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攤人數跌破1億相互寶為何正在被拋棄?

2020-12-23 東方財富網

「0元加入,最高30萬互助金」、「1億人彼此守護」······

相互寶昔日所大肆宣傳的「低門檻,高賠付」對用戶具有強大的吸引力。然而,自今年下半年以來,相互寶卻面臨越來越多的質疑聲。

近日,界面新聞記者發現,今年12月第一期互助參與人數披露情況顯示,相互寶旗下大病互助計劃成員跌破1億,僅為9824萬人。相較9月第一期的10128萬人,3個月內減少超300萬人。

情形更不妙的是,最近一個月披露的第二期數據顯示,相互寶大病互助計劃參與人數驟降180萬人。

與此同時,人均分攤金額也從今年年初的1元/期左右上升至目前接近5元/期。按照每年24期計算,未來人均年均分攤金額或超過100元,這已逐漸突破了一些參與者的心理關口,不少對價格敏感的用戶「用腳投票」選擇退出。

另一些退出的用戶則表示,自己是「後知後覺」,兩年一共扣了快100塊錢,而且是扣花唄的錢,但卻沒發現扣款提示。還有一部分用戶則表示,相互寶不屬於保險,不在金融監管範圍內,運營仍然不夠透明,「心裡不踏實」。

除了核心價格因素之外,近期,遭到公眾媒體曝光的相互寶部分未得到賠付案例也引發不小爭議。

12月初,在河南民生頻道《民生大參考》頻道中便報導了這樣幾個案例。

11月27日,相互寶接到河南焦作一名成女士報案,反饋其丈夫因突發心肌梗塞去世,在申請互助金時,成女士向相互寶提交的死亡證明寫明的原因是「冠心病急性心梗?」

相互寶在一份公開聲明中表示,由於醫院對死因的說明加了「?」表示疑問,並未下最終結論,死亡原因存疑,因此需要成女士補充材料。但由於成女士丈夫已經死亡,醫院無法明確病因,無法提供急性心梗的其他證明材料。在這種情況下,由於缺乏核心的診斷資料來做判斷,基本無法給予理賠。相互寶還表示,將繼續跟進成女士的互助金申請流程。未來將通過技術創新和機制創新找到解決方案。

另一例引發關注的是河南省洛陽市徐先生的互助金申請情況。11月16日,徐先生報案稱,其因急性心梗住院治療需要申請互助金。但徐先生確診的醫院為非公立醫院,存在理賠爭議,現在已經進入賠審團討論階段。

相互寶表示,由於相互寶互助條款約定,用戶需在國家認定的二級或者二級以上的公立醫院就醫,以及本互助計劃指定的民營醫院,這是借鑑保險行業經驗、並基於公立醫院通常更加權威的考慮。

此外,還有兩例已經被拒賠的案例,相互寶認定,江蘇姚先生帶病加入,違反互助規則。浙江閭女士母親病理檢查結果顯示,所患原位癌沒有達到重疾標準,無法獲得互助金。

12月4日,《民生大參考》節目關於相互寶的內容陸續播出後,後續又在短視頻平臺播放高達5000萬次,不斷引發的負面輿情再次成為引發相互寶成員紛紛退保的又一原因。

2019年3月,從「相互保」改名為「相互寶」,從相互制保險搖身為一項互助計劃後,相互寶的參與分攤人數在今年卻沒有如願走出一條增長曲線。

據界面新聞記者統計,伴隨著疫情後公眾對健康保障的重視,2020年前三個月,相互寶參與人數迅速增長,4月參與分攤人數迅速突破1億人。但今年10月之後,相互寶參與者開始逐漸下降,且降幅加劇。最近一個月的兩期內,相互寶的大病互助計劃參與人數更是驟降180萬人,最近三個月內減少超過300萬人。

