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異家庭:我該怎麼教育我的孩子?別讓孩子重複受傷

2020-12-22 嬋姐育兒

夫妻之間發生難以調和的矛盾,感情破裂,那麼離婚就成為很多人選擇的道路。如果只是夫妻雙方那還好,但如果孕育有孩子,那麼父母的離婚肯定是會對孩子造成影響的,這是很多父母都不願意看的,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就離婚這個問題怎麼減少對孩子的傷害!

大部分情況,父母離婚前和離婚後,孩子都會產生不安全感、自卑和逆反心理等等不良情緒,針對這個問題,我把它的處理方法分為離婚前和離婚後。我們首先來說說離婚前,父母該怎麼做?

1、儘量讓孩子了解離婚是什麼樣的

年齡大一些的孩子,你給他說離婚他是清楚怎麼回事的,但是年齡小的孩子他是不清楚的。這個時候你就要簡單直白的語言,告訴他離婚是什麼樣子的,父母離婚後他的生活可能會發生什麼變化。給他打好預防針

2、尋找合適的時機,以及告訴他父母為什麼要離婚?

什麼時候給孩子說,這非常重要:如果孩子情緒非常悲傷和難過,你這個時候告訴他你們要離婚,那孩子的情緒就會墜崖式的下降。如果孩子正在很開心的時候,你告訴他這個消息,從大喜到大悲,這個過程很多孩子是承受不了的。所以我們要儘量選擇在孩子心情平靜的時候告訴他,他會容易接受很多。

至於離婚的原因,夫妻間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就沒必要當著孩子拉扯了,只要告訴他:爸爸媽媽之間發生了一些解決不了的問題/爸爸媽媽只是不再相愛了,爸爸媽媽經過慎重而長久的考慮才做出了這樣的決定。這樣做能讓孩子明白婚姻不是兒戲,離婚也不是隨便的事,對孩子未來的婚姻觀也起到正面影響。

3、密切關注孩子的情緒,及時引導,儘量避免孩子受到傷害

最開始我們就說了,父母離婚會讓孩子產生很多負面情緒,因為父母離婚帶給孩子最多的就是不安全感和對未來的迷茫。因此,父母在告訴孩子決定之後,一定要明確地告訴孩子,雖然爸爸媽媽要離婚了,但以後還是會和現在一樣愛你,甚至比現在更愛你,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同時要和孩子一起生活的那一方可以多和孩子說說以後的規劃,或者是和孩子一起計劃將來,這樣也能夠提升孩子的安全感降低對於未來的迷茫。

4、留取足夠的時間

建議從告訴孩子到真正離婚最好間隔一段時間,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讓他逐漸消化接受這個事實。這個期間,父母可以分開睡,日常生活瑣事也各自打理,但對他的態度保持和以前一樣。這也有助於孩子對離婚有更清楚的認知。

以上,就是離婚前父母需要做的,下面我們來說說離婚後該怎麼做?

1、保持正常的生活

很多父母離婚後,就馬上帶著孩子搬家,轉學,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孩子剛剛經歷了家庭破滅,馬上又讓他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周圍沒有熟悉的朋友,同學和老師,他只能更粘著你,但如果你因為工作忙碌沒有時間陪伴他,這就會造成孩子抑鬱,內向,沉悶不愛交際等等的問題。

2、讓孩子感受更多的愛

和另一半商量好,最少一周來看一次孩子,帶孩子出去玩,如果不能來,也要用常和孩子視頻,語音,讓孩子能夠感受到了,爸爸媽媽真的和之前說的一樣,即使離了婚,也還和以前一樣愛他。

3、多和孩子談談心

離異家庭的孩子,大多敏感,感情也會脆弱一些,但是他們卻通常把情緒憋在心裡,不願意發洩出來。這個時候,交流就非常重要了,父母需要及時的察覺到孩子的情緒,接納他,開導他,這樣才有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

