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能讓這個世界進步,也能讓這個世界毀滅,因為他們不但懂科技,還有野心。他們叫做——瘋子博士。
第十名——埃爾登·泰雷爾博士
埃爾登·泰雷爾博士(源於電影《銀翼殺手》,雷德利·斯科特導演,1982年上映)體現了許多最厲害的瘋子科學家的想法:貪婪的生意人,想要成為上帝,極端狂妄自大,戀棧權力——我們還可以繼續列下去。
在這部最出色的經典科幻電影中,泰雷爾博士,最終毀滅在自己製造出來的機器人手中。這 是一次溫柔的裁決。這個結局,讓泰雷爾博士公司的箴言獲得了現實的例證——「比人類更像人類」。
第九名——布朗博士
他可能是這個排行榜裡最善良的人了,源於電影《回到未來》的布朗博士,絕對不是一個殺手。他從來沒真的傷害過任何人,除非你將出生時帶給母親的痛苦算在內。他所有的罪惡在於他設計了部時間機器,由德勞瑞恩汽車公司製造。但是,胡亂擺弄時間,將會製造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混亂,就像其他那些瘋子科學家製造的一般災難一樣。
第八名——恩斯特·斯塔夫羅·布魯弗
在007系列電影中,恩斯特·斯塔夫羅·布魯弗,更多地是一名「邪惡天才」。但事實上在伊恩·弗萊明的小說中,這個人物有著真才實學的科學背景——就像他的專業是「無線電電子學」一樣真實。
在流行小說裡,關於超級壞蛋布魯弗的許多性格特徵,已經是陳詞濫調了——包括臉上的疤痕,光禿的腦袋,以及迷戀撫摸寵物貓。
第七名——洛宏
聰明又瘋狂的洛宏(源於電影《大都會》,弗裡茨·朗導演,1927年上映),看外表就像是一名瘋子科學家。他的實驗室,裝有磁暴線圈、管道系統和數不清的開關,成了以後所有瘋子科學家實驗室的原型。
在這個瘋狂的實驗室裡,他製造了他死去很久的妻子的機器人版,之後用這個女機器人向他的仇敵們復仇。多麼浪漫的故事啊,不是嗎?
第六名——變身怪醫
如果你擔心你自己會是一名瘋子科學家,那麼問你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在限定的環境中,我會做實驗麼?或者你想要自己去實驗你自己的理論麼?對於第二個問題,如果你回答是肯定的話,那麼你就可能是一名瘋子科學家了——和變身怪醫一樣的人。(源於電影《化身博士》,羅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導演,1886年上映)那就請遠離刀具了。
由於厭惡自己的黑暗一面,變身怪醫製造了一種旨在將自己變成兩個不同人的藥劑。一個人是完全地善良,另一個則是完全邪惡。當然,事情永遠不會像計劃的那樣進行。邪惡的一半——海德醫生,開始對溫和的一半——哲基爾醫生施加控制。混亂和死亡就接踵而至。
第五名——休伯特·J·法茲沃斯教授
不滿足於只專注於一個糟糕的主意上,而想把這個主意變成現實。休伯特·J·法茲沃斯教授(源於系列動畫電視劇《飛出個未來》)之所以在這個榜單裡佔一席之地,就是因為他那些絕對數量的有致命危險且又沒多少用處的主意。
想要一個末日世界裝置?他那裡有好幾個。想完成自殺使命?他會把你救回來的。記住,當他說他有好消息時,一定要跑開。他很可能在撒謊。
第四名——莫羅博士
不像榜單上的一些科學家,莫羅博士(源於小說《莫羅博士島》,作者H.G. 威爾斯,1896年出版)並不只是想帶來死亡。不,這名博士想創造屬於自己的種族。
躲在一個偏遠的小島上,逃離監管,莫羅博士可以在野生動物身上自由地進行各種卑鄙的實驗。莫羅殘酷試驗下產生的生物,半人半豹,或者半牛半猿。不僅僅是因為受驅動,或者感到好奇,莫羅完全是個瘋子。他以將傷害強加給無抵抗力的生物為樂。
第三名——赫伯特·韋斯特醫生
赫伯特·韋斯特醫生(源於小說《赫伯特·韋斯特:活跳屍》作者H.P.洛夫克福特,1921年出版)是四個想要欺騙死神的人之一。要實現他的計劃有個問題,那就是實驗者必須先死去。結果是,復活後,那些曾經死去並被埋葬了的人,其社交技能會受影響。從永恆的睡眠中被叫醒,並沒帶來多大的驚喜,韋斯特的實驗者將殺人和吃人作為了樂趣。
整齣戲中,韋斯特醫生持續地復活屍體。這說明瘋子科學家需要的不僅僅是瘋狂,還需要驅動力和決心。
第二名——奇愛博士
據報導,奇愛博士(源於電影《奇愛博士;或我如何學會停止恐懼愛上炸彈》,斯坦利·庫布裡克導演,1964年上映)有著高貴的血統,是以一些現實生活中的科學家為原型的,包括約翰·馮·諾依曼(一位喜歡在打網球的時候穿著西裝的天才),德國一位喜歡穿梭於金融市場的科學家沃納·馮·布勞恩(太空計劃之父以及前納粹份子),和愛德華·特勒(以「氫彈之父」出名;曾經有別的科學家說過,「沒有特勒的世界將是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在電影的將近結局時,奇愛博士建議,將一部分幾十萬的美國人轉移到礦井裡去。因為在那裡,核爆炸後的輻射不能到達,這樣就可以使美國獲得重生。
第一名——科學怪人
維克多·弗蘭肯斯坦,Frankenstein本來有「毀滅創造者自己之物」的意思,因其瘋狂行為,中文多翻譯為「科學怪人」。
————————————————
分享熱門影訊,推薦精彩電影,「熱薦電影」和你一起看電影,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