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行軍史上的奇蹟,5晝夜強行軍700裡,手榴彈當鬧鐘

2020-12-25 騰訊網

1946年6月末,國軍調集10個整編師共計30餘萬人的兵力向中原解放區發起了全面進攻。當時中原軍區僅有6萬人馬,在敵我力量對比如此懸殊的情況下,上級決定立即突圍。要想從敵人的重圍中順利脫身,就必須有部隊留下來掩護,為主力突圍爭取時間。最終上級將掩護主力突圍的任務交給了皮定均的一旅。

一旅的前身是1944年9月組建的豫西抗日先遣支隊,部隊中有不少老紅軍,因此戰鬥力十分強悍,所以時任中原軍區副司令員的王樹聲才把掩護主力突圍的重任交給了一旅。6月26日傍晚,中原軍區主力開始向西突圍,皮定均親率一旅阻敵,和數倍於己的敵軍搏殺了整整三個晝夜,為主力突圍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此時一旅自身卻深陷重圍,斷後很大程度上就意味著犧牲,在敵人重兵圍攻的情況下,這也是丟卒保車的無奈之舉。但皮定均卻決心要把這6000多名勇士從敵人的重圍中帶出去。他先是率部勇猛出擊,將當面之敵擊退,然後命令部隊突然轉移,利用「燈下黑」的原理將部隊藏在了劉家衝的一大片黑松林中。

皮定均此舉大大出乎了敵人的意料,劉峙判斷皮旅這支孤軍肯定是向西追趕主力去了,因此命令部隊全力向西追擊。他怎麼也沒有料到皮定均竟然如此膽大,將數千人馬藏在了自己的鼻子底下。敵人前腳剛過潑陂河,皮定均就率領一旅從劉家衝殺出,迅速向東插向了敵人的身後。直到29日,皮旅已經踏入大別山時,劉峙才發現自己被耍了,於是派出了四個整編師的兵力對一旅窮追不捨。

但要在大山裡和解放軍比行軍速度,恐怕哪支國軍也不是對手。7月13日,皮旅經過一路轉戰後來到了大別山的出口毛坦廠,前面就是一馬平川的皖東平原。此時皮旅迎來了真正的考驗,走山路,敵人完全不是一旅的對手;但進入平原後,敵人就可以乘汽車追擊,戰士們要用雙腳來跑贏汽車的四個輪子,困難可想而知。

為了加快行軍速度,皮定均下令部隊徹底輕裝:「除了武器彈藥和身上穿的衣服鞋子,其他東西一律甩掉!」之後的5天時間裡,一旅的官兵們以每晝夜將近150裡的速度向前狂奔,睡眠嚴重不足,加上連日的強行軍,戰士們實在困得不行了,不少人跑著跑著就睡著了。為了防止戰士們因為睡著掉隊,皮定均想出了一個絕招,他派人在隊伍後面不斷的扔手榴彈,把手榴彈的爆炸聲當做了鬧鐘。

靠著驚人的毅力,皮旅的官兵們5晝夜強行軍700裡,硬是用雙腳跑贏了敵人汽車的四個輪子,創造了我軍行軍史上一個驚人的奇蹟。一路上,皮旅牽制了敵軍四個整編師十餘萬追兵,大大減輕了主力部隊的壓力。到達蘇皖解放區時,皮旅還有5000多人,建制完整。憑藉在這次突圍中的卓越表現,皮定均成為我軍著名的戰將,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相關焦點