相關焦點

  • 該怎麼教育你,我親愛的孩子?
    該怎麼教育你,我親愛的孩子?——讀《特別狠心特別愛》有感該怎麼教育你,親愛的孩子?猶太媽媽沙拉《特別狠心特別愛》,闡釋出一種理性的母愛。「超量」的愛,會培養出嬌生慣養的孩子,會培養出大批任性、抗挫能力差、不懂得感恩的孩子。該怎麼教育你,親愛的孩子?沙拉在她的《特別狠心特別愛》一書中給出了很好的解答。沙拉是位出生在上海的猶太人後裔,作為一位單親母親,獨自撫養三個未成年孩子。
  • 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那些離異家庭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由於離異家庭環境所影響,許多孩子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缺少父母雙方的關愛,他們在社會生活中往往會顯得格格不入,他們缺少關愛,缺乏安全感,很容易做出異於常人的行為,所以現在「問題少年」也日漸增多,而其中離異家庭的孩子所佔比例遠遠高於普通家庭。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 孩子發脾氣時,我們應該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該怎麼教育孩子?
    寶媽提問: 孩子發脾氣時,我們應該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該怎麼教育孩子? 孩子發脾氣時,我們應該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該怎麼教育孩子? 孩子發脾氣了,肯定是有不開心的事,題主應該是本能想發脾氣,但自己也知道發脾氣不好。
  • 請別讓離異後的某些行為持續傷害孩子
    但夫妻雙方在婚姻中未被滿足的私慾行為,即便在離異後,也會繼續直接或間接的投洩到孩子身上,傷害孩子的心靈。在現實中,這種傷害尤其體現在離異夫妻以下的幾種行為。有的人在離異後,即便自己不是孩子的撫養者,但依然還是以自我為中心,往往以愛孩子為由,幹涉撫養者對孩子的教育方法。由於意見的不統一,容易讓孩子在接受教育上迷失方向,也讓有些孩子為了某種獲得而學會在父母之間撒謊,也有可能增加孩子對父母教育行為的反抗。(五)對孩子冷暴力。
  • 我要是離婚了,孩子怎麼辦?
    15歲的孩子說出這麼悲觀的話,做出這麼極端的事情,讓宗爸的心情異常沉重。加上前段時間有人在我們的公眾號也留言請求談談離婚家庭的孩子怎麼教育?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近些年,我國離婚數量驚人增長。據民政部統計,從2003年開始,我國離婚數量已經連續14年增長,2003年離婚數量是133.1萬對,到了2016年,已經增長到了485萬對。
  • 哈利穿女裝竇靖童假小子:離異家庭的孩子都長咧了?我可去你的吧
    不過是一群孩子瞎害著探索成人世界,動不動就上升到家庭教育百年大計的高度。沒準人家就是真心話大冒險那天選了大冒險呢。一句解釋都懶得聽,就各種惡意揣測。這個做法,很成人。作為孩子,有五大痛苦。其中第一條就是無法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為自己申辯。成年人雖然是過來人,但大部分都忘記了。描眉畫眼就是不正經。奇裝異服就是心理有問題。
  • 凡事不過三,張國立兒子又又又翻車了,暴露出離異家庭的教育缺陷
    日子該不該為了孩子湊合著過,這一話題頻繁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網友的評論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支持方認為沒有愛的家庭對子女傷害更大,反對方認為孩子缺爹少娘才更可憐。事實勝於雄辯,現實生活中的許多案例已經證明,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子女的成長才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
  • 精英階層怎麼教育孩子?普通家庭別跟風,太不切實際了
    不少家長可能想,要說起教育,那肯定是有錢人家的孩子教育得最好了,因為他們有實力請私教,也有財力讓娃上好學校呀!除了砸錢這點咱沒法照搬,那跟著精英階層學習他們教育孩子的思路和模式,是不是也能把孩子往精英路子上培養呢?這就要說到有錢人家教育孩子的路子了。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家庭教育中,那些以愛為名的傷害
    作者吳曉樂,自上大學開始便做家教,在與學生和家長的相處過程中,憑藉她敏銳的洞察力,加之自身的受教育經歷,讓她很敏感的看到了這些家庭在孩子教育上的悲喜與無奈。九個震撼人心的真實家庭故事書中一共寫了九個故事,每個故事都各不相同。
  • 家庭的未來在於孩子,孩子的未來在於教育
