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知秋後的丁酉「立秋」,與往年有哪些不同?《易經》分享

2021-02-08 源易緣

落葉知秋後的丁酉「立秋」,與往年有哪些不同?《易經》分享

(一)

從熱到涼,落葉知秋。

歷代《易經》聖人依大自然陰陽消長盈虛,以十二闢卦代表之。

2017年,丁酉雞年的立秋節時間是農曆的閏6月16日15時41分,公曆時間為:8月7日。

立秋,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

立秋,「立」者,開始之意。

陰氣出地,始殺萬象。

「秋」字,「火」象徵夏天炎熱的太陽,「禾」代表穀物,稻、麥經夏日炎炎日曬,可以收成了。

從立秋開始,氣溫逐漸下降,從而天高氣爽。

我國傳統文化,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立秋後,《易經》六月「遁卦」的初、二兩爻由陽轉陰,七月「否卦」則三陰三陽。

(二)

古人重視祭祀,這在《易經》文化中多次提到。

《易經》第63卦」既濟卦「九五爻辭裡有這樣一句爻辭:「 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龠祭,實受其福」。

白話解為,東邊的村鄰,為了求得神靈賜福,殺牛宰羊,舉行盛大隆重的祭祀活動

而住在西邊的村鄰,卻僅僅是一杯水酒,簡單、清淡的祭祀,卻得到更多的福分。

《易經》的57卦「巽卦」九二爻辭也說:「巽在床下,用史巫紛若,吉,無咎。 」

這一卦告訴我們,虔誠祭祀諸位神靈自然就會得到神靈的保佑。

立秋節祭祀的傳統習俗,也歷來依舊。

古人是這樣祭祀立秋節的!

有史記載:周朝開始,在立秋節當日,天子會親率三公六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並舉行祭祀少嗥、蓐收的儀式

朝代更替至漢代,仍承此俗。《後漢書·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於西郊,祭白帝蓐收,車旗服飾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並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薦宗廟之禮。殺獸以祭,表示秋來揚武之意。」

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

再到明朝,也傳承了宋代的習俗。

(三)

歲次丁酉,肖雞。

在立秋節到來之際,「源易緣」特意向臺灣中華海峽兩岸周易科學交流協會理事長、著名易經教授黃來鎰約稿。

請先生結合《易經》談一談"丁酉雞年的立秋節與往年有哪些不同"。

黃來鎰先生說,六月為《易經》遁卦,七月為否卦。

2017丁酉年閏六月,實則已有七月之象。

年初孵雞而生,六七月母雞成長產卵。

公雞白晝不叫,夜間清晨逢更必啼,是雞與人類之間的約定誠信。

黃來鎰談到, 《易經》中孚卦,中者,中道、中庸、中和; 孚者,誠信。

大自然中「豚知風」、「雞知旦」、「鶴知秋」,被視為對人類最守信用的動物。

今年的「 立秋」節過後, 陽氣將收斂,陰陽二氣漸漸平衡。

黃來鎰教授,還指出:中國幅員廣大,有些地方,今年的時序雞已進入「立秋」,然而氣候仍十分炎熱,故云「秋老虎」,必須白露後,天氣才逐漸轉涼。

古代傳說,「立秋」當日的氣候,可預測年底農作物的收成。諺雲「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

若是打雷,所謂「打雷秋,晚冬一半收」,農民年終難度矣!

(原創聲明:未經許可,禁止進行刊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如需刊載,請通過本平臺留言獲得授權。)

