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島秀夫和遊戲音樂背後的故事

2021-02-15 3DM遊戲網

 只看外貌很難想像,小島秀夫已經是一名年近六旬的遊戲製作人了,打開他的個人推特,卻充滿了文藝青年的畫風。在個人簡介中,小島自稱「70%的作品都是電影」,推文中也不乏對各類影視、文學作品的推薦和觀後感。當然,音樂也是小島變現自身品位的領域,對於Chvrches、ptica和Silent Poets等樂隊他有著別樣的喜愛。但是,當涉及到小島製作的遊戲時,他對音樂的選擇有時近乎於任性。

 

在最新的《死亡擱淺》中,小島毫無例外的堅持著自己對音樂的要求。

 

在遊戲的結局部分,玩家會聽到之前提到的Chvrches樂隊帶來的遊戲同名結尾曲,這是一支來自格拉斯哥的合成器流行樂樂隊。

 

 

然而在遊戲中,每當劇情進入關鍵時刻,玩家耳畔迴響的則是Low Roar(Ryan Karazija)所製作的曲目,這位加利福尼亞歌手在搬到雷克雅未克(冰島首都)後開始了音樂創作和錄製。

 

在採訪中,小島秀夫表示:「我會嘗試與我個人喜愛的演員、導演、作家、藝術家以及音樂家進行聯繫。我選擇音樂或是藝術家的基礎就是與他們建立起信任。我認為我與這些人天然的共鳴讓我們有可能一起工作。」

 

就像小島秀夫發現Low Roar的經歷。

 

當小島在冰島旅行時,他偶然在一家CD中聽到了一首歌,並當即決定買下這張CD,這就是小島和Low Roar的第一次相遇。在歸國途中,小島一直在聽這首歌。

 

 

據Karazija表示,小島回國後不久,他就接到了索尼打來的電話。之後Karazija和小島的會面更是頗具藝術家的感覺。二人在洛杉磯的一家高檔餐廳約飯,這是一家會員準入,相當高端正式的餐廳。Karazija剛剛開車趕到洛杉磯,還穿著一件皺巴巴的T恤,而這家餐廳除他之外只有另一個人穿著T恤,那就是小島秀夫。Karazija說:「因為那(穿著正式的在高檔餐廳用餐)不是我們的風格。」

 

小島選擇音樂也絕不只是僅僅憑藉個人喜好就武斷決定,而是會根據遊戲內含作出選擇。就像選擇Low Roar,小島認為《死亡擱淺》的畫面場景就和冰島以及這首冰島風格濃鬱的音樂十分相襯。

 冰島海岸

小島認為遊戲中的一處場景時分類似新生的地球,類似冰島的地貌,而Low Roar於冰島創作的音樂與這種粗糙但又純粹美麗的環境背景十分相襯。同時,Low Roar音樂獨特的數字未來(digital futurism)主義風格也和《死亡擱淺》這款遊戲所表達的主題內容十分吻合。

 

事實證明Low Roar的作品在遊戲中有著出色的表現力。當玩家靠近任務的目的地時,耳邊便會響起Low Roar的音樂。在某些場景,當音樂開始播放,鏡頭會向後拉遠,此時主人公Sam的身影逐漸變小,遊戲HUD也會隱去,只給玩家留下如電影畫面版的視覺體驗。

 

當然,這是遊戲慣用的常規操作了。但在《死亡擱淺》這款遊戲中顯得格外重要。在這款「快遞員模擬器」中,長途旅行成了家常變法,玩家成了孤獨的個體。在這種情況下,微妙的音樂伴奏和鏡頭切換能讓玩家不止於陷入這種有些憂鬱的狀態,讓平衡貨物的操作變得特殊起來,這些音樂成了整個遊戲體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音樂會出現在遊戲的某個時刻,給玩家營造氛圍,但並不是在某個場景作為某段劇情的高潮而出現,而是在遊戲中反覆奏響,小島稱這是「遊戲運用音樂的一種新方法」——當音樂響起時,鏡頭也會隨玩家的操作進行轉換,這讓玩遊戲的玩家覺得自己像在欣賞一部影視作品。

 

儘管小島欣賞Low Roar許久(早在2014年),但Low Roar強調此次合作在形式還是較為簡單的,因為遊戲實際上是將Low Roar此前創作的歌曲整合進入了遊戲之中。

 

當然,這對於小島監督來說並不是第一次委託自己喜愛的藝術家進行合作,這種合作模式貫穿了他的大部分作品。

 

在第一部《合金裝備》的結尾,《The Best Is Yet To Come》就是很好的例子,這是一首蓋爾語(Gaeilge,一種愛爾蘭語)歌曲。尤為特殊的是,這種語言即使在愛爾蘭,也鮮有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根據2016年的調查,只有1.5%的愛爾蘭人會使用),大部分愛爾蘭人的母語是英語。