    自己在教育領域了解越多,學習越多,越發地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也看到了做好教育的繁瑣,無論是哪個階段,都需要耗費大量精力。我家的孩子還沒有出生,我都感覺我需要花大量時間去學習,去提升。對絕大多數家長來說,很多會因為麻煩,轉而選擇最簡單直接的教育方式。
  • 如果孩子很糟糕,我該怎麼改變他?
    經常有人告訴我TA碰到了一群什麼樣的孩子,管不住,應該怎麼辦。其實大家都希望孩子身上有個「聽話按鈕」,能一按就按照我們的意願乖乖去做,不過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也許今天的故事可以幫到你哦~如孩子很糟糕,我該怎麼辦05:00來自仙女媽育兒經故事文本:有個女士,一去馬場就挑中這匹馬了,覺得這個馬很漂亮就買回家了,結果一買回家就發現,這個馬特別糟糕,咬人、拿腳踢人、欺負人,經常把這個它的女主人一腳就踢到門外去了
  • 三等家庭把孩子養成廢物,二等家庭把孩子養成巨嬰,一等……
    在孩子的人生裡,家庭的影響始終是第一位的,在很大程度上,什麼樣的家庭就會成就什麼樣的孩子。
  • 「我小時候就是這麼長大的」,父母教育孩子,還要重複老模式嗎?
    我們都勸她為了孩子復婚吧,但是孩子一聽到提她爸爸就縮在媽媽的身後,她苦笑著說:「我也是忍無可忍了才提出的離婚,他喝點酒就打我,孩子都看在了眼裡了,現在一提他都害怕,為了孩子將來沒有心理陰影,我們就娘倆過挺好的。」其實這種情況在很多家庭都存在,父親因為自控力差經常管不住自己,喝醉了就打罵孩子的,有的甚至是父母雙方打孩子,給孩子造成了不可彌補的傷害,但是效果微乎其微。
  • 《結過一次了》我們單親家庭的孩子啊
    和我家庭差不多情況的大有人在,比我慘的更多,至少我們不愁吃穿,這是我媽常說的話,我說我缺少父愛,我媽說男孩子才更需要父愛,於是她更偏心更關愛我弟弟,導致我弟弟現在性格驕縱任性,幼稚到不行。我也是那個時候學會冷漠,冷漠看待處理人際關係,其實這種處事方法反而讓我人緣出奇的好。這幾年媽媽沒那麼暴躁易怒,她對我們教育方式的壞處開始顯露,她開始學會和我們交談,雖然經常談崩,但起碼有進步。
  • 孩子總是重複犯一樣的錯誤?教育孩子不能簡單粗暴,還要讓他服氣
    朋友去年給自己五歲的女兒買了一輛滑板車,別看她女兒年紀不大,但嘗試了一下,很快就玩得特別溜。原本滑板車只能在室外玩兒,可最近因為疫情的原因,下樓的次數少了,一天朋友剛做完飯,竟然發現孩子在家中的客廳玩起了滑板車,而且速度還不慢。
  • 孩子愛說壞媽媽該怎麼教育?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孩子愛說媽媽壞該怎麼教育? 孩子總愛說壞媽媽,無論給孩子強調多少遍,強調媽媽多麼愛你,都沒有用,還是依然改不了。 那麼這是孩子在進入語言暴力期,也就3~5歲的時候特有的現象。為此,大家不用過於介意,因為孩子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
  • 孩子為什麼喜歡重複重複重複重複?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很多孩子會經歷一個喜歡重複的階段。明明一個故事已經聽了八百遍了,可還是要求你講給他聽。看動畫片只喜歡看同一集,怎麼都不肯更換。把玩具扔掉後再撿起來,反覆能玩好多遍。         你可能會納悶,這一遍又一遍的,孩子難道不會膩嗎?而且總做同一件事,孩子會不會接觸不到新事物?
  • 從學生離家出走,說說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怎麼教育
    我耐心地聽她母親說了事情的經過,原來她父母離異了,她父親又找了一個,她媽媽去外地打工,就把她寄養在外婆家。父母兩人離婚後還經常互相指責,謾罵,從來不問問她的學習和生活情況,讓她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後來父母都知道了,他們不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共同把孩子教育好,讓孩子回歸家庭,而是互相推卸責任,打罵孩子,甚至把孩子軟禁在家,威脅她再去就怎麼怎麼樣。這下好了,孩子覺得在家就像蹲監獄,看準一個機會,在男網友的幫助下,離家出走了,並且說再也不回這個家,也不讀書了。這怎麼行?
  • 青春期孩子說:別開玩笑了,學習怎麼可能是給我自己學的?
    一個男生回答我:「當然不是了,我媽就每天都說快去給我寫作業,給我背單詞。她都說是給她做的,怎麼和我有關?」他的同桌接著說:「現在每天學校、補習班、寫作業、各種複習預習,每天都要學到後半夜,這樣我都沒有玩的時間見了,說學習是為我好,可我都快累死了,除了特別累之外,就沒看著點好處了。」「老師,你說我們現在學的將來能用上嗎?
  • 青島15歲女兒弒母案|孩子,我該如何愛你?
    不完美中愛到極致女兒 看著我 別給我你的背影 你小小的背影讓我憂傷的心 又變成冰涼的石頭」這是那位被15歲女兒所勒死的青島律師母親寫給女兒的詩《致女兒》,第一次讀這首詩,我眼角溼潤,被偉大的母愛所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