2020年相互寶1~23期參與大病互助計劃的分攤人數變化

針對上述情況,一位從事人身險行業的專家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相互寶基於網際網路平臺開展,在便利用戶加入、降低準入門檻的同時,相互寶在提示和告知義務上有明顯不足,使得一些原本不符合參與條件的成員依然加入其中,但發生疾病後無法理賠。

此外,在一些理賠案例中,在理賠速度、用戶體驗和質量方面,相互寶的調查員也不如商業保險公司。

例如,2019年6月,相互寶便通過官方微博表示,對一些案件中對立案的資料要求告知不到位、立案、調查時間超過數個月,而商業保險公司往往會在30天內立案調查。

在一些輕症疾病賠付方面,相互寶此前也有明顯的漏洞。

例如,相互寶表示,2019年5月起已經對甲狀腺癌等輕症調整互助金為5萬元,而此前,賠付額則高達30萬元,遠遠超過疾病治療所需的醫療費用,存在明顯的套利空間。相比之下,商業保險公司早已將甲狀腺癌等輕症賠付適當降低。

在相互寶悄然漲價的同時,商業健康險卻在大幅降價。除了百萬醫療之外,近年來,全國各地紛紛推出的百萬醫療型「惠民保」,在政府補貼商業保險公司的同時,不斷降低商業保險門檻,可以達到降低到180元以內/年,甚至部分地區可以達到百元以內,這與相互寶承諾每年分攤費用最高不超過188元,已經相差無幾,相互寶的低門檻價格優勢或將被削弱。

不可否認的是,自2019年,相互寶成立以來,在逐漸喚起大眾的健康保障意識、探索降低保障成本方面有超前的探索,而在處理爭議案件時,「賠審團機制」則是相互寶首創的一種處理機制, 不僅增加用戶黏性 ,也增加了產品的真實度和透明度,走在探索用戶教育的前沿。相互寶也運用區塊鏈技術、智能風控等,確保賠付案例真實等。如今,相互寶面臨的聲譽風險依然值得深思,在擁有巨量網際網路用戶的時代,傳播都將會對互助計劃產生巨大變量。

未來,如何維持用戶數量、降低分攤費用,甚至面對商業保險的服務、價格競爭,都必須成為相互寶迎頭直面的問題。

(文章來源:界面新聞)

