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路人:失意者的烏託邦

2020-10-23 斜槓青年成長號

9月17日上映的電影《麥路人》,劇情總體上很喪,但是喪中有溫暖的故事。但也因為這份溫暖,又讓這部電影顯得更喪了。這有點《小偷家族》的意味,一群失意者,無家可歸地組成了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大家庭,用自身難保的微光,試圖努力去照亮他人。



導演黃慶勳,原是鄭保瑞的副導演,雖然是長片處女作,倒他也是入行許久。原本他拍的多是類型片,初執導筒倒是選了部很有現實關照的題材,集結了從郭富城、楊千嬅到張達明、鮑起靜、萬梓良等香港實力明星的陣容。另一位戲份很重的內地女演員劉雅瑟,貢獻了群像中極為完整的一條故事線,雖然不是香港面孔,但模糊的移民身份和身處香港社會中因身份帶來的壓力,也十分自然貼切地構成了當下香港語境中屬於「港味」的一部分。

「麥路人」,是一群以快餐店為家的人,更確切地說就是借宿在快餐店裡的人。雖然電影裡沒有明確出現那道標誌性的「金拱門」,但店內裝飾布置、供應食材都幾乎是一目了然的。百度百科上,「麥難民」是一個專屬名詞,有詳細的世界各地麥當勞夜宿者生存狀況的概述。



生活在這裡的人,有自己的生存邏輯和秩序。影片從離家出走的深仔的視角進入這個群體,作為外來者的深仔可以非常自然而然代替觀眾觀察、審視以及「融入」這個群體,看看這些在這過夜的人都是什麼人,他們如何不依附於一個實體的「家」而生活。

24小時營業的快餐店,夜裡12點以後沒什麼人,在不會影響生意的前提下,無家可歸的人們可以趴在桌上睡上一覺,早上6點前必須離開。公園的公共廁所可以供洗漱,生活用品寄存在投幣儲物箱。如果今天有錢可以去快餐店買個漢堡照顧一下生意,沒錢街口有居民放置多餘食物的冰箱,按需自取,可以果腹。



電影總是在做強烈的冷暖對比,外面的世界再灰暗,回到快餐店裡色調總是暖融融的黃調子,音樂是悠揚舒緩的木吉他,簡單幹淨得好像一個不真實的童話。冷酷的大環境下有點滴社會的溫情。社區食物銀行的冰箱、有序領取的「長者飯」、免費取中藥的周三義診……這是底層小人物能夠夠得著的會發生的好事。

有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筆觸也會輕點在某些人物身上,比如什麼工作都嫌累的口水祥,或者那個失去了兒子、好賭成性的婆婆,但創作者帶著慈悲,終究把這句話說成了「可恨之人終是可憐之人」的溫柔。

幾乎每一個人的故事展開說,都有深挖的空間,但一群人聚在一起,但也就僅僅止步於一個籠統的「亮相」。而這樣的亮相中更大的遺憾在於,牽扯出人物背景身世的方式得靠「硬說」,要麼自己說,要麼借他們之口說,言語高度概括之下,敘事效率提高了不少,但情感張力和人物的可信度則大打折扣。