 

使用這首歌曲的原因還是在於小島。當時的他在完成遊戲主題概念的構建時,恰巧是《鐵達尼號》火遍世界的時間,隨著影片一起出名的,還有片中使用的凱爾特音樂。

 

遊戲《合金裝備》的故事背景設定在美國,但不是常見的紐約或是洛杉磯,而是寒冷的阿拉斯加,遊戲中的人物也來自各個國家和民族,因此,普通的英語流行音樂無法滿足小島,所以他決定使用蓋爾語來錄製這首歌曲。

 

最終,歌曲由歌手Aoife Ni Fhearraigh錄製完成,但起初的決定是讓她的朋友,另一位愛爾蘭音樂家Moya Brennan進行演唱,但她無法空出檔期。

 Aoife Ni Fhearraigh

Ni Fhearraigh來自多尼爾郡圭多爾的愛爾蘭語地區,這裡誕生了恩雅(Enya)以及凱爾特樂隊Clannad(恩雅就來自這個樂隊)。Ni Fhearraigh和他們來自同一個教區,在童年時就參加歌唱比賽,還總是用蓋爾語唱歌。

 

回憶起《合金裝備》片尾曲的錄製,Ni Fhearraigh的第一印象就是都柏林那擠滿了人的錄音棚。在那天,每一位參與過這個項目的人幾乎都來了。

 

歌曲很快就被翻譯成了蓋爾語,但方言的選擇卻又成了問題。即使是使用人數不多的蓋爾語,也有著標準語言和各個地區方言的差異,及時掌握了某地區的方言,也幾乎聽不懂另一地區的方言。甚至在愛爾蘭「高考」中,蓋爾語考試都會有一種名為「cluastuiscint」的聽力理解測試,每當學生們碰到了操著Donegal或是Kerry口音的朗讀者時,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這是因為這些方言存在著本質上的不同,相比正式的蓋爾語,這些方言要沒那麼乏味,因此Ni Fhearraigh和愛爾蘭RTE廣播電臺的一位主持人進行了討論,最終使用了一種較為中性的方言來演唱整首歌曲,雖然語感上有些緩慢,但卻和歌曲悲傷的情緒意外的契合。

 

儘管Ni Fhearraigh從未玩過《合金裝備》,但許多玩家在聽過了片尾的演唱後都主動與她聯繫。時至今日,她仍然會收到粉絲們的電子郵件。Ni Fhearraigh說:「這款遊戲打開了一扇讓那些從未聽過我歌唱的玩家們認識我的大門。我很高興,能參與到這樣的一部作品之中。」

 

作為在《合金裝備》結尾播放的歌曲,《The Best Is Yet To Come》承載了大量的情感,這也是小島在選擇遊戲結尾音樂所要細細考慮的。在他看來,玩家在遊戲進入通關字幕後,看的並不是滾動的人名,而是在回顧整個遊戲的歷程。在這一時刻,旋律、歌詞、音調以及人聲,混合著玩家在遊戲中體驗到的所有念頭聚集在一起,再慢慢沉入心中。

 《合金裝備1》片尾字幕

而在《死亡擱淺》中,遊戲的結局並不太黑暗,因此小島希望結尾的音樂能帶來樂觀和希望,他更希望玩家們「在遊戲結束時,聽著美妙的音樂,會落淚,但也會感到快樂。」

 

豪無疑問,小島主導並開發了許多史上商業成功又廣受讚譽的遊戲,但他選擇音樂的方式其實十分個人化,與之相對的是《戰爭機器5》以及《使命召喚》,二者選擇了九寸釘樂隊以及Metallica這樣在商業以及流行方面已經成功的音樂人的作品。

 

而小島的選擇則更加隨心所欲,無論是synth-pop、冰島音樂還是蓋爾語歌曲,小島都能用這些音樂去打動玩家的心,可能,這就是小島秀夫的藝術直覺吧。

      