相關焦點

  • 「一人得病,眾人分攤」的相互寶,是餡餅還是陷阱?
    我什麼時候加入的相互寶?相互寶為啥老扣我錢?相互寶是不是在割韭菜?...... 還記得咱們以前都會做的一個夢嗎? 假如全中國14億人每人給我1元那我不就有14億元了?
  • 相互寶分攤費飆漲100倍,開始「割韭菜」了?到底值不值得加入?
    提到相互寶,可能有很多60、70後都對這個不是很了解,而一些支付寶的「深度玩家」80、90後幾乎對這個都有聽說過。大部分年輕人最開始因為好奇好玩而紛紛加入了相互寶的群體裡,而目前面對相互寶激增的分攤費,讓已經加入的1億人開始猶豫要不要退出相互寶?
  • 半個月損失170萬用戶,紅極一時的「相互寶」,到底怎麼了?
    起初這些人只是覺得加入相互寶比較便宜,成本也很低,為了給自己的家人買一份保障,於是就加入了相互寶。其實相互寶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算是一項保險,而是大家相互之間的一種幫助。因為這筆錢不是由螞蟻集團出的,而是人們從人們繳納的費用中扣除的。可是隨著相互寶的費用越來越高,很多人逐漸覺得自己似乎成為了刀下的「韭菜」。
  • 分攤費用上漲、半個月170萬用戶退出,這次輪到馬雲「吃癟」?
    但是隨著相互寶加入的人數越來越多,問題也隨之而來…… 相互寶原名「相互保」,它本身就是一個保險產品,而它的保險內容就是一個主要的大病保險,而相互寶的運營模式,就是採用多人分攤費用,然後為生病的人提供互助金。簡而言之,就是只要參加了這個保險,就有機會獲得最高30萬元的互助金賠償。
  • 相互寶分攤費再漲10%!12月又有百萬人退出,網友:糾結了
    最新,相互寶公布了12月份第2期的分攤數據!與第1期相比,分攤費再度上漲10%左右,同時分攤人數顯示:又有百萬人退出。事實上,近期兩分鐘金融和一些網友聊天的時候,明顯感覺「糾結」的人慢慢增多!可以說,相互寶遇到了成立以來的最大考驗。分攤費再漲!又有百萬人退出首先來看下12月份第2期的分攤公示數據,由於兩分鐘金融只參加大病互助,因此以下數據也主要聚焦大病互助的兩方面數據。一方面是最讓人關心的分攤費又漲了,而且是首次突破5元,達到5.31元。
  • 相互寶3個月內超300萬用戶「出走」 網絡互助發展前景何在?
    「參與的人數越來越多,但分攤卻沒有減少,每月分攤金額從幾分錢漲到4塊多,增長近100%。對不起,加入相互寶2年後,我果斷選擇了退出!」一位相互寶用戶在網上如此吐槽。近日,北青金融發現,進入12月份,相互寶第一期參與大病互助計劃分攤人數跌破1億,僅為9824.4萬人,第二期為9716.0萬人。
  • 170萬人退出,相互寶不行了?
    點擊播放 GIF 0.1M相互寶又拒賠了,這次拒賠直接導致了170萬+的人退出相互寶。到底怎麼回事?更何況,相互寶是分攤制的,這理賠的錢是要一一落到加入相互寶的每一個人頭上的,所以嚴謹一點,也是對每一位相互寶人負責。不然符合條件賠,不符合條件也賠,那分攤就遠不止現在的4塊多了。到時候,大家更覺得相互寶是騙人的,這樣不就惡性循環了嗎?你又想相互寶什麼都賠,又想自己的分攤金額能少一點,這是不是有點理想主義了?
  • 相互寶,「我是不是該安靜地走開」?
    近日,相互寶公布12月第一期數據顯示,整體參與分攤人數10332.16萬人,環比下滑1.74%,這是相互寶自上線以來首次出現較大程度的環比負增長。  分攤人數進入下降階段  按照相互寶規則,每月公布兩次數據,其中包括分攤人數、分攤金額、受助成員情況等。天風證券研報顯示,在經歷過高速增長、增長速度趨緩階段後,目前,相互寶分攤人數已經進入下降階段。
  • 半個月超170萬人退出 相互寶還靠譜嗎?
    加之一直以來的負面消息,以及不斷看漲的分攤金……短短半個月,超 170 萬人退出相互寶,這也導致在 12 月最新一期的公示中,相互寶的分攤人數直接跌破 1 億。所以相互寶現狀是 一邊分攤金在變多、一邊分攤人數還在減少。那麼,在此趨勢下,還有必要繼續加入相互寶嗎?分攤金還會漲多少?
  • 天風證券:「相互寶」用戶規模開始負增長 行業格局正開始向大型...
    自相互寶2018年末上線以來,其用戶規模的增長趨勢分為三個階段:1)第一階段(2018.12-2019.12):高速增長,參與分攤人數在2019年12月到達1億;2)第二階段(2020.01-2020.07):增長速度趨緩,每月分攤用戶數量的環比增速不足1%,整體規模保持在1.05億人左右;3)第三階段(2020.07至今
