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唐伯虎的名字,是因為「四大才子」的稱謂,這四個人分別是文徵明、祝枝山、徐禎卿跟唐伯虎。
在明代中晚期的太湖流域,人文薈萃,幾乎囊括了全天下的文人才子,在文學領域最為著名的便是「四大才子」,在書法領域,唐伯虎亦堪為一代精英,在繪畫領域,唐伯虎以絕世之才,登上了時代的頂峰!
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大才子,他的一生卻極為不順。
在明朝的成化21年,唐伯虎15歲,這一年他考中了府試第一名,在進入府學讀書之時,他極為聰明,讀書能過目成誦,其繪畫造詣已經名滿天下,後來他又考取了鄉試第一名,稱之為解元,所以唐伯虎有著唐解元的成為。
只可惜天妒英才,在唐伯虎參加會試的時候,因無意當中捲入了一起科場舞弊案,受到了牽連,從此被貶為一個小吏。少年才子,驚才絕豔,出身優渥,來往皆是才子名士,不料在這次含冤入獄之後,親友離散,唐伯虎開始無意於仕途,從此寄情於書畫當中。
自此,中國古代的官場之上少了一位可有可無的官員,在江湖上,多了一個才子書畫家,可惜的是,唐伯虎一生以鬻字畫為生,甚為潦倒,至死在貧病交加當中死去,年僅54歲。
在生活上,唐伯虎是潦倒的,在藝術上唐伯虎是純粹的,他的一腔熱情與才華全部寄情於書畫當中,才創作出了許多不朽的傑作。古代的讀書人,往往受儒家影響甚深,少年發奮讀書,為的是關耀門楣,修齊治平,但一遇到生活的打擊就會自怨自艾,有的人將思想轉向與道學,所謂「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當這種出世之心還不足以寄託性靈的時候,往往會走向佛家,在青燈古佛的陪伴中了此殘生。
而唐伯虎在受到生活的打擊時,將自己的全部身心寄托在了書畫當中,他的畫取法於李唐與劉松年,尤其在人物畫上,他能夠繼承唐人,造型把握極為精湛,無論工筆還是寫意都堪稱一時無兩。
在書法上,有兩種天才,一種是根植於傳統書學道統,從極深厚的學養當中生發出來,另外一種就如同是唐伯虎這樣,他以自己獨特的造型之美,加之自己對於「二王」一脈帖學獨到的領悟,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書學境界。
唐伯虎的書法就是如此,唐伯虎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乃是他的行書長卷《落花詩冊》,此冊乃是沈周以及文徵明、徐禎卿等人所作的詩,總計47首,這件作品乃是唐伯虎畢生書法的代表作,筆法、字法,極為嚴謹,在章法氣度上有著濃厚的「書卷氣」,是真正的才子書法!
從個人的藝術成就,以及知名度上而言,唐伯虎不愧為「大明第一才子」。
唐伯虎的這件《落花詩冊》,如今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展出,這字瀟灑自如,秀雅絕倫,是唐伯虎畢生所有書法當中最美的一幅字!
如今,我們通過多方努力,將文徵明的這件《落花詩冊》按照原作大小進行1:1複製,還原出跟原作毫無二致的作品,字字清晰與真跡一模一樣。
欲購唐伯虎此《落花詩冊》,請點擊下面惠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