每一個「無家可歸」的人背後,還是有回不去的家庭,家家有他們的故事和困境,而同樣是過於直白地講述,這些線索所能夠承載的某些批判和反思的意味和空間也一應折損。

看完電影,只願快餐店的那些夜晚只是失意人生的一站,如果總有人無奈非要在這裡停靠,也有善意的光和暖給他們繼續前行的勇氣。

相關焦點

  • 《麥路人》:失意者的烏託邦
    這有點《小偷家族》的意味,一群失意者,無家可歸地組成了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大家庭,用自身難保的微光,試圖努力去照亮他人。《麥路人》海報導演黃慶勳,原是鄭保瑞的副導演,雖然是長片處女作,倒也入行許久。原本他拍的多是類型片,初執導筒倒是選了部很有現實關照的題材,集結了從郭富城、楊千嬅到張達明、鮑起靜、萬梓良等香港實力明星的陣容。
  • 《麥路人》:失意者的烏託邦
    這有點《小偷家族》的意味,一群失意者,無家可歸地組成了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大家庭,用自身難保的微光,試圖努力去照亮他人。《麥路人》海報導演黃慶勳,原是鄭保瑞的副導演,雖然是長片處女作,倒也入行許久。「麥路人」,是一群以快餐店為家的人,更確切地說就是借宿在快餐店裡的人。雖然電影裡沒有明確出現那道標誌性的「金拱門」,但店內裝飾布置、供應食材都幾乎是一目了然的。百度百科上,「麥難民」是一個專屬名詞,有詳細的世界各地麥當勞夜宿者生存狀況的概述。
  • 《麥路人》拍攝成本是多少?
    由郭富城夥伴楊千嬅主演的新片《麥路人》日前舉行了開機典禮,影片由鄭保瑞操刀監製、黃慶功執導,聚集於香港貧窮線以下的人的境遇,為了更靠近形象,不少藝人忍耐飢餓乃至自毀形象,十分垂青這部實際體裁電影。 《麥路人》講的是一群無家可歸的人,晚上露宿在快餐店,這群陌生人漸漸共處後變成了一家人。
  • 《麥路人》:掙扎與溫情
    麥路人」又被稱作「麥難民」 ,指被迫借宿於24小時營業快餐店內的無家人士。 戲外的觀眾看到夜幕降臨,一個個疲憊的身影匍匐在桌前,與普通食客看似無異,但天亮後觀眾視角窺探到小妹在麥當勞的洗手間刷牙,「麥路人」們心照不宣地離開,這既是「麥路人」之間的默契,也是城市無根人渡人渡己的療愈。
  • 《麥路人》公開海報!郭富城眼袋下垂衰老照片曝光本尊認
    記者洪文/綜合報導郭富城主演港片《麥路人》今(30日)公開預告及角色概念海報,以「思念」、「守候」、「凝望」、「掙扎」、「宿命」、「殤別」等主題帶出各個角色的內在心聲,首張就以他飾演的落泊金融才俊「阿博」的個人角色概念海報作序幕,其中他的落魄頹廢模樣掀起討論
  • 郭富城憑《麥路人》再度入圍香港金像獎影帝 「眼技」傳神
    郭富城以《麥路人》再度入圍香港金像獎影帝由香港天王郭富城主演的電影《麥路人》,集結楊千嬅、萬梓良、張達明、鮑起靜、劉雅瑟、顧定軒、黃悅珈等卡司,郭富城在片中演出挪用公款而淪為階下囚的金融才俊,造型邋遢落魄,更以該片入圍香港金像影帝,絕對不是只靠「妝發服」等造型團隊就成功塑造角色,片商釋出角色概念海報,以「思念」、「守候」、「凝望」 、「掙扎」、「宿命」、「殤別」等主題,帶出各個角色的內在心聲。
  • 如何評價電影《麥路人》,是什麼樣的
    一群毫無血緣關係的麥路人,卻成了羈絆最深的家人,這難道不就是流浪版的《小偷家族》? 沒錯,它的題材,是當下最不容易被市場偏愛但容易在各大影節鍍金的現實主義。 所以,哪怕它領跑金像獎10項提名,但依舊在票房面前身陷困境。
  • 《麥路人》電影!《麥路人》電影!
    怎麼能辨別我影視投資被騙?
  • 《麥路人》的底層眾生相
    《麥路人》講述的,就是無家可歸的流浪者人生,一部中國香港版本的「小偷家族」,陌生人互相扶持的暖心故事。當然,如果說長住這種地方,那自然是不可能,無論你是躺著睡還是趴著睡,在麥當勞的夜裡都會醒來幾次,整體睡眠質量很差,但電影中《麥路人》中的人則是長期以此為家,是一個具有現實主義的電影體裁。
  • 「失意者」 周星馳,生日快樂
    因為自己是失意者,所以周星馳更懂得那份不甘與落寞。他做過想爭取一句臺詞而不得的群眾演員,所以他鏡頭下的配角永遠都很出彩。他像卓別林一樣出身貧寒,所以同樣能深入捕捉到市井小民的糾結與痛苦。周星馳早期的電影裡,有很多無來由的暴力。比如《唐伯虎點秋香》裡,東淫西賤從石榴姐身體上踩過,比如《功夫》裡,醬爆被包租公無釐頭的打耳光。
