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注:《崔神駕到》是樂視視頻與育學園聯合出品的國內首檔育兒網綜節目。節目由崔玉濤醫生領銜,明星爸媽做客,圍繞育兒問題,為爸爸媽媽們解決養娃難題。小編每周會將節目視頻整理成文字版育兒筆記,供媽媽們參考。
本期的主要內容有:
「拍痰大法」大揭秘!
如何訓練寶寶如廁?
如何正確地誇獎寶寶?
Part1 崔神幫幫忙:
「拍痰大法」大揭秘!
「咳咳咳 咳咳咳」,一進入春天,寶寶嗓子裡的痰就沒清過。可無論寶寶怎麼咳嗽,也不見有痰出來。面對這種情況,家長真是心急不已。那麼有沒有什麼好的物理方法幫助寶寶把痰排出來呢?
幸運爸爸:我家是雙胞胎,現在13個月,他們特別「默契」,生病從來都是一起的。現在空氣不太好,他們就經常咳嗽,感覺嗓子裡一直有痰,可又咳不出來。我知道有一種拍背的方法能夠幫助寶寶排痰,但是怎么正確給寶寶拍背呢?
雙胞胎寶寶總是同時生病,這很正常,因為兩個寶寶接觸非常密切,病毒或細菌就會互相傳染,所以家長一定要做好思想準備。當然,這種情況在有二胎的家庭中也非常常見。
剛剛這位家長提到寶寶咳不出痰,其實想要幫寶寶順利排出痰液,有兩個前提:
第一是要溼化痰液,只有痰液越稀才會越容易排出去,家長可以讓寶寶在充滿蒸汽的浴室中多玩一會,或者可以使用專業的霧化吸入器吸點生理鹽水;
第二是要幫助寶寶通過有效地咳嗽來促使痰液排出去,這時候就可以通過拍背來刺激寶寶咳嗽。
這裡提醒大家,拍痰一定要在溼化痰液之後進行,才能更好的幫助寶寶把痰排出來。
那麼該怎么正確地給寶寶拍痰呢?
家長可以讓寶寶橫向俯臥在自己的腿上或者豎抱讓寶寶的頭部搭在你的肩膀上,而這兩種姿勢的選擇則需要根據寶寶的接受度來看。
然後家長持空掌,保持胳膊不動,手腕擺動輕扣寶寶的後背,通過震動幫助寶寶排出痰液。
很多家長不敢空掌拍背,因為聽著聲音很可怕,但實際上寶寶並不疼,家長不用太擔心。
拍痰一定要在溼化痰液之後進行;溼化痰液可以通過蒸汽或霧化的方式;拍痰時家長空掌擺動手腕,叩擊背部進行拍打即可。
Part2 養娃那點事:
如何訓練寶寶如廁?
從紙尿褲過渡到馬桶,這是每個寶寶都要經歷的過程。但一說起寶寶的如廁訓練,箇中艱辛,卻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辣媽團成員:我家是雙胞胎女寶,剛好19個月,現在正好是從紙尿褲過渡到馬桶的階段,我早早地就給她們準備了小尿盆,想讓她們先熟悉一下,但是後來發現,她們非常抗拒在尿盆上上廁所,特別依賴紙尿褲,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每個家長都在努力地訓練寶寶順利如廁,但是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排便是寶寶自己的事情,家長沒必要過多幹預。
但是,在寶寶學習如廁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注意:便盆只是一種排便工具,不能作為玩具使用。尤其是在便盆的選擇上,一定要以實用為主,避免購買外形太過花哨或帶音樂等其他娛樂功能比較多的便盆,否則會分散寶寶排便的注意力。
訓練寶寶如廁,排便工具只是輔助,關鍵是要讓寶寶在看和練中學習;寶寶具有模仿天性,家長要做好示範和引導。
Part3 寶寶在想啥:
如何正確地誇獎寶寶?
「寶寶你好棒哦」
「你太乖了」
「你最聰明了」
上面這三句話是不是你誇獎寶寶時出現頻率最高的句子,這樣的誇獎對寶寶真的有好處嗎?
明星嘉賓馬欣娜:如果寶寶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給其他小朋友,我會說你做得特別好,因為你懂得分享了。對於「誇獎」,我還是比較冷靜的。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還是要以誇為主的,尤其是當他人面誇獎自己的寶寶,對他們自信心的建立非常有好處。
但是,對待不同的事情,我們要用不同的誇獎方式。
比如對於寶寶會走路了、能夠與別人溝通了這種以後會成為常態的事情,家長一定要保持淡定,內心暗喜,表面平靜地表達肯定就可以了;
對於那些需要寶寶努力才能做到的事情,如搭積木、拼圖等等,家長可以積極地去誇獎,但不要誇張,這個度的掌握很重要,否則可能會給寶寶帶來一定的心理落差。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誇獎一定要就事論事,切勿過度延伸。仍舊以搭積木為例,你可以誇寶寶這次搭得很好,這就夠了,千萬不要說昨天搭得沒有今天好,或者你可以搭得更好、搭得更快之類的,否則只會打擊寶寶的積極性,影響他們繼續挑戰和嘗試的熱情。
家長要尊重寶寶的意見,尤其是做與寶寶相關的決定時,要提前與他溝通;家長要與寶寶平等對話,及時滿足他們的合理需求。
小編說
看完育兒筆記,你還可以——
問問題:關注微信公眾號「崔玉濤的育學園」,輸入#崔神駕到#+你想問的問題,有機會和節目中的媽媽一樣,得到崔醫生現場解答。
看視頻:打開育學園App,找到「發現」頻道《崔神駕到》專區,更多精彩視頻等著你。每周五12:00準時更新哦!
今天是春分,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一般算做踏青的正式開始,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
授權聲明: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合作郵箱:marketing@drcuiyut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