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人的生涯啟蒙 |「五穀為養」之理 飲食健康 無問東西

2021-02-17 來秀說

歷經14次校內社團活動、1次「雷允上」探訪,完成了13份任務單,錄製了好多好多個記錄學員們親手炮製美食的實操視頻,課內課外吃了好多好多份美食,本輪「中華小當家」社團活動迎來了最後一個話題——

海報上的這位特邀嘉賓宋偉泉先生,可是點心界響噹噹的大師級的人物——國家評委,國家高級考評員,中國焙烤十大名師,上海技能大師,國家高級西式麵點師,享受國家津貼……哎呀呀!抬頭太多了、來不及記了。下周二社團活動時間,宋大師將親臨現場,實力寵娃--寵悠悠、連帶寵社團所有的娃,好期待!

活動前,先欣賞張星澤媽媽覓得的兩款美味點心鋪墊一下:


一口下去滿滿幸福感的巧克力瑞士卷


美到讓人不忍下口的天鵝酥


最後一期任務單有個特別的內容——

請學員們面對鏡頭,獨立構思:寫文稿、採訪家人、布置環境、營造氛圍,向這學期陪伴你、支持你的家人表白:

1、表達感恩、感謝之情;

2、客觀點評家長在協助你編寫腳本、為你拍攝和編輯視頻、廚藝等方面的進步。

3、看到自己已經擁有的、可以具備的更多可能。

然後,第一份「彩虹屁」版表白強勢上線啦:

聽說這是最後一份任務單、最後一期視頻,一直給力支持、低調隱形的寶藏張爸決定隆重登場,帶倆寶做一道非常非常好吃的鬆餅:


吃完了美食,一起長知識啦~~


Pancake法式薄鬆餅是西式早餐中最常見的食物,主食材之一的麵粉來自穀物。

《論語·鄉黨》:「肉雖多,不使勝食氣。」這是孔子作為周代貴族時,按照貴族的生活習慣,主食(穀物)應佔有最大比例。《靈樞·刺節真邪》:「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

可見,穀類幾千年來一直是老百姓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是中國人後天最重要的營養,在我國的膳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被當作傳統的主食。

中國人的飲食以穀物為主,肉少糧多輔以菜蔬;而西方的飲食以肉、奶為主,穀物為輔。美國營養學家赫爾曼教授以中美兩個國家的飲食習慣來進行比較頗能代表中西飲食的營養學方面的差異。

中國的飲食優點是:

(1)中國人每天進食的新鮮蔬菜要比美國人多。美國人每天攝入大量的蛋白質,但腸胃的功能因進食纖維素較少而受影響,因此消化系統的患病率及患腫瘤的可能性要多於中國人;

(2)中國人多食粗糧,而美國人則偏愛精白粉,實際上粗糧中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等物質,對人體的健康十分有益,而細糧中則相對缺乏;

(3)中國人愛吃植物油,它可滿足生理需要而少有副作用,美國人烹飪多用含膽固醇較高的動物油,每天還攝入大量的黃油,因此心臟、高血脂患者多一些;

(4)中國城鄉居民多喜食豆製品,如豆漿、豆腐、豆腐腦等利於身體健康,美國人則往往"敬而遠之"……

美國人的飲食優點是:

(1)美國人食品中放鹽的量是中國人的一半或更少,鹽的攝入過多是中老年心血管、腎臟疾病的禍首;

(2)美國人做菜所用油比中國人少;

(3)美國人不吃動物內臟,如肝、腎,這些物品含較高的膽固醇;

(4)美國人不常用大火熗鍋,廚房通風條件好,避免吸入大量易於致癌的物質;