  • 飛奪瀘定橋:紅四團一天行軍240裡,紅軍生死存亡一戰終於勝利
    紅二師四團是著名的全軍急先鋒,他們在奪道州戰役中,創造了一天晝夜行軍160多裡的記錄。但是這一次,他們看到的不是160裡,而是240裡。由安順場渡船到瀘定橋約有三百二十裡,軍委命令紅四團於三日內到達。對一個能夠每天行軍160裡的紅四團來說,3天320裡的路程並不算多。但這一過程比他們想像的還要艱難。由於大渡河兩岸地形險峻,山路複雜,有些地方根本無法快速前進。
  • 成吉思汗有一方法,讓士兵行軍從不挨餓,日軍效仿,卻餓死5萬人
    「蒙古騎兵」,是13世紀由成吉思汗一手打造的一支騎兵部隊,毫不誇張地說,它是13世紀全世界最強大的軍隊之一,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他們體格強壯,適應能力強,吃得苦、耐得勞,擁有嚴格的紀律制度,這些都是中世紀其他軍隊遠遠比不上的。行兵打仗什麼最重要?是指揮戰術,還是軍隊能力和裝備?——是糧食。
  • 騎兵和步兵的行軍速度到底誰更快?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答錯了!
    騎兵只適合度短途的突擊,其遠距離機動能力並不比步兵強多少,戰馬是很嬌貴的作戰武器,保養和後勤都要精心,長距離行軍會讓戰馬掉膘,喪失體力。遠距離機動,騾子才是王道。現代騎兵對馬場馬種和訓練運輸等基礎設施要求相當高,戰馬多不適合長距離行軍。
  • 高原行軍 如何預防傷病
    請問冬季高原行軍,如何避免或減少傷病發生?解放軍第950醫院普外科主任呂立遠:冬季道路積冰積雪,險難路段增多,一些通往山隘、要點的小路通行困難。無論摩託化行軍還是徒步行軍,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如果處置不當,可能發生滑倒扭傷,車輛側滑、側翻,甚至跌落路基、摔下深谷等意外傷害。
  • 南美行軍蟻瞬間吞噬毒蛇
    這群攻擊毒蛇的螞蟻叫做行軍蟻(Army Ant,又稱「軍團蟻」),主要居住在非洲和南美洲,通常會組成一個大軍隊捕獵,找到獵物的行軍蟻會朝天空釋放不同的費洛蒙,釋出需要幫忙的訊息,附近的工蟻和兵蟻就會全部趕來幫忙。
  • 負重25公斤快速行軍7.5公裡
    負重25公斤快速行軍7.5公裡 隨著全球反恐戰爭的展開,各軍對於狙擊手都非常重視。 負重行軍訓練: 要求背負25公斤裝備,連續行軍7.5公裡,70分鐘內完成就是滿分
  • 士兵穿盔甲行軍,斥候是零散行動?古代行軍打仗跟你們想的不一樣
    編者按:在各種影視作品中,古代軍隊總是穿著鮮明的盔甲行軍,而《荀子·議兵篇》也說:「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裡。」要穿齊盔甲帶好武器還有三天的糧食半天行軍百裡,也就是50公裡,要知道馬拉松也不過42.195公裡,這比馬拉松跑的都遠。所以古代士兵都是穿著盔甲行軍的嗎?
  • 五樓直播間的那張行軍床
    於是,五樓直播間的那張行軍床,見證了多少個直播之夜,又讓多少兄弟姐妹們欲罷不能!今天,就來聽聽直播間的行軍床的故事.這是我印象裡第一次工作到很晚,趙部長對於我們半夜依然堅守崗位的工作熱情感到非常滿意,留下了這樣一幅攝影作品。
  • 《菊花夜行軍》| 交工樂隊
    《菊花夜行軍》是交工樂隊第二張在美濃「煙樓」錄製的專輯,他們的《我等就來唱山歌》(1999)已經為「社運歌曲」樹立了全新的高標,然而《菊花夜行軍》之完整,之成熟、之澎湃,仍然超出所有人的想像,這是一張不折不扣的「史詩式」巨作。他們以真實故事為經緯,唱出一首首結合抒情詩與報導文學的歌謠。《菊花夜行軍》濃縮了臺灣美濃客家青年阿成的一生。
  • 短評《菊花夜行軍》| 終於等到這一天
    五二零菊花夜行軍15周年演唱會現場,我買了一批《菊花夜行軍》,給自己給朋友,之後回到上海,才有空把這張雙CD給完整聽了五遍,懷舊對於前交工核心林生祥本人是一種煎熬,這張專輯給我的感覺,早已經不再那個時間與空間的林生祥站在回首與跨越的分水嶺,新舊的衝突瀰漫在那些早已為死忠交工粉耳熟能詳的旋律之中,他完成了一個任務,評價交由每一雙聆聽的耳朵。
  • 行軍蟻和子彈蟻誰更厲害?為什麼?
    行軍蟻並不是一種螞蟻的名字,而是指一類螞蟻,也就是所有蟻科行軍蟻亞科下螞蟻的總稱。在整個行軍蟻亞科下最知名的無疑就是布氏遊蟻了。這是因為它是生物學家研究最多且在科普類的視頻和文章中出現最多的行軍蟻。雖然行軍蟻非常的強悍,但是它們並不像許多資料說的那樣所過之處皆為白骨,相反的,行軍蟻主要的獵殺目標是節肢動物、昆蟲等等小型動物,一些大型動物的速度是行軍蟻無法企及的,而且像一些會飛的動物,一旦遇到行軍蟻群,它們會立即飛上天空,行軍蟻對這類的動物也毫無辦法。
  • 《菊花夜行軍》— 交工樂隊
