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影小白樓
「長影小白樓」被稱為「電影劇作家的搖籃」,像趙樹理、孫謙、馬峰、馬拉沁夫、嚴文井、喬羽等眾多耳熟能詳的電影劇作家都曾在小白樓裡日夜勞作,創作出了《橋》《鋼鐵戰士》《董存瑞》《趙一曼》《英雄兒女》等數百部優秀劇本,是無數中國電影人嚮往和景仰的殿堂。如今的小白樓在紅塵鬧市中曲徑通幽,大隱於市,門前老樹春光依舊,白牆舊瓦仍然記錄著歷經多年的滄桑。
△電影劇作家的搖籃——小白樓
第十五屆長春電影節期間,央視新聞推出特別節目《小白樓裡有故事》,第一期的嘉賓是長春電影節的形象大使劉燁和評委丁晟,總臺記者與他們相約「長影小白樓」,聊一聊關於電影的那些事兒,結尾還有彩蛋!
△小白樓裡有故事丨劉燁、丁晟聊電影
劉燁、丁晟眼中的小白樓
劉燁生於長春市的一個電影之家,父母都是長影製片廠的職工。而小白樓就在長影製片廠不遠的地方,劉燁談到,小時候覺得小白樓是一個很神聖的地方,很多特別優秀的劇本都是在小白樓這兒創作的,能進入到小白樓裡創作,就像得到一個最高獎項一樣。
丁晟則表示,小白樓像電影編劇聖地,進到小白樓裡,自己會對自己的職業產生尊敬感,提升了行業榮譽感。
劉燁:電影節是分享、交流、學習的派對
作為長影子弟的劉燁,這些年一直貢獻著自己的「長春力量」。今年,劉燁則是以形象大使的身份來參加這屆電影節。在訪談中,劉燁表示,通過長春電影節這個活動,大家可以分享,交流、互相學習,同時電影節也是一個派對,大家在玩的過程中可以輕鬆愉悅地解決一些不明白的問題。
丁晟心目中的「金鹿獎」
丁晟是第十五屆長春電影節評委,當談到這次電影節,什麼樣的作品才能吸引評委時,丁晟表示不管是創作的時候還是看別人作品的時候都要忠於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感受也會代表一部分觀眾的感受,我們要找能夠觸動普通人的那部電影,作為評委、作為觀眾都會享受被作品打動的過程。今年長春電影節入圍了15部電影,未來幾天也會大密度的觀影,很期待那部能夠觸動自己的電影。
量變到質變,劉燁拍戲現在更遵循內心
從1998年拍第一部《那人那山那狗》到現在已經20多年了,劉燁表示之前也拍過很多影視作品,起起伏伏也經歷了很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也只有時間和這些年的拍攝經歷才能給出答案,現在感覺角色還是最重要的,每年拍2部電影其實就差不多了,還是更遵從自己內心一點。
電影高口碑低票房?丁晟這樣看
針對目前電影內容好,票房卻不一定好的情況,丁晟表示,電影票房很多時候是一個市場的營銷行為,它有很多綜合原因,包括宣傳時間、宣傳形式等都有關係,作為電影的創作者,應該更專心地去完成自己的作品,好好講故事,好好塑造人物,如果雜念太多反而不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