相關焦點

  • 進入立秋後,今年秋老虎是公老虎還是母老虎?立秋又有哪些習俗呢
    進入立秋後,很多人都說立秋涼颼颼,其實不然,立秋並不是就代表著夏天結束,實際這個時候天氣會更加悶熱,在我們民間有著「熱在三伏,又有秋後一伏」的說法,另外在我們農村老輩人常說「秋老虎秋老虎」,它的意思就是說秋天最熱的一段時間,可是這秋老虎還被分成公老虎和母老虎,兩者在秋天出現將會感受到不同的意境,如果說秋老虎是公老虎,那麼立秋之後天氣就會讓人感覺到一絲的涼爽,但如果立秋之後是母老虎
  • 2018立秋微信祝福語 2018年立秋祝福的話
    點擊上方「早安勵志語錄正能量短句」選擇「置頂公眾號」2018立秋微信祝福語   2018年立秋祝福的話
  • 20句「立秋」節氣的文案寫好了!
    3.落葉知秋,思念如酒,只為那刻骨的牽手;暗送秋波,驀然回首,期盼那真情的永久;親愛的,讓我把摯愛寫在立秋。4.立秋到暑熱漸消,簡訊到祝福飄飄,煩惱逃憂愁杳杳,失意少挫折匿消,開心鬧好運籠罩,吉祥繞幸福歡笑。祝:立秋快樂!5.春有春的媚,秋有秋的美。每一個季節,都有著不同的風味。別去懷念逝去的季節,記得欣賞眼前的一切。
  • 立秋啦!換張姓氏頭像,告別夏天,迎接清涼
    夏日的燥熱還未褪去,知了還在枝頭拼命地叫喊,不知不覺今天已經立秋了。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秋」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從這一天開始,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逐漸下降,正如諺語所說:「立秋之日涼風至」。
  • 今日立秋!2020立秋時間幾時幾分立秋具體時間 立秋習俗節氣盤點
    2020年立秋具體時間8月7日09:06:03,星期五立秋後還熱嗎民間有「立秋3日涼風至」的說法,但立秋後大局部地域仍以晴、陰相間的天氣為主,降雨天氣不分明,氣溫仍可到達依照以前歷年來的經歷,立秋後天氣還會熱上一段工夫,不長。一般有立秋後還有18天地*的說法,過了18天,開始早晚比較涼爽兒,那時的天氣才比7月份要舒適一些。立秋後的秋老虎一般發作在8、9月之交,繼續的時間大約為14-25天,所以不論是哪一年,普通來說立秋之後根本還會熱一個月左右。
  • 立秋 | 馬思純給鴨子扇扇子 而我給你煲鴨湯
    ↓↓↓ 「 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秋是秋季的開始「揪」有收斂的意思「秋揪」的意思是說秋天是收斂的季節萬物在這個季節收斂不再生長故有「秋收冬藏」之說立秋後每下一次雨就涼快一次
  • 今日立秋|炎氣威將盡,涼風勢有頭
    立秋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立秋(節氣)以後,秋後下一次雨涼快一次,因而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東漢崔 《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颼颼;夜立秋,熱到頭。」 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 【寶雅分享】立秋了,千萬別對身體開玩笑!!
    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
  • 立秋|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這是鄭警蜀黍的原創微信作品今日立秋,涼風至,白露生,寒蟬鳴...從熱到涼,落葉知秋...立秋,立者,開始之意;  秋字,禾,糧食(穀物),火,炎炎夏日,意為經歷夏日炎炎後,穀物開始成熟...立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天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伊始....
  • 立秋(1450)
    立秋這一天,梧桐能最先感知到秋氣,開始落葉,反過來,人們也可以一葉知秋,見微知著,天道有序,人心無盡。古人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涼風至: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天中的熱風。白露降: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一場秋雨一場涼,十場秋雨就結霜。寒蟬鳴: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 2020年立秋以後,天氣還能熱多長時間?