  • 相互寶等網絡大病互助計劃怎麼「病」了?
    來源:證券時報電子報近日,以相互寶為代表的網絡大病互助計劃遭遇用戶規模負增長,引發業界廣泛關注。相互寶最新的一起公示分攤中,參與分攤人數降至1.03億人,較前一期下滑1.73%。雖然用戶規模仍然龐大,這一下降卻具有較強的標誌性意義。這是相互寶參與分攤人數連續兩期環比負增長,亦為首次出現較大程度的環比負增長。
  • 分攤金暴漲177倍,心梗死亡都不賠,170萬人連夜退出相互寶!
    相互寶這麼坑,是不是該退出了? 下面我把相互寶最大的3個爭議,掰開了揉碎了,全部給你說清楚。 爭議一:分攤金越來越貴 有人說,相互寶現在開始割韭菜了。 最初分攤金0.03元,已經漲了幾百倍了! 它是在漲價嗎?
  • 相互寶拒賠猝死,超170W人退出!還能買嗎?
    (圖片來源;相互寶被拒合集吧)...根據最新數據顯示,相互寶的分攤人數已經跌破1億!2020年相互寶1~23期參與大病互助計劃的分攤人數變化02不過說句實在話,這次相互寶拒賠,從規則上來說,是完全合理的。
  • 除了螞蟻森林,支付寶還有一張「王牌」,上線一年參與人數超1億
    截至目前,螞蟻森林已經上線3年多的時間,這短短3年的時間裡,5億螞蟻森林用戶總共種植了1.2億棵真樹,累計減少碳排放792萬噸,改善的土地面積更是相當於1.5個新加坡。這種種數據均表明,螞蟻森林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支付寶小遊戲,而是一個價值巨大的公益活動。
  • 相互寶的性質和風險分析
    根據螞蟻披露的招股說明書,相互寶其實是一種大病互助計劃,並不屬於法律意義上的保險。根據「一人生病,眾人分攤」的理念,符合條件的成員加入後,如遭遇重大疾病,可以申請獲得30萬元或者10萬元的互助金,費用由所有成員分攤,共擔大病風險。
  • 馬雲自身難保,那說好的「相互保」呢?
    就在人們關注,「花唄」、「借唄」會否迎來最嚴格監管時,有一個頗受大眾喜愛的產品成為輿論焦點——那就是坐擁1億多用戶的「相互寶」。 提起「相互寶」,大家都會把它和保險聯繫在一起。可事實上,「相互寶」並不是保險。
  • 開始不到1塊錢如今卻要9塊7!相互寶,我是不是該安靜的走開?
    來源:金融時報原標題:開始不到1塊錢,如今卻要9塊7!相互寶,「我是不是該安靜走開」? 近日,相互寶公布12月第一期數據顯示,整體參與分攤人數10332.16萬人,環比下滑1.74%,這是相互寶自上線以來首次出現較大程度的環比負增長。按照相互寶規則,每月公布兩次數據,其中包括分攤人數、分攤金額、受助成員情況等。
  • 相互寶又出新計劃,據說每月僅需1塊錢,值嗎?
    7號回家後,喵叔把參加了的「互助計劃」拉出來看了看,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經過近兩年的發展,相互寶的分攤金額從之前的一個月兩三分錢到了現在的一個月七八塊錢,微博的「新浪互助」也是差不多的分攤額。在看相互寶數據的同時,喵叔也發現,除了「健康互助」以外,相互寶又上線了一個「意外互助」計劃,號稱「每月僅1元」,最大保障卻高達100萬,看上去誠意滿滿,實際上產品怎麼樣呢,今天我們來看看。
  • 從相互寶談到社區買菜: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說回對國計民生至關重要的保險業,各網際網路巨頭們依然是熟悉味道熟悉的打法,依託平臺流量優勢紛紛入局,或投資控股自己的保險公司,或成為保險產品代銷渠道,亦紛紛成立各自互助分攤計劃。其中的互助分攤計劃,藉助支付寶的強大引流效應,相互寶在熱潮中C位出道。
  • 1個月退出人數近200萬,相互寶怎麼了?|圖財經
    圖爺說 我加入相互寶已經400餘天了,應該算是較早加入的一批。 但我從來沒有指望著就靠相互保做保障。 意外險、醫療險、重疾險和壽險,配得滿滿當當。 那為什麼還要參加相互寶呢? 保障不嫌多嘛,價格確實便宜。 真出險了,給了理賠金,那算是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