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來了》播了12年,也伴隨我度過了整個青春期,從大學開始到工作初期,從戀愛開始到失戀,從少女到初老。
初遇康熙好像是在大學初期的某個炎夏午後,在寢室看到有同學正在放《康熙來了》,當時也忘了放的是什麼內容,但只記得從此便愛上一發不可收拾。鬼靈精怪、多才多藝的小S,配上飽腹詩書、聰明腹黑的康永哥,一個控場+丟骨頭,一個接骨頭+活躍氛圍,兩人一搭一唱(當然也少不了陳漢典這片綠葉,他的地位似可有可無,但絕對無人能取代)。節目話題辛辣、舉止誇張,使得節目大獲成功。看著隨意、嘻嘻哈哈,但不覺得低俗、不失趣味性。康永哥說大家喜歡康熙是因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太無聊了,需要一點色彩。但是能把觀眾從無聊的生活變得好玩,每集都能做到全程笑點,這才是高手中的高手。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有一次孫燕姿和小S一起擺性感造型,小S擺了一會兒突然說好想放P,然後退到一邊放了一個,回來繼續擺造型。過了一會兒,她的P味飄到了錄影棚,孫燕姿和蔡康永笑到直不起腰……總之那一期是有讓我笑到目瞪口呆,看似隨意但節目效果出乎意料地好。
還有每次趙哥一來,就對其無止盡地挑釁,現在每每看到青蛙蟾蜍就會想到他,趙哥在節目裡總是一副想要滅了小S的表情,但私底下卻很感謝她帶紅了自己。
還有好多好多,威廉沈(沈玉琳)、曹西平、小甜甜、黃小柔、瑤瑤、小鍾、張克帆、王中平、黃國倫、陳為民、王思佳、makiyo,實在太多了。
《康熙來了》是一部有愛的劇,見證了康和熙的友情。每每想到蔡康永和徐熙娣的姐妹情都讓人羨慕不已(我也好想要一個gay蜜呀!!!),一個永遠在鬧、一個永遠在笑。
記得有一期講生死,小S問蔡康永死後想要什麼,蔡康永回答說:給我燒一個紙紮的你。
還有一次,蔡康永接到了小S打來的電話,但是接起後一直沒聲音,他會擔心到以為她被綁架,於是一直默默地聽著沒掛電話,直到過一會兒聽到小S逗孩子的聲音,才知道是不小心按到了,於是笑笑把電話掛了。
有幾年,小S半夜喝醉酒後會給蔡康永發語音和打電話,蔡康永永遠都是耐心傾聽和回答,即使半夜三更也會二話不說跑去找她。
#有一種友情叫做「蔡康永和小S」
《康熙來了》是一部鬧劇,也是康和熙的成長史,可以說沒有小S就沒有蔡康永,兩人互相成就了彼此。
沒有小S,蔡康永也許就只是一位飽讀詩書的富家子弟標籤,也許只是個普通而體面的著名主持人。他的認知度不會像現在這麼高,他不會有這麼多粉絲,他的書也不會被賣這麼暢銷。觀眾也可能永遠無法看到他脆弱的一面,在鏡頭下因為看卡通故事而哭哭啼啼、跟著小S出糗出錯的樣子。
同樣,小S在蔡康永的陪伴下,也經歷了人生的各種階段,從失戀到結婚,到生了三個孩子,以及和黃子佼的世紀大和解。他沒有阻止她去做各種冒險的事,只是一直默默陪伴著她度過每段艱難的日子。
《康熙來了》停播的最後兩集,我過了好久才回去看,就像面對一個快要離開的戀人,天真地想著只要不去打擾,就不會離開。最終還是又哭又笑地看完了。
《康熙來了》結束後,康和熙合作的第一個作品是電影《吃吃的愛》,是蔡康永為小S量身打造的一部電影,為彌補停播而留的遺憾。作為一個鐵粉,我無法去評判好壞。康和熙合作的第二個作品應該就是《花花萬物》了吧,才意識到,終究是回不去了。包括經常上康熙的那些藝人,即使成功來大陸發展,但還是水土不服,沒有發揮應有的才能,混得平平淡淡。
不過也有一些好消息的啦,如瑤瑤終於不用蹲在出租屋的廁所吃泡麵了,因為她終於攢夠錢買了屬於自己的房子;小甜甜貌似減肥成功了,而且出了蠻多影視作品;趙哥也結婚了,雖然偶爾還是會犯傻被女網友騙;黃小柔生了三個寶寶,還能兼顧綜藝工作,經常發健身照片,一家人過得幸福美滿,再也不用為情所傷了。
楊丞琳在「青春住了誰」演唱會巡演期間,每場都邀請了一位曾經在她說青春期住過的人,最後一場她邀請的就是小鬼,她說「青春住了誰,我的青春不就是有他嗎?」我想說我的青春也永遠住著「康」和「熙」。
《康熙來了》改變了我的生活方式,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讓我們的生活從無聊變得有聊,讓我們成為有趣的人。我的青春住了康和熙,但那些沒心沒肺的過去也終將成為過去。
好的是當各種壓力接踵而來,還懂得如何大聲說X話罵罵咧咧。但當放下酒杯,回首隻剩孤身一人。
未來停在未來
過去不曾駐留
而我...還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