(5)美國人喜清蒸食品,而中國人則偏愛熱炒或紅燒,相對來說中國人的烹飪習慣使營養物質破壞較多……

中美兩個民族的飲食習慣各有優點,相互取長補短,更有利於健康。

本期策劃、審定:陳來秀

少年人的生涯啟蒙 專注於「小兒科」,將每一個項目化解成一個個小任務做實;將一個個選題、一份份小主播稿件理順、說透。

來秀說 不追反轉、再反轉的所謂熱點事件,拒絕道聽途說。只記錄認識的、了解的人;記錄有據可考的、值得採信的故事;書寫真的去想、真的去做、真的看得見的觀點與行動……

如果你喜歡,歡迎加入。同時歡迎點讚、留言、轉發。

相關焦點

  • 郭述真:學《黃帝內經》習「五穀為養」|《小米花絮》系列⑥
    《黃帝內經》是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一部關於健康養生的百科全書,距今2500餘年,集古人之大智大慧,寓寶典之字裡行間,世世代代傳承至今,堪稱中華民族之養生瑰寶。《黃帝內經》告訴世人,要有這樣的飲食之道: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 五穀雜糧養生大全——小小的五穀雜糧,藏著大大的健康學問
    初識五穀雜糧"五穀"一詞最早見於《論語》,古代的五穀是指粟、豆、麻、麥、稻。另外,也有將"五穀"劃分為"天谷""地谷""懸谷""風谷""水谷"的說法。《黃帝內經》中"虛則補之,藥以祛之,食以隨之"等原則指出,疾病治療必須密切配合飲食調理。名醫扁鵲也認為,飲食調養治療在疾病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項內容。
  • 小米乃五穀之首,既養先天之本—脾胃,又養後天之本—腎臟
    小米是人們常食用的一種食物,小米熬粥是眾多人早餐的最愛之寶。小米確實是一種不錯的養生五穀之一。天生萬物,獨厚五穀,五穀中粟米最佳。粟米又稱小米、穀子、粟谷,乃五穀之首,既養先天之本—脾胃,又養後天之本—腎臟。
  • 現磨五穀豆漿全自動飲品機,健康快生活倡導者!
    人們在追求自己事業和理想的路途中,為了生活卻忽略掉了健康。現在很多人的不吃早餐、作息不規律,長期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導致身體長期處於亞健康的狀態,隨著居民膳食結構及生活方式的變化,與之相關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如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患病率增加,已成為威脅國民健康的突出問題。  健康生活不能等——你還在不吃早餐就上班嗎?
  • 大米真的是不健康飲食嗎?
    近來,朋友圈、各種微信群都在傳一個「BBC紀錄片盤點全球最不健康飲食方式」直指「大米」是最糟糕的食物。
  • Miss Calorie輕養瓶,讓你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想要養成易瘦體質其實並不是一件難事,飲食是關鍵,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來養成好的生活習慣,並擁有好的身材! 最近有一種風靡全球的方法——「輕斷食」,它不需要忌口,短期能夠成功瘦身,長期可降低體脂率、甘油三酯、胰島素水平,甚至還可以預防老年痴呆。
  • 「養身知識」五穀為養方可氣息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
    強身健體離不開運動,但是營養富裕 ,膳食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 擔保健康起首必需留意營養,營養要富裕就要考究食品的搭配。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息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下面就為男性朋友們介紹幾種極品的養腎黑食物。一、黑米:黑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胺基酸以及鐵、鈣、錳、鋅等微量元素,有開胃益中、滑澀補精、健脾暖肝、舒筋活血等功效。
  • 日常生活健康飲食
    養生日常生活飲食宜忌飲食宜淡、少、生、雜1.飲食宜淡吃淡食可延長血管的「青春期」,推遲其硬化。從生理角度講,每餐吃1克食鹽就夠了,每天三餐吃鹽量應限制在6克以下。無數事實證明少吃食鹽能長壽。2.飲食宜少節制進食量,每餐只吃七分飽,是一個很有效的廷年措施,每餐少吃一口,正是為了保持自身的「進出口平衡」已越容易造成細胞老有關專家認為,吃得越多,就需要越多的能量去消化,並化,使人老得快,同時因為堆積過多脂肪而影響健康。我國歷來有「冬補」和節日「大吃大喝」的習懼,這對身體極為不利,更談不上益壽。
  • 五穀雜糧真的健康嗎?看完這篇就不會被忽悠了
