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對河北東風養殖公司而言是極為特殊的一年,冷庫裡積壓了200萬隻肥鴨沒有銷路,一批批新養的成鴨子又急著按時出欄。所有人一籌莫展之際,北京養殖限制管理新政出臺,東風養殖順利打入了北京烤鴨原料市場。不僅解決了庫存積壓問題,也為企業發展為行業標杆構建了堅實基礎。這一切,與管理者徐海潮卓識遠見,堅決堅持生產高品質產品密不可分。也正是因為徐海潮的遠見和對產品品質的堅守,東風養殖與《匠心》欄目結緣。
《匠心》欄目《遠見》紀錄片於東風養殖公司取景
2020年,前途一片光明的東風養殖公司遇到了新的難題,疫情席捲而來,烤鴨店普遍生意慘澹,作為上遊供應商的東風養殖也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此時,徐海潮的遠見再一次幫助公司轉危為機,原來早在2019年,徐海潮便帶領東風養殖完成了全產業布局,打通了從原料生產到消費品新零售全產業鏈條。面對疫情,徐海潮選擇大刀闊斧發力新零售。
東風公司在新零售方向的積極行動,獲得了滄州市委市政府支持,也引起了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張勇的關注,2020年9月26日,滄州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梅世彤,滄州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和春軍,肅寧縣縣委書記顏世東協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執行長張勇,阿里巴巴副總裁、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阿里智庫創始人、阿里研究院顧問方向明,阿里研究院副院長譚崇均走訪東風養殖遊學點,參觀廠區、生產線,調研東風養殖新零售平臺業務。張勇先生在走訪中對東風養殖向消費端轉型發力的認同,對東風養殖公司積極探索增量市場,應對危機中孵化新模式的讚賞,對堅持品質運營,相信能夠在消費者市場取得領先份額的肯定,讓徐海潮信心十足。然而,徐海潮認為,傳統養殖轉型升級的東風公司,在進行市場宣傳時,勢必會遇到消費者對品牌認知度不足,品牌影響力不夠的難題。東風養殖迫切需要新的宣傳埠。
(左起)滄州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梅世彤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執行長張勇
阿里智庫創始人、阿里研究院顧問方向明
圖片來源公眾號:東風養殖官方
在這樣的契機下,徐海潮看到了《匠心》欄目,他被節目紀錄片的高品質內容感動,為紀錄片所展示的匠心精神所折服。他相信,能夠拍攝出如此細膩、讓人信服的節目,背後必定有一批勠力同心、精雕細琢,追求品質的文化大匠,這與東風企業價值觀不謀而合。徐海潮找到《匠心》欄目組,希望通過欄目,將東風公司多年來精細化生產、對品質負責的匠心精神,以及東風人常懷感恩,設身處地,盡心服務客戶的匠心故事忠實呈現到更多消費者面前。
本著「讓匠人有名,實至名歸;利予工匠,利在國家」的製作理念,以及媒體責任和樹立正能量輿論導向的使命,《匠心》欄目組對徐海潮和他的東風公司,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調查評估。「皮脂率37%,肌間脂肪5%至8%,肌肉纖維2760根/平方毫米……這才能達到烤鴨的最佳口感。」在溝通與尋訪中欄目組發現,這樣的數據徐海潮要求東風人爛熟於胸,並建立標準嚴格實行。對品質追求細微到苛刻,對待客戶和消費者負責任、有擔當,在時代發展面前敢於創新,勇立潮頭。這正是匠心欄目組想要尋找的「大國工匠」、希望發揚的「匠心精神」。《匠心》欄目組與東風公司順利達成合作,強強聯合帶來的傳播效果必然呈幾何倍數遞增。
《匠心》欄目《遠見》紀錄片於東風養殖公司取景
《匠心》欄目根據徐海潮和河北東風養殖公司故事,立項紀錄片《遠見》。9月,《匠心》欄目攝製團隊啟程,通過一組組鏡頭記錄著東風養殖從飼料研發、種鴨養殖、鴨坯生產到烤鴨生產、營銷運營等全線經營運作,記錄著在現代化流水線上,精益求精的東風人創寫的時代頌歌。細膩的畫面漸漸生成故事,將東風公司融入企業基因的匠心精神娓娓呈現,也將色香味俱全的東風烤鴨帶到更多消費者面前。
《匠心》欄目《遠見》紀錄片於東風養殖公司取景
同頻共振,同質相吸。《匠心》欄目以「讓世界看到中國匠心企業」為指引,多次與晨光文具、京潤珍珠、雄興紅木廠、雙星鞋業、蜂還巢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合作,讓觀眾深入了解中國企業、中國品牌,為企業發展賦能,為民族復興出力。相信《匠心》欄目紀錄片《遠見》上線之時,也必將成為東風公司乘風奮起的強大助力,共贏精彩,成就未來!
編輯: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