相關焦點

  • 小島秀夫和遊戲音樂背後的故事
    只看外貌很難想像,小島秀夫已經是一名年近六旬的遊戲製作人了,打開他的個人推特,卻充滿了文藝青年的畫風。在個人簡介中,小島自稱「70%的作品都是電影」,推文中也不乏對各類影視、文學作品的推薦和觀後感。當然,音樂也是小島變現自身品位的領域,對於Chvrches、ptica和Silent Poets等樂隊他有著別樣的喜愛。
  • 小島秀夫,一個傳奇遊戲製作人
    到目前為止,小島秀夫團隊已經製作了 FOX引擎,實況足球仍然在使用 FOX。此外,幾乎每一部 MGS都會試著榨乾平臺機能,畫面表現都非常出色甚至非常出色。在他的遊戲中幾乎沒有任何明顯的 bug。隨後,小島秀夫回憶了自己的大學生活,並認為那是自己一生中最黑暗的時期。由於他無法放棄自己的電影夢想,卻又不能全心投入。所以那個時候他就沉溺於自己的新歡——視頻遊戲,在遊戲中度過了他的大學時光,除此之外,這個愛好還真的改變了他的生活。喜歡把西方文化作為外部題材,以東方思想為核心,所以小島的作品在豪放的意境下處處體現細膩。
  • 小島秀夫:一個時代的落幕
    ,背後都有著一個揮之不去的身影:小島秀夫。在這場事件背後,也許隱藏著小島秀夫與科樂美之間的一場博弈,只是這次博弈的結果,對於雙方而言不再是共贏,而是兩敗具傷。小島秀夫為何要離開《潛龍諜影》這個自己創立、並賴以成名的系列?也許是因為這個「躲貓貓」的遊戲配方在經歷了三十年的修補改進之後,已經不再適應當今遊戲技術飛速進步的現實了。
  • 小島秀夫採訪:想要做出好遊戲,不能只喜歡遊戲
    )創作的科幻硬漢題材的漫畫作品,在這個故事裡機械身體部件已經得到普及。主角就是腦袋是槍的男人乾十三,在故事中乾十三是一位處理改造人糾紛的專家,使用空手進行戰鬥。近日網站natalie.mu對這本漫畫的著名粉絲小島秀夫進行了採訪。下面精選了一些訪談內容,看看小島秀夫對於硬漢哲學與創作的一些看法。採訪原文請點擊原文連結
  • 小島秀夫:全世界粉絲最多的遊戲製作人是怎樣煉成的
    兩方的觀點或許都有些道理,因為小島秀夫就是這樣一個人。從他第一款大熱遊戲《合金裝備》,到今天的《死亡擱淺》,小島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不斷革新遊戲玩法和技術;重視劇情,將遊戲當做「互動電影」的創作風格。北京時間 11月8日,《死亡擱淺》已正式發售。讓我們再回顧一下小島秀夫在遊戲行業裡的輝煌歷史,和他推動的變革。
  • 如何評價《死亡擱淺》和小島秀夫?
    小島工作室logo《合金裝備》說起小島秀夫可能大家想到的就是《合金裝備》系列遊戲。在15年的3月的 Konami 公司改組中,小島的團隊被迫重組,而喜歡在推特上面發言的本人也突然跟人間蒸發一樣的不在發言,而《合金裝備5:幻痛》封面也沒有小島工作室的狐狸標誌,《寂靜嶺PT》下架等相關負面消息接連不斷,這件事情尚未完全明朗化,有傳言稱小島秀夫的製作理念跟科樂美不合,與日本的遊戲市場大幅傾向與手機遊戲,傳統家用主機賣不了錢有關。
  • 伊藤潤二要和小島秀夫一起做遊戲?可能只是客套話
    夢裡什麼都有伊藤潤二和小島秀夫雖處於不同行業,但在創作恐怖作品這方面均稱得上有所造詣。相信在不少人的心理陰影裡,這二位的遊戲和漫畫,都佔據了一席之地。幾日前,在一場線上採訪中,伊藤潤二作為受訪者,出面回答了一些有關創作和自身動向的問題。在中間環節,採訪者問到:「現在是否有參與遊戲開發企劃?」。作為對這個問題的回應,伊藤潤二先是否定:「目前沒有跟遊戲開發有關的工作」。
  • 勇猛無畏的傳奇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
    有哪一個遊戲系列是歷經30年,依然可以保持水淮,不斷精進的嗎?讓我們重溫一下小島大神的創作歷程。1963年8月24日,小島秀夫出生於東京都世田谷區,因為父親工作的關係,在3歲時遷往神奈川縣,其後又多次搬家。父親在他13歲時離世,但父母對電影的熱愛已影響了小島。
  • 小島秀夫有意與伊藤潤二合作製作史上最狂的恐怖遊戲
    由小島製作所開發的動作冒險遊戲《死亡擱淺》(Death Stranding)於 2019 年 11 月 8 日時在 PlayStation 4 上同步發行,並且以精美的遊戲畫面與精彩的故事,成功贏得正面好評與玩家們的喜愛。
  • 【VG人物】走上新徵程的小島秀夫
