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裡全是智慧,讀懂受益一生!

2021-12-28 學好山水畫
而提起《史記》,就想起魯迅的高度評價: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偉人把《史記》反覆咂摸7遍:評項羽「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發表演講時引用司馬遷的話「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可謂是頭號「粉絲」;馬雲王立群等商業大佬和文化名家也曾公開推薦過《史記》,對於王立群來說,《史記》幾乎成就了他的人生。那麼,對於這個時代的普通人來說,到底為什麼要讀《史記》呢?

大人為什麼一定要要讀《史記》?

《史記》記錄了將近130個中國歷史風雲人物的故事,讀懂了《史記》,也就讀懂了人性:小人徒見利,而不顧其害(《趙世家》);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春申君列傳》);飛鳥盡,良弓藏(《越王勾踐世家》)……「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史記》是學習、工作、生活的實用指南,受益終身:高智商如範蠡、張良,無論什麼境遇總能明哲保身,可以從他們身上學會處事的情商;縱橫家如蘇秦、張儀,憑能言善辯而建功立業,可以從他們身上學會談判的智慧;英雄如陳勝、荊軻,不適合學習和模仿,但有強大的激勵作用……《史記》就是一部人活於世的教科書,當歷史的風煙散去,它留給我們的,正是關於生活的教義。作為一部綿延3千多年的「歷史畫卷」,《史記》可以啟迪智慧,培養歷史大局觀:秦的崛起與始皇帝擅於用人分不開,正如《天下無賊》裡那句有名的臺詞:21世紀什麼最寶貴?人才!
漢要佔領市場就得搞股份制,皇室獨佔市場後就打擊小股東,最後員工一致表示不要股份了……也許你沒有條件週遊世界,《史記》正好為你彌補了因足不出戶而欠缺的廣闊視野!

孩子為什麼要讀《史記》?


不只是大人,從小學習《史記》的孩子,也會收穫受用終身的知識涵養。

很多語文考試中的文言文閱讀題、材料解析題,都出自《史記》。

像小學課文《將相和》《西門豹》;

初中學的《鴻門宴》《陳涉世家》;

高中的《報任安書》;

更有歷史課上的政治史、文化史……

所以在孩子6歲到16歲,從小學到高中,它基本涵蓋了所有的文史科目,成為他們文化教育離不開的土壤。

學生越早接觸《史記》,就能越早掌握學好語文的訣竅。

而在大語文趨勢下,熟讀《史記》的孩子更能拉開與別人的差距。

▲荊軻刺秦王

《史記》包含130個精彩的故事,可以為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既能提升作文逼格,又能輕鬆拿高分。

比如今年的北京高考題,「孔子的弟子你最喜歡哪個,以及喜歡他的原因」,這在《史記》的《仲尼弟子列傳》裡就都涉及到了。

同時,語文考試中的文言文,80%都來自《史記》。

高考改革後,文言文分數大幅提升,佔比高達1/3,很多考生找不到感覺。而讀透了《史記》,就能掌握心法,找準對策,在考試中各個擊破。


但這樣一部傑作,卻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首先,《史記》是本「大塊頭」的書,包含十二本紀、三十世家、其實列傳等共130篇,全書526500餘字,似乎怎麼也讀不完;

其次,《史記》的文言文對今天的普通閱讀者來說,略顯晦澀,難以理解;

更難把握的是,書中眾多人物的複雜關係,經常讀到後面就忘了前面。

那麼,對於普通人來說,如何才能把這麼難的一本書讀下來,並且真正化為己用呢?

也許這位大咖,可以幫到你:

李源

讀書怪才,人大歷史系碩士

知識大秘,85後最貴說書人

羅輯思維前知識策劃人

五年級讀完《史記》,高考作文滿分

學好歷史,讓他擁有開掛的人生

李源有一個「史學迷」外公,在他5歲時,外公就給他講伍子胥、項羽的故事,小小的他,一下子就被歷史中的英雄人物吸引住了。



▲兒時,愛讀書的機靈鬼李源


12歲時,他就讀完了整本《史記》,不僅能準確複述130篇人物的故事,還講得頭頭是道。父親又驚又喜,給他買來整套的《24史》,足足擺滿了大半個書架。

高中時,他讀書已經破萬卷,還在高考語文中獲得了作文滿分的好成績。

▲高中時期的李源

大學期間,他成為本科生在知名期刊《史學理論研究》上的發文第1人,當時在學校和國內史學界都引起了轟動。


因為經常被邀請參加各大學術會議,每到一處,他就遍訪當地名人故居、博物館,力圖理清歷史人物最真實的一面。

▲碩士期間的李源

後來,他又被保送到中國人民大學史學系,碩士還沒畢業,他就成為讀書界鼎力推薦的「知識大秘」,羅振宇、李響、今何在等人,曾在眾多公開場合裡一次次地提到這位史學天才




羅振宇還親自力邀他做了羅輯思維的「知識策劃人」。他策划過的歷史節目和書籍無一不受歡迎,被視為羅振宇最得意的弟子

▲李源與羅振宇

畢業不到3年,他成了85後中「最貴的說書人」:給銀泰集團的企業大佬們講過課;他的節目更是眾多優酷高管全面力推的內容;2016年,他還和前搜狐高級副總裁方剛成了創業路上的合伙人……

這一次,他要手把手帶你精讀《史記》

對普通人來說,看故事容易,提煉方法難。

要看故事,只需花時間;但要把背後複雜多元的心得和方法看明白,轉化成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可用的做事方法,可就難了。

因此,李源想要提煉《史記》中的思維方式和處事方法,既幫助你節約時間,還能掌握他們的人生經驗,為生活和工作提供方法。

經過3500份用戶調研、超過1000個小時打磨考證,終於在2018年的暑假,這位讀書怪才來到了十點課堂,推出了21天《史記》精讀班。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這一次,我將用21天的時間,每天20分鐘,手把手帶你讀透《史記》,掌握130個《史記》人物的處事心法;

同時,我還會將自己的精讀方法傾囊相授,讓你讀過的書真正能化為己用

「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同時,你還能收穫一套受用終身的精讀方法,建立專屬的素材庫,真正掌握《史記》的精髓。

18堂音頻課,3次直播課

1個受用終身的精讀方法

21天讀書大咖全程陪伴

可永久收聽,終身學習實踐

只要99元!!!

就能掌握130個成長心法

收穫最寶貴的人生經驗

長按識別二維碼,即可訂閱課程

18堂音頻課+3堂直播課

精讀班4大亮點

1.容易完成:用二八法則掌握最精華的20%,每天只需精讀 20 分鐘,就能高效全面了解《史記》。

2.古為今用:拆解《史記》中的130 個人物傳記,收穫寶貴的人生經驗:

孔子:跟著孔子和他的弟子,你將學會找到你的特點,並充分做到揚長避短,最大化發揮自己的優勢;

項羽:做事失敗,但不能做人失敗,跟著項羽,你將學會如何將自己超強的個人能力,不斷突破自己的極限;

漢武帝:他在政治、思想、軍事、外交等方面均有造詣,跟著他,你將學會如何建立大局觀、如何用人,打造獨一無二的領導力.

3.精心打磨:課程經3500份用戶調研,歷經1000小時打磨考證,力求正宗,原汁原味。

4.獨家彩蛋:李源老師在社群中,定期分享自己20年的獨家讀書秘籍,讓你收穫寶貴的精度能力,進階讀書高手

學完本課後你將獲得

大幅提升閱讀素養,古為今用,收穫人生經驗。

獲得130個成長心法,擁有高格局思考維度和高逼格談資。

孩子大幅度提升文史分數,輕鬆拿下高考古文閱讀,積累作文素材。

擁有一套受用終身的知識管理系統和知識樹體系。

適合誰學?

看書慢,記不住,希望提升閱讀效率的人;

喜歡歷史,想建立更立體的歷史觀,從歷史中看懂人心、豐富見識的人;

想擴充知識面,從經典中汲取人生智慧的創業者,管理者,職場從業者

想提升語文閱讀理解和作文能力的初高中學生及家長

18堂精緻音頻課

1個受用終身的精讀方法

21天讀書大咖帶你讀透《史記》

可反覆收聽,終身學習實踐

只要99元!!!

