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當紅創業—新時代下創業正當紅!
「新農人」種活「老慄樹」
懷柔小夥返鄉創業記
11月18日,李思鵬在北京老慄樹聚源德種植專業合作社展示板慄產品
「今年冷得早,壞果率低,我們的收成相當不錯,有2000多噸……」在北京市懷柔區渤海鎮渤海所村的一片板慄林間,李思鵬正向遊客介紹今秋的收成。說起自家的板慄,李思鵬像個經驗豐富的老慄農,什麼氣候適合生長、什麼條件下病害少,他都如數家珍。
「95後」李思鵬是北京老慄樹聚源德種植專業合作社副理事長。別看現在的他對板慄如此熟悉,4年前,他還是中國音樂學院的一名大學生。彼時的他創立了一間音樂工作室,生意非常紅火。可就在畢業時,他卻放棄了這份事業,返鄉加入由父親創辦的板慄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為一名「新農人」。
「『夏天看慄花,秋天收板慄』這是我難以忘懷的童年記憶。」土生土長的懷柔人李思鵬,至今還保留著每天吃板慄的習慣。在他的老家渤海鎮,幾乎每家每戶都種板慄,是當地農民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然而,由於市場形勢的變化和當地銷售渠道單一,近年來板慄賣不上好價錢。
「我喜歡板慄,覺得應該為家鄉做點什麼。」就這樣,李思鵬在合作社裡開啟了「二次創業」。
返鄉「鋼琴手」如何「種活」板慄樹?李思鵬從入門知識開始學習。請父親指導、和慄農交流、參加各部門組織的培訓,再加上自己多年「吃」出來的經驗,他對板慄產業的全流程逐漸熟悉起來。
自己精進的同時,李思鵬也為合作社帶來了新思路:打造「老慄樹」品牌、確立標準化板慄種植流程、對板慄進行深加工。「提升質量、延長產業鏈,板慄的附加值就可以顯著提升。」李思鵬介紹道。
板慄質量上去了,李思鵬又開始琢磨銷售渠道。一方面,合作社與北京稻香村、21cake、順鑫農業等商家建立聯繫,形成穩定的供貨渠道;另一方面,他帶領團隊在淘寶、京東等平臺上成立網店,緊緊抓住線上零售這條路。「我們最近還請了明星幫我們直播帶貨!」李思鵬把不少新的渠道引進合作社,進一步拓寬品牌影響力。
這是11月18日在北京市懷柔區渤海鎮拍攝的古慄樹
李思鵬(右一)在北京市懷柔區渤海鎮明清慄園為參觀者講解
如今,合作社的產品在國內外都打開了銷路,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近3年,合作社收益累計增長700多萬元,帶動慄農增收500餘萬元。
渤海鎮副鎮長齊金良介紹,聽說李思鵬的經驗後,鎮裡越來越多合作社開始調整原有經營模式,將新技術、新思路引入自家板慄園中。
懷柔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文忠介紹,近年來,懷柔區以推廣板慄種植技術、開發板慄文化、搭建產銷對接平臺等措施,實現懷柔板慄產業逐步升級,孕育了一批板慄為主導產業的優秀企業,「懷柔板慄」的品牌形象正在逐步重塑。「未來,我們還將繼續通過改善板慄產區鄉村人居環境,完善鄉村旅遊服務設施,推動休閒觀光、鄉村旅遊、民宿體驗發展,讓一、二、三產業實現融合發展。」王文忠說。
秋收已過,李思鵬又忙著打造板慄博物館。「我希望可以打造板慄為主題的大品牌,向更多人介紹板慄文化。同時也向更多人分享自己的創業經歷,為鄉村振興做一點自己的貢獻。」
(來源:新華網 作者:田晨旭;陳鍾昊)
—END—
關於當紅創業
當紅創業自媒體交流平臺 ▏中國絲路創業者俱樂部
我們只發布和創業相關的信息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