,甘肅蘭州人,1995年和張佺創建民謠組合「野孩子」,1996年到北京發展,歷經多次人員變更。2001年時與樂隊成員共同在京開辦「河」酒吧,風雲一時,2003年8月14日閉店。
應該是迷笛校內舉辦的最後一次迷笛音樂節,「野孩子」表現的絕對凌駕的強大氣場。那時候的民謠還很純粹,講究技法和團隊配合,有底線。而「野孩子」樹立的標杆,至今,仍被諸多所謂同行們仰視,高高在上。
2014年10月30日,野孩子、張瑋瑋&郭龍、小河、吳寧越等當年從「河」酒吧走出來的好友,共同在京舉辦了「紀念小索——十周年音樂會」。
041 謝津:1971年05月11日-1999年02月14日,出生於天津,1990年時在匯集了當時中國歌壇幾乎所有大牌歌星的大型晚會《90亞運》上演唱《亞運之光》開始走紅,1993年成為首批籤約海外唱片公司的內地知名歌星。1994年在華納旗下發行首張專輯《謝津》,收錄的《女人天生愛做夢》、《愛不要太多》都紅極一時,後在央視演唱《說唱臉譜》又令她事業更上一層樓。
據傳,1994年公司安排到南京舉辦校園演唱會,由於音響效果不好影響了演出質量,謝津認為有人故意搞鬼,就給了公司一位人士一個耳光,隨即被華納封殺。雖然1995年時謝津參加了央視春晚歌舞節目《你想看什麼》,但自此在北京、天津都很少再露面。江湖傳言謝津性格比較敏感,這件事及其他一些事是否就刺激到了她,1999年2月14日早晨,在天津自家寓所(23層)墜樓離世。
我對謝津更深刻的記憶,是她與侯牧人老師等合作演唱的90年亞運系列題材作品,及收錄在《黑月亮2》的單曲《亞洲的太陽》,收錄在《北京雷鬼 Vol.1》的《信天遊》、《山溝溝》。還有,與李小文合作發行的《衝擊迪斯科》,及也是改詞翻唱年代她專輯名幾次出現的搖滾、女俠、搖蕩等詞語。如此這些,在我年幼時,就一直有謝津至少是搖滾邊緣歌手的印象。
042 邢勇:1973年出生,河北秦皇島人,自幼學習古典鋼琴,1993年以河北省鋼琴專業第一名成績考入唐山師範大學,主修鋼琴。1995年參與組建「新輪廓」樂隊擔任貝斯手,參與創作錄製《沉默》、《千年影人》、《九條命》等作品,並參與多場樂隊重要演出。1999年,一場糾紛中邢勇被四名持刀兇徒刺傷,含冤街頭,案件至今未偵破。
邢勇生性慵懶頹廢,和善幽默,待人真誠熱情。他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我玩兒搖滾樂不是為了什麼搖滾精神,也不是為了成名掙錢,我就是喜歡這種生活方式,我就是喜歡用搖滾的方式在生活裡混。
「你的告別悄無聲息,也不會有痕跡,二十年後我已忘記,你酒的言語。生活帶著鋼刀的鋒利,而你我是肉魚,粉身碎骨咬牙切齒,已不願再繼續」,「新輪廓」樂隊主唱王鑫以這首《告別》,表達著對老友的徹骨思念……
▲ 新輪廓樂隊原始陣容,左起陳磊、陳剛、常孝君、許建軍、王鑫、邢勇,圖片提供:王鑫▲ 新輪廓樂隊邢勇(右)、陳磊(左),圖片提供:王鑫▲ 新輪廓雛形黑鷹樂隊,左起邢勇、張寶軍、楊波、陳磊、王鑫,圖片提供:王鑫043 臧天朔:1964年03月06日-2018年09月28日,北京人,資深音樂人、搖滾樂手&歌手,1984年與李季、王迪、丁武、李力、嚴鋼、秦奇、孫國慶、周小虎、陳一新等組建「不倒翁」樂隊,個人處女作《心的祈禱》就是在此期間創作完成,並成為個人主要代表作品之一。1988年發行個人第一張原創專輯《衝入「禁區」》,很多年後廣被傳唱的《心的祈禱》、《朋友》都出自這盤磁帶。
1989年組建「一九8九」樂隊,成員先後還有秦勇、秦奇、李力、王勇、蔣文華、李季(經紀人)、寇善立(美)、劉君利、胡之良、程進、馬禾等。1995年發行的《我這十年》專輯,雖是以個人身份發行,但絕大部分作品的磨合成型都是在「一九8九」樂隊期間。
2018年9月28日4時56分,臧天朔因病離世。那真的眾星雲集的追悼會現場,給了諸多媒體爭相報導的足夠多的獵奇素材。而留給臧天朔親友的,是無盡傷痛。留給這個江湖的,是他的義和義薄雲天,和由此衍生的各種溫暖。
