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代3D遊戲角色的製作流程

2021-02-15 遊鯊遊戲圈

G    A    M    E     S    H    A    R    K

通常,一個3D遊戲角色的製作流程分為概念設定—3D建模—貼圖—蒙皮—動畫—引擎測試六個步驟,涉及到的崗位有原畫師、模型師、動畫師等。整個製作周期30到45天。

下面就來簡單講述下遊戲角色的製作過程,希望能讓大家對遊戲製作有更深的了解。

概念設定的主要工作是做遊戲世界觀的視覺化表現工作。原畫師(概念設定師)根據策劃的文案,設計出整個遊戲的美術方案,包括角色設定、場景設計、怪物、道具、載具等等,為後期的遊戲美術(模型、特效等)製作提供標準和依據。

通常每款遊戲都會有相應的美術風格及美術標準,這將決定整款遊戲的美術方面——風格、美術效果、細節要求以及特徵呈現等。

遊戲概念設定也被稱為原畫及設定,一般分為場景原畫、設定原畫、CG原畫。很多遊戲官網會提供遊戲的原畫供下載傳播。

當遊戲角色原畫及設定確定後,會進行角色模型製作。次世代角色模型製作流程一般是:3Dmax建中模-ZB雕刻高模-maya拓撲低模-mayaUV拆分-toolbag或SP烘焙貼圖-SP繪製材質。

中模是指中等面數的模型。中模要求根據原畫設定,用最快的速度把角色的形體結構準確的表達出來。這一步的製作不需要特別考慮面數,只需要儘可能精緻準確的表現模型的輪廓和形體就可以。

中模完成後會進行高模製作。高模是指高細節,高精度的3D模型,看上去十分逼真細節非常豐富,模型的面數也相當的高。

高模會將角色模型做得非常精細,包括人物細節,角色材質等,以表現角色的細節特徵。高模也經常用來製作遊戲過場動畫。

高模之後是低模。由於在手機遊戲運行中需要考慮性能的問題,而高模細節多,面數高,遊戲引擎拖不動,從而產生拓撲低模的概念。目前所有遊戲使用的模型都是低模。

低模會根據高模減少面數,儘量保證角色輪廓匹配的情況下進行優化。在精簡面數同時要合理布線以方便後續角色動畫的製作。

模型製作完成後,還需要拆分模型UV。

拆分模型UV就好比一個骰子六個面,要畫貼圖(見下一章節)就先要把UV拆成一個平面,因為我們繪出的貼圖是平面的(橫X縱Y軸),所以UV也要拆成平面,並且UV坐標要和貼圖坐標對應(U對應貼圖的橫坐標,V對應貼圖縱坐標,也即映射)。

學術點說就是當我們將3D的模型拆開,變成2D平面時,每個平面對應3D模型的具體位置都是通過UV進行計算的,UV能夠使貼圖在精準的對應到模型表面。

哪吒UV展平

在模型製作完成後,需要進行貼圖繪製。貼圖可以理解為對照原畫給角色模型添加「衣服」。

次世代遊戲貼圖分為描繪物體表面細節的凸凹變化的法線貼圖(normalmap)、表現物體的顏色和紋理的反射率貼圖(albedomap)、表現物體在光線照射條件下體現出質感的金屬度貼圖(metallicmap)和粗糙度貼圖(roughness)。

最新的次世代技術是PBR技術,指使用基於物理原理和微平面理論建模的著色/光照模型,以及使用從現實中測量的表面參數來準確表示真實世界材質的渲染理念。

在通過各種微調、細節優化後,便開始了貼圖的繪製,這也是遊戲美術風格、角色美術細節體現的部分,除了要用到大量的高清素材,還需要設計者手繪進行原創製作,次世代遊戲則會結合以上的貼圖,以達到更好的角色質感和表現效果。

模型、貼圖製作完成後,需要進行遊戲角色骨骼搭建及綁定。這裡會根據角色的特性進行不同的設計,合理的根據角色肌肉、關節搭建骨骼,以方便後續的動畫製作。

除了角色本身以外,角色武器也要進行搭建骨骼及綁定,如下圖戰神主角武器鏈刃的綁定。

而在角色骨骼搭建完畢之後則可以開始蒙皮。蒙皮就是將創建好的骨骼與模型綁定在一起,保證模型能順利且正確的動起來。

角色建模師往往會把模型建成雙手向兩側抬起的姿勢,這個姿勢叫作T-pose(也叫綁定姿勢,如下圖)。這樣做是為了方便動作美術進行蒙皮,蒙皮後模型上每個頂點都會保存在綁定姿勢下相對於部分骨骼的相對位置。

