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彩條屋已經成為優秀國產動畫的代名詞,觀眾一步一步見證著中國動畫和影視行業的崛起興盛。
玩過遊戲,看過影視動漫的你有沒有好奇裡面的動畫角色或是人物怪獸是怎麼通知出來的呢?看上去效果那麼逼真。比如近兩年大火的遊戲《王者榮耀》裡面的人物、《陳情令》裡面的場景角色、國漫《哪吒之魔童降世》或是《姜子牙》等等,這些影視動漫在熒幕和手機上都是那樣的羽羽如生。
那麼想要製作完整的3D電影或是遊戲角色人物或者場景的製作,這些過程又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呢?
為了將一個3D角色從構思開始到最後創造出來,通常需要經歷六個主要的階段。
首先要清楚製作什麼樣的一款遊戲?給出人物設定,概念設計師給出一個大概念,然後原畫根據概念設計開始製作細化出人物的三視圖。在這些任務完成後,我們就要開始將原畫給予3D製作人員。
在從原畫師那裡拿到原畫之後,建模師的工作就是採用這些原畫並且將其轉化為3d模型,之後將其提供給動畫師。在現在的生產流程當中,建模師工具有兩種主要技術:多邊形建模和數字雕刻,這兩種方法都有優點和缺點。
儘管兩種工具有很大的區別,但是這兩種方法卻是相輔相成的。使用ZBrush之類的軟體雕刻更加適合生物模型,3DMax之類的軟體製作的時候其實更加適合機械、建築的建模。
在建模完成之後,我們就要開始進行貼圖的製作了。在此階段,將材料、紋理和顏色添加到3D模型中。
模型根據模型師的UV分割後烘培法線以及CV和AO貼圖。
進入Substance Painter等軟體開始貼圖的製作,不光從顏色還原原畫,還要在質感上做出各個材質的質感,這樣就會做出不一樣的效果而顯得更加真實。
為了讓3d角色顯得更加栩栩如生,我們可以在場景上放置數字燈來照亮模型,就像電影布局當用照明設備照亮演員一樣。這可能是製作流程當中第二技術性最高的階段,但是依然涉及到很多的技巧。
來回:燈光和紋理藝術家之間存在大量的聯繫,這兩個部門緊密合作,以確保材料和燈光合理地配合在一起,並且保證陰影和反射看起來令人信服。
眾所周知,動畫是製作階段的重要階段,3D角色通過虛擬骨架與裝備進行控制,該虛擬骨架或裝備使動畫師可以控制模型的手臂,腿部,面部表情和姿勢。
動畫是通過姿勢到姿勢完成,換句話說,動畫師將為動作的開始和結束姿勢都設置一個關鍵幀,然後對其之間的所有內容都是微調,以使動作流暢並正確地計時。
3D模型的最終製作階段稱為渲染,它的實質上是指將3D的場景和角色結合轉化為最終的二維圖像。
完成照明:必須計算陰影和反射。
特殊效果:通常是將景深模糊,霧氣、煙霧和爆炸等效果整合到場景中時。
後處理:如果需要調整亮度顏色和對比度,則這些更改將在渲染時間之後在圖像處理軟體中完成。
看到這樣大家對於3D電影、遊戲中的角色製作過程有沒有多一點的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