就可能掌握130個成長心法

收穫最寶貴的人生經驗

長按識別二維碼,即可訂閱課程

訂閱後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水木微課堂】,點擊菜單欄「聽課入口-小鵝通」查看已購課程即可永久收聽回看。

避免找不到課程


相關焦點

  • 楊振寧「跨行」談《易經》,其中暗藏人生之道,讀懂受益一生!
    楊振寧「跨行」談《易經》,其中暗藏人生之道,讀懂受益一生!在2004年於北京召開的文化高峰論壇上,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在現場發表了一篇演講,演講的內容就是有關《易經》對中國文化的影響,這在當時的文化界、科技界就引起了很大反響。
  • 《史記》裡的這些話,聽懂兩句就夠你用一生了
    《史記》記載了中國文化生成期的原始模版,是我們解讀中國文化DNA的認知工具。 《史記》呈現了中國古代封建制度從0到1的全過程。 上至黃帝,下至漢武帝之間3000年的歷史裡,司馬遷為我們講述了中國封建制度誕生的全過程。中國古代是個專制的社會,所有東西都要服從於政治,讀懂了制度誕生發展的過程,自然就對整個古代社會文化有了根本上的把握。
  • 讓人細思極恐的《史記》揭露人性現實,字字珠璣,別等到40歲才懂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毫不誇張地說,一部《史記》在手,就能讓你少走很多彎路,而通過老祖宗揭露的人性現實,能讓我們從中學到很多為人處世的大智慧,最近,我讀了這套書之後,受益匪淺,跟大家分享一下其中的智慧,別等到40歲後才知道,越早知道越好,讀完受益一生一、不知其人,視其友司馬遷在《張釋之馮唐列傳》中引用,這句話想告訴我們的是,要是不了解一個人,只要觀察他身邊的朋友就可略知一二
  • 《寫給孩子的史記》,我想到三句話,作為人生智慧傳授給孩子!
    《寫給孩子的史記》,給孩子買了這套書後,他越來越愛提問題了,我想到了三句話,應該作為最早的人生智慧傳授給他!,這最好的方法就是給孩子培養一種讀書的習慣,因為書中的知識是無窮的,當然要讀就要讀好書,比如這套《寫給孩子的史記》!
  • 人生三字箴言,看懂受益一生
    就像人生的百種姿態,苦樂參半,冷暖自知,沒有人能預料未來會發生什麼,我們能做的就是終其一生找尋真正的自我。這場渡人渡己的生命修行,雖不能盡如人意,但看懂以下三字,也會受益一生。度世間事,都講究一個「度」字,我們常說「過猶不及」,任何人與事在一定範圍內都要話之有度,行之有寸。
  • 《易經》中隱藏的人生大智慧,讀懂受用一生(值得收藏)
    人這一生選擇什麼,會產生什麼結果,其中的規律,《易經》早就講透了。 點擊按鈕,吸取易經中的人生智慧↓↓ 迄今為止,李清泉的幫助10萬+普通人,切切實實從易經中受益:職場晉升、創業發展、婚姻經營、婆媳關係、甚至孩子教育……生活中,你所面臨迷惑和困擾,《易經》早已講透了:25歲,選擇這個行業是否有前途?
  • 三條社交「潛規則」,讀懂受益終身
    提筆而起,一撇一捺是人字,一酸一甜是生活,一生一死是人生。」人生在世,終躲不過這八個字:人情世故,世態人心。世上沒有不帶傷行走的人,無論什麼時候,你都要明白:天不渡人,人需自渡。分享三條社交潛規則,讀懂受益終身。
  • 孫子兵法:讀懂5大思維模式,受益一生
    孫子兵法換言之,讀懂並領悟了《孫子兵法》中的5大頂尖思維模式,學會謀略,便能夠應對自如的尊上馭下,成為一個精通謀略的人,從而受益一生。全書以 「謀定而後動」為底層思維,認為無論是打仗還是處世都應當以「謀」為先,並且只有在「謀定」的情況下才能進行下一個動作,這是《孫子兵法》五大頂尖思維中的第一個。
  • 《三國》裡藏著一生必讀的大智慧,孩子越早讀懂越好
    男孩看三國,可添英雄氣,女孩讀三國,積澱女兒柔情,再加上其中的處事大智慧,使人終身受益。對孩子來說,這些智慧越早知道受益越多。大概只有通識三國精髓後,才能寫出這麼簡約練達的文字吧。讀三國人物的故事,孩子可以收穫榜樣的力量,學到勇敢、堅韌、刻苦等品格。
  • 看百科知識一樣讀懂《史記》,小學生也能不亦樂乎!
    清華大學發布的《清華大學推薦書目》120種,其中中國文化名著部分中就包含《史記》。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套特別有創意的,也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套帶地圖的《史記》——《地圖上的史記》!團購時間有限(9.1-9.7),想要的一定要抓緊啊~▼點擊下面連結跳轉京東APP購買▼《地圖上的史記》全6冊適合年齡:7-14歲