在人物蒙皮完畢後,會根據遊戲中的需求進行動畫製作,比如人物行走,以到活靈活現的效果。

在動畫製作及優化環節會比較嚴謹,除了要反覆檢查參與活動的皮膚與骨骼,還需要刪除不必要(多餘)的骨骼,要嚴格按照動畫流程來製作。

在完成了上述工作後,動畫製作人員會將做好的角色交還給模型製作人,此時會將角色模型導入引擎中進行測試,包括任何動畫和變形,以及檢查紋理和照明適用於正確的表現方式。

通過測試後,一個角色模型本身的製作過程就算完成了。

遊鯊遊戲圈是遊戲策劃交流、入職輔導平臺。平臺創始團隊成員均是資深遊戲策劃,就職於遊戲大廠,在策劃圈具有廣泛的人脈。

相關焦點

  • 3D遊戲角色的製作過程
    文 | 遊鯊遊戲 / 圖| 網絡/原創通常一個3D遊戲角色的製作流程分為概念設定、模型搭建、貼圖烘焙、骨骼蒙皮、動畫製作和引擎測試六個步驟,製作周期為一到一個半月本文就來簡單講述下遊戲角色的製作過程,希望能讓大家對遊戲製作有更深的了解。
  • 大神是怎樣煉成的—Dark Crow製作流程
    從小到大,就一直對電影和遊戲中的怪獸形象超級沉迷。直到大學畢業後,因為興趣和工作的關係進入了記藝教育學習次世代製作流程,在這6個月的學習過程中,從一個什麼軟體都不會的小白,到後面比較熟練的掌握了3dmax,substance painter,zbrush等等比較主流的軟體。現在回想起來,從記藝教育畢業到現在,能在這條路上走得越來越順,真心取決於記藝教育老師的用心教導,非常感恩!
  • 3D遊戲建模知多少?小白想學遊戲建模,先聽聽十年遊戲建模師的建議
    什麼是3D遊戲建模? 我們可以先從「3d遊戲建模」的從字面意思上理解一下,3d(三維,立體)遊戲(多指電子遊戲)建模(建立模型),簡單來說就是我們要做的一個事情就是創造一個三維的電子遊戲模型。
  • 揭秘3D電影、遊戲角色的製作過程
    玩過遊戲,看過影視動漫的你有沒有好奇裡面的動畫角色或是人物怪獸是怎麼通知出來的呢?看上去效果那麼逼真。比如近兩年大火的遊戲《王者榮耀》裡面的人物、《陳情令》裡面的場景角色、國漫《哪吒之魔童降世》或是《姜子牙》等等,這些影視動漫在熒幕和手機上都是那樣的羽羽如生。那麼想要製作完整的3D電影或是遊戲角色人物或者場景的製作,這些過程又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呢?
  • 3D手繪模型和次世代模型的區別?
    3D建模是一個總稱,普遍來說3D建模分為:角色模型和場景模型兩種,其中又分為手繪模型和次時代模型。 製作軟體主要以建模軟體(3Dmax)和貼圖繪製軟體(Bodypaint、PS),製作流程:低模製作,UV拆分,手繪貼圖。 二、什麼是次時代模型? 次世代最早源自於日本,直譯過來是「下一代」的意思,「次世代遊戲」指代和同類遊戲相比下更加先進的遊戲,即「下一代遊戲」。
  • 看後讓你漲薪50%的分享:3A大作《巫師3》次世代角色製作全流程揭秘
    我們先來看看《巫師3》裡Vesemir這個角色的案例。為什麼選這個角色?因為體型、材質、服裝、毛髮等全都包含了。整個案例的製作思路、製作流程以及處理技巧完全滿足一線高端大作的項目需求。在此感謝各大遊戲公司的朋友提供的製作標準。
  • 想成為遊戲模型師,學會這幾個軟體你就能製作次世代模型!小白來
    ,渲染圖,綁骨骼(動作師),花點時間學學刷權重,還有3d的粒子系統,3d做建築也是比較好的軟體,新手可以從道具與小場景開始慢慢做練習,不要怕難,學不會什麼的,一點點來,後面可以下那些次世代遊戲場景圖片來模仿做,想要學好3D遊戲建模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的。
  • 遊戲3d人物建模,零基礎如何學習3D建模
    準確的說叫低模手繪,分為3D角色/3D場景,簡單說就是3D設計師根據原畫,通過3D製作的形式還原原畫3D造型,因為製作模型面數較低,主要靠手繪貼圖達到最終效果,所以稱為低模手繪可以加入3D遊戲建模新手學習Q群901739356,zbrush maya 3dmax遊戲建模,角色建模……許多教程分享, 在這裡可以和大佬一起交流學習。
  • 遊戲3d建模師好找工作嗎?工資待遇怎麼樣?
    學遊戲3d建模未來好找工作嗎?待遇怎麼樣?今天小編攜遊藝網(game798)的柱子老師來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目前國內遊戲3d建模市場概況以及未來遊戲3d建模師發展前景,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幫助。其實不僅是在遊戲行業,電影行業對於3d建模師的需求也很大,二者異曲同工。例如去年的《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一經上映就火爆異常,這也直接證明了科幻大片和動畫大片在中國的廣闊市場,目前我國製作精良的科幻片和動畫片還比較稀缺,想讓國內這方面的電影市場蓬勃發展,最主要推動力之一就是幕後建模師的水平要高,從人物到場景模型,都是可以發展的方向。
