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有貴州水利「一號工程」之稱的夾巖水利樞紐及黔西北供水工程北乾渠3標白甫河拱橋順利合龍,為夾巖水利工程灌區供水目標按期實現和助推區域水網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該工程設計灌溉總面積90萬畝,建成後將滿足267萬人生產生活用水,在黔西北地區構建起以大型水利樞紐為支撐的安全有效的水資源保障體系,有效支撐區域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從根本上解決黔西北地區工程性缺水難題。 「十三五」期間,貴州始終堅持基礎設施先行,補齊發展短板,水利、交通、現代能源等傳統基礎設施建設如火如荼,為貴州「黃金十年」快速發展期打下堅實基礎;作為全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和國內首個發布省級層面數字經濟發展專項規劃的省份,貴州持續釋放大數據產業發展紅利,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鍛造發展長板,為貴州經濟社會數位化轉型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當前,貴州全省上下一盤棋,正以「六網會戰」為主抓手,奮力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蜿蜒曲折的從江縣長寨至卡翁公路(無人機照片)。
傳統基建築牢發展基石 在烏蒙峻岭間,一道百米深的峽谷將水城縣營盤鄉紅德村一分為二,曾經這裡的百姓只能依靠索道出山。如今,一座長38米、寬9米的彎龍橋連接起紅德村與外面的世界。 五年來,貴州以「四好農村路」為核心的基礎設施建設,從根本上改變了貴州農業農村發展條件,全省農村公路累計完成投資1268億元,超過6000公裡縣鄉公路路面得到改善提升,交通暢通帶來翻天覆地變化,產業興旺了,黔貨出山順利了,百姓生活富裕了,發展瓶頸被打破,全省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 「十三五」時期,貴州通過統籌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管道、郵政等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全省交通運輸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入選首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高鐵通車裡程1550公裡,貴陽成為全國十大高鐵樞紐;高速公路通車裡程7600公裡,全國排名第四;民航旅客年吞吐量突破3000萬人次;高等級航道裡程突破1000公裡。 為破解區域性水資源短缺和工程性缺水之困,貴州持續加大水利建設力度,五年來累計投入資金逾1650億元,建成和新開工一批大中型水庫,基本實現縣縣有中型水庫。這一時期成為貴州水利改革發展歷史上投入資金最多、開工項目最多、群眾受益最多的五年。 在現代化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成績同樣矚目。五年來,貴州發電裝機容量突破7000萬千瓦,提前一年完成國家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60個縣通天然氣。為全省生活、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
俯瞰騰訊貴安七星數據中心
新基建引領數位化浪潮 新基建催生新動能,新基建帶來新引擎。五年來,貴州乘勢而上、搶抓機遇,圍繞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持續發力,助推貴州在數位化轉型升級的浪潮中揚帆前行。 今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新變化,遠程辦公、在線教育、遠程醫療……一個個數位化場景在5G技術賦能下「解鎖」,5G基站建設成為貴州新基建中的「領頭羊」。 衝刺5G時代,貴州步履不停。今年2月,《貴州省5G發展規劃(2020-2022)》《貴州省大數據戰略行動2020年工作要點》印發,明確將從統籌規劃、開放共享、網絡覆蓋、網絡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加快5G通信網絡建設,重點深化5G在先進位造、智慧交通等十大領域融合應用發展。5月8日,省5G發展領導小組(省大數據發展領導小組)又印發《貴州省5G建設大戰90天工作方案》,加快推動5G新基建,促進5G建設大提速。 近年來,中科院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FAST天文大數據中心、騰訊雲貴安七星綠色數據中心等一批示範性引領性項目先後在貴安新區落地施工,「中國南方數據中心示範基地」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項目集聚,大數據"磁場效應"凸顯。 「風口」之上,勢在必行。貴州提出「像推動交通大突破一樣推動新基建大突破」,未來,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將實現全面升級,推動生產生活方式迎來嶄新風貌。
高速公路網鋪就脫貧攻堅大道
建成「六網」實現「六通」 為補短板、穩投資、惠民生、促發展,2019年,貴州召開基礎設施「六網會戰」推進大會,制定出臺「1+6」文件,全面啟動實施路網、水網、電網、地下管網、油氣網、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六網會戰」。 建成「六網」、實現「六通」。2019年至2022年,「六網會戰」計劃完成投資8680億元,通過補缺、延伸、聯通、加密等方式,推動路網實現多式聯通、水網實現城鄉灌通、電網實現三網架通、地下管網實現同步連通、油氣管網實現全域輸通、網際網路實現高速融通。 定下「軍令狀」,唯有突出重點、統籌推進。 今年1至7月,在疫情影響下,貴州承壓而上,完成基礎設施「六網會戰」投資額達1176.6億元,佔目標任務的53.5%。 未來,貴州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存量和增量、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發展,構建系統完備、高效使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基礎設施體系,繼續保持基礎設施建設對經濟增長、投資拉動、擴大內需、產業升級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管雲
編輯 何濤編審 楊儀 楊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