  • 《紅樓夢》中暗藏的3個做人智慧,讀懂一生受用
    此婦人身上,真的是飽含著生活大智慧——《紅樓夢》中暗藏的3個做人智慧,讀懂一生受用。01智慧之一:知道生活中想要什麼,要做什麼。《紅樓夢》中,七十五歲的劉姥姥,活得通透明白,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 莎士比亞關於愛情的名言,每一句都值得收藏,讀懂了受益終生
    莎士比亞是英國的大文豪,一生之中,寫下了許多的戲劇,然而這些戲劇,也大多以愛情為主,尤其是《羅密歐與朱麗葉》更是成為了愛情經典。然而在莎士比亞在這些經典的愛情戲劇裡,還有許多愛情名言,只要讀懂了這些愛情名言,那麼也就懂得了怎麼去愛。下面就來盤點,莎士比亞的愛情名言,每一句都值得收藏,讀懂了可以說是受益終生。
  • 《西遊記》最實用的五大人生定律,讀懂受益一生
    那時的孫悟空,本來無拘無束,但他不想被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所約束。為求得長生不老,孫悟空來到靈臺方寸山,跟著菩提祖師練就了一身非凡的本領。一個筋鬥雲就十萬八千裡,七十二般變化更是令人叫絕。孫悟空從龍王那裡,搶來如意金箍棒後,愈發膨脹,要做「齊天大聖」。闖進地府,修改生死簿;大鬧天宮,攪亂蟠桃宴。
  • 6篇古文,讀完一生受益!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文章原來題目是:史上最具智慧的6篇古文,字字珠璣,讀完一生受益!自學生時代起,我們就開始學習古代文言文,又稱古文。古代先賢們,用智慧的筆墨寫下無數名篇,穿越千年後,這些古文中的思想與智慧,依然熠熠生輝。
  • 古代漢語零基礎學《史記》之願與君一起讀《史記》②
    ——摘自司馬遷《報任安書》浩如煙海的書海裡,總有極少數的書是比較難讀的、要求比較多的書。閱讀這樣的書,會增長我們的心智,讓我們變得有智慧,也更有知識,甚至於直到我們生命的盡頭,它仍然能提高我們的心智。這樣的書籍就是偉大的作品。
  • 《史記》裡流傳多年的成語,司馬遷沒有明寫,只好拐著彎告訴你
    《史記》裡流傳千古的成語,司馬遷沒有明寫,只好拐著彎告訴你在史學與文學兩個方面,司馬遷的《史記》都臻於完美的境界。《史記》中記載的很多故事和歷史事件被人們概括和提煉為成語,有些經典原文也常常被人們引用成成語,千百年來代代相傳,沿用不衰。
  • 開學季好書推薦:楊照《史記的讀法》,在讀史中增長知識與智慧
    開學季,想要智識增長、智慧增進,不妨多讀史。推薦一本與歷史有關的讀物,楊照老師的《史記的讀法》,8個字總結:收穫巨大、一飽眼福。《史記》,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史記》一共130篇,52萬餘字,雖然不算超大部頭,但很多人也是一聽名字便望而卻步,覺得其晦澀難懂。
  • 揭秘《易經》的奧秘:讀懂裡面的這1個精髓,受益終身
    《易經》中蘊含著中國古代人的道德哲學、辯證法、世界觀,更深藏著管理智慧、生命哲學、中華文明的精髓,我們必須用虔敬的心待之,用持之以恆的毅力學之。三十年前,國學大師馮友蘭先生臨去世時,曾對世人說下了最後一句遺言:"中國在將來大放光彩,一定要注意《易經》!"中國人有自己獨特的處世哲學和文化心理,與西方存在很大的差異性。
  • 讀懂這句話受益一生
    讀懂此話,路才能好走俗語是我國傳統文化中最接地氣且朗朗上口的一種名言,大多是由前人口口相傳才得以傳承下來。大多數俗語就算拿到現在來說也可以適用,這是祖先留下來的珍貴財富。尤其是《增廣賢文》中的俗語,範圍廣又頗具實用性。
  • 《史記》裡的10個成語典故,博古通今,發人深省!
    《史記》裡的10個成語典故,博古通今,發人深省。1. 天下無雙原文西漢·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才氣,天下無雙。」李廣是有才氣之人,他是出類拔萃,獨一無二的將才。2. 以暴易暴原文《史記·伯夷列傳》:「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