  • 《麥路人》一部因為影片名字而錯過,屬於我們社會角落的聲音
    在這裡不得不提一下電影片名的含義,在粵語中,「麥」和「陌」同音,所以《麥路人》,指的就是在麥當勞過夜的這群陌路人,以及在宣傳海報裡面用的英文名,I’m Living it,也是由麥當勞的經典slogan「I'm Lovin'it」演變而來,意為「我在這生活
  • 麥路人
    如果說張曉波的《三十而已》描寫的是白領,社會中間層,那麼這部《麥路人》描繪的則是社會底層的艱難人生,社會打拼,每走一步都艱難困苦,腳印很深,有時候腳都拔不出來。《三十而已》更精緻,《麥路人》更底層。
  • 《麥路人》被速食的苦情
    文/夢裡詩書無家可歸,寄居在麥當勞裡的香港邊緣群像,是《麥路人》預聚焦的現實主義所在。然而電影在一個足夠引人入勝的開篇後,卻並沒能講好一個本自溫暖的故事,其劇情結構的散亂,牽強附會的煽情,使電影在最後給人的感觸僅只是一股自上而下的悲憫。
  • 《麥路人》雅俗不賞
    麥路人 內地1800萬票房,不算優秀搬磚的沒法討論,因為麥路人的確不是給他們看的,每天面對的就是這樣的生活。電影之於他們應該是寶萊塢大歌舞,最好能磕著瓜子玩著牌,偷偷摸一把鄰桌穿著秋褲大嬸的腿,大叫一聲,好!至於麥路人對比紀錄片就是純扯淡了,當下紀錄片都有編劇和剪輯好不好,連直播都要找撰稿。極不喜歡這種欠抽的高高在上,沒窮過可以,但把這種左派現實主義和精緻來對比,不傻即壞。
  • 專訪|楊千嬅:在這個年紀遇到《麥路人》,非常好
    9月17日上映的《麥路人》裡,楊千嬅飾演在廟街唱歌的落魄歌女阿珍。對她來說,這是真正「乘風破浪的姐姐」,有理想和才情,被生活磨礪到遍體鱗傷,依然有愛和溫暖他人的力量。《麥路人》劇照《麥路人》說的是一群無家可歸的人的故事,來自底層的小人物們各有各的辛酸和掙扎,苦中作樂、相互療愈的相幫,撐起了一個「烏託邦」。
  • 《麥路人》發布終極海報,據悉,電影麥路人取材於社會真實事件
    近日,由鄭保瑞監製、新晉導演黃慶勳執導,郭富城、楊千嬅領銜主演,萬梓良、張達明、鮑起靜、劉雅瑟、顧定軒、黃悅珈等演員出演的電影《麥路人》發布終極海報,影片將於9月17日溫暖上映,海報整體色調呈溫暖向 據悉,電影《麥路人
  • 《麥路人》虎頭蛇尾票房遇挫
    聚焦特殊群體 《麥路人》選擇了一個特殊的題材。在生活成本高昂的香港,有一群人因為無法負擔房租或交通費用而長期借宿在24小時快餐店。數年前,一場悲劇讓這個群體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一位中老年婦人在麥當勞逗留近一天後被發現昏迷死亡。電影將鏡頭瞄準這群「麥路人」,粵語諧音「陌路人」。
  • 《麥路人》虎頭蛇尾票房遇挫
    《鄰裡美好的一天》、內地文藝片《通往春天的列車》、港產片《麥路人》等多部小體量新片上映,但《八佰》《花木蘭》和《信條》仍然堅守單日票房前三位。聚焦特殊群體 《麥路人》選擇了一個特殊的題材。在生活成本高昂的香港,有一群人因為無法負擔房租或交通費用而長期借宿在24小時快餐店。數年前,一場悲劇讓這個群體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一位中老年婦人在麥當勞逗留近一天後被發現昏迷死亡。電影將鏡頭瞄準這群「麥路人」,粵語諧音「陌路人」。
  • 專訪|楊千嬅:在這個年紀遇到《麥路人》,非常好
    9月17日上映的《麥路人》裡,楊千嬅飾演在廟街唱歌的落魄歌女阿珍。對她來說,這是真正「乘風破浪的姐姐」,有理想和才情,被生活磨礪到遍體鱗傷,依然有愛和溫暖他人的力量。《麥路人》劇照《麥路人》說的是一群無家可歸的人的故事,來自底層的小人物們各有各的辛酸和掙扎,苦中作樂、相互療愈的相幫,撐起了一個「烏託邦」。
  • 《麥路人》看了麥路人,更要珍惜當下
    中午抽空看了麥路人,這部2019年的港片,被剛閉幕的華鼎獎提了名。作為麥路人的帶頭大哥靈魂畫手人生導師男主幫了這個幫那個,剛等到了抱得美人歸的高光時刻,卻罹患肺癌,與愛人人鬼殊途,真是十年生死兩茫茫。為了生存,每個人不甘墮落,奮力與生命抗爭,再看看眼下自己的生活,真的很慶幸,不必為了簞食瓢飲、一粥一飯、半絲半縷思前想後殫精竭慮,工作安穩,家庭幸福,父母安康,子女順心,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