    按照往年的天氣規律來看,有很多秋老虎的說法,當然有的也和一些節氣相關聯,比如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等等。但是今年2020年立秋後,天熱的現象要根據不同地區來看待了。1,像我家所在的北方地區,山東濟南,今年整個夏天不算很熱,36度以上的高溫天屈指可數,40度就沒有超越過,而且濟南7月中旬到現在,幾乎每周都會有雷陣雨的天氣,看了下未來一周的天氣預報,包括濟南在內的很多北方地區,會受到冷空氣的影響,降水降溫,使得最高溫度,也就20來度了,馬上進入初秋的節奏了,所以差不讀立秋後的天氣,也不會太熱了。
  • 2017年立秋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
    一般情況下,立秋節氣是分早晚的,立秋時間在早上就是早立秋,立秋時間在晚上就是晚立秋。早立秋和晚立秋是有一定區別的。
  • 易經佔卦和排八字推算大運的方法
    今天,我第一次以白話文的形式、系統的公開分享易經佔卦和八字佔算的流程方法。你應該是第一次看到系統的有關方法吧,你之前可能沒有看到過或者是看到過零散的有關內容;究其原因是這些知識自古一直以來是家庭內或家族內傳承、師徒間傳承,絕不對外公開的。加上市面流傳很多派別,且有些派系是過時的,如果外人想學習、連方向也找不到,或者找錯方向,也無從下手從哪開始學,以致你……….
  • 今天立秋"貼秋膘",可不是這個樣子的啊!!!
    怪圈」無論8月的哪一天多多少少會有雨水來打擾雨水什麼時候能停呢?不好意思...今天立秋了:「秋天就這麼來了,冬天還遠嗎?」是不是突然感受到來自伏天裡的一絲涼意?「秋」就是指暑去涼來。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今年真心沒熱兩天,就下了幾場大雨,正當我們準備熱一把的時候。。。居然都秋天了?說好的三伏酷熱呢?
  • 今日立秋,如果立秋當天是雨天,往後雨天多還是晴天多?
    今日立秋,關於立秋當天下雨好不好的問題,有不同的說法,從農業角度來看,有人說立秋當天下雨好,莊稼能增產,有人說,立秋當天下雨不好,會導致莊稼減產,具體怎麼回事,一起往下看。說法一:立秋當天下雨好在農村,關於立秋當天下雨好的俗語不少,比如「立秋有雨丘丘收,立秋無雨人人憂」,大概意思是立秋當天有雨的話,不論哪些地方的莊稼都會豐收,而立秋無雨的話,人們比較擔心,預示著收成可能不好,再比如「立秋三場雨,秕稻變成米」,大概意思是立秋有雨的話,即使是生長不好的水稻,也能變成大米,雖然有些誇張,但所表達的意思是立秋下雨比較比較好。
  • 2020立秋什麼時間幾點幾分 2020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
    2020年立秋什麼時間幾點幾分:8月7日09:06:03,星期五。  關於立秋,在民間確實有著「早立秋」和「晚立秋」之說,而且在不同的地區還有不同的說法,不過大致分為兩種。第一種就是看立秋節點是在白天還是在晚上,如果是在白天的上午立秋,也就是在中午12點鐘之前立秋,那就是「早立秋」。而如果是在12點鐘以後立秋,那就是「晚立秋」了。
  • 今日立秋:願你金秋無恙,百病皆休
    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立秋三候「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三伏天還未過去,我們迎來了秋天的第一個節氣——立秋。在落葉知秋中,收斂心神適時而生宋代劉翰亦有詩云: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 俗語「六月立秋,顆粒無收;七月立秋,早晚都收」,有道理嗎?
    有時候在農曆六月就立秋了,有時也在七月,因此民間也就有了早立秋,晚立秋的說法。就拿去年來說,去年立秋陽曆是8月8號,農曆是7月8號,而今年,我陽曆在8月7號,而農曆則是6月18號。拋開陽曆不說,只看農曆,今年和去年立秋就相差了20天左右,也就是說去年是7月才立秋,屬於晚立秋,而今年是6月立秋,屬於早立秋。
  • 五行水可克火:易經中,卻有2種火不但不怕水,反能潛入海底反克
    五行水可克火:易經中,卻有2種火不但不怕水,反能潛入海底反克天地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行,不僅代表了天地自然間的五種元素,還代表了人體陽陰五行的分布。《黃帝內經》的論述中,談到了四種自然現象在人體中的消長運動,有消有長,有盛有衰。一是少陽、二是老陽,三是少陰,四是老陰。
  • 2020淘寶天貓雙十一紅包活動玩法攻略 今年京東雙十一和往年有哪些...
    2020淘寶天貓雙十一紅包活動玩法攻略 今年京東雙十一和往年有哪些不同 2020年11月07日 17:4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