連結:臧公周年祭
044 張慧生:1970年出生,北京人,1988年上大學,開始自學吉他。但很多人不知道的,他並不是北大人,只是常出沒於北大,並曾租住在北大西門外。
很多年後,江湖上,有他的老友對他的思念,網絡上記錄的記憶裡他的一點一滴。有花邊小報類自媒體獵奇般抄襲拼湊的種種典故。但更多的,是對他的影響和留下的影響、留下《九月》和《圓明園的孩子》這樣經典作品的傳頌,及口口相傳的他的傳說,傳奇。
而我更清晰記得的,是在我的那個學生時代,也曾捧著他扒帶記譜以崔健、羅大佑作品為主的《搖滾彈唱專輯》,努力學琴,並一直珍存。
2001年11月獅子座流星雨那晚,他自縊於北大西門外租住的房屋內,終於徹頭徹尾地走進獨屬於他自己的精神世界。
▲ 張慧生(右),圖片提供:許秋漢
▲ 張慧生在圓明園東門內租住的小屋後院,1998年,圖片提供:許秋漢
045 張炬:1970年05月17日-1995年05月11日,出生於湖南,「唐朝」樂隊貝斯手。
1987年曹平組建「Da Da Da」樂隊時,張炬已開始喜歡搖滾,但還沒有樂器,曹平就動員他買一把貝斯,並承諾教他。但同時,曹平認識了吳運濤和趙年,發現他倆有音樂的底子,一個貝斯一個鼓,不用從頭教,就和吳運濤、趙年組建了「Da Da Da」。
後來樂隊排練,張炬經常過來玩兒,就總是和吳運濤說:「濤哥,如果我早買貝斯現在彈貝斯的就是我」。他倆是特別親近的朋友,張炬失戀那段時間就一直住在吳運濤家裡。心情恢復後張炬就搬出去了,不久遭遇車禍,當吳運濤趕到醫院那個足夠簡陋的處置室看到張炬時,張炬的胳膊還是溫熱的……
▲ 電影《搖滾青年》結尾處的張炬,1988年,圖片提供:周儉046 張永光:1962年10月29日-2014年12月24日,北京人,江湖人稱三兒、鼓三兒,中國最優秀的鼓手之一。
相比網絡隨手一搜一大把的搖滾職業簡歷,我更願意記述《滾石10年紀念盤4•大陸1990》這張可能是鼓三兒唯一擔綱製作人的唱片,1990年發行,收錄了那英、毛阿敏、常寬、劉歡、田震、孫國慶、胡月、臧天朔、王迪演唱的作品,編曲鼓三兒、王迪,伴奏樂隊ADO。這張專輯,1995年又以《中國原創十年》這個名字發了大陸版,歌曲唯一不同是王迪演唱的《憂心忡忡者說》換成了李玲玉演唱的《望月怕月圓》。
以現在的眼光,這可能是大陸搖滾、流行最後大拼湊的合輯唱片,這之後,雖然都是一個音樂圈,流行歌手也多與搖滾樂手合作,但這樣拼湊的合輯基本就再沒有過。或許,經歷過八零年代中後期、九零年代初期的搖滾、流行不分家後,很多從業者也就都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更好的歸宿吧。
▲ 張永光(左一),圖片提供:周儉
▲ 張永光之中國搖滾貢獻獎,圖片提供:迷笛
▲ 張永光,圖片提供:周儉
047 張越:1975年-2012年02月19日,北京人,1989年開始學習打擊樂,1992年加入「石頭」樂隊任鼓手,1993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錄音藝術系,之後先後加入子曰、鐵風箏、二手玫瑰、NO、北極星等樂隊,也曾作為田震的電鼓打擊樂手參加全國巡演。
1996年起,張越開始擔任導演並拍攝了一些頗有影響力的MV,李傑《你的心 我的房》、李慧珍《在等待》、李曉東《風也從容 我也從容》、郭峰《讓我再看你一眼》、子曰《相對》等,李臻《讓我為你唱首歌》MV還獲得了央視1996年軍營音樂電視大獎賽金獎。同時,還拍攝了北京電視臺一系列賀香港回歸的音樂電視。
2012年2月19日張越因病離世。去世前半個月,他還找過當年「石頭」樂隊吉他手周廣斌要重組「石頭」,並進行了認真策劃。哥兒倆開始喝的是啤酒,張越覺得特沒勁就出去買了兩瓶二鍋頭,自己喝了一瓶半剩了半瓶。那半瓶二鍋頭,樂隊哥兒幾個從八寶山送完他後回到周廣斌家,分著一飲而盡……