    少年小島秀夫就非常能寫,他當時投稿的雜誌需要100頁左右的故事,但他永遠收不住筆,基本都寫到了400頁,因此他的小說從未被雜誌採用——至少他是這麼認為的。後來他的興趣又轉向電影,借了朋友的8mm攝影機拍一些短片。然而在家庭的壓力下,他還是選擇了大學的經濟學專業。「這讓我更加絕望。」小島秀夫回憶。
  • 小島秀夫與他的「合金裝備」
    本編前幾篇推文都著重與遊戲,但是其實一部遊戲與它的製作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一位優秀的製作人總是能生產出高品質的作品,進而名聲越打越響,代表著業界口碑。   小島秀夫就是這麼一位惹人愛的男子,從合金裝備系列到與老東家鬧掰離職風波,再到與索尼合作成立獨立工作室,江湖上滿是他的傳說。
  • 【譯介】小島秀夫1999年開發者訪談
    小島秀夫:有兩個原因。其中之一是《港口鎮連續殺人事件》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當然我想製作電影的夢想也是原因之一,因此我想創作一款擁有電影色調,且世界觀、故事、對白均足夠完善的遊戲。另一個原因在於,由於不懂編程,我在創作Metal Gear的時候遇到了很大困難。
  • 【文化】《幻痛》—小島秀夫的《白鯨記》
    在《幻痛》的預告片中,處處都渲染著仇恨的氛圍,而剪得一手好片的小島秀夫,將這個仇恨的氛圍都籠罩在了片中的「大首領」身上。但當遊戲真正通關時,玩家發現這個「大首領」並不是真正的大首領而是被洗*腦了的毒蛇、真正的大首領在離開賽普勒斯時對於「復仇」的態度其實相當坦然,此等種種不禁令人開始思考:這場復仇到底是屬於誰的?
  • 標杆級恐怖遊戲《寂靜嶺》重啟:原班人馬+小島秀夫
    著名的恐怖IP《寂靜嶺》經歷過兩次大的變動,包括從第五部開始由西方人而非日本人主導,還有5年前小島秀夫的寂靜嶺新作《P.T.》取消。不過,有線人拿到一手爆料稱,索尼方面正推動至少兩部《寂靜嶺》作品,其一可能是重製作品,其二則是小島秀夫的重啟作品。由於寂靜嶺IP在Konami手裡,索尼正出面調和小島秀夫和前東家的關係。
  • 《賽博朋克2077》遊戲中驚現小島秀夫彩蛋!
    還有兩天時間,在經受了長達7個多月3次跳票的痛苦煎熬,和大量吊足饞蟲的賽博信息鋪墊後,《賽博朋克2077》終於要來了!這段時間內,能夠提前拿到遊戲的媒體和玩家又陸續曝光了些遊戲內容,其中竟驚喜發現知名製作人「小島秀夫」彩蛋。
  • 當小島秀夫和他的女神坐到一起
    小島秀夫和林賽·華格納一起參加了 E3 的直播節目,談到了他們之間如何認識、如何實現合作的經過,以及他們對對方的評價,很有意思。看小島在和林賽·華格納坐到一起時,明顯能感覺到他的熱情與激動。(之前他和麥斯·米科爾森一起做節目的時候,也是這種狀態,很可愛)
  • 不是島吹,但我們需要小島秀夫
    這不僅是因為這部作品和他的創作者的咖位所致,更因為小島秀夫本人就是你那一個日更10條朋友圈的好友,這甚至讓一些人得了「小島PTSD」,巴不得屏蔽他。 但今天還是要來聊聊小島秀夫。「死亡擱淺」在媒體側獲得了多數好評,在玩家側則出現了兩極分化,不過在遊戲還沒發布時我就認為,只要「死亡擱淺」不撲大街,小島秀夫就成了。
  • 小島秀夫終於,又要來說說他那款玄乎的遊戲了?
    年10月11日~10月13日期間舉行,而令人期待的是,小島秀夫將會出席這次電玩展。小島工作室KOJIMA PRODUCTIONS正在開發中的《死亡擱淺》是大家關心的項目,在此前的遊戲大展——E3 2017上,小島秀夫就沒有發布任何關於《死亡擱淺》的消息。
  • 小島秀夫領銜,十位從 KONAMI 離職的遊戲界大神
    KONAMI和小島秀夫的恩怨終於從今日開始畫下了一個句號,小島秀夫從KONAMI正式退職,開始了和索尼的合作,而KONAMI卻因為對這位天才製作人的種種態度和作為遭到了眾多玩家的譴責,其實近年來,從KONAMI離開的人才遠不止小島秀夫一個人,玩家akp就在推特上總結了十位從KONAMI離職的大神,湊起來都夠組成一個棒球隊了
  • 小島秀夫已離開KONAMI?小島組去向成謎
    在過去的將近29年間,小島秀夫和他的MGS,鑄就了遊戲史上無數的標杆,2015年10月9日,他永遠離開了Ko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