    《黃帝內經》上講「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則服之,以補精益氣。」過去形容一個人臉色難看,經常說是「滿臉菜色」,這種人的皮膚顯得很暗黃,沒有光澤。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面是這樣介紹小米的,小米,味甘,味鹹,味甘入脾胃,只要是甘味的食物都會入脾胃經,而五穀雜糧都是甘甜味,都可以健脾養胃。
  • 貢方堂:健康養生從飲食做起!這些食譜可以收藏
    飲食是人體賴以生存、保持健康的必要條件,又是導致疾病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遠在商代我國人民已有了洗滌食具的衛生習慣。周代醫學分四科,其中就有「食醫」之專科。《金匱·禽獸魚蟲禁忌並治篇》指出:「凡飲食滋味,以養於生,食之有妨,反能為害」。
  • 如何自製五穀代餐粉?小秋家五穀炒貨機成五穀代餐利器!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人們的日常飲食也越發豐盛,平日都少不了大魚大肉,主食也是精細的小米。然而,人體的營養攝取重在均衡,光是細糧難以滿足身體的全部所需,適當地補充粗糧,也就是俗稱的五穀雜糧,才能平衡膳食營養,保護身體健康。
  • 吃貨的正確打開方式:光碟行動+健康飲食 引領養生新食尚
    食物浪費是全球性問題 除危害健康外,以過度飲食為代表的飲食不當本身就是對食物的浪費。 近年,義大利研究者提出一種方法來衡量由於過度消費導致的全球食物浪費對生態的影響。通過該項研究成果表明,暴飲暴食的食物浪費量遠超過直接扔掉的食物。
  • 從五穀磨房「吃個彩虹」,我看到了一個網紅品牌的極致打法
    一個新品牌誕生的「天時」與「地利」 如果問你對五穀磨房的印象是什麼?五穀磨房作為專業、健康的食養品牌,在健康領域的優勢不言自明——企業在穀物食品的優勢X年輕人「朋克養生」的新消費趨勢,那麼「健康麥片」品類成為必然的選擇。
  • 五穀雜糧說的是哪些?營養價值是什麼?
    所謂「人食五穀雜糧,方可健康」,關於吃五穀雜糧好處的句子數不勝數,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吃的也是各種各樣,大魚大肉的生活,導致了各種疾病的誕生。越來越多的人注重養生,開始更注重五穀雜糧的飲食。那麼五穀雜糧到底哪裡好?又是怎麼有益健康的呢?今天小四季給大家聊聊。
  • 辰頤物語:陝北米脂小米——「五穀雜糧,小米為王」
    米脂縣位於陝西榆林市中東部,"以其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得名。因為是典型高原丘陵溝壑區,這裡常年乾旱、風沙,日照時間也偏長。本是惡劣的自然條件,卻十分適合小米生長。 早在明清之際,米脂小米便被敕封為朝廷四大貢品小米之一,米脂小米大小均勻、色澤金黃、顆粒圓潤飽滿,不及山珍海味貴,但卻最養人。
  • 香磨五穀攜手北京衛視《辣媽辣麼美》打造明星食養大IP
    科學食養成明星養生新時尚網際網路時代,明星保持良好的身材、不老容顏的飲食、健身、護膚心得不斷衝上熱搜,成為大眾爭相效仿的對象,特別像趙雅芝、大S、伊能靜、袁詠儀等不老女神的養生秘訣更是被眾網友不斷深扒,袁詠儀、張嘉倪等眾明星也紛紛走到臺前分享自己的美麗心得。
  • 本草元堂——從「食療」開始的健康解決方案
    《黃帝內經》就有關於食療的記載:「凡欲診病,必問飲食居處」,「治病必求於本」,「藥以祛病,食以隨之」。並提出了膳食配伍治療原則:「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唐代名醫孫思邈曾說過:「凡是治病,應先食療,如食療不愈,然後命藥。」他精闢地論述了食療是行之有效的治病方法之一。
  • 冬令進補3注意事項,天草丹參保心茶更養健康身
    如今,眼見著各地飛雪,萬物歸藏,冬至節將臨,就問一句:此時不補更待何時?特別是對於體質虛弱的中老年朋友來說,「冬令進補」,不僅能順應中國傳統「冬三月,此謂閉藏」的自然養生規律,幫助身體存蓄正氣滋養五臟;還能借羊肉、人參、母雞等熱源食物,增加體內的熱能供給,提高機體的禦寒能力與免疫力,從而助力體內陽氣升發,減少森冷寒氣侵體、染病的機率。
  • 全民養生成熱潮,慧養食方打造專業化健康管理平臺
    慢性病是威脅中國人民健康的頭號殺手,佔死亡原因的86.6%,疾病負擔的69%。而飲食結構不合理,營養過剩或不平衡是造成慢性病的重要原因。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健康意識的不斷普及,國民不再滿足於吃飽穿暖,有病治病,而是將目光轉移到智慧養生上來,而以自然、營養、安全為主旨的綠色食品和食養行業頗受追捧。
  • 正心智能克服疫情影響,迎來五穀雜糧自動售賣機新一輪增長
    隨著無人零售玩家持續不斷地不同細分品類進行市場探索和嘗試,公眾普遍認識到了無人零售的生活方式的便捷性和疫情常態化發展下的必要性,公眾對無接觸購物習慣已逐漸養成, 。市面上也催生了許多細分的無人零售類態,如外賣、自助寄件和自助取快遞等, 相關運營商也在學校、社區和工廠增加了許多無人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