  • 入行遊戲3d建模,能得到多少「麵包」?
    中國的遊戲產業從興起到現在,不久,而現在正處於一個快速發展的關鍵黃金時期。遊戲原畫市場已經漸漸地偏向飽和了,但遊戲3d建模市場尤其是次世代的崗位缺口仍然很大,並且伴隨著次世代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這個崗位需求還會越來越大。沒有美術基礎,只有興趣愛好不能學?
  • 高精遊戲建模製作的幾個要點,新手速看
    遊戲建模是指遊戲內的場景、角色和道具按照比例製作設計成的物體,是設計師為遊戲打造的場景動畫建築模型。
  • 3d遊戲建模到什麼水平能找到工作?需要學多久?
    3d遊戲建模到什麼水平能找到工作?需要學多久?這是目前很多打算學3d遊戲建模的小夥伴們都有疑惑的問題,精確到數字吧,首先從零基礎開始說,以杭州為例,培訓大概6到9個月,能做到大概流程全了解,各項操作基本掌握,但是還不足以做出良好的作品。
  • 3D動畫製作流程大解析
    而現如今,3d動畫已經有了獨屬於自己的地位。業界大牛如皮克斯、迪士尼等公司,已經做出了許多非常優秀的3D動畫電影。今天,我就來為大家來揭秘一下3D動畫的製作流程。在製作之前,我們得先解決劇本、人設、場景設定、分鏡等問題。首先我們要有一個劇本,確定好劇本以後主人公就要出現了,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動物,這部分就叫做角色設定。
  • 3DCG動畫《槍神記》上線,次世代遊戲動漫如何擁抱國漫市場?
    這或許一定程度上顯示出了動畫《神槍記》的製作品質,精品化動畫內容正在完成流量收割。遊戲《槍神紀》本身的粉絲圈層有限,而隨著動畫《槍神記》推出,從遊戲拓展至動畫,粉絲圈層則從遊戲玩家延伸至動漫粉絲,粉絲群體的形成產生了新的市場。
  • 【爆料】手機上的真3D次世代!《Raven:掠奪者》國服遊戲截圖首曝
    讓我們一起一窺第一款次世代3D動作遊戲的驚豔表現。手機平臺只有偽次世代?言及「次世代遊戲」,第一時間浮現在玩家眼前的一定是眾多端遊或者主機遊戲,他們擁有華麗的畫面、細膩的表現和令人驚嘆的細節。然而,對於手機玩家來說,還未曾敢在手機遊戲上奢求「次世代」三個字——移動端先天硬體條件的限制,讓眾多遊戲開發者對高品質畫面和極致細節都敬而遠之,有心無力。當下市場上大多數ARPG手遊,無論是偽3D的設定、還是過於濃重的畫面色彩、還是機械的鎖定視角,無不是在犧牲表現力向所謂硬體限制妥協。至於一些標榜為3D次世代的手機遊戲,大多是噱頭高於實質。
  • 「巫師」角色製作流程及方法詳細教程~上半部
    「巫師」角色製作流程
  • 次世代《86機甲戰神》製作全流程
    本次分享的是我的第一個次世代硬表面作品,名為《86機甲戰神》,製作時間3周。時間還是相當緊的,要在3周之內做完一個機甲還是很有挑戰。以下更多的是將我自己製作的過程的思路進行總結分享給大家,並不會過多在軟體上告訴大家如何如何操作,因為在我看來,一個清晰完整的製作思路是非常重要的。
  • 3DSMAX製作頂級次世代角色教程分享
    群號:300-985-218  本教程主要講解次時代角色的創建,最終完成的效果如上圖。  製作次世代角色大體需要以下6個步驟。  1. 初模製作(確定大形)。  2. 高模製作(細節刻畫)。  3. 低模製作(匹配高模)。  4. UV展開(展開和擺放UV)。
  • 次世代《女戰士》角色模型製作分享
    大家好,很高興能給大家分享次世代女戰士的製作過程和思路,這次的製作流程是:1、人體結構雕刻2、裝備中模製作3、製作低模4、烘焙和材質製作5、燈光渲染首先觀察原畫,然後找到相應的參考,儘可能的多找一些參考,這樣可以在製作過程中更快的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在分析好原畫之後找到一個差不多的女體素模導入到
  • 3d動漫是怎麼製作的
    現在3d技術發展迅速,平均每上映的三部動畫裡就有一部是3d動畫,那麼這個動畫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怎麼樣才能get這項技能呢?需要用什麼軟體製作?需要用什麼軟體製作?主要是Maya,這是主要平臺。在製作的過程中還有一些輔助軟體如Mudbox、Silo、UV、xNormal、Photoshop、Blender、Zbursh、Preniere、AE等等。製作流程是什麼?1、劇本、人設、分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