    接下來我準備向諸位推薦的則是他們的第二張神專——《菊花夜行軍》。《菊花夜行軍》是交工樂隊的第二張專輯,這張專輯共十首歌,十首歌串起一個完整的故事。也許受影響於歷史遺留問題,臺灣客家歌曲裡總是透露出一股無依無靠的哀怨和憂傷的情緒,雖然聽不懂客家話,但民族器樂與鄉音,結合生祥獨特的嗓音似乎也能將故事腦補個七七八八,順帶投射出一個動蕩而有溫度的時代,實為世紀之交臺灣鄉間的紀念冊。
  • 被恐怖故事「神話」的行軍蟻,真正實力到底如何
    1986年的《讀者文摘》就登載過亞馬孫河農場被「長達10千米,寬達5千米的褐色蟻群」襲擊的故事,這個故事是摘選自1983年的《風採》雜誌,該傳說的衍生版本不計其數,越傳越離譜。載《奪寶奇兵4:水晶頭骨王國》也有行軍蟻群圍攻人類的片段,甚至還能把人拖走。《鬼吹燈》中也有行軍蟻的出場。行軍蟻(Army Ant)並非一個單獨的物種,而是一大類具有共同特徵的螞蟻,又叫軍團蟻,它們不建永久的巢穴,蟻群幾乎不停地移動。行軍蟻包含數個亞科數十個物種,分布在亞、非、拉三洲,我國也分布有行軍蟻。
  • 士兵穿盔甲行軍,斥候都是零散行動?真實的古代行軍打仗跟你們想的完全不一樣
    穿盔甲長途行軍,還真的有人穿著盔甲跑過馬拉松。所以看起來穿盔甲行軍並不是什麼做不到的事。然而古代士兵則是行軍結束以後,開始戰鬥進行肉搏時,才是體力消耗的主要部分。所以實際上,古代士兵並不會穿著盔甲行軍。他們需要儘量節省行軍中的體力以保證在肉搏戰中有足夠的體力。一般行軍中,盔甲由牲畜或是民夫馱著,甚至一些精銳重步兵還有代步的馬匹,就是俗稱的騎馬步兵。即騎馬行軍,到達指定位置後下馬穿甲列陣作戰。
  •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教學設計及反思
    而有一位詩人,重陽節的這一天卻是行軍他鄉,他又想到了什麼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詩人岑參和他的詩作。二、預習了解1、預習詩歌,提出疑問。2、詩人簡介。四、合作探究分小組合作探究完成以下問題:1、重陽登高,首句為何要說「強欲」?2、第二句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效果如何?3、你認為第三句哪個字用的好?為什麼?
  • 美國大兵行軍包裡都裝啥?普通士兵跟特種兵差別很大
    導語:美國大兵行軍包裡都裝啥?普通士兵跟特種兵差別很大美國士兵戰鬥力強悍這點是有目共睹的,畢竟他們講究的是一個配合作戰,地面士兵實在打不過的情況下,直接呼叫空中支援,敵人壓根沒有能力反抗。除了先進武器的支援之外,單兵作戰能力也是非常強的,畢竟他們有很豐富的實戰經驗。一般來說士兵上戰場的時候,都會攜帶很多的東西,那麼美國大兵行軍背包裡都裝啥呢?普通士兵跟特種兵有很大差別,特種兵最讓人佩服,普通人壓根都扛不起來。
  • 「獵物」歲月之行軍與瓦斯
    行軍:開始的前兩周,每隔一晚就會有一次夜間行軍,而且一次比一次距離長,12到30公裡,逐次遞增,剛開始距離短,就後半夜出發,距離長點兒就把出發的時間往前挪,反正是一整晚安排滿,後半夜基本四點鐘回來(回來以後白鶴派長老教格鬥,詳見前文)。
  • 抗疫故事 | 崗位上的行軍床
    這不,剛剛打開視頻眼尖的小姑娘就發現爸爸身邊多了一張放著嶄新被褥的行軍床,禁不住興奮地叫了起來。這次突發的疫情讓馮濤一家人被分隔在四個地方,馮濤留在先泰公司值守確保動力運行和設備保障,妻子作為丘頭中學教師駐守在學校教學,大女兒在精英中學封閉住校學習,家中只剩下年幼的二女兒和嶽父嶽母兩位老人。
  • 啟航|奇瑞新能源的「行軍蟻」
    行軍蟻,陸地上的食人魚,一瞬間可將獵物變為白骨。其高度的組織性和紀律性,遠強於現實中各國軍隊,可謂是貨真價實的超級捕食者。9月22日,奇瑞新能源「螞蟻家族」再添新丁——奇瑞「螞蟻」,顯然奇瑞新能源在打造如同「行軍蟻」般的「螞蟻」家族矩陣。 9月22日晚,奇瑞新能源@LIFE平臺首款純電SUV——奇瑞「螞蟻」在北京正式上市。這是奇瑞新能源繼「小螞蟻」eQ1之後的又一款戰略車型,也是奇瑞集團加快新能源戰略布局推出的全新中高端旗艦車型。
  • 妙語連珠|《磧qì中作》:詩人岑參在沙漠中行軍
    在沙漠裡,一眼望去到處都是單調的黃色連一棵樹木都沒有好像永遠走不出去~(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妙妙繼續追問:那在沙漠裡行走是什麼感覺?腳下的沙像溫柔的手輕輕地撫摸著我的腳還有一絲痒痒的感覺~(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聽完東東的這些關於沙漠的介紹妙妙好像讀懂了詩人岑參沙漠行軍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