048 趙亮:1980年12月08日-2018年09月09日,內蒙包頭人,極具天賦的音樂製作人、吉他手。1994年開始組建樂隊,1997年放棄學業開始職業音樂生涯,1998年創作第一首音樂作品《黎明前的嘆息》。2002年到北京,組建「自畫像」樂隊,解散後開始從事MIDI製作。2005年發行個人專輯《保佑我》,2007年成立公司「燃燒唱片」,2008年組建「悟」樂隊,2016年12月8日成立斑馬錄音棚。2018年,「悟」樂隊發行專輯《驕傲的酒鬼》。
2008年擔任賑災歌曲《愛心相連》音樂製作、統籌及監製,應該是他職業製作生涯的正式開端。由此,先後為多位職業歌手、綜藝節目、影視劇製作歌曲、配樂,並創製作多首廣告配樂。2018年9月9日因心肌梗塞離世。
▲ 趙亮,圖片提供:鄧利軍
049 朱德榮:1954年-2014年12月18日,為中國流行音樂做出過突出貢獻的一代作曲家、製作人,曾任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唱片監製、廣州九月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前身是廣州市唱將娛樂製作有限公司)總經理。曾獲1996年中國流行歌壇貢獻獎、文化部和中央電視臺聯合頒發的「中國流行歌壇特殊貢獻獎」等大獎,曾任1997年中央電視臺青年歌手大獎賽通俗專業組總決賽評委。妻子郭霞是京劇旦角名角,兒子朱寰也是一名歌手。
朱德榮曾成功製作包裝了李春波、陳少華、火風、陳星等歌手,監製過那英、毛阿敏、韋唯、宋祖英、毛寧、楊鈺瑩、陳明、張也、尹相傑、於文華、解曉東、滿文軍、楊洪基、閻維文等歌手的唱片,作曲代表作有《九月九的酒》、《老鄉》、《聖火》、《紅顏知己》、《正氣歌》、《高原明珠》等名曲。
在此之前,上世紀80年代,朱德榮也曾發行過包括《情人的花雨傘》、《花雨傘·大海邊》、《超級市民》等幾盤個人翻唱、原創專輯。其中,《情人的花雨傘》是朱德榮的第一張個人專輯。
▲ 朱德榮1986年專輯《情人的花雨傘》封面,圖片提供:唐朝牧歌
▲ 朱德榮,圖片選自網絡,向原作者致謝
050 鄒振:1986年09月14日-2013年09月05日,雲南迪慶維西傈僳族自治縣人,藏族,「臨淵「樂隊(CloseTo Abyss)吉他手。
在楚雄讀大學期間,鄒振結識「臨淵」成員並加入樂隊。畢業後留在楚雄與樂隊共同打理琴行,懷著一腔熱血投身搖滾夢想。2013年夏,樂隊準備錄製新專輯,大家一起忙於新錄音棚的裝修,白天一起敲敲打打,晚上嘻嘻哈哈聊夢想。但一場深夜裡突如其然的車禍,奪走他的生命。
那個暑假,在琴行上課的學生描述著他一遍又一遍練習即將錄製新專輯吉他的畫面,充滿悲愴。樂隊錄音時,用的是他最愛的那把琴,後又把這把琴送回他的家鄉。
2014年專輯發行,專輯同名曲《路》是專門寫給鄒振的歌,以紀念大家共同拼打過的夢想歲月和兄弟情感。2020年,臨淵樂隊(Close To Abyss)解散。
感謝諸位師長在本期專題準備過程中,通過不同渠道提供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八連音、Bassplayliu、超樂萌、陳勁、陳昆、陳小虎、陳湧海、川子、東島、杜昊、範維、馮燁、龔鳴、國子、海龍、韓鴻賓、何靜、胡之良、驊梓、灰·藍色、老哥、老貓、老濃、李廣平、李輝、李寧、李碩豐、立新、李元、劉光蕊、劉志文、龍錦老李、倮倮、麻悅、孟軍、那仁布措(三兒)、牛子、普通、邱大立、瞿子寒、鐵皮、王敖、王博、王光燦、王磊(貝斯)、王鑫、吳維、吳運濤(二濤)、小舟、許秋漢、薛方明、葉子、於晶磊、虞笙、張火車、張瑋瑋、張宇、趙君軍、趙三才、周兵、周鳳嶺、周廣斌(小四)、周禕、周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